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19098200000060

第60章 MBA学生的职业规划(5)

2.要具有非常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特别强调这不是指语言掌握能力,而是你在表达能力和与人交际沟通能力上要有非常好的技巧。

3.自己承诺要争取成功,善于驱动自己,意志力、坚定不移的耐力很重要。

4.团队精神。金融行业里很少有明星级的人物,因为每个业务、交易都是一个团队拿下来的。

5.要具备创新精神。

6.对银行业一定要有足够的兴趣,这样才能将Job转化为Career。

7.强调个人未来领导力的潜能。

8.职业精神,在花旗看来是非常重要的。

9.“诚信”一词到哪都被标榜为关键词,在花旗也不例外。

10.客户至上的精神。

11.良好的适应变化的能力。

本章小结

1.有关MBA的职业调查发现,还是有部分MBA需要职业辅导,尤其对那些即将报考MBA的人和在校MBA学生,要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市场的需求。MBA不等于高薪或者高管职位,读了MBA只能说明在学校受过工商管理的理论的教育,但绝对不等同于读了MBA就代表掌握了管理知识并且能够很好的应用,究竟上了MBA的效果怎样,还看个人付出的努力和动机。

2.MBA不等于职业经理人,但MBA是孕育职业经理人的摇篮。MBA学生只有在企业实践中锻炼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才能成为合格的职业人——专业理论与实践管理能力兼具的人才。

3.如何为自己制订职业目标?MBA的职业规划与本科生、大专生并没有区别,根本在于两个问题:你想做什么?你最擅长做什么?确立这样的目标之后,才有可能确定进一步的人生目标。同时,MBA需要将自己的职业目标与企业的组织目标结合起来,连组织的目标都不清楚的人,不可能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1.企业需要什么样的MBA?

2.为什么说要忘掉自己的MBA身份?

3.你怎样看待MBA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4.如何树立好自己在职场上的个人品牌?

同济大学MBA杨威的职业规划

职业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施展抱负之基,成就自我之途,它就像一个朋友伴随着我们的人生,对于这样一个终生朋友,我们又该如何对待呢?是心中有数,运筹帷幄;还是随波逐流,芸芸一生。相信大家心中都有一个答案,同样我也不例外。职业规划在当今激烈竞争的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其实之前我也一直在思考着职业规划,总觉得自己兴趣太散,而人生定位又不清晰,总感觉“职业”这个老朋友忽远忽近的,摸不着边。很幸运我上了同济MBA石建勋教授关于职业规划的讲解,茅塞顿开,通俗地说,就是感觉有点靠谱了。

个人的5W分析

1.What are you(你是谁)——勇敢的放飞自己,朝梦想前行

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也是5W中最难的问题,人往往最难的是看清自己,同时往往觉得看清了之后,环境发生了变化又“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生没有平坦的路,至今为止职场上共经历了3次转折。

第一次转折:放弃深造,进入社会

毕业后第一次走向社会。由于大学毕业刚好是扩招的第一批,就业市场不容乐观,要不是好公司去不了,要不就是公司分配的工作不如意,关键也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适合做什么,是去外企还是私企、国企……父母希望我考研考博,以后和他们一样当个老师,而我认为既然早晚都要接触社会,就要勇敢地去面对,我希望自己放下心态,先去个好点的城市找一份普通的工作,生存是最重要的,现在看起来也就是老师讲的马斯洛理论里的生存需要了。

也正好是这个时候,叔叔一家在上海创业已一年并稍稍有点起色,于是我大四没有毕业就过去帮忙了。我们做的是广告材料,在当时2004年还是新兴事物,从事的人很少,可以说我们的产品是供不应求,做的就是最原始的“搬砖头”,没有周六日,就是拼命的为客户服务好,自己有钱赚就可以了。可以说什么都干,销售、财务、送货都参与了,记账纯手工,现金经常一大把(不用开票了),负债表不会做,看看别人的模仿一下,报税的时候心里其实都是虚的,就怕那个工作人员说我怎么这么笨都是错的,货也经常出问题,有毛病就去给人家赔不是,去解决。

可以说在叔叔公司的两年里,我们从起家不到50万,通过资金的快速周转就做到了2005年公司销售将近1000万,2部车,10多个员工,的确学到了不少知识,同时也学会了一点点为人处世,同时我才第一次知道原来社会还有黑暗阴险的一面。现在回想,联系老师所讲的,真的是得益于摆正心态,初生牛犊不怕虎。

第二次转折:重拾专业,从头再来

服务行业永远没有暴利时代,随着公司竞争对手的增多以及利润的下滑,我考虑第二次转型,一方面是生意上由材料经销转机器经销,另一面我也要考虑到社会上找找工作了。学了4年的食品专业没有用上,一直是我的人生遗憾。我找到了我的一个启蒙老师(某央企的人力资源总监兼副厂长),想问问他的意见。在向他陈述完我的想法后,他也明确的鼓励我勇敢地走出去,到一个规范的大企业去锻炼一下,学习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于是我坚定了信心决定从头再来。

求职的路还算顺利,投了简历,马上就很多公司要我去面试,当然很多也都因为我这个SWOT分析不懂,那个组织架构不清楚而拒绝了我。不过还好,2周就去韩国养乐多(YAKULT)上班了。

当时还有美国500强史泰博也基本录取了我,但是我觉得年轻的时候,真的不能为了钱。这个工作虽然薪水不高,但是专业对口,而且给你25个业务员去管理一个小的区域,对我也算是个挑战。联系石教授讲的,在职业生涯早期,对自己锻炼最大的工作就是最好的工作。我想我当时的选择应该是对的。

在韩国YAKULT的日子里,由于勤奋努力,业绩突出,不到一年就晋升为主管,同时去韩国学习了一个月,也参观了位于首尔、大田、釜山等众多地方的工厂,才知道就这一个乳酸菌竟然能做到韩国轻工食品业里的第三到第四名。所以我感觉做专也是一种学问,这为我的职业规划又上了一课,我认为在当前快速消费品服务业普遍科技含量低,薪水低的背景下,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做深这个行业,定会在竞争对手不是太强的环境下脱颖而出。

去韩国一个月,我也明白了中国人为什么在日企韩企都会有“职业天花板”。因为日本、韩国地域狭小,资源匮乏,他们与生俱来就有一种危机感,同时他们由于经济发达,却又有一种我个人认为是不正常的民族自豪感。在危机感和自豪感的情感交集下,他们从骨子里是相互团结而不相信也看不上中国人的,自然公司部长级以上都是他们本国人了,所以我之后跳槽去了一家美国的小公司,做上海区域经理。这是一个新成立的公司,做果汁,可惜我后来发现自己的能力无法胜任开拓上海市场,于是我向老板请求找猎头高薪挖强人,于是老板帮我们雇来了原汇源上海区副总经理(分管销售),从她那里我学到了不少东西,也正如石老师所言,没有相关的背景经历,当给你平台的时候,你真的是无所适从,战略规划和眼界都需要时间的磨炼和经验的积累,而这些显然我还远远不够。她建议我可以做做咨询,一年顶3年,视野开阔,可以学到不少东西。于是我又想到求变了。

第三次转折:进入咨询,凤凰涅盘

我投了N多简历,同时还找猎头朋友帮忙,最后进入了一家民企。这家公司是专门做快速消费品以及服装的营销咨询,还曾经来过我们学校讲演,他们老板挺喜欢我们学校的MBA,于是就录用了我。我又从头再来,同时我发现营销真的是一门科学,除了感性的认识以外,又真的需要对市场、销售、物流等一系列进行整合,很多人包括我一开始也认为咨询很空,其实这真的是一个错误的认识,我亲眼见证我们帮很多公司营销策划,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同时他们企业的老总甚至亲自上门答谢。

可以看出,我近年来的职业规划都是在快速消费品行业里在市场、销售、物流、财务等方面不断提升自我实力,我想在一定长的时间内(10年)如果没有大的环境因素变化的话,应该还是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2.What you want(你要什么)——一鸣惊人,造福社会

古人云:“大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我想我谈不上什么光宗耀祖,衣锦还乡,至少我希望自己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也不枉为一生,我不是金钱主义者,所以我从不以钱论个人的成功与否。钱无止境,够用即可。所以我小时候的理想是当一名科学家,造福社会。我父母都是中学特级教师,他们希望我能够做一名老师,我想以后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性。同时,我的理想是去政府部门工作,或从事公益事业。当然这一切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所以,近期我想还是以不断充实自我的能力为主,多学习锻炼。

3.What can you do(你能做什么)——提高自己,厚积薄发

想做什么不等于能做什么,只有清楚地知道我能做什么才可以找准职业锚。我的逻辑和写作沟通能力还有所欠缺,说得通俗点,就是无法一针见血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综合概括能力还有待提高,这些都离一个职业经理人差的比较远。目前的我,只能是积累力量,厚积薄发,从小事做起,从中层起立,争取在30岁之前能够自己尽快成熟起来,一鸣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