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度报告2010
19102200000043

第43章 尚在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发展情况(4)

3.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济南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由市区线、市域线构成。市区线由6条轨道线构成,总里程262km,共设154站,换乘站18座,整个线网设计日运送旅客约450万~500万人次。满足2030年以后济南市600万城市人口的规模需求,届时,轨道出行比例将占到公交出行比例50%以上。最高速度推荐80~100km/h,平均速度35~45km/h。

4.5.3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线路

1.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

线路长70km,共设35站,6×A编组,起终点为归德镇-孙村。1号线是所有线路当中最重要的一条线路,沿主城中轴东西横贯整个城市,并且直连了济南西站、济南站和济南东站3大交通枢纽。

2.济南轨道交通2号线

线路长58km,共设35站,6×A编组。2号线为一条在主城与1号线平行的干线轨道,在东部郊区又起到了纵向连接线路作用,并且直接服务于遥墙机场。轨道交通2号线东起高新区,向西穿越市区后,一直延伸到长清区。

3.济南轨道交通3号线

线路长32km,共设20站,6×B编组。3号线从高新区向东,一直延伸到孙村。3号线为主城中轴的南北向纵向干线。并且跨过黄河,服务到黄河北岸地区。

4.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

线路长45km,共设28站,6×B编组。4号线。南北贯穿英雄山-大纬二路-济泺路,北起泺口,南至重汽技术中心。4号线为第二条通向长清区的轨道线路,在主城区北部起到了东西横向连接线路的作用。

5.济南轨道交通5号线

线路长26km,共设20站,6×B编组,5号线从历山路中段(约解放桥附近)出发,一直延伸到位于长清区的大学科技园。5号线为主城区一条东南半环状辅助线路。

6.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

线路长31km,共设16站,6×B编组。6号线西边的终点在腊山新村,东侧的终点则在济南国际机场,6号线服务于东北郊的王舍人镇,郭店镇和唐王镇等郊区组团。

济南市已初步规划了6条轨道交通线,但北京城建总院专家目前表示,原来的6条线路只作为参考,规划部门将会重新规划济南的轨道交通线路。设计部门这次将会对济南的客流量做一个详细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做出轨道交通的设计方案,至于原来初步设想的线路,将会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但至于未来线路的走向、线路的总长度及到底建几条轨道交通线路,这需要在客流调查出来后才能再作决定。

市域线由两条线构成,7号线由2号线向外延伸至平阴;8号线在历城站附近和6号线相衔接,沿胶济铁路,向东延伸到章丘。

4.5.4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前期工作进展

2009年6月20日,济南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签订了《济南市轨道交通规划技术咨询合同》,由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承担济南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建设规划、客流预测、泉水保护专题研究和1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等规划、报告的编制任务。

济南是泉城,泉水保护是轨道交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省市领导和广大市民非常关注,泉水保护对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影响重大,泉水影响研究的成果和结论是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根本和基础。为此,济南市政府果断决策,决定首先开展轨道交通建设对泉水的影响研究,为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奠定基础。

截止到2009年底,济南市轨道交通建设前期工作第一阶段(线网规划阶段)的地质勘探工作已全部完成,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围绕济南城区有可能布局轨道交通线路的主要道路,采用钻探、微动探测、陆地声纳、地质雷达、浅层地震、抽水试验、示踪试验、室内试验等综合勘查手段,应用三维地质建模、综合分析评价等方法,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写完成了《济南市轨道交通建设对泉水影响研究报告(线网规划阶段)》初稿,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布局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中国地铁工程咨询公司根据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远景规划发展研究、泉水影响研究阶段性成果和客流预测分析等,提出了济南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预选方案,向市领导和有关部门作了汇报,根据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对线网规划预选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编制完成了《济南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初步方案》初稿。

2010年,《济南市核心都市区远景规划研究》科技成果鉴定会召开,该研究成果为城市远景发展、服务轨道交通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这项研究是为配合济南市轨道交通建设而开展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该项课题以《济南都市圈规划》等战略规划为依据,从分析研究上位规划、相关规划及国内外相关领域规划入手,对城市远景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发展策略、空间结构、交通组织和总体布局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与轨道交通建设相衔接的城市远景发展框架,下半年完成济南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论证工作。

4.5.5济南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介绍

2009年2月6日,《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济南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济政办字[2009]5号)颁布,张建国市长任组长,王良常务副市长、陈先运副市长和邹世平副市长任副组长,市发改委、建委、财政局、国土局、规划局、环保局、交通局、市政公用局、金融办和政府投融资管理中心等部门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2009年8月31日,王良常务副市长组织召开会议,宣布济南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济南市轨道办)正式组建成立。济南市轨道办全面负责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内设综合、规划、建设和拆迁4个组,暂定工作人员15人。

2009年9月7日,从市发改委、建委、国土局、规划局、环保局、市政公用局、园林局和城建投融资管理中心等部门抽调的工作人员全部到市轨道办报到,办公地点暂时设在济南市经二路193号。

4.5.6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大事记

2009年2月6日,济南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

2009年6月20日,济南市与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签订了《济南市轨道交通规划技术咨询合同》,标志着济南市轨道交通规划编制等前期工作正式启动。

2009年8月31日,济南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组建成立。

2009年12月31日,济南市轨道交通建设前期工作第一阶段(线网规划阶段)的地质勘探工作全部完成,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济南市轨道交通建设对泉水影响研究报告(线网规划阶段)》初稿,中国地铁工程咨询公司编制完成了《济南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初步方案》初稿。

2010年1月,济南与周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启动。

2010年7月16日,济南市政府与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双方将进一步在轨道交通等交通基础设施和土地开发、旧城改造、市政基础设施等领域开展合作。

2010年7月,《济南市核心都市区远景规划研究》科技成果鉴定会召开,该研究成果为城市远景发展、服务轨道交通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010年12月,《济南市轨道交通建设对泉水影响研究报告》和《济南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已经通过专家评审。

4.6太原

4.6.1太原市2010年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最新动态

太原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已编制完成,在编制过程中,于2010年4月25-27日,8月28日,9月10日经过3次专家咨询。

2010年12月《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经太原市政府常务会讨论通过,并报省发改委、住建厅,2010年底正式上报到国家发改委、住建部。

4.6.2太原市城市总体规划和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1.太原市城市概况

太原是山西省省会,地处黄土高原东部,汾河流域中部,西、北、东三面环山,南部为开阔的河谷盆地,汾河纵贯全市,是山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交通和信息中心,是中国22个特大城市之一,在全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布局中,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双向支撑作用。全市总面积6959km,其中市区面积1460km,现辖6区(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3县(清徐县、阳曲县、娄烦县)、1市(古交市)和2个国家级开发区(太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太原市高新技术开发区)、2个省级开发区(太原工业园区、太原不锈钢生态工业园区)。截至2010年9月30日,全市总人口达433.6441万人,其中常住人口398.2479万人,市区人口300万。居住一个月以上、半年以内的流动人口33.1328万人。核查后,新增人口43.1948万人。

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778.05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增速比上年(2.6%)提高8.4个百分点。GDP总量比上年净增加232.81亿元。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1.37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798.49亿元,增长12.0%;第三产业增加值948.19亿元,增长10.5%。全市财政总收入321.88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增速比上年(-8.9%)提高24.0个百分点。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58元,比上年增长10.6%,增速比上年(2.5%)加快8.1个百分点。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106元,增长3.4%。农民人均纯收入7611元,比上年增长11.5%,增速比上年(7.4%)提高4.1个百分点。

2.太原市城市总体规划

太原市是山西省省会,承东启西的区域中心城市,总体规划以城市现状空间结构为基础,结合城市空间拓展方向和模式,构筑“三横三纵”的城市轴线网络。3条南北向纵轴为城市拓展轴,分布于汾河两岸,联系主城和新城,并向外延伸至清徐、阳曲等市区外围组团,引导老城服务职能的疏解和产业职能的外迁,推动新城和外围组团的建设。三条东西向横轴为城市联系轴,旨在优化汾河两岸的联系,加强城区内部的整合,组织各级城市中心,塑造有序的城市景观,实现城市内部的协调发展。通过都市区资源整合,推进太原城镇一体化,构建山西省发展的核心空间,提升太原区域核心竞争力,带动省域经济发展。

3.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网规划

太原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兼顾引导、促进城市发展的功能和缓解交通供需矛盾的双重功能,结合太原市中心城区和都市圈的规划特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由市区线和市域线组成。总长为233.6km,其中市区线5条,市域线2条。共设152站,设计日运送旅客400万~500万人次。可以满足2030年以后太原市500万~600万城市人口的规模需求,届时,轨道出行比例将占到公交出行比例55%以上。最高速度推荐80~100km/h,平均速度35~45km/h,部分线路郊区部分在50km/h以上。

4.6.3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线路

近期规划为1、2、3、4、5号线,远景规划为6、7号线。

1.太原轨道交通1号线

该线为一条东西向跨越汾河、联系迎泽和武宿两个市级中心及太原站和太原南站两个铁路交通枢纽的骨干线路,线路长32.0km,共设28座车站,其中有城市轨道换乘站5座。功能:覆盖东西向主要客流走廊,联系主城区汾河两岸,同时跨越桶蒲铁路,联系铁路东西两侧片区,该线路快速联系了主城和新城两个组团,同时联系了迎泽、武宿两个市级中心。途径道路:迎泽大街、朝阳街、太行路、马练营路。

对外衔接:连接了太原站和太原南站两个重要的铁路枢纽,汽车客运西站、太原客运站和太原南站(北营)客运站3个公路客运枢纽,加强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与铁路、公路对外交通枢纽的一体化衔接。建设时间:2013-2017年。

2.太原轨道交通2号线

该线为一条南北向穿越主城组团,联系主城和新城组团的骨干线路,线路长37.6km,共设31座车站,其中有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5座。

功能:覆盖中心城区南北向的主要客流走廊,联系了主城和新城两个组团,同时快速联系了迎泽、长风两个市级中心和龙城、小店南两个市级副中心。

途经道路:新兰路、恒山路、解放路、长治路、人民路。

对外衔接:与太原客运北站、太原客运南站相衔接,实现公路对外客运与城市轨道交通的一体化衔接。建设时间:2012-2016年。

3.太原轨道交通3号线

该线为一条东西向骨干线,主要加强了主城区南部汾河两岸各片区的联系,线路长22.5km,共设20座车站,其中有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车站6座,功能:加强主城区南部汾河两岸各片区之间的联系;途经道路:南内环西街、长风街;对外衔接:与太原西站(义井站)、太原客运西站衔接,实现了城市轨道交通与铁路、公路对外交通系统的一体化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