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治病养病宝典:中医西医对照
19099500000020

第20章 消化系统疾病(4)

【方药】参苓白术散、理中丸合良附丸加味。

黄芪15克,党参12克,白术9克,干姜6克,附子3克,扁豆12克,山药12克,薏苡仁15克,高良姜9克,香附12克,陈皮6克,甘草6克。

随症加减:肿块明显者,可加三棱、莪术各9克,以破瘀散结;面浮足肿者,加泽泻、车前子(包煎)、猪苓、茯苓各12克,以利水退肿。

专方治疗

(1)理胃化结汤

组成: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甘草3克,生黄芪15克,熟地黄15克,黄精12克,白毛藤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芡实15克,莲肉15克,田三七1.5克(研冲),大枣6枚,沙参10克,羊肚枣10克,枸杞子9克。

加减:白细胞降低加鸡血藤、女贞子、当归,重用生黄芪;呕血及便血加紫珠草、仙鹤草、金银花、血余炭、阿胶、白及;便秘加瓜蒌、火麻仁、大黄、肉苁蓉、番泻叶,酌减大枣、田三七、熟地黄;腹泻加罂粟壳、秦皮、厚朴、黄连、白蕨菜,酌减白花蛇舌草、白毛藤;食欲缺乏加谷麦芽、山楂、鸡内金、神曲,酌减熟地黄、大枣;疼痛加延胡索、乌药;水肿加车前子、茯苓皮、猪苓、泽泻;泛酸加旋覆花、代赭石、生半夏、吴茱萸、黄连,酌减熟地黄、枸杞子、大枣、黄精。

用法:每剂煎3次,每日1剂。术前、术后、化疗中均可服用。

疗效:共治疗320例,3年生存率41.2%,5年生存率24.4%,10年生存率7.5%。

(2)小金丸加减方

组成:马钱子0.5克,当归6克,制乳香6克,制没药6克,白胶香9克,地龙9克,五灵脂9克,丹参9克,制草乌9克,陈皮9克,厚朴9克,木香9克,砂仁4.5克。

用法:加工成片剂,每片含生药0.5克,每次4片,每日3次。

疗效:治疗44例,1年生存率93.2%,2年生存率80%。

(3)和气养荣汤

组成:广郁金10克,醋延胡索10克,炒白术10克,云茯苓12克,炒白芍12克,炒党参12克,炒当归10克,绵黄芪10克,蓬莪术10克,绿萼梅6克,生甘草3克,谷麦芽各10克。

加减:脘腹隐痛,不思饮食,面晦肢倦,舌有紫斑,脉象细涩,加三棱、薏苡仁、鸡内金。

用法:每日1剂,分早中晚3次煎服,亦可制成溶液,加适量防腐剂封装贮存。每疗程30剂,停药5日,再开始第2疗程,一般3~5个疗程,停药观察下段时间,再适量服之。

疗效:治疗16例,存活1~2年2例,2~3年5例,3~4年3例,4~5年2例,5~6年2例,8年以上2例。

(4)复方白龙汤

组成:人参15克,仙鹤草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急性子15克,皂角刺12克,淫羊藿15克,女贞子20克,生白术15克,桃仁15克,丹参15克,龙葵30克,半枝莲30克。

加减:气血双亏为主加黄芪、当归;气滞血瘀为主加三棱、莪术;湿热内阻为主加生薏苡仁、土茯苓、草河车、旱莲草;食欲缺乏加神曲、麦芽、焦山楂;睡眠不安加生龙骨、生牡蛎、炒枣仁;热盛加大青叶、板蓝根;出血加小蓟、血余炭、棕榈炭、黄芩炭。

用法:每日1剂,水煎内服。

疗效:治疗30例,有效2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

(5)灭癌含剂

组成:汤剂及散剂组成。

①灭癌汤

水蛭2克,硇砂0.5克,夏枯草15克,党参15克,木香3克,白矾3克,硼砂3克,紫贝齿10克,槟榔10克,玄参10克,代赭石10克,川大黄5克,丹参30克,陈皮6克。

②灭癌散

大黄12克,白矾20克,血竭10克,麝香1克,人中白3克(焙一半),红参20克。

用法:灭癌汤煎液,2日1剂,数次分服;灭癌散共研为细末,分为20包,每日早、晚各1包,以开水和成稀糊状,含口内慢慢咽下。

疗效:汤、散合用,治疗67例,有效40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为59.7%。

(6)六君薏苡三虫汤

组成: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10克,半夏10克,陈皮6克,薏苡仁30克,僵蚕10克,九香虫10克,蟾蜍2条。

加减:脘腹胀痛加木香、枳壳、延胡索、香附;恶心,呕吐,胃热,加川连、竹茹;胃寒加吴茱萸、生姜;嗳气频作加旋覆花、代赭石;纳呆加炙鸡内金、焦六曲、谷麦芽;气血不足加炙黄芪、当归、枸杞子;阳虚加附子、干姜;阴虚加川石斛、炒白芍、麦冬。

用法:每日1剂,连续服药3~4个月,待症状好转稳定后间日1剂,间断坚持服药1~2年。

疗效:治疗30例,生存1年以上2例,2年以上5例,3年以上11例,4年以上6例,5年以上6例,6年以上1例,10年以上1例。大多数症状缓解,食欲好转,体重增加,一般情况改善。

中成药

1.平消胶囊每次8粒,每日3次。

2.牛黄醒消丸每次3克,每日2次。

单方验方

①人参香茶片

组成:红参、香茶菜、枳壳。

用法:上药制成糖衣片,头3个月每次5片,每日3次;3个月后每次3片,每日3次,连续服用,3个月为1个疗程。

疗效:治疗101例,1年生存率为82.2%。

②蟾蜍皮注射液

组成:蟾蜍皮。

用法:制成注射液,每次20~40毫升,溶于5%葡萄糖溶液500毫升内,静脉滴注,连用7日,休息3日,为1小周期,6小周期为1个疗程,停药2个月后重复治疗。

疗效:治疗20例,存活1年以上者11例。

③参芪注射液

组成:党参10克,黄芪10克。

用法:提炼成注射液,每安瓿20毫升,静脉点滴,每日1次,15次为一单元,30次为1个疗程。

疗效:治疗30例,治疗后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明显提高,P<0.01。

④狼毒制剂

用法:加工成浸膏片或口服液。狼毒浸膏片每次0.5克,每日3次,口服。狼毒口服液,每次2克,每日2次,口服。

疗效:共治疗23例,存活6~10个月9例,1年5例,2年4例,3年3例,5年以上2例。

五、饮食疗法

(1)猪肉250克煮至熟,蘸大蒜泥吃(稍加酱油)。适用于胃癌体虚或术后康复者。

(2)大米150克,薏苡仁50克,煮饭或粥。适用于各类胃癌患者。

(3)野荸荠500克,饮汤食肉。适用于各类胃癌患者。

(4)老菱壳100克煮汁,取其汁煮粥,经常食用。适用于胃癌不适合手术者。

(5)百合、英实、莲心各100克,共煮成羹,每日当点心食用。适用于各类胃癌患者。

(6)羊乳500毫升,竹沥水20毫升,蜂蜜20毫升,韭菜汁10毫升。羊乳煮开后,依次加入上药后调匀,分次温服。适应证:胃癌干呕或阴虚呕吐者。

(7)陈皮9克,乌贼骨12克,猪瘦肉50克,粳米适量。陈皮、乌贼与粳米煮粥,熟后去陈皮及乌贼骨加入瘦肉片再煮,食盐少许调味食用。适应证:胃癌腹胀者。

(8)阿胶30克,糯米10克,红糖少许。先将糯米做粥,快熟时放入已捣碎的阿胶,边煮边搅匀,稍煮2~3沸即可。适应证:胃癌贫血者。

(9)香附9克,猴头菇30克。香附洗净煎汤,去渣后,取汤液加入猴头菇煮熟,放入油、盐少许调味。喝汤吃猴头菇,每日1剂,分次服完。适应证:胃癌见免疫功能低下者。

(10)鲜生姜汁5毫升,鲜牛奶250毫升,白糖适量。将牛奶、生姜汁、白糖少许同放入锅内煮沸。每日1~2次。适应证:胃癌呕吐者。

早期胃癌适宜手术者,应尽早手术切除,术后可用化疗、中药治疗。

六、生活调理

1.胃癌患者在根治术及完成辅助化疗疗程后的康复期间要加强自我保健,每日安排一定的时间参加锻炼,可根据自身体力恢复情况,个人爱好和活动条件适当安排锻炼内容,如散步、体操、太极拳、气功等,运动量适可而止,开始不宜过猛、过大,以防止剧烈运动造成损伤。

2.癌症患者患病后,心理和生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故需要重新建立良好的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把原有抽烟、饮酒、加夜班工作的习惯改掉。对于生活在都市里的患者,要尽可能抽出时间置身于大自然环境中,呼吸新鲜空气,减少城市废气、噪音等不利因素对身体的影响。

3.在治疗告一段落,体力恢复到一定程度时,征求医生意见,可适当恢复工作,有助于重建生活规律,对心理和性格上去会形成积极的影响,有利于身体的康复。

七、预防与保健

1.怎样预防胃癌

(1)不吃或少吃含有亚硝胺类物质的食物如咸鱼、香肠及酸菜等。

(2)多吃新鲜蔬菜、避免多吃过度刺激性饮食。节制烟酒,定时饮食。饮食适度,防止暴饮暴食,以减少胃炎和胃溃疡的发生。

(3)积极治疗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并应定期复查。

(4)一经确诊为多发性息肉或直径大于2厘米的单发性息肉,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5)对有柏油样便者,无论有无胃部症状,都应该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2.预防常识

胃癌治疗效果的好坏,取决于能否早期诊断,如能在尚未发生转移前进行根治手术,则疗效较好,尤其是癌组织尚未侵入肌层、浆膜层时,5年生存率最高。故凡临床确诊或高度疑诊为胃癌,除已有远处转移或一般情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者外,均应剖腹探查。对于进展期癌,除了癌肿已有广泛扩散的病例,只要全身情况和技术条件许可,即使不能行根治性切除,也应力争切除全部或大部原发灶,以缓解症状。对癌肿已不能切除,而伴幽门梗阻者可行短路手术——胃空肠吻合术或胃造瘘术,以缓解症状。以下措施有助于胃癌的预防、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

(1)注意饮食卫生,少食烟熏、腌制、油炸食物,戒烟酒、宜多吃维生素E丰富的如水果蔬菜等,食物要贮藏好,加工和烹饪要得当;(2)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特别是有肠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者、胃溃疡、恶性贫血、胃息肉等要积极治疗和定期追踪进行胃镜检查及时发现癌变加以治疗。

第四节病毒性肝炎要“三分防治七分养”

一、简介

病毒性肝炎是感染多种肝炎病毒所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范围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主要症状特点有乏力、发热、黄疸、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胁痛、肝区疼痛、肝大和压痛等。

二、表现

(一)急性乙型肝炎

起病较慢,常常不伴有发热。分为以下三期:

1.黄疸前期常表现为食欲缺乏、全身乏力、厌油腻食物、恶心、肝区痛等症状。

2.黄疸期自觉症状可略有好转。巩膜、皮肤出现黄染。肝可肿大,有充实感,伴有压痛、叩击痛。

部分病例伴有脾大。

3.恢复期黄疸消退,症状减轻直至消失。部分病例转变为慢性肝炎。

在HBV感染的基础上再感染HDV,称为重叠感染,易转变为重型肝炎,恢复后约70%转变为慢性。

(二)慢性乙型肝炎

1.慢性迁延性肝炎急性肝炎迁延6个月以上,反复出现疲乏、消化道症状、肝区不适、肝大。肝功能检查显示血清转氨酶反复或持续升高。病情迁延反复可达数年。预后较好,少数转为慢性活动性肝炎。

2.慢性活动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厌食、恶心、腹胀等消化道症状及乏力、萎靡、失眠、肝区痛等神经症状明显,肝大。可伴有肝掌、蜘蛛痔、毛细血管扩张或肝病面容。肝功能持续异常特别是血浆蛋白的改变。

(三)重症肝炎

占全部病例的0.2%~0.5%,但病死率极高。

1.急性重型肝炎亦称暴发性肝炎。多由营养不良、嗜酒或服用损害肝脏药物等诱因所致。起病10日内出现黄疸迅速加深、肝脏缩小、有出血倾向、腹水增多,有肝臭、急性肾功能不全和不同程度的肝性脑病。肝性脑病早期表现为嗜睡,性格改变、烦躁、谵妄,后期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昏迷、抽搐、锥体束损害体征、脑水肿和脑疝等。病程不超过3周。

2.亚急性重型肝炎多见于急性黄疸性肝炎患者。

病程较长,可达数月。易发展为坏死后性肝硬化。

3.慢性重型肝炎有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史、体征和肝功能损害。表现类似于亚急性重症肝炎。

(四)淤胆型肝炎

主要表现为较长时期的肝内梗阻性黄疸,表现有皮肤瘙痒、粪便颜色变浅、肝大及肝内梗阻性黄疸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三、诊断依据

1.急性肝炎可有乏力、发热、黄疸、纳呆、恶心、呕吐、胁痛、腹胀、肝区疼痛、肝大等。慢性肝炎为急性肝炎迁延不愈,病程超过半年,可有急性期的症状和体征,也可有脾大、肝掌、蜘蛛痣等,还可有肝外多器官损害,最多见为关节炎和慢性肾炎。重症肝炎起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明显出血倾向、肝萎缩、汗臭、嗜睡、抽搐、烦躁、谵妄、昏迷、尿少或尿闭等。淤胆型肝炎黄疸较重,并可有乏力、皮肤瘙痒、肝大、大便呈灰白色、消化系统症状较轻。

2.肝功能急性肝炎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持续增高,血清胆红素增高;慢性肝炎患者肝功能反复或持续异常、魔香草酚浊度、硫酸锌浊度等阳性。重症肝炎肝功能严重损害、血清胆红素明显增高、凝血酶原时间显着延长、胆固醇降低、氮质血症等。淤胆型肝炎直接胆红素偏高可持续数月或1年、血清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增高、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或正常。

3.血清免疫学检查肝炎特异性抗原抗体可诊断和区别各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