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远离三高从细节做起
19092100000010

第10章 高血压(9)

常按摩涌泉穴有降压作用

中医经络学指出,脚心是肾经涌泉穴的部位,手心是心经劳宫穴的部位,经常用手掌摩擦脚心,有健肾、理气、益智、交通心肾,使水火相济、心肾相交,有防治失眠、多梦等功效,对高血压病也有很好的疗效。因为足部与全身脏腑经络关系密切,承担身体全部重量,故人称足是人类的“第二心脏”。有人观察到足与人整体的关系类似于胎儿平卧在足掌面,头部向着足跟,臀部朝着足趾,脏腑即分布在跖面中部。根据以上原理和关系,刺激足穴可以调整人体全身功能,治疗脏腑病变。人体解剖学表明,脚上的血管和神经比身体大多数部位多,无数的神经末梢与头、手、身体内部各组织器官有着特殊的联系。所以,单纯对足部加以手法按摩,就能治疗许多疾病。

涌泉穴位于脚底部,在脚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脚跟连线的前1/3处。

按摩涌泉穴简单、实用。方法之一是取坐位,将一条腿放在另一条腿上,同侧手托住脚踝,对侧手用小鱼际部在涌泉穴做上下推擦,直到脚心发热为止,再换另一条腿。方法之二是坐床上,两脚心相对,用两手拇指指腹自脚跟往前推至涌泉穴,由后而前反复36次,推至脚心发热为止。按摩涌泉穴动作要缓和、连贯,轻重要合适。刚开始速度要慢,时间要短,等适应后再逐渐加快按摩速度。在按摩脚心的同时,还要多动动脚趾。每日1~2次。

卵石行走益于降压

俗话说:“双脚如树根,治脚治全身。”运用卵石按摩脚,来刺激其皮肤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过中枢神经起到调节内脏器官的作用,达到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以预防和治疗疾病。足踩鹅卵石对Ⅰ、Ⅱ期高血压病患者有益,患者可赤脚在凹凸不平的鹅卵石小径踩踏或小步跑;亦可用布袋装上小半袋鹅卵石,平放在地上赤脚在上面来回不停地踩踏;或者用挑选过的鹅卵石,固定在0.5平方米的湿水泥上,制成鹅卵石水泥板,赤脚在上面有节奏地踩踏。踩踏鹅卵石的时间一般安排在早晚进行,每次15分钟以上,踩踏时需防止跌倒,天凉时要防止感冒。

常梳头有益于控制血压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人体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都聚会于头部,头部就有几十个穴位。正确的按摩并日常养成一些良好习惯对高血压病患者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保健作用,同时可以解除高血压病引起的头晕等症状。

梳头可促进头部血液循环,起到疏通经脉,流畅气血,调节大脑神经,刺激皮下腺体分泌,增加发根血流量,减缓头发的早衰,并有利于头皮屑和油腻的清除。此外,梳头还能保持头脑清醒,解除疲劳。梳头对治疗眩晕、失眠、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病症也有较好的疗效。梳头方法是每天早、中、晚各梳一次,用力适中,将头皮梳理一遍,每次2~3分钟;亦可用梳子反复梳头后再用木梳齿轻轻叩打头皮3~5分钟,最后再梳理一遍。若能结合头部穴位和疼痛部位叩打,则效果更佳。治疗血管性头痛、偏头痛和眼病等。

推发叩头有降压作用

1.两手虎口相对分开放在耳上发际,示指在前,拇指在后,由耳上发际推向头顶,两虎口在头顶上会合时把发上提。反复推发10次,操作时稍用力。此外,两掌自前额像梳头样向脑部按摩,至后颈时两掌手指交叉以掌根挤压后颈。有降压的作用。

2.两手示指自印堂穴向上延眉梢左右向外按摩至两侧太阳穴,并揉摩拍击印堂、太阳穴各十几次,并按摩风池等穴各十几次,能缓解高血压病引起的头晕、头胀、头痛。

3.叩头的方法为:双手五指分开成半屈状,用指端由前发际向后叩击,反复叩击12次,叩时要用力均匀并稍用力。也可用右手(左手也可)五指并拢,用掌指击百会穴36次。要求击时手掌动作要半起半落,力量尽可能均匀。此法可以缓解高血压病的头部症状。

高血压病患者按摩治病宜与忌

高血压病患者的按摩降压,一是要熟练掌握常用手法的基本要领,动作准确,用力均匀,动作柔和,避免缓急不匀、轻重不均现象。初次进行按摩时,应尽量采用轻手法,以后根据患者适应情况逐渐加大手法力量。二是按摩操作时应摆好患者体位,以病人舒适、不易疲劳、操作方便为宜,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个别患者按摩后第二天出现皮肤不适,说明手法过重,可改用轻手法。三是对高血压病的治疗要有一定的时间,每次按摩时间必须符合要求,每疗程的按摩次数必须坚持进行,敷衍了事、任意缩短时间、减少次数都会影响疗效。

服用龙胆泻肝丸降压的注意事项

龙胆泻肝丸具有清肝火、泻湿热的作用,适用于年龄较轻,病程较短,见头痛、头胀、头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等肝经实热的高血压病患者。按肝火症状的轻重适量服用,口服每次6~9克,日服2~3次。但需要注意的是龙胆泻肝汤的木通剂量较大,多为9克。而近期国内有临床报道说,使用关木通10克,一次即可引起肾中毒。由此提示,应使用按近期中国药典中龙胆泻肝丸处方所生产的该药品是较为安全的,但依然不要长期服用。如果以超过药品使用说明书的用药剂量服用龙胆泻肝丸,短期内也有引起肾中毒的可能性。

服用当归龙荟丸降压的禁忌

当归龙荟丸最早见于《丹溪心法》,为元代名医朱丹溪所记载。早在20世纪60~70年代,人们就开始使用该药来治疗高血压病,起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当归龙荟丸具有清肝泻火、通便导滞的作用,适用于体质壮实、面红目赤、烦躁不安、大便秘结、头痛头晕较剧,甚至呕吐抽搐等肝火较盛的高血压病。每次6克,日服2~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需要说明的是龙胆泻肝丸和当归龙荟丸皆有清肝泻火、治疗高血压病的作用,这是它们的相同点。但也有不同之处,前者泻湿热从小便而出,方药的组成泻中有补,作用较缓和;而后者使湿热从大便而泻,药性大苦大寒,泻火通便作用较强,故非实热症急的高血压病不可轻用。孕妇禁忌。

服用脑立清降压的禁忌

脑立清主要成分有磁石、赭石、珍珠母、清半夏、酒曲(炒)、牛膝、薄荷脑、冰片、猪胆汁(或猪胆膏、猪胆粉)等。具有镇肝潜阳降逆作用,用于气血上逆的头目眩晕及头痛脑涨的高血压病,每次10~15粒,口服2~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但需要注意,孕妇及体弱虚寒者不宜服;脾胃虚弱之食欲不振、大便溏稀者不宜服。脑立清可引起过敏性药疹。

服用清脑降压片的禁忌

清脑降压片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黑棕色,味微苦。主要成分为:黄芩、当归、槐米、地龙、水蛭、珍珠草、夏枯草、磁石、牛膝、地黄、丹参、钩藤、决明子。具有滋阴清肝、潜阳降压的综合作用,适用于头目眩晕、失眠烦躁、耳鸣耳聋、舌红少苔等肝阴虚、肝火旺的高血压病。口服每次4~6片,1日3次。孕妇不宜服。

服用杞菊地黄丸降压的作用

杞菊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枸杞子和菊花而成。具体组成为:熟地黄、山茱萸、干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去皮)、枸杞子、菊花。具有滋肾阴、清肝热的作用。适用于肾阴虚引起的头目眩晕、眼花目涩、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年老体弱、病程较久的高血压病。每次9克,日服2次,适于长期服用。相同功效的还有明目地黄丸、石斛夜光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