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以人为本实践创新
19085600000018

第18章 思想政治教育篇(6)

(三)大学生的培养目标不符合市场的需求

目前不少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不合理,划分过细,有较大盲目性,趋同现象十分严重。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也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由于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几乎不针对中国的经济现实,学生经过大学数年的学习之后,很难迅速就业。

同时在大学扩招过程中间,学校的师资、实习实验条件、图书、设备等没有得到同步的增长和改善,也导致学生培养质量下降达不到社会的要求。

再加之我国长期以来,以廉价劳动力为竞争优势的制造业成为推动出口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渠道。由于对文化和技能要求较低,农民工通过培训就可以胜任,因此许多企业宁愿招聘农民工而不愿招收大学生。落后的产业结构制约了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也可以说农民工挤占了大学生的就业岗位。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和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在制造业从业人员中的比例从5.58%提高到7.53%,而农民工的比例则从57.74%提高到66.47%。显然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增长较小。

(四)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大学毕业生的个人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据麦肯锡一份报告称,中国严重缺乏有能力的大学毕业生。现在在校的大学生,相当部分整天睡觉,玩网游,谈恋爱,到考试时准备十几天,目标就是及格。而调查显示,专业知识与技艺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需求素质最看重的;同时部分学生在求职时往往表现得不够自信,过分紧张,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更有一些求职者面试时弄虚作假,企图欺骗蒙混过关,谁知很快就被有经验的用人单位拆穿,不得不再次承受失败的教训。

还有不少毕业生缺乏职业规划,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自己的岗位定向。上海就业促进中心公布的一份针对应届毕业生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回答“你觉得自己最大的就业困惑和担心在哪儿”时,41%的应届毕业生认为“缺乏明确的求职目标和规划”。不少用人单位反映,现在许多毕业生缺乏对用人单位的了解,不清楚岗位的需求和自身优势,盲目地投简历成功率自然比较低。可见,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陌生已对其成才就业产生不良影响。

(五)就业观念有待转变

部分大学生就业观念滞后,受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有些大学生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精英教育时代,“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宁要城市一张床,不要农村一栋房”。择业心理明显不够明智。据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近八成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

二、指导对策

(一)高校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促进学科结构的调整和发展

首先,应该努力提高办学水平,积极培养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实施高校扩招后,必须协调高校招生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保证教育质量。其次,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第三,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咨询指导、培训服务,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二)大学毕业生应该积极调整求职观念。

东部沿海地区聚集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大学毕业生,竞争的激烈程度原本就很高。相反,中西部地区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中西部地区大学毕业生数量较少,到中西部地区显然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目前,我国宏观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是开发大西部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在这种情形下,大学毕业生在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相应的也会有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类似的,在中小城市,大学毕业生一旦有合适的就业机会,可能会比在大城市更容易得到施展才华的空间,而且,中小城市生活成本较低,能够缓解刚工作大学毕业生的生活压力。

中小企业机制灵活,且多数处于成长期,更有可能为大学毕业生的成长提供机遇。以往受户籍等因素的限制,中小企业往往由于无法解决落户问题而未被大学毕业生看好。最近,国务院已推出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其中包括: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这就使得大学毕业生的落户问题不再成为限制他们就业的障碍。

总之,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长期问题,特别是未来几年将是最困难的时期。随着社会各界对于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利好”开始制定并付诸实施。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来看,在校期间应该努力掌握专业技能,并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增加自己的就业能力。同时大学毕业生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求职预期,把眼光放得更宽阔一些,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大学生心理素质问题探析

干旭

摘要: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与教育界的重视。在日益开放和复杂纷繁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阐述了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问题探析

健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成熟人才必备的基本要素。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与教育界的重视。我国高校的心理教育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取得了一些显着的成绩,但是在日益开放和复杂纷繁的社会背景下,由于我们在认识和实践上存在一些误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由心理问题而引发的自杀、犯罪等问题时有发生,2004年初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案件”便是典型的案例。因此,我们要关注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从中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素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生理学和心理学上,它指个体先天的生理解剖特征,主要是人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这是狭义的素质。在日常生活中,它指影响人才未来发展可能性的各种基本品质的质量和水平,即人才在思想上、道德上、专业上、文化上和心理上所应具备的条件,这些条件是个体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培养和社会实践而形成的,是由先天的遗传条件与后天的经验所决定和产生的身心倾向的总称。是人的一系列基本特点和品质的综合,是先天与后天的“合金”,是制约人的活动的方式、水平和质量的内在因素。心理素质主要是指人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特征,是以先天的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它是在先天生理素质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逐渐发育和成熟的,又反过来给予心理活动与社会实践以重大影响。大学生在追求成才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中,不断地以某种方式进行心理活动,积淀成为自己的心理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既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保障,也是促进他们形成优良品质和较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基础。因此,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并促进心理健康,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和内容,它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能否培养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创造力强和能适应新世纪挑战的新型人才,而且关系到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的发展。

心理素质教育是新世纪高校素质教育的前提,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随着社会科技、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进步,21世纪必将是一个崭新的时代,人们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也可能面临更大的被淘汰的危机,这都取决于人自身的素质。如何提高和完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有更大的发展而不被淘汰,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严峻课题。大学生大多处于青年时期,这一时期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和得以塑造的重要阶段。就心理素质而言,大学生的智力性心理因素(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注意力等)和非智力性心理因素(如兴趣、意志、情趣、性格、态度、自我意识、独立意识等)都会迅速发展,而且发展的水平将会影响到大学生今后的生活质量和事业成败。高校培养的是高层次的人才,高层次的人才必将会被推到竞争的最前沿,承受很大的竞争压力。这对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和意志品质等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必须切实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帮助大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促使其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完善,并提高心理免疫能力,帮助他们走向成熟和独立。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学生正处于21世纪,知识、信息大爆炸,科技飞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使得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这一时期也是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处于迅速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也就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呈现出鲜明的年龄特征,这些构成了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复杂性、丰富性和多样性。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环境的变化带来的不适应。这一问题主要存在于大学低年级学生中,特别是新生群体。对多数新生来讲,进入大学时,眼前的校园环境、师生关系都显得很陌生,尤其是现阶段的大学生多是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在家读中小学时依赖父母,自理能力很差,进入大学以后,衣食住行学等日常生活都要靠自己安排,就会感到很不适应,心理上处于茫然无助状态。

2.新的学习方式变化引起学习上的障碍。大学主要实行的是学分制,除了公共科目、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属于必修课之外,各专业还开设选修课,大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选修相关课程,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增多,学习的自主性大大增加,面临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没有像中学老师那样的严格管理,也没有了高考的约束和压力,再加上自觉性不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后又不努力学习,这样学习效率越来越低下,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由于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对大学生心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学习成绩的下降就会引起大学生心理素质降低。

3.人际关系不协调使其情绪低落。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和联系,交往可以借助言语来进行,也可以通过非言语手段,如面部表情、手势和体态语言等方式来进行。大学生在进大学前,生活上一直是家庭的重点保护对象,以自我为中心,事事有人代劳,只关心自己,不考虑别人,学习上以学业为重点,几乎不与社会接触,缺乏与各种人融洽沟通的知识和经验。进大学以后,同学之间在学习上的竞争和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许多矛盾,真诚的相互关心淡化了,相互交流拘泥于形式。人际关系的不协调,使大学生内心深处常常感到孤独寂寞,情绪低落。

4.生活压力导致贫困学生产生紧张情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大学生的学费、书本费、杂费和住宿费是由国家负担的,学生只是读书,没有生活的后顾之忧,也没有太多贫困生的概念。教育制度改革以后,大学生的学费、书本费、杂费、住宿费和生活费都由学生家庭及本人承担。为此,不少家境贫寒的大学生为巨额的费用支出发愁,由此产生焦虑、抑郁、冷漠和痛苦等心理问题。

5.大学生的就业成为影响其心理的一个重要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高等学校的招生就业制度发生了质的飞跃,大学生的就业逐步由国家统一分配走上在国家政策指导下自主择业的道路,随着扩招后毕业生人数的大量增加和就业岗位的相对不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却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势必会影响大学生的自信心,也严重影响了其心理情绪。

三、探索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上述大学生存在的一系列心理问题,轻则影响学习,重则导致心理扭曲并出现严重后果。严峻的现实警示我们,关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视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已是高校学生工作中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应该对症下药,针对大学生目前存在的心理问题,积极开展各种有效的工作,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乐观开朗、善待他人的性格特征,使大学生有着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