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治病养病宝典:中医西医对照
19099500000028

第28章 泌尿系统疾病(1)

第一节中药排石及体外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效果好

一、简介

泌尿系统结石病是指一些结晶物体和有机基质在泌尿道异常积聚,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及尿道结石等。主要症状特点有腰部或少腹部绞痛阵作、血尿、排出大小不等的结石、尿频、尿急、尿流中断、排尿困难等。本病好发于20~40岁,男女之比为4.5:1。泌尿系统结石病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二、表现

多出现于上腹或肾区疼痛;血尿,绞痛后更明显;合并感染时可显脓尿,结石引起肾积水,可触及肿大肾脏,结石梗阻双侧肾盂出口处,可引起无尿或肾功能不全。

三、诊断要点

1.疼痛是泌尿系统结石病的主要症状。肾结石疼痛在肾区或上腹部,可为钝痛或绞痛;输尿管结石疼痛多为典型的绞痛,往往突然发作,难以忍受,可伴有恶心呕吐;而膀胱结石疼痛在耻骨或会阴部,在排尿终末时疼痛。

2.可出现血尿,排出大小不等的结石,尿频,尿急,尿流中断,排尿困难等。

3.尿镜检有红细胞。

4.尿路X线平片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5.静脉尿路造影和逆行肾盂造影一般能明确显示结石的部位、大小、形状和数量及整个泌尿道的情况。

6.B超检查能诊断出X线阴性结石。

四、治疗

(一)西医治疗

治疗原则

1.对症治疗:解痉、止痛、补液、抗炎、中药治疗。

2.排石治疗:结石直径<1.0厘米,肾功能好,无合并感染,病程短,能活动的患者选用。

3.溶石治疗:服用药物,大量饮水,调节尿液pH,控制饮食种类等方法。适合于尿酸盐及胱氨酸结石。

4.体外震波碎石术。

5.经皮肾镜取石,碎石术。

6.手术治疗:根据不同病情选用肾盂切开取石术,肾实质切开取石术,肾部分切除术,肾切除术,肾造瘘术和体外肾切开取石术等。

用药原则

1.单纯尿酸、胱氨酸结石,如果尿路无梗阻或感染、肾功能良好时可用溶石治疗。

2.结石<1厘米可配合利尿,松弛平滑肌药物可将结石排出。

3.选用适当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二)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泌尿系统结石属石淋,“石淋者,淋而出石也”,下焦湿热,蕴结成石。

下焦湿热蕴结

【症见】腰酸时痛,或腰腹绞痛难忍,小便涩滞不畅,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刺痛灼热,或尿中时夹砂石,尿色黄赤,或尿中带血,口臭口苦,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利湿热,通淋排石。

【方药】石韦散合八正散、三金汤加减。

石韦15克,冬葵子15克,蓄12克,瞿麦12克,金钱草30克,海金沙12克,鸡内金9克,栀子9克,车前子30克(包煎),滑石15克,木通6克,甘草梢9克。

随症加减:腰腹绞痛者,加白芍30克,以缓急止痛;小便涩滞不畅者,加泽泻、猪苓、茯苓各12克,以淡渗利湿;尿中带血者,加大蓟草、小蓟草、生地黄各12克,以止血尿;口臭口苦者,加黄连3克,黄芩、黄柏各9克,以清热化湿;便秘者,加生大黄9克(后下),以泻火通便。

肝经气郁化火

【症见】胁胀腰痛,若腰痛加剧,则痛引少腹,累及阴股,小便难涩,点滴而下,或欲出不能,尿流中断,小腹膨癃,窘迫难忍。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利气,通淋排石。

【方药】沉香散合石韦散加减。

石韦15克,冬葵子15克,滑石15克,金钱草30克,海金沙12克,沉香3克,陈皮9克,王不留行9克,当归9克,白芍9克,龙胆草6克,甘草梢9克。

随症加减:胁肋胀痛者,加柴胡、延胡索、川楝子各9克,以疏肝理气;小便难涩、尿流中断者,加车前子(包煎)、泽泻各15克,木通6克,以利水渗湿。

脾肾元气虚损

【症见】久病之后,神疲乏力,腰腹隐痛,喜揉喜按,遇劳则甚,尿涩不显,尿出无力,少腹坠胀,尿中时夹砂石,纳差,便溏,面色少华。苔薄,舌淡边有齿印,脉细无力。

【治法】益肾健脾,补虚排石。

【方药】大补元煎合三金汤加减。

黄芪12克,党参12克,山药12克,茯苓12克,泽泻12克,熟地黄15克,山茱萸6克,杜仲9克,巴戟天9克,川牛膝12克,菟丝子12克,金钱草30克,海金沙12克,滑石12克,甘草梢9克。

随症加减:尿出无力、少腹坠胀者,加升麻6克,葛根9克,以升举阳气;纳差者,加鸡内金6克,生山栀、神曲各9克,以消食开胃;便溏者,加薏苡仁15克,扁豆9克,以健脾止泻。

肾虚气阴不足

【症见】结石日久,腰痛绵绵,小溲微涩,滴沥不尽,尿血鲜红,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头晕耳鸣。舌红少苦,脉细数。

【治法】益气滋阴,通淋消石。

【方药】知柏地黄丸合石韦散加减。

生地黄9克,熟地黄9克,知母12克,山药15克,山茱萸9克,牡丹皮9克,泽泻15克,茯苓15克,猪苓15克,黄柏9克,黄芪30克,石韦15克,冬葵子15克,滑石15克,甘草梢9克。

随症加减:尿血鲜红者,加大蓟草、小蓟草各15克、阿胶9克、白茅根30克,以养阴清热止血;潮热盗汗、口干咽燥、头晕耳鸣者,加龟甲、鳖甲各12克,石斛、枸杞子各9克,以养阴清热。

中药溶石验方

夏枯草15克,生薏仁30克,鳖甲(先煎)30克,白芷15克,滑石30克,苍术10克,海金沙15克,金钱草60克。

如有梗阻、肾功能不全者,加王不留行30克,黄芪30克,白茅根30克,防己10克。

如不大,为促结石下移,可加三棱10克,莪术10克,皂刺10克,炙乳没各5克,枳壳10克,厚朴10克,牛膝10克。

如结石为草酸钙结石,加黄牛角粉11克,黄酒、米醋适量送服。

如结石为磷酸铵镁结石,加乌梅15克,生吃核桃仁20克。

附:常用利湿排石通淋中药

利湿:车前草、车前子、白茅根、泽泻、薏苡仁、茯苓、冬葵子、通草、蓄、瞿麦。

排石:海金沙、金钱草、鸡内金、滑石、石韦(三金二石)。

止血:藕节、小蓟、仙鹤草。

中成药

1.金钱草冲剂每次1包,每日3次。

2.排石汤每次25~50毫升,每日2次。

3.知柏地黄丸每次4.5克,每日2次。

简便方

1.每日早晨用鸡内金1只泡茶饮。

2.取黄鱼头部鱼脑石20颗,焙干,研极细末,每次1~2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鲜玉米根、叶或玉米芯各30克,煎水代茶饮。

五、饮食疗法

(1)100克粳米,淘净加水,放入50克胡桃肉,煮粥食用。

(2)用鲜葫芦捣烂绞汁,每日2次,每次1匙。

(3)草头500克,洗净切碎后入热油锅煸炒,烹入白酒,加调料后一起出锅,常服。

(4)玉米须、玉米根、玉米芯各30克,加水煎汁,每日饮数次。

(5)中药煎水或泡水代茶饮:

①石韦冬葵茶:石韦30克,冬葵子30克,金钱草30克。

②玉米须茶:玉米须50克,车前子20克,生甘草10克。

③薏苡茶:薏苡仁若干,泡水代茶饮。

④西瓜藕汁:西瓜300克,鲜藕节200克。一起榨汁,加适量蜂蜜服用。

⑤海金沙茶:海金沙15克,绿茶2克,以陈者为佳。

⑥乌梅桃仁:乌梅每天5枚,或生核桃仁每日100克,多饮水服用,对磷酸盐结石有防治作用。

六、生活调理

1.适当增加饮水,每日应饮水2000~3000毫升,并养成长期多饮水的习惯。如果工作或运动量大而出汗多时,需要饮用更多的水。

2.控制钙的摄取量,避免摄入过多的钙质,但并非禁止。

含钙较多的食物有:

(1)乳品类:牛奶、奶酪、奶制品、酸奶等。

(2)蔬菜类:豆角、芥蓝、苋菜、小白菜、西兰花、大头菜等。

(3)豆类:豆腐、豆干、黄豆、腐竹、黑豆等。

(4)海产类:海参、海带、紫菜、海蟹、小鱼干、虾米等。

(5)种籽类:坚果、黄豆、黑芝麻、白芝麻、莲子、杏仁等。

(6)其他:巧克力、木耳。

3.勿吃过多富含草酸盐的食物。

富含草酸盐的食物主要包括:豆类、甜菜、芹菜、巧克力、葡萄、青椒、香菜、菠菜、草莓、茶、酒精、咖啡因、无花果干、羊肉、核果、青椒等。(菠菜与高钙食物同食后,形成草酸钙易造成结石,不要在一餐中或近时间内同时吃到,尤其是已患有结石的人,最好避开勿吃。)4.胃药中的某些常见的制酸剂含钙量高,若患钙结石,则服用胃药时应选择含钙量较少的品牌。

5.补充纤维素:加食米糠,可以防止结石发生。

6.保持活力,以免钙质沉积在血液中:不爱活动的人容易使钙质淤积在血液中。

运动帮助钙质流向它所属的骨骼。勿整天坐等结石的形成,应该到户外走走或做运动。

7.减少盐分的摄取,少吃各种高盐分的食物,将每日的盐分摄取量控制在2~3克。

8.减少蛋白质的摄取量,尤其曾有尿酸过多或胱胺酸结石的病史的患者:肾结石与蛋白质的摄取量有直接的关联。蛋白质容易使尿液里出现尿酸、钙及磷,导致结石的形成。

9.若为尿酸结石,应低嘌呤饮食,可按痛风调护。

10.维生素摄入有讲究:

(1)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维生素A是维持尿道内膜健康所必要的物质,维生素A的摄入可维持尿道内膜健康,也有助于避免结石复发,这类食物包括:胡萝卜、绿花椰菜、洋香瓜、番瓜、牛肝,但高剂量的维生素A有毒,不宜盲目进食过多,必要时可请教医生。

(2)服用维生素B6,可减少复发率,主要是因为B6能减少尿液中的草酸盐。

(3)限制维生素C的用量,特别是草酸钙的结石患者,因维生素C可增加草酸的生成。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柑橘、西红柿、青椒、红椒、黄椒、柿子、草莓、青花菜、卷心菜、土豆、猕猴桃、芥蓝菜花、番石榴等。

(4)勿服用过多维生素D,因过量的维生素D可能导致身体各部堆积钙质。维生素D主要存在于海鱼、动物肝脏、蛋黄和瘦肉中。另外像脱脂牛奶、鱼肝油、乳酪、坚果、海产品、添加维他命D的营养强化食品,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维生素D的来源与其他营养素略有不同,除了食物来源之外,还可来源于自身的合成制造,但这需要多晒太阳,接受更多的紫外线照射,上面所提到是仅指不可通过食物过量补充维生素D)。

11.每日服用镁,亦可减少复发率。因为镁和钙一样,皆可与草酸结合。但与草酸钙不同的是,草酸镁较不会形成结石。

12.若结石病史,忽感到任何强烈疼痛或见血尿,应尽速就医。

13.若已行手术或自行排除结石患者,最好能了解本身结石的类型。

七、预防与保健

(一)肾结石患者为什么要多饮水

肾结石患者应尽可能维持每日尿量在2000~3000毫升,大量饮水配合利尿解痉药物,可促使小的结石排出。为了保持夜间尿量,除睡前饮水外,夜间起床排尿后宜再饮水。稀释的尿液,可延缓结石增长的速度和手术后结石的再发。在有感染时,较多的尿量可促进引流,有利于感染的控制。在肾绞痛时,多饮水可能加剧绞痛,但如配合针灸和解痉药物,则可帮助结石排出。

(二)如何防治肾结石

1.患者应该根据自己的结石性质、成分,适当调整和控制饮食。

2.调节尿液酸碱度,经常检查沉淀寻找晶体。如果持续出现大量晶体,可以按晶体种类给予相应的酸化或碱化药物,以增加晶体的溶解度。酸化药物可以服用氯化铵,每日3次,每次0.6克;碱化药物和碳酸氢钠,每日3次,每次2克。

3.去除尿路梗阻因素,如包茎、前列腺肥大等,并积极治疗尿路感染。对查清有代谢障碍性疾病的人,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要及时进行治疗。

4.对长期卧床患者,应该经常饮水和改变体位,并采取低钙、低磷饮食;伴有尿路感染者,必要时使用尿路冲洗器以控制感染。

第二节易疲劳人群要谨防肾炎

一、急性肾炎

(一)简介

急性肾小球肾炎(又称急性肾炎),大多数是由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以链球菌感染后的急性肾炎最多见。双侧肾脏的肾小球呈弥散性病变。主要症状特征有起病急骤、水肿、血尿、蛋白尿、高血压等。

在少儿和青少年中发病较多,也偶见于老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为2:1~3:1。

(二)表现

急性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水肿、高血压、少尿、血尿和蛋白尿等。慢性肾炎是以水肿、高血压、蛋白尿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肾炎可分为普通型、肾病型、高血压型3种。3种类型各有其独特的症状,但不是绝对区分的,可以互相转化。

(三)诊断要点

1.发病前两周左右常有急性咽峡部及皮肤等处链球菌感染病史;2.出现水肿、高血压、尿血、少尿、尿浊等。

3.尿常规检查有不同程度的血尿、蛋白尿;抗“O”增高;血沉增快;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初期有血清CH50、C3下降。

(四)治疗

1.西医治疗

(1)强化治疗:针对急性免疫介导性炎症病变(2)替代治疗:针对肾脏病变后果的对症治疗。

2.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是由于风热、风寒之邪入侵,肺卫失和,肺气失宣,水道失调,不能通调水道以输膀胱,导致水邪泛溢,诸症而起,故又称之为“风水”,或由于疮毒内侵或湿热内生,脾失健运,水湿不得运化,留而泛溢于肌肤。

风热水泛

【症见】恶风发热,咽喉肿痛,眼睑水肿,或周身水肿,以头面为甚,小便短赤,骨节酸楚。舌红,苔薄黄腻,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利水消肿。

【方药】银翘散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