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月经病实效经典
19092400000003

第3章 痛经(1)

第一节西医疗法

妇女在月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伴腰骶部疼痛及其他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呕吐、面色苍白、手足厥冷等症状,影响工作及生活的,称为痛经。

腹痛伴随月经周期而发,好发于15~25岁及初潮后的6个月~2年,占42%~90%,其中重度痛经约占18%,是青春期常见症状之一。

痛经仅发生在有排卵的月经周期,无排卵月经不发生痛经。研究表明,排卵后黄体酮能促进子宫内膜合成前列腺素;分泌期子宫内膜合成前列腺素F2a(PGF2a)的量高于PGE2a。子宫内膜和血中前列腺素PGF2a含量增高是造成痛经的决定性因素。PGF2a能在经前数小时开始刺激子宫肌层收缩,整个经期子宫收缩呈节律性增强,以至子宫张力升高。PGE2a能抑制子宫收缩,使宫颈松弛,月经血含较多PGE2a和PGF2a,痛经患者中,PGF2a含量更高,引起子宫过强收缩,甚至痉挛性收缩而导致痛经。此外,子宫肌壁缺血产生剧烈疼痛。有时排卵月经子宫内膜整块排出,也引起子宫不协调收缩而致痛经。但痛阈因人而异,并有心理因素影响。PGF2a进入血液循环可引起胃肠道、泌尿道和血管等处的平滑肌收缩。

一、诊断

1.症状

(1)原发性痛经在青少年期常见,多在初潮后1~2年发病;

(2)疼痛多自月经来潮后开始,最早出现在经前12h,以行经第1日疼痛最剧,持续2~3d后缓解。疼痛常呈痉挛性,通常位于下腹部耻骨上,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内侧;

(3)可伴发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面色发白、出冷汗。

2.体征妇科检查无异常发现。

3.鉴别诊断临床诊断时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痛经相鉴别。继发性痛经常在初潮后数年方出现症状,多有月经过多、不孕、放置宫内节育器或盆腔炎病史,妇科检查有异常发现,必要时可行腹腔镜检查加以鉴别。

二、治疗

一定要排除器质性病变后方可治疗。如子宫外孕、流产也表现为流血、腹痛,不要误诊为痛经,给予止痛药后可能会延误病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1.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疼痛不能忍受时可做非麻醉性镇痛治疗。此类药物分为两类,均可抑制环氧合酶系统而减少前列腺素PG的产生。

(1)苯基丙酸类:如布洛芬400mg,每日4次;或酮洛芬25~50mg,每日4次。痛经缓解率为90%。

(2)灭酸类:如氟芬那酸200mg,每日3次;或甲芬那酸500mg,每日3次,月经来潮即开始服药,连续服用2~3d,疗效迅速而完全。因灭酸类药物同时具有前列腺素PG拮抗剂特性,可在前列腺素PG受体部位直接阻断。

2.避孕药口服避孕药以抑制排卵,适用于要求避孕的痛经妇女,疗效为90%以上。避孕药抑制子宫内膜生长,使月经量减少;药物抑制排卵,使黄体缺乏,以至无内源性黄体酮产生,而黄体酮刺激为子宫内膜生物合成前列腺素PG所必需,从而使月经期血前列腺素PG浓度降低。未婚少女可行雌、孕激素序贯疗法以减轻症状。

第二节中医辨证治法

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周期性出现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至昏厥者,称痛经,也称经行腹痛。

痛经发病有情志所伤,起居不慎或六淫为害等不同病因,并与素体及经期前后特殊的生理环境有关。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在此期间受到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冲任淤阻或寒凝经脉,使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阻,以致“不通则痛”;或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其病位在冲任、胞宫,变化在气血,表现在痛症。其所以随月经周期发作,是与经期冲任气血变化有关。非行经期间,冲任气血平和,致病因素尚未能引起冲任、胞宫气血淤滞,或不足,故不发生疼痛,而在经期或经期前后,由于血海由满盈而泄溢,气血变化急骤,致病因素乘时而作,便可发生痛经。临床上常见有气滞血瘀,寒凝胞中,湿热下注,气血虚弱,肝肾虚损等证候。也有因子宫发育不良畸形,或子宫位置过度不正等而发生痛经的。

痛经辨证首先识别痛证的属性,根据疼痛发生的时间、性质、部位以及疼痛的程度,结合月经的期、量、色、质、兼证、舌、脉及患者的素体情况等辨其寒热虚实。

辨痛须结合月经情况以审虚实。《丹溪心法·妇人》指出:“经候过而作痛者,气血俱虚也”,或是“虚中有热,所以作痛”,“经将来作痛者,血实也”,“临行时腰痛腹痛乃是淤滞,有瘀血”。《傅青主女科·调经》以“若经水忽来忽断,时痛时止”、“经水未来先腹痛”、“经前腹痛”属实;“行经后小腹疼痛属虚”。

《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调经门》总括为:“腹痛经后气血弱,痛在经前气血凝。”这些临床记载扼要地指出了痛经辨证须与月经情况结合以审定虚实。又如经期如常,量少、色暗红、质薄,而痛作于经后者,多属虚;量少、质稠,挟块而痛作于经前者,多属实。再结合疼痛的性质、拒按与否以及脉、舌等则更为准确。如苔黄腻,脉滑数,疼痛拒按,经期延长则常是湿热所致。

辨痛须结合兼证以审痛的程度。痛经疼痛程度很难衡量,临床上常按疼痛的伴随证审疼痛的严重程度。如疼痛时伴手足厥冷,唇青面白,冷汗淋漓,或恶心呕吐,或寒热往来,则疼痛属实。严重者可致虚脱或昏厥。

辨痛须参考素体情况,素多抑郁易诱发气滞痛经;素体虚弱者多呈虚痛;素多带下而痛经者多湿滞痛经;若带色异常有臭,逢经期作痛者,多属湿热蕴结所致。

辨疼痛部位以查在气在血,属肝属肾。痛在小腹一侧或双侧多属气滞,病属肝;痛在小腹正中多属血滞。小腹虚痛引及腰脊多属肾。

辨疼痛性质以究其寒热虚实,在气在血,痛为隐痛。隐痛、坠痛,喜揉按者属虚;绞痛、灼痛、刺痛、拒按者属实。灼痛得热反剧属热,冷痛得热痛减为寒。痛甚于胀属血瘀,胀甚于痛属气滞,持续作痛属血瘀或湿热。

痛经论治原则以调理冲任气血为主,又须根据不同证类,或行气,或活血,或散寒,或清热,或补虚,或泻实。方法上治分两步:经期调血止痛治标,平时辨证求因治本,并结合素体情况,或调肝,或益肝,或益肾,或扶脾,使气血流通,经血畅行。

1.气滞血瘀证

证候:每于经前一二日或月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或伴胸胁乳房作胀,或经量少,或经行不畅,经色紫暗有块,血块排出后痛减,经净疼痛消失。舌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滑。

辨证依据素性忧郁,经行小腹胀痛拒按或伴胸胁乳房作胀,经色紫暗有块,舌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滑。

治则:理气化瘀止痛。

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枳壳、延胡索、五灵脂、牡丹皮、乌药、香附、甘草。若兼口苦,苔黄,月经时间延长,经色紫暗,经质稠黏,为肝郁化热之象,当佐以清泄肝热,上方加栀子、夏枯草、益母草。若兼前后二阴坠者加川楝子、柴胡;若肝郁伐脾,症见胸闷。食少者加炒白术、茯苓、陈皮。若痛甚而见恶心呕吐者,为肝气挟气犯胃,当佐以和胃降逆,上方加吴茱萸、黄连、生姜。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2.阳虚内寒证

证候: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喜按,得热则舒,经量少,经色黯淡,腰腿酸软,小便清长,脉沉,苔白润。

治则:温经暖宫止痛。

方药:温经汤加减。当归、麦冬、党参、白芍、川芎、姜半夏、牡丹皮、阿胶、桂枝、吴茱萸、炙甘草、生姜、红糖、附子、艾叶、小茴香。若手足不温,面色青白,舌质淡嫩,宜去麦冬、阿胶,以其阴柔碍阳滞血。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3.寒湿凝滞证

证候:经前数日或经期小腹痛,得热痛减,按之痛甚,经量少,经色黯黑有块,或畏冷身疼。苔白腻,脉沉紧。

治则:温经散寒除湿,化瘀止痛。

方药:小腹逐瘀汤加减。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芎、肉桂、赤芍、蒲黄、五灵脂、苍术、茯苓。痛甚而厥,症见手足不温或冷汗淋漓,为寒邪凝闭阳气之象,宜于方中加附子,以温壮阳气而运血行。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4.湿热下注证

证候:经前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或伴腰骶胀痛;或平时少腹时痛,经来疼痛加剧。低热起伏,经色暗红,质稠有块,带下黄稠,小便短黄,舌红苔而腻,脉弦数或濡数。

治则: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方药:清热调血汤加减。牡丹皮、黄连、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红花、桃仁、莪术、香附、延胡索、红藤、败酱草、薏苡仁。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5.气血虚弱证

证候:经后一两日或经期小腹隐隐作痛,或小腹及阴部空坠,喜揉按,月经量少,色淡质薄,或神疲乏力,或面色不华,或纳少便溏。舌质淡,脉细弱。

治则:益气补血止痛。

方药:圣愈汤加减。人参、黄芪、当归、川芎、白芍、香附、延胡索。血虚肝郁,症见胁痛、乳胀、小腹胀痛,上方加川楝子、柴胡、小茴香、乌药。

血虚甚,症见头晕、心悸、眠差者,加鸡血藤、大枣、酸枣仁。兼肾虚,症见腰腿酸软者,加菟丝子、续断、桑寄生。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6.肝肾虚损证

证候:经行后一两日内小腹绵绵作痛,腰部酸胀,经色黯淡,量少,质稀薄,或有潮热,或耳鸣,脉细弱,苔薄白或薄黄。

治则:益肾养肝止痛。

方药:调肝汤加减。当归、白芍、山茱萸、巴戟天、阿胶、山药、甘草。

痛及腰骶加续断、杜仲。兼少腹两侧或两胁胀痛,乃挟肝郁所致,宜佐以调气,上方加川楝子、延胡索,或加小茴香、橘核、郁金等。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第三节中医外治疗法

一、针刺疗法

方1

取穴:次髎。加减:气滞血瘀加地机、太冲、气海;寒湿凝滞加中极、归来,气血虚弱加肾俞、关元、足三里。

用法:让患者取俯卧位,选用3~4寸毫针刺入次髎穴,进针深度为3~3.5寸,针感向小腹部放射,得气后,行盘针法或接G6850治疗机,疼痛停止后,留针15~20min,然后使患者仰卧,针刺其他穴位。配穴遵照“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地机、太冲、气海用提插捻转泻法,中极、归来施用先补后泻的手法或配温和灸,肾俞、关元、足三里施以补法,留针30min,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2

取穴:关元、三阴交(双)。

用法:穴位常规消毒后,选用30号1.5寸毫针快速刺入皮肤,直刺1~1.2寸,施以提插捻转得气后,留针候气。每隔10min加强刺激1次,留针30min。

起针后在关元穴上,置以约2.5cm×3cm×0.3cm上刺数个小孔的鲜姜片,鲜姜片上置底面直径约1cm的圆锥形艾炷(约1.5g)连续灸3壮。如患者在施灸过程中觉局部有热痛感,可将姜片连同艾炷向上略提起稍停放下再灸。使腹部有温热感,局部皮肤潮红为度。在月经前1周开始治疗,针刺每日1次,隔姜灸每日1次,经至时停止治疗,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3

取穴:膝眼、三阴交。

用法:让患者取高矮适宜的端坐位,屈膝90°,双下肢放松,取4寸长银针3根,用碘酒消毒,乙醇脱碘后,任选一下肢的双膝眼穴、三阴交穴进针。

实热证采用泻法;重捻进针,捻转提插以有酸、麻、胀为度,然后用于快速捻转、轻提重插,捻转幅度大于180°,患者能忍受为度。虚寒证采用补法:用力轻,徐缓捻转进针,得气为度,然后徐缓间断捻针,捻转幅度在90°左右,待患者疼痛逐渐减轻后缓缓提插出针,一般只需1~3min,不留针。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4

取穴:双侧次髎穴。配穴:气滞血瘀型配太冲(双)、血海(双);寒湿凝滞型配中极、地机(双);肝郁湿热型配太冲(双)、三阴交(双);气血亏虚型配足三里(双)、气海。

用法:双侧次髎穴经常规消毒后,取规格为0.26mm×15mm的图钉形皮内针,用镊子夹住环形针柄,刺入穴内使环状针柄平整地留在皮肤上,用20mm×20mm小块胶布固定、留针。气滞血瘀型配穴施以毫针刺泻法;寒湿凝滞型配穴施以毫针刺泻法,加灸;肝郁湿热型配穴施以毫针刺泻法;气血亏虚型配穴施以毫针刺补法,加灸。疗程:治疗一般于月经来潮1周前开始进行。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注意事项:天气凉爽时,每次可留针3d,热天一般留针1~2d。留针期间,患者每天可自行按压埋针处1~2次,每次按压1min。起针休息1d后重复治疗1~2次,月经期不做治疗。皮肤过敏者不宜使用此法。

适应证:原发性痛经。

方5

取穴:气海、天枢、三阴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