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意识荒草
19085900000001

第1章 中国人的精神贫困

有史以来,人类就在和饥饿、疾病和贫穷作斗争。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是人类创造财富的历史,也是人类和贫穷相抗争的历史。某种意义上说,是人类的贫穷史。人类经历了多少艰险,忍受了多少苦难,我们可以从史籍的字里行间读出一星半点,可以从文物等古遗存中感悟出些许,可以从现存的一些土着人部落得到比较形象,但不很逼真的复制、印证与对比,我们只能了解皮毛,难以进入古人的内心,更难完整无误地破译出他们的人生体验和人格精神。可以肯定的是,人类的头顶上,确实始终笼罩着贫穷的阴云。

中国有史以来的五千年,大部分时间处于战争、灾荒、饥馑、变乱之中,一个“穷”字,如影随形,伴随始终。即便在所谓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等的盛世治世,民间的贫穷也是存在的,而且程度不会太轻。对于中国人的状况,“国父”孙中山先生说过,中国没有贫富之别,只有大贫与小贫之分。如果不要过分强调阶级观点,那么孙先生的话还是极有道理的,是可以被认同的。

中国人的贫穷,有物质方面的,也有精神方面的。从现实看,窃以为以精神方面为主,为强,为重。

现在的中国人,或者说部分的中国人,其精神的贫穷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全盘否定与全盘继承的双重尴尬。激进的人们,想尽快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的人们,从文化的角度清算历史、寻找突破方向的人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持一棍子打翻、全盘否定之态度。他们以为,中国之所以落到这步田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中国有太古老的历史,太沉重的文化重负。秦砖汉瓦、万里长城、孔孟之道、四书五经、诗词歌赋、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等等等,均不足道,不足法,不可取,均在需要进行批判和清算之列。这种思潮,近代以来日渐浓郁,并且有过几次高潮。毛泽东在延安批评过的“言必称希腊”现象,即是这部分人心态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在全盘否定者中,以接触西方文化较多的青年人为多,一些所谓的文化巨匠、文化旗手,或多或少也曾有过这种意识,或者说思想。说一句大胆的实话,鲁迅先生也或多或少有过这种情绪。现时的中国人,虽然口头上并不一定全盘否定什么,但从思想到行动均拒绝传统文化,这实际上是更彻底的否定。现在的人们,对中国灿烂辉煌的文明和文化了解多少?虽然有《四库全书》在,但那差不多已经成了民族的摆设。现时的中国人钱是比以前多了,但精神上、文化上却表现出捉襟见肘的态势。很多的中国人如今没有信仰,没有信念,混沌麻木,不明何来,不知何往。这是非常要命的。这是尴尬的一个方面。

尴尬的另一个方面,是全盘肯定与全盘继承。这部分人也为数不少,在他们心目中,只要是中国的,就是好的,而且越是古代的越好,越是古人的越好。他们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部分人可以称之为国粹派。近代以来,国粹派一直被视为正统派,占据文化的主导地位。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国粹派比较“左”,反对向西方学习,反对开眼看世界,无视或轻视以至仇视西方的一切思想、意识,即所有的西方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他们以为,西方的东西永远属于“奇技淫巧”之列,永远会“坏我民心”。与西方人打交道,是与狼共舞,与虎为伍,有随时被吃掉的危险。他们在不断重复“狼来了”的故事。虽然现在改革开放了,但“西化”的帽子和棍子总在人们头上飞舞盘旋,让人总有一种后顾之忧,脊梁上有一种凉飕飕的感觉。但不幸的是,有很多的问题,国粹派运用国学也解决不了。拒绝西方文化、西方文明,又找不出其他出路,情形也是颇为狼狈的。

中国人精神贫穷的第二种表现,是对物质利益的无休止贪欲。创造物质文明,获得物质利益,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方式,是一种必然要求。但任何事情都应当有一定的度,超出了度,就有毛病。就整个人类而言,不能向大自然无休止无限制索取,否则大自然也会警示人类,还可能惩罚人类。对物质文明的过度追求,可能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会将人类从文明抛回蛮荒,甚至彻底毁灭人类的生存之地。就个人而言,不能私心膨胀,贪得无厌,否则,也会招致一定的麻烦,甚至会惹来灭顶之灾。可悲的是,不少的中国人对此等简单的道理却看不很透,或者看出了一些,却经不住金钱的诱惑。于是乎,成千上万的优秀的和不怎么优秀的各色人等,被铜臭放逐了。在各种非法捞钱者中,有穷光蛋,但大量的,是已经腰缠万贯的富翁。他们的捞钱,不是迫于生计,而是为了满足贪欲,他们患了严重的心理饥渴症,是精神贫穷的典型代表。鉴于此,中国的廉政必须从思想和精神抓起,让人们先从精神上富有起来。如果不治精神贫穷,就经济抓经济,就物质抓物质,不可能有太好的效果。

中国人精神贫穷的第三种表现,是对知识、对文化、对一切新生事物的冷落与淡漠。这一现象,是由市场经济造成的,但又不全是。其中有历史积淀的影响,有对世界、对人生认识方法偏差而造成的误导,有哲学贫困造成的认识混乱,有信念失落、信仰动摇造成的危机。中国公民的文化水准和道德、精神水准出现滑坡,这是有目共睹的。

中国在致力于现代化建设,其中有物质文明,也有精神文明,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条件、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但令人担忧的是,人们精神的贫穷已对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造成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这不能不引起全体中国人特别是广大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中国人,应当自己向自己敲响警钟,扫荡单纯追求物质利益的迷误,切实从精神上武装自己。

199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