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服务群众的根本点
1.尊重群众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毛泽东同志的这句话充分肯定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的确,没有人民群众的创造,就没有我们辉煌的事业;没有人民群众的需要,就没有我们正在从事的职业活动。可以说,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群众是我们的生活之源。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个名叫安泰的英雄,力大无比,谁也战胜不了他。这种力量源于他对他的生母——大地的特殊依恋之情。每当他和敌人搏斗遇到困难时,只要往母亲身上一靠,就会获得新的力量,后来他的敌人知道了这一秘密。因此,在同他交锋时,敌人就不让他同地面接触,就在空中把他扼死了。一个人同群众的关系,也像安泰和大地母亲一样,离开了人民群众,他就将一事无成。因此,我们一定要尊重群众,始终与他们保持血肉联系,只有这样,才能无往而不胜。
2.方便群众,为群众谋福利
陈云同志曾经说过:“我们不应该只知道向群众要东西,更应该时刻注意为群众谋福利。”陈云同志的这段话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群众谋福利,不应停留在口头上,要扎扎实实地做工作。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方便群众。遇事先为群众着想,先为群众打算,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为群众排忧解难。这是服务群众的落脚点。
叶挺是我国无产阶级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1939年,叶挺将军率领新四军在汀潭、云岭一带与日寇进行作战时,新四军军部就设在云岭背后,离汀潭只有七八公里的罗里村。罗里村村前有一条三丈多宽的小河。村子里的许多田地在河对岸,村小学校也在河对岸。大人们耕田、担柴、小学生上学、回家,都想从枣树坝过河,那里路近。但是河上只架着一条二尺宽的小木板桥。河面阔,河水深,桥面窄,桥身高,加上多年没有人修理,小木板桥已经不大牢靠了,一踏上去吱吱响,一走起来摇摇晃晃,很多人不敢走,只好多走半里路,从前边的大石桥上过河。叶挺知道后,决定军民合力修一座大木桥。青壮年组织起来抡锤打桥基,妇女们一群一伙捡石头,小学生也在放学路上捡石头运到工地上。叶挺只要有空,不管风吹日晒,他都跑到工地上来。大家连续干了七天,一座三丈多长、八尺多宽的大木桥就结结实实地修好了。在油漆的时候,叶挺亲自在大木桥的中梁横头前,题了“军民合作,抗战到底!”八个大字,在左下角还签上了“叶挺”两个小字。大木桥落成了,乡亲们奔走相告,争相观看,都为叶挺军长竖起大拇指。后来,乡亲们为了纪念叶挺带领大家修桥,就把这座桥叫做“叶挺桥”。
三、怎样才能做到全心全意地服务群众
邓小平同志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指出:“共产党——这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中先进分子的集合体,它对于人民群众的伟大的领导作用,是不容怀疑的。但是,它之所以成为先进部队,它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群众,正因为,而且仅仅因为,它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它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并且努力帮助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斗争。”作为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职业劳动者也应该“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1.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和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述了我们党的根本立场和行动准则。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他说,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共产党员要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一个普通职业劳动者,作为群众的一员,既是别人服务的对象,又是为别的群众服务的主体。在社会主义社会,每个人都有权利享受他人的职业服务,每个人也承担着为他人做出职业服务的职责。因此,每一个从业人员都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热爱本职工作,甘当人民的勤务员。做到心中有群众、真情待群众、尊重群众、方便群众、尽职尽责地为社会公众服务,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献计出力。
2.要文明服务,一切为群众着想
在服务中,要文明待客,对群众热情和蔼,服务周到,说话和气,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帮群众之所需。所有的服务行为都要做到谈吐文雅、举止有礼、主动周到、完全彻底。文明服务,是社会道德进步在职业行为中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社会道德进步的显着标志。每个职业工作者都是在为他人服务,每个职业岗位上的服务者,在别的岗位面前又都是被服务者,职业分工是平等的。文明服务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职业劳动者能以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作风,直接影响服务对象,教育服务对象,使他们在情感上受到激励,在品德上受到熏陶,在心灵上受到启迪,在行为上受到鼓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和谐美好的新型人际关系的建立。
3.要勇于向人民负责任
市场经济是一种责任经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完善,它要求人们树立服务群众的责任意识。这种“服务群众”的责任意识更多的是对人民群众利益的关注,是对社会应负的责任,是对人民应负的责任。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开发并满足人们需要为着眼点,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利益关系上,形成了一种“利人者也利己,损人者必自损”的经济理念。市场经济主体的自我利益与社会利益是统一的,对自我负责与对社会负责是一致的。但是,由于人们的认识受到利益相关度的影响和制约,人们对自身利益的责任感往往要强于对社会利益的道德责任感。在这种情况下,广大从业者必须正确认识社会利益,勇于向社会负责,向人民负责。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错误,就要改正,这就叫向人民负责”。一切向人民负责,是广大从业者,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职业义务和道德,也是其服务性的根本体现。从业者做人民的公仆,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要实实在在落实到为人民服务中。
第五节奉献社会
一、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最高要求
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要求,是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的最好体现。奉献社会的实质是奉献。无论什么行业,无论什么岗位,无论是从事什么工作的公民,只要他爱岗敬业,努力工作,就是在为社会做出贡献。如果在工作过程中不求名、不求利,只奉献,不索取,则体现出宝贵的无私奉献精神,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
奉献社会职业道德的突出特征:一是自觉自愿地为他人、为社会贡献力量,完全为了增进公共福利而积极劳动;二是有热心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感,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竭尽全力;三是不计报酬,完全出于自觉精神和奉献意识。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我们要大力提倡和发扬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奉献社会则是这五项要求的最高的道德境界,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一个能够奉献社会的人,同时也是一个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一些人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认为无私奉献是疯子,为人民服务是傻子,提倡这些思想在实践中已行不通了、过时了,并肆意进行诬蔑,这是极其错误和有害的。集体主义、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是现代社会道德思想体系中的主流,不仅为调节整个社会生活服务,还是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的有力武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康发展的保证。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宣传和提倡、积极培育和支持,使每个职业劳动者都能够身体力行。
二、人生的幸福在于奉献
人生的幸福是什么?不同世界观、不同价值观的人有着不同的答案。有的人认为,人生的幸福就是享受,就是让别人为自己服务。于是,不劳而获,中饱私囊。利用手中的权利为自己的“幸福”添砖加瓦;利用人民给的地位让别人无偿为自己服务。我们认为,人生的幸福在于奉献。正如法国着名文学家雨果在《莎士比亚论》中所说:“献身的人是伟大的!即使他处境艰难,但也能平静处之,并且,他的不幸也是幸福的。”
的确,奉献社会不仅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也充实了人的精神世界,这无疑是获取幸福的源泉。奉献者虽然苦了他一人,却幸福了千万家。在千万家幸福之中,他也同样从辛苦中体验到幸福。全国劳动模范徐虎,是一位水电维修工人。他十年如一日,为居民解决水电急修的困难,把温暖送到千家万户。他曾说:“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谁索取?”“辛苦我一个,方便千万家。”从徐虎朴实的话语中我们看到了他生命的幸福。
三、要大力提倡奉献社会的精神
大公无私,奉献社会,应是我们每一位职业劳动者的天职。我们的世界是人与人交织而成的社会,不管是痛苦还是幸福,每个人的一切都与他人有着密切的关系。诚如法国着名思想家卢梭所言:“贤明的人首先关心的是大家的利益,然后才是个人的利益;因为每一种利益都属于整个的人类,而不属于其中的某一个人。”
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最高要求,也是为人民服务实际行动的集中体现。“为人民服务也就是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民族,为我们美好的将来,为全人类光明的前途服务。”奉献社会,是崇高的道德情操,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为社会,有人奉献生命,“我以我血荐轩辕”;有人奉献精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人奉献财富,“甘作春蚕吐尽丝”。然而,奉献社会不能是一句口头宣言,它应该落实在行动上。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能伸出援助之手,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帮困难者渡过难关;当祖国和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能挺身而出,不怕为祖国、为人民而献身。奉献社会也并非都是轰轰烈烈的大事。
实际上,我们所做的事无论大小,只要有益于国家、有益于党的事业、有益于人民,就是伟大的奉献。我们要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好干部孔繁森、好工人徐虎、好战士徐洪刚、好医生赵雪娥、好军嫂韩素云、好乘务员李素丽等为我们树立了奉献的榜样。
思考题:
1.诚实守信的表现及如何实现其要求?
2.如何实现办事公道及其实际情况?
3.爱岗敬业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4.如何履行爱岗敬业的职责?
5.怎样才能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6.为什么说人生的幸福是奉献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