书城医学医学哲学
19084300000058

第58章 医学发现的一般方法(4)

要正确地应用医学分析方法,必须注意分析的有效条件。一方面,分析应当具有系统的整体观点。要把医学研究对象看作是一个系统,从部分与整体以及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进行动态的分析。分析到一定阶段要跳回来整体地审视一下这种分析对不对。另一方面,分析应当从特定的课题出发,根据人们研究的课题来分析。

(二)医学综合方法

1.医学综合方法的定义和类型

医学中的综合方法,是在医学分析基础上把对医学研究对象若干部分、单元、环节、层次、要素、阶段的认识联结起来加以研究,形成对医学研究对象统一整体认识的思维方法。

综合不是把各个部分的认识简单地进行加法运算,它是在探讨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个要素或各个层次相互之间是什么联系,是如何相互制约、影响基础上形成一种对医学研究对象的整体性认识。综合方法有结构的综合、机理的综合和动态模型的综合等类型。

2.医学综合方法的作用

综合方法在医学研究和临床中的作用表现在:在医学研究中,它把医学分析方法得到的片断、分散、杂乱的资料经过综合形成理论体系,更全面、深刻地揭示人的生命、疾病和健康的统一性规律;通过综合可以将已知的医学知识推广到未知的领域,从而做出新的医学发现和发明。人们在用分析方法分别研究了DNA、mRNA、tRNA、rRNA的结构以及在机体蛋白质生物合成中各自的作用与行为基础上,把它们与蛋白质、氨基酸的关系结合起来,从整体上认识机体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机理与过程,从而基本搞清了生物遗传在分子水平上的基本机制。在医学临床中,病人病状、体征、有关化验和仪器检查结果都只是疾病某方面的反映或通过分析对某方面本质的认识。只有通过综合才能发现机体内的病理状况和相互联系,作出正确诊断。

3.运用医学综合方法的有效条件

要防止把各个部分简单相加导致综合错误,必须注意综合的有效条件。一方面,医学综合必须在医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另一方面,综合必须借助于特定的理论框架(概念、范畴、原理、理论)等进行。许多时候,应用旧理论、旧概念、旧范畴进行综合解释无法说明或解释不通时,通过引入新的理论、新的概念或新的范畴能很好地加以解释,这就往往导致医学上的新发现。

(三)医学分析与医学综合的关系

医学分析与医学综合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相互补充又互相转化,其辩证关系的客观基础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离开分析的综合是空洞的、无依据的。综合给分析以指导,离开综合性认识的指导,分析是盲目的、零碎的。在实际的思维过程中,分析中有综合,综合中有分析,它们相互转化推动医学认识的发展。

第四节 医学发现中的非逻辑方法

医学发现中的非逻辑方法,是指医学发现中主要不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形式来逐步地、间接地反映人的生命、疾病和健康现象及本质、规律,不是严格遵循一定逻辑规则进行医学发现的思维活动,而是指采用联想、想像、直觉、灵感等思维形式进行医学发现的思维方法。它对于医学研究提出新课题、建立和验证假说、获得发现与发明、形成和发展医学科学理论可以起先导、桥梁和激励作用。它同医学发现中的逻辑方法相辅相成,综合发挥作用,构成了医学创造性思维的整个过程。

一、联想与想像

(一)医学发现中的联想

1.联想的定义和类型

联想,是指因一种经验、事物的触发而想到另一种或多种经验、事物的思维活动和思维方法。人们把前一种经验、事物称为刺激物或触发物,后一种或多种经验、事物称为联想物。根据联想物与触发物间的关系,联想思维可分为相似联想(由一种经验、事物想到另一种或多种在性质和特征上相似的经验、事物)、对比联想(由一种经验、事物想到另一种或多种在性质和特征上相反或相对的经验、事物)、接近联想(由一种经验、事物想到在空间和时间上与之接近的另一种或多种经验、事物)、关系联想(由一种经验、事物想到与之存在某种因果、种属、并列等关系或联系的另一种或多种经验、事物)、自由联想(不局限于某种形式,自由地进行联想)、强制联想(把无关的经验、事物强制地联系起来进行创造性思考)等多种形式。

2.联想的作用

联想可以把跨越性很强的经验与事物联系起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诱发灵感,从而使它成为医学发现和医学发明中重要的思维方法。在医学科研和临床中,人们往往借助联想把观察与实验中的某一医学现象或医学事实同其他现象或事物联系起来,得到原型启发和借鉴,引出医学发现或医学发明。英国人李斯特看了巴斯德“细菌是生物体腐烂的根源”的报告,联想到了伤口感染化脓,创立了“外科手术消毒法”。梅挈尼柯夫意外发现海星吞噬食物,创造性地联想到血细胞吞噬微生物,对此进行研究而获得19O8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

联想必须以丰富的知识(不仅仅医学领域)和经验为基础,通过多次性、多方面联想,才能既具有创造性又符合医学事实。平时努力学习、善于积累知识与经验丰富的人,他的联想能力就强。联想范围越广阔、深度越深,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也就越强,对创造能力的开发就越有益处。

(二)医学发现中的想像

1.想像的特点和类型

想像,指人们根据以往的经验,对原有的感性形象或作用机制进行新的组合和构思,创造出新的事物和形象的思维活动和思维方法。联想只是头脑中将已知的经验或事物同其他的经验或事物联系起来,并不创造新形象。想像则在联想基础上加工原有经验或感性形象,从而创造出新形象。

想像的特点是:

(1)它是源于经验又超越经验的假想。想像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大脑对原有经验和表象的组合、构思而产生的。但是,想像作为一种心理活动,又往往超越现实,不按常规习俗、逻辑推理和事实去思考。

(2)它的发生既有长期的酝酿,又有突发的沟通和引发。任何富有成效的想像都是研究者长期致力于解决某些疑难问题的深入思考为前提的。它的突发性是这种深入思考的一种飞跃。

(3)它具有形象思维的浓厚色彩。想像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通过已有形象的巧妙组合,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具有形象思维的具体性、直观性和生动性特征。

根据在想像中形成的新形象是否具有创造性,想像分为再造想像和创造想像。

再造想像,是根据语言描述或图样示意(图像、图解、符号、模型等),在头脑中再现出相应的图像。如根据手术术式的语述在大脑中再现出手术的解剖结构图样等。

创造想像,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大脑中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或未认识的事物和形象。幻想与猜想是创造想像的两种主要形式。幻想,是一种与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像。猜想,是以一定的事实和知识为依据,从不尽充分的事实中进行推测的想像。在具体的思维过程中,幻想与猜想往往又相互交融。

2.想像的作用

再造想像和创造想像都是医学创造性思维中不可缺少的。但是,创造想像在医学发现和医学技术发明与创新中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是人们在某些科学事实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将大脑长期储存的相关信息唤醒,让思维自由驰骋,突破传统思路的束缚,进行新的组合,构思出新的设想,从而揭示人的生命、疾病和健康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因此,想像是灵感产生的重要诱因,是产生假说的重要条件。医学史上许多重要发现和发明,都与创造者丰富的想像力密切相关。

巴甫洛夫利用外科手术方法,从唾液腺、胃和胰腺接出导管(称为假食道),然后进行“想像喂食”,来研究神经系统对消化液分泌的调节作用,发现了消化腺活动的规律。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在对DNA分子的研究过程中,就是借助想像巧妙地构想出DNA的双螺旋结构,并进而猜测出碱基互补遗传密码、DNA复制等对分子遗传至关重要的新见解。许多新的医疗手段和技术、新的医疗设备的设计与构思都离不开丰富的想像力。所以,“想像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创造想像需要训练和培养。既要异想天开,又要实事求是;既要经验和知识丰富,又要敢于突破旧的传统和观念;要注意强化自己的好奇心和兴趣。

二、直觉与灵感

(一)医学发现中的直觉

1.直觉的特点

直觉,是指人们对于突然出现在眼前的新事物、新现象迅速作出结论性判断的思维现象。在科学研究中,人们依靠头脑中长期的知识和经验积累,依靠科学思维和敏锐的洞察力,在没有经过按固定的逻辑规则进行推理情况下直接领悟事物的本质就是一种直觉思维。它包括直觉的判别、直觉的想像、直觉的启发等。

直觉思维的特点是:

(1)整体性。直觉思维总是从整体上来把握研究对象。它不是像分析思维那样,把对象先分解为许多细节、部分,然后遵循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来进行的。

(2)直接性。一旦遇到某一新事物出现,依靠融会贯通的知识、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就能直接判断、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现象到本质,不通过常规的、严格的逻辑思维程序,而是以简化的形式出现,直接地陈述结果。

(3)跳跃性。直觉思维的路线是跳跃式的,它不像分析思维那样有条不紊和循序渐进。

(4)快速性。由于直觉思维无需思考也不用推理就能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具体情况,立即作出判断,得出结论,因而具有快速性。

(5)或然性。直觉思维发生的过程,无需主观意志的注意追求,而是不知不觉之中直接而迅速得到关于事物本质的洞察。由于缺少严密的逻辑推理,而是以个体的经验为前提的,直觉思维得出的结论有真也有假。

直觉思维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它的形成是以知识经验为基础。知识经验的质量水平直接影响到直觉思维的正确程度。知识经验越丰富,直觉思维就越灵敏,正确程度就越高。由于人的知识经验的形成往往是逻辑思维活动的结果,因而,直觉思维离不开逻辑思维的支持。

2.直觉的作用

医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临床资料的不完备性、临床诊断时间上的紧迫性使得直觉思维成为医学研究和医学临床中常用的方法,它对医学发现起着某种启示和导向作用。在医学研究中,直觉思维可以一针见血,抓住重点予以突破,较快地把握人的生命、疾病和健康的本质或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因而具有创造性。在临床疾病诊断、治疗、疗效估价、预见病情的变化和转归等过程中,医师借助直觉思维不需思考也不必推理,凭自己的经验和患者临床表现,在很短时间内就能迅速选择诊治方向,作出预测和判断,得出临床结论。

直觉思维的创造性大,盲目性也大。对医学发现中直觉思维得出的结论尤其要慎重对待。

(二)医学发现中的灵感

1.灵感的特点

灵感,是指人们对于曾经反复探索而不得其解的问题,因某种偶然因素的激发或潜意识思考而顿时醒悟,得出答案的思维现象。因此,灵感又称顿悟。灵感思维并不神秘。它是研究者对问题经过长期探索,思维达到白热化,处于应激状态,或因外界某一刺激而受到启发,或由于某种联想、想像,使思维活动触类旁通,导致创造者智力水平的充分发挥。同直觉思维相比,灵感思维研究对象常常不在眼前。

而直觉思维一般是对眼前研究对象的一种有结论性的迅速而直接的判断。

灵感思维的特点是:

(1)它是一种突发的、飞跃式的豁然开朗。灵感的产生是同人们对某一问题的长期探索相联系的。从长期探索到瞬间升华之间,是整个灵感的孕育过程。它往往是在自觉意识活动暂时停顿时,潜意识活动受某种条件的激发,将各种相关的信息重新组合、排列、匹配,突然沟通,涌现于显意识,成为灵感。

(2)它多是在长期紧张思索后的轻松时产生的。这时外界无关信息干扰最小,对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本身也置之不顾,这时反而易于打开思路。

(3)它的产生要有一定的触发因素。灵感出现时,无需直接面对研究对象、也不必正面思考问题本身,却往往因为某种触发因素的出现,诱导了灵感的产生。

2.灵感的作用

灵感作为创造性劳动过程中出现的功能达到高潮的心理状态,在医学科研和医学临床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它是医学发现的激励因素,为医学发现提供了人脑以最优功能加工处理信息的最佳心理状态和解决医学问题的新思路、新突破、新课题。科赫为了研究不同细菌的特点、规律,致力于分离出单一纯种的细菌。虽然绞尽脑汁仍找不到办法。偶然一天他却从饭桌上的一盘琼脂胶中得到灵感:把细菌接种在凝固成胶冻状的平板上。实验成功了。在临床实践中,也经常出现对疾病现象、本质和规律的反复思考而不得其解的情况,医师抓住某一偶然契机(如细微的体征、简单的化验)产生的灵感,能迅速作出正确的很有预见性的诊断。

3.灵感产生的条件

医学发现中灵感思维的产生,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

(1)头脑中要有一个待解决的中心问题,而且对该中心问题要进行长期思索,直至思想达到饱和状态。这是灵感产生的最主要的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