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草药入门400问
19100700000037

第37章 中医药名老店号、药市(1)

本章收入中医药名老店号和中国十大药市两个部分,中心内容是介绍历史上为社会、为人民贡献最大并在国内乃至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的单位及创始人、名医和药业集散地,以及相关的药物品种、质量、数量等。让人们熟悉历史,撮其教益,开拓未来。

通过本章的总结介绍,使人们深刻地领略到中国传统医药文化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永远值得人们敬仰。

第一节中医药名老店号

1.北京同仁堂的声誉为何这样高?

北京同仁堂自建立到现在,已有320多年历史,曾为清王朝的御用药房。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再造丸、大活络丹、牛黄清心丸、紫雪散、女金丹、虎骨酒、参茸卫生丸、局方至宝丹等十大中成药,当今已被海内外定称为“同仁堂十大王牌”;白凤丸、国公酒、愈风宁心片、消栓再造丸、牛黄解毒片、骨刺消痛液、活血通脉片、枣仁安神液、安神健脑液、狗皮膏等十种中成药,也被定称为“同仁堂的十大名药”。

同仁堂制药厂和它的产品声誉之所以这么高,大约有2种原因。

(1)历史因素:历史上同仁堂曾为清王朝的御用药房,其服务目标和药物质量,从来是一丝不苟的。不仅得到300年前宫廷贵族的赏识,而且造就和培养了他们的质量意识。所以,一直在国内外人们心目中,保持着较高的名气和地位。但这只能代表它们的“先天因素”。

(2)坚定不移地质量意识:他们自建厂以来,就建立了“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炙虽繁必不敢省人工”的祖训制度。

①坚持选用地道药材原料配方,要求每味药必须是上等地道货;

②坚持精湛独特的炮制工艺;

③严格坚持CMP标准,时刻注意发现和培养大批合格的质量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④适当地、有计划地引进国外先进制剂技术和设备,不断地淘汰老设备、老工艺、老产品。因此他们的一级质量达标率一直保持在100%。

2.天津达仁堂的历史和知名度如何?

天津达仁堂制药厂创立于1914年,迄今90余年历史。早在新中国成立前的30多年中,老达仁堂就对天津中药业的发展做出过自己的贡献。

老达仁堂为北京同仁堂衍生的“乐家老铺”的分支,直接将同仁堂保存的药文化移植到天津。老达仁堂工艺先进,质量稳定。

安全可靠的声誉,给天津达仁堂制药厂增添了永兴不衰的活力,在世人中信誉很高。这个厂是以生产传统剂型蜜丸为主的大型制药厂家,也是天津出口蜜丸的主要厂家。他们生产的内、妇、儿科用的大小蜜丸共188个品种,年产量2.4亿元,其中国优、部优和市优的就有7个享有“蜜丸王”的声誉。传统名牌产品有安宫牛黄丸、牛黄上清丸、再造丸、苏合香丸、大活络丹、参茸卫生丸、人参归脾丸、人参健脾丸、六味地黄丸、牛黄降压丸等,质量精美,疗效安全可靠。

3.弘扬汉医药文化的老号——杭州胡庆余堂杭州胡庆余堂位于西子湖畔吴山北麓,它同北京同仁堂并称为全国南北两家最着名的国药号。始建于清朝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为杭州一家钱庄的学徒胡雪岩(1823-1885年)所创办。

胡雪岩为人精明干练,积雄资创办了药号、药行、门市三者兼有的胡庆余堂。为壮大堂号,广招财源,他聘招江南许多名医药学者,以宋代皇家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基础,结合各自的临床经验,整理、筛选出丸、散、膏、丹、露、胶、油、酒等多种剂型的药方400余种,撰成《胡庆余堂雪记丸散全集》一书,广发各界,普施影响。同时他又抓住连年战乱,瘟疫甚行的“天灾人祸”之机,连续3年,以“乐善好施”之名,自制“胡氏避瘟丹”、“诸葛行军散”和“急救痧药”,普救灾民。因此,刚刚开张,便顾客盈门,不到10年,声誉遍及全国,甚或海外商贾。

4.以三七为主的云南传统药物开发利用点滴云南是我国西南重要边陲之一。在传统医药上,素以地道药材品种多、数量大、品质纯正而闻名海内外。故许多药名前冠以“云”字以显示其独特,如云苓、云木香、云天麻、云三七等。如今以三七为依托的传统中药材和中成药产销经营,又是长盛不衰。

三七为举世公认的云南地道药材,据现代科研证明,在它所含的20种皂苷中,人参属皂苷就占了10余种。并含有钠、钾、钙等16种微量元素,还有黄酮、甾醇类化合物、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C等。全省均有培植。建国以来,仅文山一地经营的三七总量达500万千克以上,总值5亿多元。分20~500头、筋条、剪口、七根等14种商品规格。

早在20世纪30年代,文山人肖光汉就在昆明福照街设立“开化三七庄”,孙治平在文山城内开设“德昌号三七店”,全国其他各地去云南购取三七转手经营者,更是络绎不绝。当地乡民世代种植三七谋生者,难以数计,许多人在三七上变成巨商大贾。

如今以三七为主要依托的云南白药厂,用三七生产的云南白药、白药精、百宝丹等中成药产品,已畅销全国各地和出口。

建立在通海县的老拨云堂制药厂,是云南省的一个老药号,始建于清朝中期,距今已260余年历史。“拨云锭”眼药是它的拳头产品。原料地道、工艺古朴、产品优质高效而蜚声中外。

5.山西历史上的名中药店号有哪些?

山西省历史上的名医、名药和名店层出不穷,仅以中药为例,黄芪、党参、远志、柴胡、升麻、紫菀等,历来产量大、品质纯正,畅销国内外。尤其黄芪、党参,产品地道,形、色、味均超过其他地区的产品。党参曾被作为“贡品”敬献于朝廷,故至今在使用时,常用“潞党”(潞州)、“上党”(上党郡)、“台党”(五台山产品)之美称。

正是因为中药产品多、产量大、质量地道,故以这些药物为主生产的中成药和经营店号,遍及全省。其中着名的有太原的大宁堂、太谷县的广声远、临汾地区的万金堂和绛州德义堂药庄等4大名药店。它们均以其自己独特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的确切疗效,博得当地医家和四面八方来客的青睐。如大宁堂的和合二仙丸、小儿葫芦散,广声远的定坤丹、龟龄集,万金堂的晋临三宝丹,德义堂的七珍丹和梅花点舌丹等中成药,在历史上就闻名遐迩。尤其广声远的2种产品,1915年曾参加“巴拿马赛会”和同年农商部举办的“国货展览会”、1929年的“西湖博览会”3次客商云集的赛会,都获得较高的评价。

6.山东历史上有哪些名药店堂?

以孔夫子故乡而闻名的山东省,是一个得天独厚的中药主产区,其首府济南市又素以72泉的自然环境壮观而蜚声中外。这里的老药号宏济堂制药厂生产的安宫牛黄丸、局方至宝丹、大活络丹、阿胶等均以其原料珍贵、品质精良、历史悠久而闻名海内外。此厂原来由北京同仁堂乐氏家族的后代乐镜宇于1907年创建,距今已100余年历史。1909年乐镜宇又在东流水创办了“宏济堂阿胶厂”,按其配方,分“福”、“禄”、“寿”、“财”、“喜”5个牌号。

其中“福”字牌阿胶配方尤精,工艺考究,质量上乘,历来畅销上海、广州、河南、湖北等20多个省区,还广销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1914年获“山东省物品博览会”优质金牌褒奖,次年获“巴拿马赛会”优质金牌奖,1933年又获“铁道部出口货品展览会”一等银牌奖。经试验,其他地区用同样的工艺生产出的阿胶产品,都跟不上此产品的药效,真是一方水土养一处人。

山东平阴县,历史上是东阿县城的东阿镇。这里更具有得天独厚的狼溪河和阿井水。每年春季,选择纯黑无病的驴,饲以狮耳山之草,饮以狼溪河之水。冬季宰杀取皮,浸4~5日后刮皮涤垢,再续浸数日。选用阿井水,以桑柴火煎熬三昼夜。去渣滤清,加以人参、黄芪、当归、川芎、陈皮、肉桂、甘草等药物,合熬至成胶,切块晾干后包装。这里生产的阿胶至今已2000多年历史。历代地方官府均以东阿城生产之阿胶,向皇上敬贡,故得“贡胶”之名。西汉末年的《神农本草经》、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书,均记载有东阿胶出产之事。如《神农本草经》曰“生东平郡煮牛皮作之,出东阿”,所指的就是东阿城的阿胶。

7.你知道藻露堂的创建时间和创始人吗?

西安藻露堂中药店是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湖北蓟县一位名叫宋林元的郎中创建的,距今370年历史。它是我国创建最早、品味珍奇、疗效神灵的名药店堂之一,“藻露堂”正是寓此意而得名的。此店流传下来的“培坤丸”,便是创始人宋林元积多年行医经验,研制的一种特效妇科良药,有调经活血、补气安胎、止带、种子等功能,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宫冷不孕等症。它以其选料精细,炮制规范,疗效神速而蜚声海内外。此药在民国年间每年主销东南亚各国的销售量达10000多千克。建国后,藻露堂中药店经营中药饮片和中成药1000余种。

8.广州老字号中药厂家有多少?

广州是我国南方的一座轻工业名城。由于它地理位置独特,历史上与港澳及南洋各国有贸易往来关系,国药业的发展久负盛名。主要的有广州中药一厂、陈李济药厂、众胜药厂、奇星药厂、潘高寿药厂、敬修堂药厂、羊城药厂、何济公药厂、佛山制药厂等。

如壮腰健肾丸、六味地黄丸、抱龙丸、万氏牛黄清心丸、跌打丸、冯了性药酒、何济公镇痛散、王老吉凉茶、潘高寿枇杷露、蛇胆陈皮末、喉疾灵、万花油等,均曾在市场上受过青睐。它们共有的特点是牌号独特、工艺考究、包装精美、使用方便、疗效显着。

第二节中国的十大药市梗概

9.你了解樟树药交会的历史吗?

樟树镇是江西省清江县的历史名镇。它的出名也许就是在药业上。这里的药市源远流长,据记载至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是全国有名的十大药材集散地之一。自古以来素有“药不过樟树不灵”之说。

这里药市的兴起与发展,经过了漫长而又曲折的复杂历史。

开始是当地先民在这里开创了原始的医药活动,三国时则出现药材摊贩摆摊卖药,或医者悬壶施诊;至唐代,药物交流初具规模,专事药业交易的“药墟”便从此问世;至宋代,药市已全面形成,“前店后坊”售药、制药、看病;至元明时期,各地药材,尤其川、广地道品种大量运进樟树,一些由海外“泊来”的香药,如豆蔻、砂仁、乳香、没药等也开始涌进樟树镇参加交易;明末清初,樟树中医药业由明后期一度衰落而迅速恢复,许多不满清政府统治的人士弃儒习医、投笔从商,并结成庞大的“药帮”,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医药业的发展,国内各地道药材主产区的药客,应声而至,频繁往来;民国时期,由于扼杀中医的政策一度占住了上风,药业迅速下降,1942年樟树药材号剩下38家,从业人员398人,可以说从鸦片战争到1941年这个时期内,整个中医药业趋于萧条状态;新中国成立以后,樟树中医药业同全国一样进入了一个全面恢复和发展的时期。仅以药交会为例,自1958年以来樟树镇已举办过17次全国性的中药材交流大会,参加会议的有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医药、药材、医疗卫生单位集体行栈、制药厂家等,开始由几百家增加到1000~2000余家。

10.百泉药交会的历史和现状如何?

在很长一个时期,各地相继流传着“春暖花开到百泉,不到百泉药不全”的赞句,说明百泉是全国另一个最大的药材集散地。

百泉位于河南新乡地区辉县市,这里的药交会是一个古老的庙会逐渐发展起来的,至今已600余年历史。

公元7世纪初(即隋唐后期),在苏门山下泉边北沿兴建了一座卫源神庙(即卫河之源)。随着祭神活动而庙会兴起,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御定四月初八普祭神灵,令起大会,卫源庙会因而扩大。太行药材大宗到会,南北各地名商大贾、徽帮、樟帮、太谷帮和各大药店巨头相继赶赴大会交流,药材大会从此奠定。以后便成了以药材为主,每年一度的定期药材交易市场。清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药商们为突出大会的基本性质,树立经营威望,于百泉集仙资福宫之东修建药王庙,供祀药王,同时成立药王会,负责筹备和主持每年一度的全国性药材交流大会的有关事宜。1938年春,日军入侵辉县,大会被迫停止。1949年春,辉县解放,人民政府为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于1950年宣布恢复百泉药材交流大会。1964年大会成交品种1000余种,其中仅辉县地产品占171种。这年大会成交额达到1323万元。从1968年起,刚恢复10多年的药交会又被迫中断达12年之久。到1980年才又正式复会,当年的成交额就达到1.2亿元。为改善布局、美化环境,1990年冬又建成一座约6万平方米的药都,当年成交额猛增到12亿元。1991年参加会议的代表激增至2.5万人,成交南北药材1500余种,交易总值达到15亿多元,其中辉县地产药达180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