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对人情绪的认知
对人的情绪认知包括对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心理行为的认知。通常主要是对人的心境进行认知。如日常交往中,出色的领导要关心同事与部下,亲密的伙伴要互相关心,慈爱的家长要关心自己的孩子。人的心境是一种比较久的、微弱的、影响人的整个心理活动的情绪状态,当人的心境处于一种不顺心、不愉快,或者沮丧、悲伤、疑惑等状态时,尤其需要他人的关心与帮助,温暖人心的话犹如雪中送炭。
人的双重性格并非无法认识,如强装笑脸、故作愁容、笑里藏刀、虚情假意等虽可隐藏一时,但难以掩盖永久、滴水不漏,往往会在激情状态下,即在狂喜、暴怒、强悲、极愤、急躁等短促爆发式情感支配下表露出来。
3.对人能力的认知
能力指人适应社会的本领或本事。人的能力有多种内容,如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组织能力、生活能力、交际能力、创造能力、应变能力,等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说:“能者辐辏,不肖者瓦解”。所谓能者,指不仅自己有能力,而且可以使用别人的能力,辐辏指三十辐条共一车轴,能者像车轴,使人心会聚车轴。一般说来,生活中一个能够吸引或团结人的人,就是有能力的人,如领导吸引群众,作家吸引读者,歌唱家艺术家吸引观众,科学家吸引同行,等等。能力有高下之分、宽窄之分,最佳的能力或“能者”,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吸收和借鉴别人的能力,组织和借用别人的能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用集体的智慧丰富自己的智慧。
4.对他人倾向的认识
包括对人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与价值观的认知。社会交往中需要对个人倾向作出积极认知的内容是很多的,未必能兼顾到各个方面,大多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自我实现或社会化使人产生交往欲望,交往是有一定动机的,这种动机是真诚的、友善的?还是虚假的、权宜的?是来求助的?还是来交流的?彼此交往要有共同的兴趣,所谓趣味相投就是说没有共同爱好就无法深入交往,如集邮迷、戏迷就易谈在一起。兴趣也要作出判断与认知,如是短期兴趣还是长期兴趣?是真兴趣还是假兴趣?是专业兴趣还是业余兴趣等?人的理想、信念与世界观代表了一个人的精神寄托和事业追求。理想、信念与世界观不同的人,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互相交往、互相理解。
5.对个性特征的认知
个性特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等。其中能力包含智力,智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的认识能力。
能力也影响人的气质和性格,有能力的人常充满自信心,气质安静,性格理智,办事有条不紊,举重若轻。人的性格代表了人对社会的态度,并以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人的性格有好坏之分,作为管理者或交友都要注意认知人的性格。
9.2.2认知他人的方法
1.知人非相
《荀子》中有一篇叫《非相》,意思说交往中不要以貌取人,晕轮作用会使判断出错误。《非相》说:舜和周公旦都是矮个子,孔子相貌凶神恶煞,舜时掌刑法的皋陶面色青绿,商汤宰相伊尹脸上没有胡须和眉毛,大禹是瘸腿,商汤是跛足,但他们的人品很高;夏桀和商纣长相英俊魁梧,但他们都是残害天下的暴君。因此,荀子认为,观看一个人的容貌体态,不如研究他的思想,研究他的思想,不如看他选择的思想方法。人的品德高下与高矮、胖瘦、容貌体态无关。所以,“形(体态)相(容貌)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
2.知人善交
社会交往,可使人在生活群体中选择朋友,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论语·述而》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选择的朋友不同,对自己的影响就不同。晋傅玄《太子少傅箴》发挥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诸葛亮《前出师表》认为,交往中与不同的人保持不同的亲疏关系,会有不同的结果,“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3.知人善教
在社会交往中,自我实现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就是传授经验和知识,要因人施教,循循善诱。如老师对于学生,上级对于下级,长辈对于晚辈,朋友对于朋友,都会有言传身教的作用。孟子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人生第三大乐趣,还说知人善教有五种方法:“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才)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尽心上》)译成白话是:君子教育人的方法有5种:有像及时雨那样灌溉的;有成全其品德的;有培训才能的;有解答疑难问题的;有才学影响使后人自学获益的。当然,我们要避免好为人师的毛病。
4.知人善任
通过了解人,合理地安置人,量才使用。《尚书·皋陶谟》说:“知人则哲,能官人。”意思是说能了解别的人,才是聪明睿智的人,才能用人得当。
5.知人善举
就是通过认知,把德才兼备的人推荐出来。季氏的总管仲弓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回答说:“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论语·子路》)即给手下各部门管事的人带头,对他们的小过错不加追究,选拔德才兼备的人。宋代黄庭坚诗云:“世上岂无千里马,人间难得九方皋。”白居易曾写了一篇《养竹记》。他说:竹子混杂草木之中,要靠人爱惜赏识它,发现人才也同此理。故“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贤,唯用贤者异之”。
6.知人善谏
知道别人的不足,要善于批评指出。在日常交往中,搞好人际关系,不等于一团和气、抹稀泥,对于缺点和错误,及时提出善意的批评和建议,这是对朋友同事的爱护和关心,可以避免因小误大,铸成大错,酿成大祸。
7.知人善学
我国古代认为通过知人,可以向别人学习。一是把品德高尚的人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二是凡是别人的长处,自己都应吸取,成为自己的品行。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知人善助
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认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者是圣人,又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己。”(《雍也》)就是说有仁德的人,自己要想站得住,同时也要让别人站得住。自己要通达,同时也要让别人通达。凡事都要以身为例想到别人,这就是实行仁德的方法。
9.2.3认知他人的“八观”
①“通则观其所礼”,即显贵之时看其所行的宾礼。用之于今就是说,有地位时看是否脱离群众、蛮横无理、趾高气扬。
②“贵则观其所进”,即任要职之时看其推荐的都是什么人。用之于今就是说,作为部门领导是用人唯贤还是用人唯亲。
③“富则观其所养”,即富裕之时看其所养的门客宾客。用之于今就是说,作为大款巨富,要看他用财结交什么人,是吃喝嫖赌,还是为大众服务。
④“听则观其所行”,即听他所言之后要看他如何去做。用之于今就是说,不仅要说的好听,而且要言行一致,不能光打雷,不下雨。
⑤“止则观其所好”,即无事之时看其追求崇尚什么。用之于今就是说,通过物质和精神的追求,可以看是追求享受还是贡献,是低级趣味还是助人为乐。
⑥“习则观其所言”,即作为帝王的近习(亲信)看其所进之言。用之于今就是作为领导身边的工作人员,要看他是出好主意还是坏主意。
⑦“穷则观其所不受”,即穷困之时看其不受非分之财。用之于今就是说,作为普通公务人员,看其是安贫乐道、清正廉洁还是索贿受贿。
⑧“贱则观其所不为”,即贫贱之时看其不为非义之事。用之于今就是说,尽管地位低下,决不做有损国格人格之事,堂堂正正,掷地有声。
9.2.4认知他人的“六验”、“六戚”、“四隐”
①“六验”是依据人的情感来认知人,内容是:“喜之以验其守”,即使之喜悦,看其是否不变操守;“乐之以验其僻”,即使之高兴,看其是否邪僻不正;“怒之以验其节”,即使之发怒,看其是否能自我约束;“惧之以验其特(持)”,即使之恐惧,看其是否不失持守;“哀之以验其人”,即使之悲哀,看其是否不变其人,能否节哀自制;“苦之以验其志”,即使其处于艰苦环境,看其是否有大志。
②“六戚”指“父、母、兄、弟、妻、子”,他们代表了人的家庭关系。考察六戚,就是看能否处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没有伦理道德,不讲和睦,就难以处好社会关系。
③“四隐”指“交友、故旧、邑里、门郭”,他们代表了个人的社会联系,是狐朋狗友还是良朋益友、高朋诤友。通过社会交往、居住环境,考察“人以群分”,可以分析交往趣味情操。
9.2.5如何认知他人的表情
表情是情绪表达的一种方式,也是人们交往的一种手段。人们除了言语交往之外,还有非言语交往,如表情。在人类交往过程中,言语与表情经常是相互配合的。同是一句话,配以不同的表情,会使人产生完全不同的理解。所谓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就更多地依赖于表情的作用。而且,表情比言语更能显示情绪的真实性。一些心理学家在研究人类交往活动中的信息表达时发现,表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表情可以分为三类: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语调表情。
1.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由面部肌肉和腺体变化来表现情绪的,是由眉、眼、鼻、嘴的不同组合构成的。如眉开眼笑、怒目而视、愁眉苦脸、面红耳赤、泪流满面等。面部表情是人类的基本沟通方式,也是情绪表达的基本方式。面部表情有泛文化性,同一种面部表情会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共同承认和使用,以表达相同的情绪体验。心理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有7种表情是世界上各民族的人都能认出的,它们是快乐、惊讶、生气、厌恶、害怕、悲伤和轻视。研究者发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都能精确辨认这7种基本表情,5岁的孩子在辨认表情的精确度上便等同于成人了。面部表情识别的研究还发现,最容易辨认的表情是快乐、痛苦,较难辨认的是恐惧、悲哀,最难辨认的是怀疑、怜悯。一般来说,情绪成分越复杂,表情越难辨认。
2.身段表情
身段表情是由人的身体姿态、动作变化来表达情绪。如高兴时手舞足蹈,悲痛时捶胸顿足,成功时趾高气扬,失败时垂头丧气,紧张时坐立不安,献媚时卑躬屈膝等。身段表情不具有跨文化性,并受不同文化的影响。研究表明,手势表情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在不同的文化中,同一手势所代表的含义可能截然不同。如竖起大拇指在许多文化中是表示夸奖的意思,但在希腊却有侮辱他人的意思。手势表情具有丰富的内涵,但隐蔽性也最小。弗洛伊德曾描述过手势表情:“凡人皆无法隐瞒私情,尽管他的嘴可以保持缄默,但他的手指却会多嘴多舌。”
3.语调表情
语调表情是通过声调、节奏变化来表达情绪的,也是一种副语言现象,如言语中语音的高低、强弱、抑扬顿挫等。例如人们惊恐时尖叫;悲哀时声调低沉,节奏缓慢;气愤时声高,节奏变快;爱慕时语调柔软且有节奏。
9.2.6理解他人情绪的四个步骤
要改进或提升其他人的生命品质,比如自己的上司、员工或同事、朋友等,需要做到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有效工具是积极聆听法,通过有效的聆听、发问、区分和回应,设身处地了解和接纳他人的情绪,解读其未觉察的内在情感,协助对方处理情绪。有效EQ管理有以下4个步骤。
1.接纳
这一点在处理单位人际关系时特别需要,看到同事不开心,不要躲开他,而是走到他身边,用关切的语气问:“我看到你愁眉不展的样子,好像不开心,发生了什么事?需要我的帮助吗?”当你用这种认同的口吻和对方说话时,对方一定能感受到你的关怀及诚意。对情感比较“麻木”的都市人来说,你的这种接纳帮他恢复了情绪知觉,他没有理由不被你感动。
2.分享
成功接纳了对方的情绪,他才愿意进一步和你谈内心的感受。分享的第一步就是他的内心感受,一般来说,女性情感表达平均能力要远远高于男性,心理开放的人比心理压抑的人在表达上更清晰、更敏锐。在对方对自身情感不觉察的情况下,你可以有意识地引导他表达感受,和他一起分享这种感觉,协助他学习区分情绪的界限。等对方情绪稳定下来,就肯定会说出事情的经过。
3.区分
帮助对方区分哪些责任是他应该负责却没有做好的,而哪些责任又是外在的客观属性。如一个同事在办公室讲“荤笑话”被上司处罚,心情很沮丧。这时可以问他:“你觉得哪些行为在办公室不能做?”他会很清晰地回答:“这次被罚就知道了,办公室里禁谈色情内容。”通过这个问题很容易就让对方了解了该不该做的事的界限,能使他在掌控自己的行为上更准确、稳重。
4.回应
最后还是应该回归到现实中,让对方制订一个有效的行动计划,以达成预定的目标。
9.3提高自我激励能力
所谓自我激励,就是通过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的心理,使人处于一种兴奋状态。这种状态不仅能够使我们充满激情地面对工作、迎接挑战,而且可以让我们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来,因为成功总是属于不懈努力和不断地自我激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