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这样相处进退自如
19095700000031

第31章 与人相处的原则、技巧与禁忌(3)

人与人相处时,如果能够保持适当的距离,为彼此的心灵留下一点空间,那么,就会使彼此间的相处更和谐、更轻松。

一位女士结婚不久就离婚了,离婚的原因听起来有点天方夜谭。用她丈夫的话说:“你对我们太好了,我们都觉得受不了。”

原来这位女士非常喜欢关心照顾别人,甚至到了狂热的地步。她每天除了正常的工作外,一手包办所有的家务,包括买菜、做饭、洗衣服、擦地板等等,决不允许别人插手,弄得丈夫、公公、婆婆觉得像住在别人家里一样。

家中所有的事情几乎都让她一个人做尽了,其他的人如同摆设。久而久之,全家人终于忍受不了这种“待遇”,丈夫向她提出了离婚,让她离开这个家庭。

也许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有一个甘心情愿地为你打理好一切的人,难道不是件好事吗?其实,对一个有劳动能力、理智健全的人来说,独立、付出都是内在的需要。人际关系中如果不能满足对方的这种需要,相处起来就会比较困难。

心理学家霍曼斯早在1974年,就曾经提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交换,这种交换同市场上的商品交换所遵循的原则是一样的,即人们都希望在交往中得到的不少于所付出的。中国古语有“交友强于己”,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何止是得到的不能少于付出的,如果得到的大于付出的,也会令人们心理失去平衡,开头的那个故事就是很好例证。在父母和子女之间也常有这样的情况,很多父母抱怨自己为孩子付出很多,结果孩子不领情,其实是孩子承受了太大的压力所致。

初入社交圈中的人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好事一次做尽”,以为自己全心全意为对方做事会令关系融洽、密切,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人不能一味接受别人的付出,否则心理会感到不平衡。如果好事都让你一个人做尽,使人感到无法回报或没有机会回报的时候,愧疚感就会让受惠的一方选择疏远。

留有余地,适当地保持距离,因为彼此心灵都需要一点空间。而“过度投资”,不给对方喘息的机会,就会让对方的心灵窒息。留有余地,彼此才能自由畅快地呼吸。

运用“冷热水效应”,处理微妙的人际关系

一杯温水,保持温度不变,另有一杯冷水,一杯热水。若你先将手放在冷水中,再放到温水中,你就会感到温水热;当先将手放在热水中,再放到温水中,就会觉得温水凉。同一杯温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感觉,这就是冷热水效应。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只不过是秤砣都不一致,也不固定,随着心情的变化,秤砣也在变化。当秤砣变小时,它所称出的物体重量就大,当秤砣变大时,它所称出的物体重量就小。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就是受这秤砣的影响。人际交往中,要善于运用这种冷热水效应。

1.运用冷热水效应去获得对方的好评

人生世上,难免有事业上滑坡的时候,难免有不小心伤害他人的时候,难免有需要对他人进行批评指责的时候,在这些时候,假若处理不当,就会降低你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如果巧妙运用冷热水效应,不但不会降低你的形象,反而使你会获得他人的好的评价。

当事业开始滑坡的时候,不妨预先把最糟糕的事态委婉地告诉别人,以后即使失败也可立于不败之地;当不小心伤害他人的时候,道歉不妨超过应有的限度,这样不但可以显示出你的诚意,而且会收到化干戈为玉帛的效果;当要说令人不快的话时,不妨事先声明,这样就不会引起他人的反感,使对方体会到你的良苦用心。

这些运用冷热水效应的举动,实质上就是先通过一两处“伏笔”,使对方心中的“秤砣”变小,如此一来,它“称出的物体重量”也就大了。

2.运用冷热水效应去促使对方同意

鲁迅先生说:“如果有人提议在房子墙壁上开个窗口,势必会遭到众人的反对,窗口肯定开不成。可是如果提议把房顶扒掉,众人则会相应退让,同意开个窗口。”鲁迅先生的精辟论述,谈的就是运用冷热水效应去促使对方同意。

当提议“把房顶扒掉”时,对方心中的“秤砣”就变大了,对于“墙壁上开个窗口”这个劝说目标,就会顺利答应了。冷热水效应可以用来劝说他人,如果你想让对方接受“一盆温水”,为了不使他拒绝,不妨先让他试试“冷水”的滋味,再将“温水”端上,如此他就会欣然接受了。

人们在判断事物时,无意中要进行相互比较。有时为了让某人接受某事(温水),不妨用另一件更困难的事(冷水)作反衬,出于趋利避害、两难当中取其易的本能,他会痛快地接受想让他接受的事(温水)。

3、运用冷热水效应去激起对方高兴

一位哲人看见一位生活贫困的朋友整天愁肠百转,一脸苦相,他就想出了一个办法让他快乐起来。他对这位朋友说:“你愿不愿意离开你的妻子?愿不愿意丢弃你的孩子?愿不愿意拆掉你的破房?”

朋友说道:“不!”

哲人说:“对啊!你应该庆幸你有一位默契的伴侣,庆幸有一个可爱的后代,庆幸有一间温暖的旧屋,你应该为此高兴啊!”

在这个寓言式故事里,哲人运用冷热水效应,缩小了朋友心中的“秤砣”,从而使他对自己的拮据生活感到快乐。一个人快乐不快乐,通常不是由客观的优劣决定的,而是由自己的心态情绪等决定的。

敞开心胸克服不合群心理

孩子不合群,会使我们忧虑;亲友不合群,会使我们怨恨;旁人不合群,会让我们讨厌。可如果在交际中我们自己不合群时,该怎么办呢?

人是社会的人,离不开社会,离不开群体。在生活中,如果我们自己不合群,会使我们感到孤独、痛苦,甚至没有继续生存的勇气。

鬼谷子说:“欲合者用内。”意思就是说要想合群,首要的是自己去努力争取。不合群的症结是自己与群体不适应,所以,适应群体,就必须改变自己。

要改变自己,就应先了解自己不合群的症结,弄清楚不合群的原因:是自卑害羞而作茧自缚,还是自大高傲而目中无人;是孤僻恐惧而钻入牛角尖中,还是固执多疑而拒人千里。挖出病根,认识危害,对症下药。

孤僻就要知道,“人间朋友远非无,世上自有真情在”;羞怯应该明白,愈是注意就愈无法改善,千万不必太在意;自卑要懂得,“天地本宽,卑者自隘”,自信是成功的秘诀;自大要清楚,“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自大足可戒,谦恭诚可学;多疑须知,“信己不信人,此取败之由也”,应力求实事求是,严于责己,宽于待人,学会冷处理,避免以怀疑为基础的“合理推论”等等。

爱默生说:“找到朋友的惟一办法,是使自己成为别人的朋友。”被人相容的人,首先是肯于相容。“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只要清除自己的心灵障碍,拆除阻隔合群的篱笆,就容易通达事理、与人和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