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应用文是指起宣传、报道、鼓动、介绍作用的应用文体。其写作,或是为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或是为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或是为报道某些新情况、新经验,展示社会发展方向;或是为宣传某些观点思想,普及某些知识。
宣传应用文包括新闻、通讯、演讲稿、广播稿、解说词。此外,讲话稿、会议报告、述职报告、启事、海报、喜报等,也可划入宣传应用文的范畴。我们在这一章里,只具体介绍前五种宣传应用文。
宣传应用文具有极强的政治性、强烈的时效性、内容的针对性等特点。说它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是因为它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工具,必须站在党和国家的立场上,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进行宣传报道,自觉地把自己的行文与党的方针政策及规定统一起来。说它具有强烈的时效性,是因为它揭示社会发展趋向所报道的新情况、新经验,稍纵即逝,必须快速、及时地宣传报道。说它具有内容的针对性,是因为它具有明确的、甚至是特定的对象,如演讲稿、广播稿、解说词都是针对某些对象而言,不是泛泛而谈。
第一节新闻
一、新闻的特点和种类
新闻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是消息、通讯、新闻、特写、新闻评论、新闻图片、新闻专访、调查报告等诸种新闻体裁的总称。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本节所讲的新闻,是就狭义而言,如新华社、通讯社所发的“电讯”,电台、电视台的“本台消息”,报纸刊登的“本报讯”。
关于新闻的定义,国内外新闻界颇有争议。我国新闻界一般认同曾任过中宣部部长的陆定一给新闻下的定义。陆定一早在1943年发表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指出:“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和在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因此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中国报刊研究文集》第3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这个定义并不十全十美,有待于补充、修正。
1.仅仅说新近“发生”还不够,还应加上新近“发现”。如《三峡都市报》2005年11月8日有关中法联合考古队在巫山“龙骨坡掘出中国最早的石器”,“巫山人有望改写人类起源历史”的报道的事实,几千年前就发生了,经过几千年后才发现才报道的,也属新闻。
2.新近发生和发现的事实不能不分轻重都报道,还得看有无报道价值,只有那些具有社会意义、能引起群众关注的事实才能作为新闻报道。
3.“报道”是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把新闻告诉群众。“告诉群众”只是一个过程,怎么能说是新闻呢?虽然没有在媒体上报道发表,但能引起广大群众关注的事实,谁又能说不是新闻呢?因此说新闻是“报道”是不妥的,应该说是“事实”。由此看来,新闻的定义应该说成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具有社会意义、能引起群众关注的事实。
(一)新闻的特点
新闻具有真、新、快、短的特点。
真——即真实性。这是新闻文体与文艺文体最本质的区别,也是新闻的生命。失去真实性的新闻,违背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会给党和国家、人民带来极其严重的危害。因此,新闻要写真人真事,说真话,反映真实情况,不允许有半点虚假,也不能掩盖和歪曲事实。
新——指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是最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鲜事。要报道新信息,为受众提供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新知识。只有新鲜的事实才能提供新的有价值的新闻,要尽可能报道“第一次”发生的事,甚至是“第一个”出现的、处于萌芽状态的事情。
快——新闻讲究时效性。时效性与新闻价值是成正比例的,“当天是金子,隔天是银子,后天便是石子”。我们应牢记在心,要做到快采、快写、快编、快发,快速地、及时地报道。在信息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新闻的刊发时间甚至不是以天计,而是以时、以分、以秒计。
短——用简捷的语言、短小的篇幅,直陈事实,寥寥数语,显出精神。新闻通常只有三五百字,短的只有几十个字,稍长的不过上千字。唯其短,才能发得快,保证报道事实的新鲜;唯其短,才能发得多,增加报纸、电台、电视刊载播放的信息量。
(二)新闻的种类
“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把新闻分为不同的种类。按新闻体裁的性质来分,有政治新闻、军事新闻、外事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文教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等。按新闻事实发生的地域、范围来分,有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按篇幅长短来分,有长新闻和短新闻。按新闻传播手段来,有文字新闻、图片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和网络新闻等。现在国内比较通行的是按写作特点与报道内容,把新闻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经验新闻、述评新闻、特写新闻、人物新闻、社会新闻。
1.动态新闻
动态新闻是迅速及时、简明扼要地报道国内外最新动态的新闻。它将社会生活中发生的新变化、新成就、新动向、新情况报道给读者或听众。这种新闻又被称作“纯新闻”、“硬新闻”,即新闻特征最鲜明的新闻。其特点是篇幅短小、主题集中、一事一报、简洁明快。它侧重只报道发生了“什么事”,而不需说明事件的详细经过。甚至有的动态新闻一般不写导语,不交代背景,只有一两百字左右。报纸上大多数的短新闻,尤其是简讯、短讯、简明新闻、标题新闻、新闻集锦,均属动态新闻。如新华社北京2005年4月13日电《神六遨游第二天,两航员身体状况一切正常》;《三峡都市报》2005年11月16日电《两岸艺术家会聚一堂共话新三峡,让三峡文化走向世界》就是这么一两句。
动态新闻常用倒金字塔写法,把最重要的写在最前面,把较重要的写在中间,把最不重要的写在最后面。见例文1。
2.综合新闻
这是以综合反映全面情况为内容的一种新闻。它是围绕一个中心,综合全国或某地区、某部门、某战线带有全局性的情况。在内容上,常常是一地(包括单位)多事或多地(包括单位)一事。如《三峡都市报》2005年9月23日《九州深情漫万州,八方援助促发展(正)对口支援托起移民新城(副)》就是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写作中,要着重掌握两条要求和方法。一是组织好材料。或按横式组织法,在导语中,概括全面情况之后,在主体中,按具体情况的地点(包括单位)或类别并列地加以叙述;或按纵式组织法,在导语中概括全面情况之后,在主体中按事件的发展过程或前因后果逐步深入地加以叙述。二是点面结合。所谓“面”,就是能反映全面或一个方面的情况的概括与统计;所谓“点”,就是能反映全面或一个方面的情况的具体事例。点面结合是综合新闻的常用写法,如写某市干群观看电视文献纪录片《邓小平》的新闻,可先在导语中概括介绍干群观看纪录片,引起了强烈反响。然后,在主体部分依次从工人、农民、部队、学生这几个群体来叙写反响的具体情况。“面”上材料较为概括、实在,具有全局性;“点”上材料具体、典型,具有代表性。这样写,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在导语写作时,为了避免单纯使用概括方法的抽象与枯燥,可以先从一个具体事例写起,然后再概括全面情况。详情见例文2。
3.经验新闻
经验新闻又称典型报道。它是报道典型经验,用以推动全局,指导工作的一种新闻体裁。在写作时,要注意两点:①一定要把经验写深写透。如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新闻的导语中可这么写:“为了确保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不走过场,不出疏漏,我们突出抓好‘诚、公、严、细、准、真’这六个字,严格把住‘领导关、学习关、政策关、指导关、质量关、整改关’这六道关”。“诚、公、严、细、准、真”这六个字和“领导关、学习关、政策关、指导关、质量关、整改关”这六道关就是经验。主体部分便可对如何抓好“六个字”和如何把好“六道关”进行具体叙写。②要注意写出效果。如果没有好的效果,经验就值得怀疑,经验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如《石门农村党员真情换诤言》的新闻:“为了搞好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党性分析、民主评议阶段的工作,石门县委组织广大农村党员开展‘上千家门,暖万民心,以真情换诤言’活动,使‘征求意见表’的回收率达到98%。全县22800多名农村党员共收到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30000多条。”“上千家门,暖万民心,以真情换诤言”是经验,使“征求意见表”的回收率达到98%,共收到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30000多条。”便是开展活动的效果。
4.述评新闻
述评新闻又称新闻述评。通常是就国内外重大的新闻事件、国内带有一些倾向性的问题,采用夹叙夹议,边述边评的形式。或针对事件,介绍因由;或分析动向,评价是非;或指示意义,指出趋势;或提出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以引起重视。在写法上,既要叙述事实,又要分析评论。做到就实论虚,就事论理,虚实结合,以理服人,帮助受众,提高认识,加深理解。这种新闻的依据是事实,着眼点却是评论,因此事实的叙述比较概括、扼要,但评论也要一针见血,鞭辟入里。如2005年10月14日的《三峡都市报》的《峰会通过〈重庆宣言〉——追求和实现城市和谐发展》。
5.特写新闻
特写新闻是用特写的手法,(即用电影近镜头)描写新闻事件中人物活动片段和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它的特点是用形象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人物活动的背景,给人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这种新闻重在描写,并要有富有特征的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细节。这是与其他新闻不同之处。但这种描写多采用白描写法,不事雕琢,重在传神。
6.人物新闻
人物新闻是以人物为主的新闻,用以迅速、及时、集中、突出地反映新闻人物最重要的贡献,最重要的事迹,最闪光的思想品德和精神风貌。写作上要求抓住新闻人物的本质特征,选取新鲜的,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典型事实,来表现人物的先进思想、精神风貌。不要求面面俱到,而要求写出人物的“新”,在“新”字上做文章,突出一点,不及其余。它报道的人物可以是做出新业绩的着名人物,也可以是在某件事情上,表现出新的精神风貌的“普通人”。它的容量比较小,篇幅不长,文字朴素,这是它不同于人物通讯的地方。见例文3。
7.社会新闻
社会新闻是一种通过典型事例,反映社会生活、社会问题、道德风尚的消息报道。内容上,它以社会道德伦理为基础。写作上,富有人情味,讲究趣味性,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兴趣。它既可以用来歌颂社会上的新风貌、新人物,又可以揭露某些社会问题,鞭挞某些丑恶社会现象。由于它多用来伸张正义,抵制邪气,影响社会舆论,所以在写作时往往要有叙有评,评中有褒有贬。
二、新闻的结构和写法
(一)新闻的结构
新闻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形成一些富有特征的结构形式。常见的有以下五种:
1.倒金字塔式结构
这是一种以新闻事实的重要性依次递减为顺序安排材料的结构方式。它把最重要、最精彩、最有吸引力的新闻事实或结论写在最前面,即写在导语里,然后按照“重要——次重要——次要”的顺序安排其他事实材料,以最不重要的事实结尾。这种结构从内容的重要性次序上看,塔底在上,塔尖在下。这是新闻特有的一种结构形式,也是新闻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这种结构形式由于符合受众的阅读心理,便于读者阅读吸收;又便于编辑对内容的修改删节;同时它模式化便于作者掌握应用,写起来比较快。现已成为新闻的“经典结构”形式。见例文1。
2.金字塔式结构
这种结构形式,或按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组织材料;或按事实发展的逻辑关系,将报道的事实按其内在联系逐一写出。最后写出事件的结局或得出结论。这种结构与倒金字塔式结构相反,把主要事实放在后面,前面设置了种种悬念,吸引受众弄清事件的全貌。这种结构保持了故事的完整性,将情节步步推进,事件的高潮放在后面出现,读者读来兴趣盎然,有引人入胜、渐入佳境的感觉。这种结构形式多用于报道故事性较强的新闻事件。
3.倒金字塔与金字塔结合式结构
这种结构形式,通常是在第一段导语里开门见山叙述最重要、最精彩、最使人感兴趣的事实,这部分类似倒金字塔式结构,但又不把最主要的事实都集中在导语里。导语之后的主体、结尾部分则按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或事实发展的逻辑顺序叙述,在结尾时再对主要事实加以说明。这又类似金字塔式结构。这是一种有头有尾、头尾呼应的写法,更显得结构完整。它既可以发扬上述两种结构形式各自的长处,又避免各自的短处;既有一个好的新闻导语,以便开门见山,一目了然,又有一个好的结尾,使读者兴趣盎然,使新闻结构严谨。这种结构一般适合内容丰富而重要的动态新闻、综合新闻、述评新闻。如例文4。
4.散文式结构
这种结构形态借用了散文的结构方式,像散文那样用灵活、自由的手法组织安排段落和层次,显得没框架,富于变化,自由腾挪,浑然天成。这在新闻结构已经模式化的今天,无疑是一种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