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
这则通告标题三要素齐全,由“发文机关名称+关于+主要内容+的+文种”构成。正文用“为……”指明发布该通告的依据及缘由,然后以“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领起下文。正文分段分条列出通告事项,即决定采取的有关办法和措施,及要求遵守的内容。接着写出各地区的举报电话,用以监督。通告事项表述清楚、明了。
思考与练习
一、为下面标题选填适当的文种(公告、通告)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市交通管理局。
3.国家税务局关于加强发票管理的。
4.国务院关于保障民用航空安全的。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6.财政部关于1993年国债还本付息的。
二、名词解释
1.公告
2.通告
三、简答题
1.公告与通告有何区别?
2.公告适用的范围有哪些?
四、判断正误
1.××百货公司告知公众优惠出售部分名优产品,使用公告。
2.国家税务局关于加强发票管理的通告。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公告。
4.××学院通知该院历届毕业生更换“文革”期间发放的毕业证,用公告。
五、填空
1.公告是一种适用于向____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的公文。
2.通告是一种适用于在____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的公文。
3.公告按其性质、内容和发布机关的不同,一般可以分为____公告和____公告。
4.公告的制作者一般为____的领导机关及领导人。
第四节通知通报
一、通知的特点和种类
(一)通知的特点
通知是批转下级机关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时使用的公文。其特点:
1.应用广泛
在所有公文中,通知的使用是最广泛的。首先,任何一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均可制发通知,不受机关或组织性质、级别的限制。其次,无论是上级领导机关的重要决策,还是日常的行政工作,都可以使用通知。通知不受内容轻重繁简的限制,比较灵活、实用。
2.使用频率高
因为通知适用范围广泛,行文简便,写法多样,所以在现行公文中使用频率最高。
3.内容单纯,行文简便
一件通知一般只布置或通报一项工作事项,对写作的格式无严格要求,与其他指令性公文相比较,显得灵活简便。
(二)通知的种类
1.发布性通知
发布性通知是上级机关发布一般行政法规、条例、办法等公文时所用的通知。
2.批示性通知
批示性通知包括“批转”“转发”两种形式的通知:
(1)批转通知,用于上级机关单位认为某一下级机关单位上报的报告或其他文件,具有普遍意义,于是对下级机关单位的文件加上批语,用通知的形式发给所属各下级机关单位,作工作借鉴、参考或执行。
(2)转发通知,即上级机关单位、同级机关单位或不相隶属机关单位发来的公文,对本机关所属下级机关单位具有指示、指导或参考作用,加上按语,用通知形式转发给下级机关。
3.指示性通知
对下级机关工作有所指示和安排,而根据公文内容不适宜用“命令”和“指示”行文的,可用“通知”。
4.一般事务告知性通知
一般事务告知性通知主要用来将最近决定的有关事项告知受文单位。如人事调整、机构的设立及撤销,机关单位隶属关系变更等。
5.会议通知
召开比较重要的会议之前,把有关事项告知给有关单位和人员时使用的通知。
6.任免通知
上级机关在任免下级机关的领导人或上级机关的有关任免事项需要下级机关知道时,要发任免通知,如《××大学关于李××等三位同志担任处长职务的通知》。
二、通知的结构和写法
通知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三部分组成。
1.标题
通知的标题一般有两种写法:一是完全式标题,即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构成,如《国务院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的通知》。二是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如某大学教务处发的《关于做好期中教学检查工作的通知》。如果通知的内容紧急,可在标题中“通知”两字前加上“紧急”两字,如《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抗洪救灾的紧急通知》。
发布性通知标题中的“事由”一项,由“关于颁布”、“关于发布”、“关于实施”、“关于印发”等词与原文名称(不省略书名号)组成。
批示性通知的标题,一般也要写“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三个要素(若被批转或转发的公文文种也是通知,为简明起见,也可以省略文种一项),其中事由一项又有两种写法:
(1)由“批转”或“转发”二字与省略书名号的原文名称组成,如《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妇幼卫生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
(2)由于原文标题较长,可由“关于转发”或“关于批转”四字与原文编号加“文件”二字组成,如《××省人民政府关于转发国发[2003]8号文件的通知》。
2.主送机关
通知通常有特定的受文者,要标明主送机关。有些在大众媒介上发布的告知性通知,因受文范围广,可不写主送单位名称。在标题下,正文前顶格书写。
3.正文
通知的正文一般包括通知缘由、通知事项、通知要求三部分。不同种类的通知正文写法不完全相同。下面分别作一说明:
发布性通知的正文都很简短,只需写明发布的意义和目的,提出执行的要求就可以了。
批示性通知正文一般包括转发对象和批示意见两个部分。转发对象部分要写明被转发的公文的名称及原发单位名称。批示意见根据实际情况,可长可短。不仅要表明本机关的态度,还要结合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作出具体的指示性意见。对下级机关要求的通常用语,有“参照执行”、“遵照执行”、“研究执行”“认真贯彻执行”等不同的提法。要根据所批转或转发文件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词语。
指示性通知的正文,其缘由部分可以写发出本通知的依据和目的,也可写发出本通知的意义,文字应力求简短概括,然后用“特作如下通知”或“特通知如下”转入通知的内容。
通知的事项大多分条列项地写,具体地提出要求和措施、办法。指示要明确,要切合实际。
会议通知的正文,一般包括召开会议的机关、会议名称、会议起止时间、会议地点、会议内容和任务、参加会议人员的条件和人数、报到时间及地点、与会人员所携带的文件材料等内容。
任免通知的正文,要写清决定任免的时间、机关、会议或依据文件以及任免人员的具体职务。
一般性通知的正文,要交代需办什么事、什么时间完成和要求等。
4.落款和发文日期
通知落款的写法,与其他公文落款的格式基本相同。如果发文机关的名称在标题中已经写明,正文之后也可以不写落款,但应加盖机关印章。发文日期可写在全文末尾的右下方,有的也可以提前,置于标题之下。
三、通知的写作要求
拟写通知,主题要集中,重点要突出,措施要具体,并且还要讲求实效,以便提高效率,不要贻误时机。
四、通报的特点和种类
(一)通报的特点
通报是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时使用的公文。通报的特点:
1.反映问题的具体性
通报所反映的内容通常是具体的正反典型事例、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或有一定影响的事情。写入通报的材料一般是具体的人和事,要求具体地反映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人物的基本情况,而不是反映抽象、笼统的东西。
2.反映事物的典型性
通报内容必须具有典型意义,或在全局性工作中有一定的代表性,以达到宣传教育群众、推动工作的目的。
(二)通报的种类
1.表扬性通报
主要用于表彰先进,即选择典型,在一定范围内加以表扬,号召大家学习。
2.批评性通报
主要用于批评错误、揭露问题,处理责任事故,达到惩戒、教育的目的。
3.情况通报
主要用于传达上级指示或会议精神,通报工作与活动的进展情况及动向、问题。
五、通报的结构和写法
通报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组成。
1.标题
通报一般为完全式标题,即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构成。有的可省略发文机关,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如《关于××情况的通报》。
2.主送机关
通报一般需要写明主送机关,如果受文范围较广,可省略不写。其书写格式与其他公文相同。
3.正文
通报的正文通常由以下部分组成:
(1)主要事实
这一部分主要写明典型事例发生的时间、地点、有关人物或单位、事情的主要经过和情节、表现等。叙述事例文字应详略得当,表述要简洁平实。
(2)分析事例的教育意义
这一部分应着重指出通报事例的重要意义或严重后果,揭示其中实质性问题,从现象到理论加以认真分析,使人们对其有较为完整的认识。此部分内容分析要切合实际,议论要有分寸。批评性通报中对原因的分析是重要部分,要抓住问题的实质,指出其严重性和危害性,以引起普遍重视,提高有关人员的重视。
(3)提出要求
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表明发文机关对事件或人物作出的处理、表彰决定,向下级机关提出要求、应采取的措施和规定。
六、通报的写作要求
写作通报,一要及时、快速。因为通报的内容都是新发生的事件和事情,与推动当前中心工作密切相关,因此,必须不误时机,否则,时过境迁,就会失去了通报的价值。
二是材料必须新颖、典型、具有代表性。通报必须选择新颖、典型、具有代表性的人与事,选择与中心任务有关的重大情况和事项,使人周知,引起重视或警惕,从而对各机关的工作有所启示与推动。
三是通报的材料必须调查核实。无论是哪种通报,材料都应当真实可靠。特别是批评性通报,通常被认为是对被批评者的一种处分形式,因此应特别慎重。通报应力求事实准确,评论要有分寸,以理服人,只有这样才有说服力,才能起到教育作用。
【例文2-12】
关于印发《职业介绍
服务规程(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
为进一步规范劳动部门职业介绍机构的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功能,提高工作质量,我们制定了《职业介绍服务规程(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在劳动部门开办的职业介绍机构中,根据具体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试行。试行中的情况和问题,请及时报告我部就业司。
劳动部
一九九八年一月六日
【简析】
这是一则发布性通知。标题由事由、文种两部分组成,正文部分说明了发布通知的目的和要求。发文意图明确。
【例文2-13】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
关于农业综合开发若干政策的通知
国办发[1994]7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财政部《关于农业综合开发的若干政策》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一九九四年五月二十三日
《关于农业综合开发的若干政策》(略)
【简析】
这是一则批示性通知。标题由发文机关、转发机关、事由、文种组成,正文提出执行要求。
【例文2-14】
××公司关于地址迁移的通知
我公司已迁至北京市鼓楼西大街甲××号办公,新开户银行:北京市地安门分理处,账号××——××,原来的开户银行及账号7月1日撤销。特此通知
××公司
××年×月×日
【简析】
这是一则一般事务告知性通知。向人们告知迁移的地点及注意的问题。
【例文2-15】
×××××局文件
×××〔1998〕157号
关于召开全国粮食统计工作会议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贸易局:
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1997年度全国粮油商品流转购销库存及检查国家转项储备粮油收支计划执行情况,审核、编制粮、油统计年报,我局决定召开全国粮食统计工作会议。
一、会议主要内容
1.会审、汇编1997年度商品流转粮油及储备粮油统计年报。
2.组织1997年度储备粮省间调拨统计对帐,确定新、老储备分月库存,核定储备库存分价位情况及新专储分库点情况。
3.讨论全国粮食统计制度和下一步粮食统计工作。
二、参加人员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贸易局统计负责人一名,统计人员一名。
三、会议要求
与会人员请携带粮油统计年报及磁盘;专储粮油年报汇总、对帐结算有关资料。
四、会议地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五星路17号五星大厦。
五、会议时间
1998年9月16~18日,9月15日报到。
六、其他
食宿费自理。请与会人员将到达航班、车次以及返程事宜电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贸易局粮食处。
联系人:××××××
电话:××××-×××××××
一九九八年九月三日(印)
主题词:粮食统计会议通知
抄送:国家计委粮食调控办公室,财政部经贸司
×××××××局办公室1998年9月3日印发
【简析】
这是一则会议通知。正文写作规范,会议时间、会议地点、参加人员及携带材料等各要素俱全。语言简明扼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