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职场人士心理健康诊疗手册
19097700000002

第2章 职场心理亚健康(2)

人为什么要工作?有些人认为工作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另一些人则认为工作不仅是为了挣钱,更是个人价值观的体现,通过工作能达到自我实现。如果失去了工作,面临的不仅是经济危机,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失衡,个人价值观的丧失,自尊心的损伤。这些都会使人产生比经济危机还重的精神压力。因此,工作与我们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有句着名的话叫“工作着,是美丽的”,可是有一些朋友却将其篡改成“工作着,是郁闷的”。说起来个个振振有词:每天顶着太阳上班,披着星星下班,挨老板责骂,被同事挤兑,到头来只能数着寥寥几张钞票,算计着下个月的供房款。工作着,何其不爽!

快乐地工作真就这么难吗?如果你不快乐,请快点改变它。因为你的一点不快乐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工作效率,还会破坏同事和家人的好心情,你也不愿意成为坏情绪的传播者吧?

有人抱怨工作枯燥、单调、沉闷,收入不高等等,没有一点快乐而言。在你没有能力和条件改变工作时,应努力去适应工作,快乐无处不在,积极去发现和创造工作乐趣,而不是自寻烦恼,你会发现有些事不像你想象的那样糟糕,关键在于你对它的态度。

既然我们都知道必须得工作,那何不用快乐的心境去面对工作呢?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改变吧!

(1)专注做事,不在意流言蜚语,不在意一时的是非得失;劳逸结合,注重工作的条理和计划,量力而行。

(2)同事是我们工作中的伙伴,工作量的多和少,工作压力的轻与重,工作中的苦与乐,同事是体验最深的,也是最能理解我们的。工作的快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和同事友好相处、协调合作。许多工作需要多数人共同完成,是否能理解他人,是否能体谅他人,能不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伸出一双手,付出的也许是一点力气,也许是一个微笑,也许是一声问候,也许是讲一个笑话,可得到的却是一天的快乐或一生的友情。

(3)注重效率。如果工作没有效率是很难有快乐的。试想,一小时的工作,八小时还没有做完,忙得焦头烂额,没有头绪,还有什么快乐可言呢!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积极创新探索,改进工作方法,争取做到事半功倍,自然洋洋自得,快乐油然而生。

(4)要把工作和快乐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就一定要分清主次。工作是快乐的基础,也是快乐的源头,而快乐是工作的动力,更是创新所需的激情,是工作所需的稳定、平和的心态。虽然工作的程序和内容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但我们可以改变对工作的态度和心情!快乐地工作,快乐就在我们身边,快乐就在你我心头。

人生是一次负重的单程旅行

生活中人们往往容易陷入一个误区,盲目地羡慕轻松、舒适,没有压力、高回报的工作,可是市场经济时代还有这种工作吗?也有人希望自己的一生轻松自在、愉快无忧,没有痛苦和磨难,甚至连困难也没有,可是又有谁会有这样的“幸运”呢?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中老年人原先身体挺好的,但退休后日子不久,便逐渐和药瓶子成了“相依为命”的“伴侣”。有些老人,甚至退休后只三五年就撒手人寰了,让人极为惊诧。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对父子,驾着一艘小船行驶在水面上,突然风浪大作,小船就像海面上的一片树叶一样在大浪中颠覆,眼看就要翻了。儿子惊慌失措,这时父亲发话了:“快往船舱里灌水。”当船舱里的水位达到一定程度时,奇迹出现了,小船不再摇晃了。

行船是如此,生命也是如此!有些退休老人之所以衰老得特别迅速,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生命的马车突然卸套,使心理不再负重,生命也就迅速衰竭。

我们也看到或听到,某农村妇女的丈夫意外去世了,她独自拉扯着年幼的子女。她吃不饱、穿不暖、睡不好,还必须超负荷地干活。虽然人很老相,但身体却非常健康。她没有时间生病,也不能生病,因为嗷嗷待哺的孩子正需要她。而正是这种负荷让她坚定而健康地生活着。

从这些事例中我们不难看出,负重的生命才更有韧性、更加健康。

一般人认为,紧张、繁忙的工作会影响身体健康,传统的养生之道多强调休息和宁静。但人的生活如果过分的松弛、散漫,也同样不利于身心健康。

有这么一句名言:“闲散犹如酸醋,会软化精神。”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曾说:“一切重压与负担,人都可以承受,它会使人坦荡而充实地活着,最不能承受的恰恰是‘轻松’。”这是因为良好的情绪是维护正常生理功能的前提,是防病治病的重要因素。一个人如果没有一点压力,松松垮垮,无所事事,就会在闲散中慢慢磨去锐气,钝化志趣,莫名的空虚、寂寞、孤独、忧愁就会不时袭来,自然也就不可能精神愉快、身体健康了。

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紧张的工作可以排除人们的孤独感与忧愁感,能增添生活情趣,给人带来欢乐,获得充实,使人保持良好的情绪,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而且有益于身心健康。

(1)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善待压力、心胸开阔,培养多种兴趣爱好。焦虑是现代人的通病,有焦虑症的人通常会感到莫名其妙地惊恐、心慌、出汗、面色苍白、两手发抖等,有时发作过后病人感到一切都恢复正常;有时则使人经常处于一种紧张不安的状况,担心此病会再来,形成恶性循环。经调查,那些乐观向上、兴趣广泛的人就不容易有这种焦虑症状的发生。因此,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学习乐观处世,对改善心理亚健康很有帮助。

(2)保持生活规律、合理膳食。

(3)尽量改善环境条件。

(4)保证按时、充足的睡眠。

(5)进行适当锻炼。不做职场的“心理奴隶”

行走职场,你经常觉得战战兢兢、垂头丧气、畏首畏尾吗?那么很可能你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沦为“心理奴隶”。

所谓“心理奴隶”,实际上是在形容一些职场人被某种死板认知或理念束缚后困顿不安的生存方式。他们背负着各式各样的精神负担,然后将自己陷入条条框框中举步维艰又茫然无措。这一部分人在不知不觉中让别人掌握、控制着,扮演着“心理奴隶”的角色,他们从事自己憎恶的工作,生活在不喜欢的环境里,做着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

下面具体介绍“心理奴隶”的五种类型。

(1)“别人怎样想”的奴隶。这种“心理奴隶”最普通,对创造力和人格最具有破坏性,多见于心理不成熟的人。“我多说话,别人就会认为我爱出风头”、“我做那件事,别人会嘲笑我”……这种“别人”式的想法使之成为“别人”思维的奴隶。大部分这种“心理奴隶”还会去倾听不够资格的人的忠告,这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创造力。

(2)“注定失败”的奴隶。这种类型的“心理奴隶”缺乏自我意识,认为自己很渺小,无法真正看清自己。他们经常抱怨“我没有好机会”、“我将会失败”、“周围的人都在跟我作对”、“领导没有看重我”……其实,思考本身就能左右事情发展,当一个人想要怎样时,他就真会变成那样。想要戒烟的人如果告诉自己“我无法戒烟”,那么他永远也戒不了烟。“我注定会失败”式的奴隶需要思想有所转变才行。

(3)“为时太晚”的奴隶。这种“心理奴隶”通常认为在某一年龄阶段时就应当做某事情。比如有的认为自己错过了一个很好的机会,现在进退维谷、骑虎难下,只得听天由命;有的认为自己26岁已经太大了,无法再进大学深造;有的认为自己40岁了,无法想象再婚。

(4)“安全感”的奴隶。许多人宁愿吃“大锅饭”也不愿改革,这就是典型的“安全感”奴隶。缺乏想象能力是“安全感”奴隶共同的心理特征。其实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人类生存、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奋斗、不断消除不安全感的过程。

(5)“过去错误”的奴隶。心灵被过去的失败创伤所控制,害怕任何新的尝试是其主要特征,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他们因失败而灰心丧气,不懂得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过去错误”的奴隶会损害人的探索能力,让人裹足不前。

(1)如果你在模仿他人之后能感觉到快乐,不妨尽力去模仿。否则,你就应该按自己的方式去生活。理智地面对别人的另眼相看、批评指责,因为职位越高,被人当作闲谈对象的机会也越多,被批评的机会也越多。与敢作敢为、乐于助人、志同道合的人做朋友。人人都有“难念的经”,都有不少的问题去应付,你如此,别人也如此。

(2)经常使用良好的、积极的、建设性的语汇暗示自己,就会增强自信心。平时尽量从“为什么能做到”方面着想,而不应围绕“为什么无法做到”打转。脑子里经常想着“我将要成功”、“我是一位胜利者”,这会增强必胜的信念,并努力寻找各种“有助于成功”的方法。

(3)不要理会年龄的限制,并从生活中寻找鲜活的榜样。不能苟且偷安,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向着自己的理想努力。

(4)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因为有风险才会有攀登,有困难才会有突破,有压力才会有奋起,有风浪才会有搏击。因此要学会面对种种困难和罕见、未知的事物。

(5)将失败看成一种投资,就不觉得是损失了。有人说爱迪生为了造出第一个实用的电灯泡失败了9999次,但他本人则认为自己发现了9999种无法适用的方法。如果能及时觉察出错误,那根本就不能算是错误。如果能认真分析失败并学会如何从中获益,损失就会转化为一件好事。

人人都会遇到的挫折感

在各种评比、检查、评优、验收、评估、晋升、调动岗位、排行榜等活动中都会出现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挫折感。挫折感是指个体的动机转化为行为的时候受到阻碍,无法达到预定目标而产生消极情绪的行为的心理现象。

这种挫折感往往会引起以下三种行为:

(1)发泄行为。当经受太多的挫折时,可能会产生攻击的行为。在这里攻击行为可能是诉诸武力的,也可以是言语的。如当自己在工作上受到挫折时,可能会将自己的挫折感通过回家发脾气打老婆来发泄,也可能会通过体育运动来发泄,也可能是通过大喊大闹来发泄。

(2)后退行为。受到挫折的人,有的还很不成熟,经受不住打击,会表现出后退行为或是言语的倒退。他们可能会做出一些极为幼稚的言语和行为。如当自己在单位受到委屈的时候,可能会找自己的亲人哭诉等。

(3)刻板行为。有的人受到挫折以后,行为会表现出不灵活的特点,对周围环境的反应能力逐渐减退,而且自己还没有发觉。如有的人在事业失败后,可能会对别人说话不予以回应,仍然沉浸在自己的挫折感中。

工作中产生挫折感的原因很多,诸如:

(1)缺乏引起的挫折。当一个人不能拥有自己所想要的东西时,可能就会出现挫折感。有的人想要成为影星,但是由于自身的条件很差,虽然经过自己的刻苦努力,仍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就可能会产生挫折感。有的人想要找个比较好的工作,但是由于自己没有经验,而被拒绝在大门外,这时候也会产生挫折感。老人要去旅游,但因为自己身体的原因而不能前行,也会导致挫折感的产生。

(2)损失引起的挫折感。当自己失去原来拥有的东西时,可能就会产生挫折感。例如,一个漂亮的女士,由于美容院的过失导致她的肌肤受到无法弥补的伤害,她会产生严重的挫折感。某人原来拥有健康的身体,但是现在却卧病在床,他也会产生挫折感。一个富翁由于生意经营失败导致破产,过着贫穷的生活,他更会产生挫折感。

(3)阻碍引起的挫折。当自己的需求和目标中存在阻碍,并且个人不能解决的时候,也会产生挫折感。每个人都有理想,但是有的人将自己的理想定得太高,超出了自己的能力之外,任凭自己怎么努力也不能达到的时候,他就会产生挫折感。有的人因为受到社会公德和法律的限制,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时,也会产生挫折感。

在生活和工作中,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面对挫折的时候,每个人对待它的态度都不一样,有的是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而有的人则是逃避。那么,如何消除挫折感呢?

(1)要正确认识挫折。挫折可以使人痛苦,同样也可以促进发展。

(2)要有积极的心态。当你遇到挫折的时候,一定要积极地去面对,看到挫折中好的一面。

(3)要行动起来。当你遇到挫折时,不要逃避,而是要行动起来,采取措施去面对,以此来消除挫折感。

心理平衡其实就这么简单

当今社会,是适者生存的社会,是高效率、快节奏、充满竞争与挑战的社会。“商场如战场”。在这样的形势下,人类怎样保持心理平衡,使心理的和身体的都处于健康而良好的状态,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在西方心理学的字典里是没有“心理平衡”这一术语的,可谓是中国人的独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