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远离三高从细节做起
19092100000021

第21章 高血脂(3)

高血脂患者宜常喝牛奶

许多人担心喝了牛奶会增加血中胆固醇,其实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近年来医学家们认为,牛奶本身虽含有一定的胆固醇,但也含有能降低胆固醇的物质,这种物质摄入体内,便能有效地抑制胆固醇生物合成,远远超过了由牛奶本身所带入人体内的胆固醇量。医学家们发现,一个长期饮用牛奶的人,其胆固醇含量比一般的患者少50%。现代医学研究结果认为,喝牛奶不仅不会升高血中胆固醇,反而可使其降低。医学流行病学专家做过这样的调查,非洲的马西族人,尽管他们每人每天要喝一定量的全脂牛奶,但他们的血胆固醇含量却不高,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很低。专家们有意识地给一些健康人每日喝1袋牛奶,过一段时间后血中胆固醇含量显着下降,且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专家们还发现,牛奶中含有较多的钙,也可减少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由此看来,对患有高血脂、高血压病和冠心病的患者来说,每日适量喝牛奶是有益健康的。需要指出的是,有的人喝牛奶后会出现腹泻症状,对于此类人群,食疗专家建议改为每日喝酸牛奶,既可起到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又能避免腹泻的发生。

近年来,科学家们研究发现,酸奶中还含有一种特殊的“牛奶因子”,它与奶中的钙离子一起,可防止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有资料报道,国外研究人员发现,这种“牛奶因子”本身可吸收血液中已经蓄存的胆固醇,经过志愿受试者每日喝700毫升酸奶试验,1周后血清中胆固醇可下降5%~10%。这一信息对于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症、冠心病、高血压病等患者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常吃玉米有益降血脂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玉米不仅有较好的降血糖、降血压作用,而且还有较好的降血脂效果。玉米主含复合糖类,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以复合糖类为主食的国家或地区,居民平均血中胆固醇含量和冠心病发病率均较低。这可能与玉米等谷类中含有较高的膳食纤维有关。临床研究还表明,用复合糖类(玉米等谷类)代替简单糖类,可使高血脂患者的三酰甘油含量降低。但需要说明的是在应用玉米防治高血脂的过程中,有以下四点应引起重视。

第一,玉米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价值,但也缺乏人体必需的某些氨基酸,如赖氨酸等,因此,不宜长期单独服食,建议将玉米与粟米、麦类以及大豆类混食。

第二,食用玉米要煮熟、蒸透,尤其中老年人更应以吃酥烂玉米食品为宜,最好将玉米研磨成细粉煮玉米粥,或制成玉米饼等糕点服食。有人在研究中发现,将玉米粉、大豆粉、小麦粉各以1/3比例配制成混合食品,其营养保健价值可提高8倍。

第三,防治高血脂等“富贵病”是一项长期的医疗保健任务,因此,运用玉米等食疗应坚持适量服食,并要持之以恒。

第四,玉米受潮后容易发霉,霉变的玉米及玉米粉中杂染的黄曲霉菌,它能产生黄曲霉毒素,具有很强的致癌活性。因此,必须注意勿食发霉变质的玉米或玉米粉。另外,吃爆米花是害多益少,生活中应尽量少吃。

常吃黄豆有益降血脂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豆及黄豆制品均有降低血中胆固醇作用。如果用黄豆蛋白代替动物蛋白(应用于三餐),可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稳定在正常范围。这是因为黄豆所含的脂肪酸为不饱和双烯脂肪酸及亚油酸,占所含脂肪55%以上;另外,黄豆还含有大量的植物固醇,可以起到抑制机体吸收动物食品所含胆固醇的作用,协同不饱和脂肪酸与体内胆固醇结合转变为液态,随尿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中胆固醇的含量,有助于高血脂、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的康复。具体食用方法为:将黄豆等煨煮至酥烂,每日服食2次,每次25~30克,缓慢咀嚼后咽下。用黄豆及其制品,如豆浆、豆腐脑、豆腐、腐竹等豆制品制作的美味食品及药膳佳肴同样具有良好的降低血脂、降压以及健身、美容、益寿作用。对中老年人来说,应用黄豆制品防治脂肪肝、高血脂,最好的选择是长期适量喝豆浆、豆奶等。

需要提醒的是在家庭自制豆浆时,请勿随意丢弃豆渣,因为豆渣不仅含有丰富的容易被吸收的钙,对老年人减缓骨质疏松,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有好处;而且豆渣含热量低,含膳食纤维多,在肠道具有吸附胆固醇的作用并使其随粪便排出。还有,豆渣食后有饱腹感,对高脂血症、肥胖症、糖尿病以及心脑血管病症患者来说,是较理想的辅助食疗剂。为了使豆渣食之有味,可以将豆渣和入燕麦粉中,制成豆渣燕麦饼,松软可口。但在食用黄豆及其黄豆制品时,要注意适量有度。

常吃绿豆有益降血脂

绿豆又叫青小豆,被人们称为消暑解毒的良药。由于它营养丰富,用途广泛,被李时珍盛赞为“济世良谷”、“食中要物”、“菜中佳品”,自古以来被作为药用而倍受重视。民间有多种多样食用绿豆的方法,既可做豆粥、豆饭、豆酒,也可磨成面,澄滤取粉,作馅制糕,制作粉皮等,亦可以水浸生芽做菜,其食用价值堪称谷豆中的佼佼者。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绿豆中含有一种球蛋白和多糖成分,能促进人体内胆固醇在肝分解成胆酸,加速胆汁中胆盐的排出和降低小肠对胆固醇的吸收。绿豆中的多糖成分还能增强血清脂蛋白酶的活性,使脂蛋白中三酰甘油水解,达到降低血脂的作用。从而可以防治高脂血症、冠心病等。需要指出的是在应用绿豆降血脂时,应注意不要去绿豆外皮(俗称“绿豆衣”),包括煮食和制绿豆粉。

常吃燕麦有益降血脂

食疗专家指出,几块钱一袋的燕麦片,不但能让人们在早餐时果腹,还可有效地减低患上心脏病的概率。这是因为燕麦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且富含亚油酸、燕麦胶和可溶性纤维,常食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食疗专家还研究发现,一杯半煮熟的燕麦片就能提供人体一天所需的水溶性纤维,从而拥有抗御高血脂、冠心病的“战斗力”。如果30天内每天都吃一碗麦片,绝大多数的人体内胆固醇的异常状况会得到纠正,原本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过高的人,下降的程度越大。另外,现代药理实验也表明,燕麦具有很好的降低血脂和抗高脂血症作用。有学者报道,给家兔喂高脂饲料加燕麦粉,能明显抑制家兔血脂升高,明显减轻肝脂质沉积,并观察了人和大鼠服食燕麦,能降低其肝三酰甘油和胆固醇的含量,平均分别下降36.9%和13%,其降低血脂作用可能与所含不饱和亚油酸有关。进一步实验表明,燕麦精及其冲剂,对高脂小鼠肝三酰甘油和胆固醇含量升高均有抑制作用,而燕麦淀粉是燕麦降低血脂的活性成分,其剂量减少至全燕麦的一半,降低血脂效果仍不低于全燕麦。由此可见,对高血脂及高血脂伴有糖尿病、冠心病的患者来说,经常适量地以燕麦代替主食的一部分,无疑大有裨益。

吃鱼有助于降血脂

鱼是能降低高血脂的佳良食物之一。鱼类以低脂肪、高蛋白而深受人们喜欢。它富含有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和多种维生素和不饱和脂肪酸。鱼油中的氨基酸以及鱼体内丰富的核酸,有促进大脑发育、开发智力、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和防病能力等作用。随着人们对鱼类营养成分的了解,逐渐认识到鱼类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而这些作用都与鱼类是低脂肪食品有关。鱼类脂肪含量在1%~10%。大部分鱼只含有1%~3%的脂肪,如大黄鱼、小黄鱼、胖头鱼等,有些鱼如草鱼、鲤鱼、带鱼、平鱼脂肪含量在5%~8%。一般鱼类脂肪含量少,供热能低,所以鱼是高蛋白、低热量的食物,是比家禽、家畜都要优越的动物性食物。所以食疗专家强调高血脂患者宜多吃鱼类。

吃黑木耳有助于降血脂

黑木耳生于桑、槐、柳、楠、楮等朽树上,淡褐色,形似人耳,故俗谓之。黑木耳色泽黑褐,质地柔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素可荤,为中国菜肴大添风采。另有白色者,生于桑树上,即白木耳,又叫银耳。在治疗高血脂的食物中,一般食疗专家特别推崇黑木耳,这是因为黑木耳所含膳食纤维量较高,高血脂患者每日摄入一定量的黑木耳,不仅可有效降低高血脂患者的血脂含量,而且,还可促进肠胃蠕动,将体内过高的胆固醇及时排出体外,有洗涤胃肠、防治便秘的作用。同时黑木耳含丰富的维生素,对高血脂合并高血压以及高血脂合并冠心病等具有一定的积极治疗作用。

黑木耳除具有降血脂的作用外,还有凉血止血、益气补虚、滋阴润肺、补脑强身、和血美容的功效,为滋补性营养强壮食品,而且能养血驻颜,令人肌肤红润,容光焕发,并可防治缺铁性贫血。对胆结石、肾结石等也有比较显着的化解功能。黑木耳还能减少血液凝集,预防血栓等病的发生,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黑木耳含有抗肿瘤活性物质,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经常食用可防癌抗癌。另外黑木耳还对月经过多、大便出血、崩中漏下、痔疮出血、高血压病、血管硬化、便秘等有防治效果。所以,高血脂患者常适量吃黑木耳有益健康是无疑的。

吃海带有助于降血脂

海带又名海草、昆布。海带是海岸植物中个体较大、质柔味美、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的一种海藻。海带也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工业原料,特别是所含的糖类、褐藻酸、甘露醇等。过去人们只是认为海带含碘量高,对因缺碘而致的甲状腺肿大及克汀病有效。目前已发现海带还含有不少其他特殊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现代医学研究提示,海带可降低血脂,降低血压,并可防治胆结石,能增强微血管的韧性,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对动脉血管有保护作用。海带所含膳食纤维和褐藻酸类物质如藻胶酸、昆布素等,可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并促进其排泄。有资料报道,海带素、褐藻淀粉和昆布素多糖等,具有很好的降低血脂和抗凝血作用,已被用于临床治疗高血脂,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代食疗专家也认为,高血脂患者只要经常在膳食中掺入一些海带,就会使脂肪在体内的蓄积趋向于皮下和肌肉组织,很少在肝、心脏、血管、肠黏膜上积存;同时,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会显着降低。由此可见,高血脂患者多吃些海带大有好处。

吃螺旋藻有益于降血脂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螺旋藻具有降血脂作用。据报道,国外有学者对多名高胆固醇、高三酰甘油的男性进行临床观察,在食用螺旋藻8周后,其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均有所降低,而且皮下多余的脂肪也有所减少,此项观察是在保持原有饮食状况下进行的。研究人员还发现螺旋藻制剂能抑制血中胆固醇上升,能促使高密度脂蛋白(HDL)上升,抑制低密度脂蛋白(LDL)上升,能抑制血液中胆固醇上升。所以食疗专家建议,高血脂患者宜常适量吃螺旋藻,以预防和治疗高血脂。

吃紫菜有益于降血脂

紫菜含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锌、碘、锰、氨基酸、藻红蛋白、磷脂、烟酸、挥发油及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其中有些成分是陆生蔬菜所没有的。近几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开展对紫菜的食用研究,发现经常吃紫菜可使体液保持弱碱性,于健康有利,并对高血脂、高血压病、糖尿病、癌症等多种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最为常用的食疗方法是紫菜海带汤。做法为:紫菜10克,海带20克,冬瓜皮30克,西瓜皮50克,盐少许。将紫菜、海带、冬瓜皮、西瓜皮同放一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熟,盛入碗中或汤盆中即成。所以有高血脂的患者不妨将紫菜海带汤当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佐餐。

吃香菇有益于降血脂

香菇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不仅能促进肠胃蠕动,而且可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还可防止便秘,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是绝妙的保健佳品。同时,香菇中还含有香菇嘌呤等核酸类物质,对胆固醇有溶解作用,可有效地促使体内过多的胆固醇溶解并排出体外,防止动脉壁脂质沉积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据研究,香菇中个别成分的降胆固醇作用比某些降血脂药物的作用还要强。有人在此方面做过临床实验,让高血脂患者以及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症、糖尿病、高血压病者连服这种有效成分每天150~130毫克,15周后其三酰甘油、磷脂、总脂及非酯化脂肪酸均有所下降,停药后血中脂质稍有上升,再给药又可下降,而对肝功能则无任何影响。由此可见,高血脂患者生活中常适量吃香菇有益健康是无疑的。

吃蘑菇有益于降血脂

蘑菇在生物学中的名称叫大型真菌,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而且具有食用、药用价值。

蘑菇所含膳食纤维相当高,而膳食纤维具有很好的降低血脂作用。在所含的膳食纤维中,纯天然的木质素成分占有相当比例,不仅可降血脂、抗肝脂,同时兼有降压以及减肥等作用。据有关资料报道,研究人员让高血脂患者食用鲜蘑菇90克或干蘑菇9克,连续服食7天,结果血清中的胆固醇值降低6%~12%。所以,现代营养、食疗专家认为,蘑菇是高脂血症患者膳食中的佳品。但需要指出的是蘑菇不可一次过量食用。腐烂变质的蘑菇更不宜食用,否则会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生活在山区、丛林周边的人们,在采摘生蕈类食用时必须认真分辨是否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