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应用文是科学研究、科技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各种应用文的总称,是指应用于自然科学领域中,对科学原理、定律和其他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进行科学记录、总结、论证和说明的一种应用文。
科技应用文是应用文写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运用应用文写作的基本原理与科学技术领域,熔科学技术的丰富内容和系统的写作知识、技能为一炉,以各种实用科技文体为主要形式的写作活动。科技与写作离不开科学技术研究的实践,同时又要掌握科技应用文的体裁、特点、规律、要领、要求、方法和技巧,以便更好地描述和反映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反映科学技术研究的各种实践活动,为科学技术的运用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与一般应用文相比,科技应用文具有自身特定的反映对象和行文格式。其特点主要体现在:
1.内容上的独创性和科学性。科技应用文是对科学领域中的问题进行探讨,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文体。要求作者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准确地利用科学理论,创造性地揭示科学规律。
2.形式上的格式性。各种科技应用文都有各自的一般规格,有的已经成为规定的格式。
3.对象上的针对性。尽管科技应用文的范围大小不一,但一般都有特定的对象和特定的内容。各种应用文有比较明显的界限。
4.文字上的独特性。大多数科技应用文使用说明文体或议论文体,有的兼有说明文、议论文的特点,或以一种文体为主,兼有其他文体的特点。文字要求简明、准确。论证要求详细、充分,说明要求朴实、清晰。一般不采用抒情、夸张的写法。要尽量做到一般人看了都能懂。
第一节实验报告
一、实验报告的性质与分类
(一)实验报告的性质
实验报告是指在某项科研活动或专业学习中,实验者通过观察、分析、综合、判断,把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步骤、结果等内容加以整理,以简洁的语言写成的文章。它兼有“实验”和“报告”两种性质,是实践环节的理性回归,是对实验全过程的总结。
(二)实验报告的分类
由于科学门类的多样性,实验报告的种类很多。
常见的实验报告有三种类型。一是检验型实验报告。所谓检验型实验是重复前人已做过的实验,为再进行一次检验而做的一种实验。这是一种反映项目单一,只需要以固定的格式填表,书写简单的实验报告。学校中的教学实验类报告就属于这一种,如学习化学、物理、电工、力学等课程时所作的实验写成的实验报告。教学实验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学生掌握有关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理解和巩固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观察、思维、操作的能力。此外,还有利于学生科技写作水平的提高,能帮助教师检查学生的实验情况。
二是创新型科技实验报告。这种实验报告不是重复前人的劳动,具有明显的创造性。它或者是进行一项新的研究,设计出一个从过程到结果都是全新的实验;或者是对前人的实验做了改正,得出更高精度的测量;或者使用新的实验方法验证了已有的结果等等。
三是测试(试验)实验报告,是指在模拟条件下,对构件的强度、硬度、弹性、韧度、耐低温或高温、抗振动等方面进行测试,然后将有关数据予以总结、归纳分析的写成的实验报告。测试实验是在建筑业中所必须的,是建筑质量的试金石。
总之,实验报告必须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成功或失败的实验结果的记载,有利于不断积累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提高实验者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报告的格式和写法
(一)检验型实验报告的写法与格式
检验型实验报告大多为表格式,好多都为事先印制好的固定格式,到时将实验内容填进去即可。
1.实验名称
即实验报告的题目,应写在实验报告的最前面。它是实验内容的高度概括,因此语言要简练、鲜明、准确,力求醒目。简练,就是简单明了;鲜明,就是让人一目了然;准确,就是恰如其分地反映实验内容。一般由实验对象和文种组成,如《验证欧姆定律实验报告》、《普通混凝土实验报告》。
2.姓名日期
这一部分包括:时间、专业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天气情况等。
3.实验目的
包括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定律,并获得深刻系统的理解;在实践上,掌握使用实验仪器、器材的技能技巧。
4.实验器材
一般按照器材的性质、仪器用具和试剂料物分类书写,写明实验所用的仪器、试剂和其他物品的名称、规格和数量。
5.实验装置和步骤
说明实验装置可采用仪器装配说明图(如烧杯、试管、等图形)和文字符号示意图(如电路图),辅以相应文字。说明实验步骤应按照操作顺序,把实验的具体过程、采用的方法依次如实地记录下来。
6.实验结果
即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包括实验的产品、实验过程所观测到的各种现象、实验仪器记录的图谱和数据等。
7.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和测知的数据,经过认真分析、计算和推理,得出实验结论。
测试型实验报告与检验型实验报告的格式与写法相同。
(二)创新型实验报告的格式与写法
一份完整的创新型实验报告,一般都包括下列内容:标题、作者及单位、摘要、前言、正文、结论或讨论、参考文献等。
1.标题
写法类似于检验型实验报告的“实验名称”相似。
2.作者及单位名称
作者是指该实验的制作者和承担主要工作的参与者。应按照主次顺序排列写明。有的实验室以课题组的名义进行的,署名就必须采用课题组的名称。单位名称是指该实验的制作者和主要参与者所属单位名称。作者及单位名称应放在标题下面,摘要的上面。
3.摘要
概述实验报告的中心内容,点明实验的目的、条件、方法、结果及意义。有的实验报告还要概括地阐明实验方法。
4.前言
这是实验报告的开头部分,也称引言、导语,它具有提纲挈领、引人注目的作用。这部分应简要说明实验的对象、目的、意义、范围、作用、结果等。
5.正文
正文主要由以下内容构成:
⑴实验仪器、材料、设备
要求详细列出实验所需的仪器、材料、设备的名称,如玻璃器皿金属用具、溶液、颜料、粉剂、燃料等。仪器设备还应写出规格型号,最好能标出简易示意图,配以相应的文字,用以说明实验的基本原理。对于所需试剂,还应写出浓度、化学成分和形态等。
⑵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主要从理论上说明实验的依据,包括公式、图解等,以及由此推导的实验结果,要求正确明白。
⑶实验步骤和方法
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一般按操作的时间先后划分为几步,并编排序号。实验方法是实验过程中具体的做法,可按做法的先后顺序分条写出,并以实验原理图、流程图、
电路图等辅助说明。步骤和方法要求条理清楚,说明要简单明了。
⑷实验结果
这是实验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实验的时间、环境、条件、现象、图表、数据记录、计算等原始记录。数据记录和计算是指从实验中测到的数据以及计算结果。当实验数据较多时应单独用表格来表示。
6.结论或讨论
是对实验报告全文的总结,产生于实验之后。它是实验人员根据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测知的数据,加以整理、分析和计算,再经过研究提炼作出的。讨论包括对思考问题的回答,对异常现象和数据的解释,或对实验方法及设备装置提出改进意见等。结论是对实验报告全文的总结,要用简短、肯定的语言分条叙述实验的结果。
7.参考文献
这是创新性实验报告文末要注明进行此项实验过程中参考的资料和文献,一是表明作者严肃、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对前人、别人劳动成果的尊重;二是方便读者查找相关的文献原文。实验者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只限于那些亲自阅读过的、最重要的、最新近的、最关键的文献,这是参考文献的引用原则。
三、实验报告写作的基本要求
1.精心实验,如实记录。应以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来对待实验。观察要认真细致,记录要客观如实,分析要周到详尽,结论要实事求是。实验中产生的现象,得到的数据都应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来,不能遗漏和任意涂改、增减,更不能够虚构和捏造。
2.要用说明解说实验的全过程
实验报告重在说明实验的器材、装置、原理、步骤、方法、结论等,不必细致的描写。说明实验器材,只需列出其名称和数量,不用叙述筹备情况。说明步骤,按照操作顺序来写。务必使说明准确,条理清晰,尽量采用符合实验实际的专业术语来说明事物,外文、符号和公式、计量单位要准确,合乎规范。
3.要采用图表说明这一辅助表达方式
实验中常常有复杂的设备和大量的数据,只用文字来表述,有时就难以做到简单、明了。图表说明能起到文字说明所起不到的言简意赅的作用。画出仪器装置图,给人的印象就十分直观、深刻,有利读者清楚明白地了解实验仪器设备的结构和原理。
【例文8-1】
验证欧姆定律实验报告
陆文涛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熟悉电流表、电压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器材和装置
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池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导线、开关等。
实验装置:(略)
三、实验步骤
1.按图示连接电路。
2.保持定值电阻R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的铜片,改变加在R两端的电压,将电流表、
电压表所测得的电流强度、电压的数值依次填入表1。
3.改变定值电阻R,同时调节变电器,使加在R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将电阻R的数值与电流表测得的电流强度的数值依次填入表2。
4.通过实验分析:当R一定时,I和U的关系及U一定时,I和U的关系。
四、实验记录
1.调节滑动变阻器铜片,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可以看出:电阻R两端的电压增大到几倍,通过它的电流强度也增大到几倍。这表明,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同这段导体上的电压成正比。
2.更换不同的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铜片,保持R的电压不变,可以看出:定值电阻R的数值增大到几倍,通过它的电流强度就缩小带到几分之一。这表明在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五、实验小结
导体中的电流强度I,跟这段导体两端电压U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I=U/R。
(选自陈佩玲、许国英主编的《应用文写作》)
【简析】
这是一篇验证欧姆定律得实验报告,这类报告书的撰写要按照固定的格式的实验报告书逐项填写,而其重点则在实验步骤、实验记录和实验结果。这篇例文说明准确,层次清晰,采用了不好专用术语来加强表达效果;符号和公式准确、合乎规范;并能用表格进行辅助说明。
【简析】
这是一份测试类试验报告。首先交代了混凝土配比设计要求和试拌材料性质、用量,在此基础上采用大量的数据记录了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报告数据较多,用表格来表示,层次清晰,数据、符号、公式准确,合乎规范。
【例文8-3】
防止石墨电极高温氧化的实验研究
朱新宁吴国玺林君
摘要通过对石墨电极高温防氧化失重实验,对石墨电极高温防氧化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采取向电极表面直接喷淋防氧化溶液的方法,迅速降低石墨电极表面温度,并在电极表面生成连续、均匀的防氧化膜,显着提高石墨电极高温抗氧化能力,达到降低石墨电极消耗的目的。
关键词失重实验石墨电极高温氧化
1.前言
石墨电极主要用于电弧冶金作为导电的耗材料,其消耗费用约占电炉钢冶炼成本的10%~15%。
近年来为提高电炉生产率和降低电耗,电炉均采用高负荷作业,电极表面氧化消耗趋向越来越大,从而进一步增加了电极消耗和冶炼成本。在电炉炼钢过程中,造成石墨电极消耗的因素很多,其中高温条件下,点击侧面氧化消耗约占总消耗量的50%~70%。因此,采用适当办法控制电极侧面氧化消耗,进一步降低电极消耗,仍是广大冶金工作者努力探索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