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风简便自疗
19101000000020

第20章 自我治疗(5)

适合中风患者的5种散步运动方法如下。

(1)普通散步法:每分钟60~90步,每次20~40分钟。适合于冠心病、高血压病、中风后遗症或患呼吸系统疾病的老人。

(2)快速散步法:每分钟90~120步,每次30~60分钟。适合于预防中风和关节炎、高血压病的治疗。

(3)反臂背向散步法:行走时把手背在后腰命门穴,缓步背向走100步,然后再向前走100步,一倒一前反复走5~10次。适合于中风肢体不利、行步蹒跚者的康复治疗。

(4)摆臂散步法:两臂前后做较大幅度的摆动,每分钟走60~90步。适用于半身麻木、偏枯患者。

(5)摩腹散步法:这是中医传统的养生法。散步时旋转按摩腹部,每分钟30~60步,每走一步按摩一周,正转和反转交替进行,每次散步时间为3~5分钟,适合于中风后便秘患者。

中风患者如何做家务健身操每天做点家务,是大多数人的习惯,但若将做家务与健身运动联系起来,可一举两得。中风患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做家务保健操,既可以增强治疗信心与增加生活乐趣,又十分有益于康复。

(1)收拾床铺,做臂部运动。首先将臂部收紧,然后抖动臂部和大腿的肌肉,这个过程进行约15分钟。

(2)扫地、拖地板,做双臂和腰部运动。在扫地、拖地板时,用双手握住扫帚、拖把柄,并尽量将其伸远一点,这样一来,腰部弯曲、转动的角度也自然增大,一张一弛,双臂和腰部关节都得到了运动。

(3)抹桌椅、擦门窗,做手臂、胸部、腰部运动。抹与擦交替进行,同时做深呼吸,使胸部得到较大幅度的扩张,腰部予以配合,一同运动。

(4)掸灰、吸尘,做腿部、脚尖运动。手执鸡毛掸子或吸尘器柄,脚尖站立,尽量用手往高处伸动。姿势如同在跳芭蕾舞一般,能使小腿和脚上的神经、肌肉得以收紧,从而达到下肢结实或壮实的结果。

(5)手腕运动。在用手收拾、洗涤餐具时,尽量将手腕转动得快一些,肘关节也随着不停地伸弯。上述所谓“家务健身运动操”,是平时做家务形成的“土操”,但是做好这些“土操”,既消除了做家务的烦恼,又强健了身体,对中风康复期要加强功能锻炼的患者尤其合适。

中风患者如何做四节操

(1)平衡点的锻炼:立正、站直、两腿微分,两臂垂于身体两侧,头部缓缓向下垂,靠身体的重量带动脊柱继续向下弯曲,然后渐渐抬起。将两手掌放在臀部,向前推动骨盆。

(2)增强手臂和肩部肌肉的锻炼:立正、站直,两腿分开如肩宽,掌心和小臂并拢于胸前,两肘尖离开胸部,每当呼气时,两臂用力相互挤压,吸气时放松。做20次。

(3)平腹锻炼:立正,站直,向前抬右腿,右小腿下垂,与此同时,将左手心放在膝盖上并向左拉。向左拉膝盖的同时,深呼气,上身要保持垂直,不能左右转动。当右腿恢复原位时,吸气。然后换左腿和右手。反复做20次。

(4)大腿拉伸和曲线的锻炼:立正,右脚前伸,身体随脚微前倾。当右腿尽量弯曲并将整个身体的重心移到右腿时,吸气。如果右大腿肌肉由于重量加重而出现严重挛缩,可把两手放在大腿上。如出现此现象,可将两臂弯曲并抬至与肩平。当身体恢复垂直时,吸气。

然后换脚连续做20次。

中风患者如何做拍打健身操

通过拍打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通经活络,强筋健骨,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力,从而起到强身健体和疾病康复的作用。

(1)拍打头颈部:自己站立或坐在椅子上,双目平视前方,周身松弛,然后举起双臂用手掌同时拍打头颈部,左手拍打左侧,右手拍打右侧,先从后颈部开始,逐渐向上拍打,一直拍打到前额部,再从前额部向后拍打,直到后颈部,如此反复5~8次。头颈部拍打可防治头痛、头晕。头部不适时,拍打后即感轻松,这是由于拍打可促进头部的血液循环,对中老年还有健脑和增强记忆的作用。

(2)拍打胸部:取站姿,全身自然放松,然后双手半握拳,先用左手拍打右胸,再用右手拍打左胸,先由上至下,再由下至上。左右胸各拍打200次。拍打完胸部再拍打背部,手仍半握拳,然后将左手伸到头后去拍打左背部。每侧各拍打100次。

(3)拍打腰腹部:站立,全身放松,双手半握拳或手指平伸均可,然后腰部自然而然地左右转动,随着转腰动作,两上肢也跟着甩动,当腰向右转动时,带动左上肢的手掌向右腹部拍打。同时右上肢及手背向左腰部拍打,如此反复转动,手掌或拳有意识地拍打腰部、腹部。每侧拍打200多次。

(4)拍打肩部:正坐于椅上或站立,用左手拍打右肩,用右手拍打左肩。每侧拍打100次。

(5)拍打肢体:用左手拍打右上肢,用右手拍打左上肢。拍打时要周到,上肢的四周都要拍打,一般每侧拍打100~120次。拍打下肢时宜采取坐位,坐在椅子上,先拍打左腿,左脚放在小矮凳上,使整个左腿放松,用双手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再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由大腿到小腿进行拍打。然后再换拍右腿。一般各拍打200次。

拍打时注意全身要放松、自然,不要紧张,呼吸平稳,注意力集中。用力要均匀,可逐渐加大力量,拍打的次数视其身体条件,不要太轻。要循序、周到,不能东一下西一下地胡乱拍打。拍打时还可以慢慢走动,最好早晨起床后进行,拍打过后感到周身舒服,心旷神怡。

中风患者如何做椅上体操

中风患者一般有肢体活动受限的后遗症,为促进康复,增强锻炼是不可缺少的,现介绍一组椅上体操,很适合于中风患者。

(1)全身放松,两眼平视,注意力集中,平静地呼吸4~5次。

(2)身体挺直,做1次深呼吸,腹肌内收,保持这种姿势1~2秒钟,重复7~8次。

(3)两脚用力撑地,保持10~12秒钟,重复5~7次。

(4)用力收缩臀大肌,借力把身体从椅子上微微抬起一点,保持这种姿势4~6秒钟,连续做6~8次。

(5)两手在身体两侧撑住坐椅面,尽量把身体抬起,保持这种姿势4~6秒钟,然后放松,重复7~8次。

(6)伸直身体,两肩尽量向后用力,使背肌紧张,保持这种姿势3~4秒钟,连做3~5次。

(7)把手放在桌上,用力压桌面,保持紧张状态5~7秒钟,重复5~7次。

(8)重复做第一节,此操每天上、下午各做一次,只要持之以恒,定会大有益处。

中风患者如何做双耳健身操

中医认为,肾主藏精,开窍于耳,中风多为肝肾阴亏,燥风内动所致,而医治肝肾病的很多穴位都在耳部,通过做双耳健身操可收滋补肝肾之功,亦有平息内风之效。

(1)双手拉耳:即左手经过头顶牵拉右耳向上数十次;然后用右手从头顶过,牵拉左耳数十次。

(2)双手扫耳:以双手把耳朵由后向前扫,这时能听到“嚓嚓”之声。每次20下。

(3)双手掩耳:将两手掌掩两耳,手指部分置于脑后骨上,先用左手示指弹右手中指,左右各弹击24次,这也叫“击天鼓”。

(4)搓弹双耳:用双手分别握双耳的耳垂,轻轻搓摩耳垂至发红发热而止。然后,揪住耳垂往下拉,再放手让耳垂弹回原形,每天2~3次,每次20下。

中风患者如何做踩滚木健身操

把长40~45厘米,直径8~10厘米的光滑直圆木,车成0.5毫米直沟数条。其动作是:坐在凳子上,双脚踩木棍前后反复滚动,每分钟滚动40~60次。据临床应用观察,如果每日坚持摩擦足底涌泉等穴位,可使人精力旺盛,增强自身防病能力,对中风肢体活动不利者自然十分有益,且动作简单,便于坚持。

中风患者如何做数字操

数字操随时随地可做。设想自己双手握着一支巨大的笔,在空中书写半边天的大字,把1一10反复写上几遍。其锻炼的作用是,由于字形大,动作起来要牵动全身,从而促进周围血液循环和筋络舒和。

由于写字需“意在笔先”,可以消除杂念,陶冶性情,把思想导向乐观、向上的境界。因此,数字操对中风患者特别适宜,不但有益于肢体的功能恢复,而且对促进思维也有好处。

中风患者运动后应注意什么

(1)不宜立即吸烟。运动后吸烟,吸入肺内的空气中混有大量的烟雾,一方面将减少含氧量,另一方面将因供氧不足而出现胸闷、气喘、头晕、乏力等。

(2)不宜马上洗澡。运动时体内大量血液分布在四肢及体表,一旦运动停止,增加的血流量还要持续一段时间,这时如果洗澡,会导致血液过多地进入肌肉与皮肤,而使心脏和大脑的供血不足。

(3)不宜多吃冷饮。运动后失水较多,往往口干舌燥,极想喝水。这时如喝下大量的冷饮,极易引起胃肠痉挛、腹痛和腹泻等症状。

(4)不宜蹲坐休息。蹲下休息,会使下肢血液回流不畅,影响血液循环,加深机体疲劳。

(5)不宜立即吃饭。运动时神经系统控制着肌肉活动,而管理内脏的神经则处于抑制状态。同时,全身的血液也处于运动器官处,而内脏处则较少,这时进食,会增加消化器官的负担,引起功能性紊乱。

如何练习放松功

放松功是原上海市气功疗养所于1957年总结出来的一种静功方法,也是气功的基本功法。其特点是以放松为主,松弛机体,排除杂念,舒畅气血,和调脏腑,疏通经络,适用于预防中风与中风后遗症者锻炼。

(1)修炼方法

预备:松带宽衣、仰卧,两脚相距30~45厘米,双腿舒适伸直,手臂轻松垂放两侧,从头到脚完全放松。然后背垫平稳,两脚摇动数次,以选定舒适位置为度。接着将手轻放床上,掌心向上,轻轻来回滚转几次,再将两腕轻松自然地摇晃3~5次,头向前后亦摇动几次。

三线放松:将身体分成两侧、前面、后面三条线,自上而下依次进行放松。第一条线循行部位是从头部两侧→颈部两侧→肩部→上臂→肘关节→前臂→腕关节→两手→十个手指。第二条线循行部位是从面部→颈部→胸部→腹部→两大腿→膝关节→两小腿→两脚→十个足趾。第三条线循行部位是从后脑部→后颈部→背部→腰部→两大腿后面→两膝窝→两小腿→两脚→两脚底。先注意一个部位,然后默念“松”,再注意下一个部位,再默念“松”。从第一条线开始,依次放松完三条线。每放松完一条线,在止息点轻轻意守1~2分钟。第一条线的止息点是中指,第二条线的止息点是大脚趾,第三条线的止息点是前脚心。当放松完三条线后,再把注意力集中在脐部(或气功师指定的部位),轻轻意守该处,保持松弛状态3~4分钟,一般每次练功做二三个循环,安静一下,然后收功。

分段放松:把全身分为若干段,自上而下进行分段放松。常用的分段有2种,第一种分段部位是从头部→两肩→两手→胸部→腹部→两腿→两足。第二种分段部位是从头部→颈部→两上肢→胸腹背腰→两大腿→两小腿。先注意一段,默念“松”二三次,再注意次一段,依序周而复始,放松二三个循环。

局部放松:在三线放松的基础上,单独地将身体某一病变部位放松,或某一紧张点,默念“松”20~30次。

整体放松:将整个身体作为一个部位,默想放松。整体放松分为3种,从头到足笼统地、似流水般地由上而下默想放松;或将整个身体笼统地从内向外默想放松;或依据三线放松的三条线,由上至下依次流水般地默想放松。

倒行放松:把身体分为前后两条线进行倒放,从脚底开始,依次为脚跟→小腿后面→两腿弯→大腿后面→尾骨→腰部→背部→后颈→后脑至头顶;再从脚底开始,依次为脚背→小腿→两膝→大腿→腹部→胸部→颈部→面部到头顶。这样前后倒放,做二三个循环。

拍打放松:气功师用手对着患者头部、颈部、两肩、两臂、胸腹、两髋、两大腿、两小腿等,从上到下,一面拍打,一面教患者念“松”字,拍打到哪里,放松到哪里。如此从头至足反复拍打3次。待患者掌握后,可由患者自己拍打。以平坐、仰卧、自然站立三种姿势为主。

也可不拘形式,只要使身体能够比较自然地达到放松的目的即可。因而,坐、站、卧、行都可以练。一般不强调呼吸的锻炼,而采用自然呼吸法。以后从自然呼吸到腹式呼吸。吸气时,应配合默念“静”,呼气时默念“松”。开始时,一般用意念从上而下,从头部逐段引导放松,直至脚底涌泉穴。以后,把意念引到涌泉穴,目的是把头部的气往下引。结束时,把气回收至腹部丹田,意守片刻,然后收功。

(2)修炼要领:练功者要避免紧张,着意于“松”,通过有步骤、有节奏地依次注意身体的各部位,结合默念“松”的方法,逐步把全身调整得自然、轻松、舒适,以解除思想、机体的一些紧张状态,使紧张与松弛趋于平衡,同时,逐步集中注意力,摒除杂念。

(3)适用范围:本功适用于高血压病、中风、肠胃病、神经衰弱、内脏下垂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