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我校体育教育专业2003级、2004级和2005级在校学生和毕业学生,样本总量600人,其中男生430人、女生170人。
(二)研究方法
1.实验法
在2003级、2004级和2005级三个年级的健美操普修教学中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每个年级教学为一学期,总计96学时,并在教学中观察学生学习态度的变化。
2.问卷调查法
随机抽取2004级、2005级在校学生500人,2003级已毕业学生100人,于2006年5月就有关健美操教学各环节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向调查对象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62份,其中在校学生476份,毕业学生86份,回收率93.6%。
3.数理统计法
根据本研究目的和任务,对所要研究的问题通过SPSS11.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讨论与分析
(一)学生上课态度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采用“集中学习一种教材后,再进行自编、自练、自创学习”的二段式教学给予了学生充分展示技能的时间和空间。472人中有374人上健美操课非常积极,占被调查人数的78.6%;对上健美操课认为一般的有90人,有效百分比为19.1%;上健美操课不积极的学生只有8人,只占到总数的1.7%,数量极少。“满足了自己的兴趣爱好”的学生占73.6%,以兴趣为基础,体现了个体差异的原则,发展了学生个性;“表现了自我”的学生占57.9%,学生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积极参与性增强了。
由以上分析可知,新的教学模式的构建能使大多数学生上健美操课态度积极,这非常有利于健美操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上课积极态度,积极引导,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自学自练情况
在健美操课程教学中,教学各环节得到了充分应用,部分学生还不同程度地借助网络及多种媒体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包括查找音像资料、上网学习等多种教学环节和手段被综合运用于课程教学实践。
以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创造性运用知识技能的时间和空间极其有限,在新模式中,学生完全占有第二段的时空:自由交往,自由选择,自由支配,自主设计,自主练习,其聪明才智得到创造性发挥,极大地释放了学生长期受压抑的情绪,主动意识明显增强;教学给予了学生更大的活动时空,学生有了充分表现自己的舞台,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创造性练习学生占多数。
(三)学习健美操情况
1.练习频度
学生健美操练习频度统计。
2.学习课程花费时间
学生参加课程面授的时间比例不足30%,超过70%的时间用于自主学习(包括自学教材、学习音像教材、做作业、合作学习)和小组活动。此数据表明,健美操课程教学方式改革较为充分地体现了新教学模式的特色。
(四)学习效果以及满意程度情况
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在健美操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编排能力以及应用能力等方面都有所提高,其中60%的学生表示有很大程度的提高,23%的学生表示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另有12%的学生表示收获一般。在健美操专项应用能力方面,新的教学模式的实施更使学生受益匪浅,几乎所有学生均表示有所收获。其中,94%的学生认为进步很大,仅有6.3%的学生表示收获一般。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成绩发生了很大变化,值得一提的是,中等生尤其是学困生的各项能力都有明显提高。事实证明目前采用教学来评价学生的体育成绩是科学合理的,它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
统计结果表明,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已成为大多数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学生对学习的效果具有普遍的认同。
(五)毕业生反馈情况
2006年,我们随机选取体育教育专业已毕业学生49人次,开展学习效果问卷反馈调查。
已毕业的学生在反馈意见中超过95%的学生对在校期间,健美操的学习效果持充分肯定态度。
三、结论
通过健美操教学整体的改革与实践,课堂效果明显,学生能够较好地接受这样的教学模式,课堂管理由开始的较为自由、散漫,逐步走向正规。实际应用中,总体上的教学任务能够较好地完成,达到了既定的目标。整体结果表明,“4-3-2-1”的课堂教学整体改革和设计是很有成效和切实可行的。
(一)“教学分层”设计,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差异性。学生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自我设计和编排,学习中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研究、探索、展示的机会。
(二)“自编、自练、自创”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打破了封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多向交流与合作,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教育思想、角色和关系的转变,建立了民主、平等、合作与和谐的关系。
(三)“两个课堂”为学生全面参与学习过程创造了机会,解决了班级人数较多的问题。
(四)“学、练、赛”考试模式是通过对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学习态度、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运动成绩等方面来评定体育成绩,打破了原有的僵化而封闭的考试模式,构建了有利于发展学生潜能和创造性学习的“学、练、赛”考试体系,促进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四、建议
(一)建议在进行体育教学前,在掌握学生“共性”特征的基础上,应充分了解学生个体特征,建立较为齐全的“个性”档案,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使教师的教与学生个体的学更紧密协调地相互配合,有利于最优化教学结构的选择,有利于教学整体功效的提高。
(二)在分层教学的课堂教学中,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加强学习交流互助活动,通过交流体会,查找错因,及时改正,使全体学生达到熟练掌握。
(三)建议在教学前期、中期和后期,应处理好“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关系,并及时反馈和记录。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小龙,张宝强.关于体育分类的思考.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6)
[2]王卫东.如何提高学生终生体育意识.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4(12)
[3]陈志丹.论体育教学中反思的缺失.中国教育学刊,2005(12):17
[4]祝娅.校园体育文化与素质教育.中国科技信息,2005(23)
[5]毛振明,赖天德.论体育教学中“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中国学校体育,2006(1)
(胡军、王志刚、关玲香、宋海冰、李刚、何一兵,乐山师范学院体育系)
经济学视角下的旅游经济学教材内容体系研究——现状、问题与发展发展
罗富民
摘要:在现有旅游经济学教材中,编着者们对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不准,内容设置过于宽泛、分析不够深入而且很少反映最新研究成果。但从学科性质发展来看,旅游经济学应属于应用经济学的范畴。因此,有必要从经济学的视角对旅游经济学的内容体系进行重构,并据此对旅游产品供求理论、旅游经济增长理论以及旅游乘数效应理论等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反映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前沿。
关键词:旅游经济学;教材;发展。
一、国内外旅游经济学教材内容体系现状
1.国外学者的研究现状
旅游经济学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一些旅游学术着作和刊物中,但当时这个词的使用并不规范,多数学者在文献中涉及这个词所表达的意思主要是指研究旅游经济现象的学问(戴斌,1998年)。而在实际研究中,他们仅仅是将经济学作为一种研究旅游学的方法。而且相对于人类学、社会学和环境生态科学在国外旅游研究中的地位而言,经济学的重要性已经逐渐衰退,旅游的经济研究也没有出现重大学术意义的突破和综合(厉新建、张辉,2002年)。由此可见,在国外旅游学家或经济学家那里,虽然有旅游经济学的这种称谓,但是旅游经济学由于缺乏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还不能称之为一个分支学科。
国外学者对旅游经济学的研究虽然还没有提升到一个学科的位置,但是他们的研究成果还是十分丰富的,这为旅游经济学教材的建设奠定了基础。而在具体出版的旅游经济学教材中[如科维奇(1978年),Bull(1991年,1995年,2001年),Sinclairand Stsbler(1997年),Norbert(2004年),John(1995年,2004年)等]学者们也仅仅将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这些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游客与旅游需求;旅游企业与旅游供给;旅游市场均衡;旅游投资;旅游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与作用;政府的旅游经济政策等。
2.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
l979年,全国经济科学规划会议将旅游经济学列入国家经济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序列。而随后在一些学者[罗明义(1998年),田里(2004年),戴斌(2001年)]的着作中也把旅游经济学看作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应用经济学的范畴。但另一些学者[钱林晓(1999年),刘耿大(1998年)]则认为旅游经济学是旅游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他们的这两种观点都反映出旅游经济学是一个经济学和旅游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只是各自的侧重点不同。虽然他们对旅游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存在争议,但大多数学者对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还是取得了较为一致的意见,即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指导,研究旅游经济活动中各种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学科[王立刚(1982年),张汝昌(1990年),王大悟、魏小安(1998年),林南枝、陶汉军(2000年),田里(2004年)等]。
在教材建设方面,1982年王立纲、刘世杰就出版了我国的第一部《旅游经济学》教材。此后,黄辉实(1985年,l990年)、林南枝和陶汉军(1986年,1994年,2000年)、陈纲(1987年)、张汝昌(1990年)、张辉(1991年)、罗明义(1998年)、王大悟和魏小安(1998年)、邹树梅(1998年,2001年)、厉新建、张辉(2002年)、田里(2004年)等先后出版了多种不同版本的有关旅游经济学的教材。这些教材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的供给与需求、旅游的产业结构与政策、旅游投资与旅游企业管理、旅游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影响、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与战略等。
二、旅游经济学教材内容设置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对旅游经济的研究还没有提升到一个学科的位置,国内学者虽然给予了旅游经济学明确的学科定位,但仍然存在争议。之所以对旅游经济学学科性质存在争议,本文认为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我国的旅游经济学研究进展缓慢,进而导致了旅游经济学无法自成体系,独立成为一个完整的分支学科。但是随着对旅游经济研究的继续深入,经济学方法的科学性将在未来的研究中得到完美的体现。因此,我们认为从学科性质发展来看,旅游经济学应是一个应用经济学的分支。但是从经济学的视角来考察,现有的旅游经济学教材的内容设置上还存在如下问题:
1.对旅游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界定不准确
如前所述,对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虽然取得了一致意见,但各人的表述不一样。比如,田理(2002)把旅游经济学表述为“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指导,研究旅游经济活动中各种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学科”;厉新建、张辉(2002年)表述为“研究旅游者在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商品化、社会化的移动而引发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经济运行和经济影响的专门学科”;王大悟和魏小安(1998年)表述为“研究旅游活动中的经济现象、结构关系和经济规律的科学”。而这一系列的表述都是停留在表面现象,并没有体现经济学的实质和旅游经济的特殊性,因为任何经济学都可以认为是研究相关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学科。
2.内容设置过于宽泛,经济学的特性不突出
在现有的旅游经济学教材中,经济学的内容只占少许部分,主要集中在旅游产品的供给需求分析、旅游乘数效应分析以及旅游产业结构分析上。而管理学或旅游学的内容占据了大量篇幅,比如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等内容。这就导致了旅游经济学与旅游学、旅游市场学、旅游企业管理等教材在内容设置上存在大量的重复,旅游经济学教材的称谓已经名不副实。
3.经济学的分析不够深入
由于目前大多数旅游经济学教材的编着者们缺乏深厚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因而在对旅游经济学的研究上存在照搬照抄行为,仅仅是将经济学理论进行简单的挪用,而缺少自己的独到见解。比如在研究旅游产品的供给与需求上,仅仅是将一般商品的供需理论进行简单的复制,而忽视了旅游产品的特殊性。即使有的学者对此有所留意,也仅仅停留在对旅游产品特殊性的感性认识上,没有应用逻辑严密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对旅游产品的特殊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进行推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