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度报告2011
19102300000037

第37章 其他在建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发展情况(8)

3.东莞轨道交通3号线

3号线途径长安、大岭山、松山湖、大朗、东坑、常平、桥头和企石8个镇区,是一条西南至东北走向的路线,全长66.2km,设站24座,其中7座换乘站。其中两个换乘站分别与1号线和2号线交汇,两个换乘站与广深铁路、京九铁路在常平镇境内交汇,两个换乘站分别在松山湖和长安镇与莞惠城际线、穗莞深城际线交汇,一个换乘站与规划的虎岗城际线交汇。3号线一期(东莞东站至长安新区南站)计划于2014年开工,2019年建成;二期(东莞东站至企石博厦站)计划于2018年开工,2021年建成通车。

4.东莞轨道交通4号线

4号线位于东莞东南部,呈东西走向,途径黄江、塘厦、清溪3个镇区,全长26.8km,设站9座,其中1座换乘站,在黄江中心站与1号线换乘。4号线预计在2019年动工建设,2022年建成通车。

3.7.4东莞市2011年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情况

东莞2011年尚处在建设期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为2号线首建线路。

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首建线路途径石龙、茶山、东城、南城、厚街、虎门6个镇街,连接东莞西部的密集城镇带,呈北至西南走向。2号线首建线路全长37.8km,设站15座。沿线站点为:东莞火车站、茶山站、榴花公园站、下桥站、天宝站、东城站、旗峰公园站、鸿福路站、西平站、蛤地站、陈屋站、寮厦站、珊美站、展览中心站、虎门火车站。市民从南城的会展中心到石龙只需10多分钟;新东莞火车站建成,返港居民可从石龙直接到香港。东莞火车站和轨道交通2号线的联合动工,最大的意义在于缩短了东莞与广州深圳之间的城际距离。

2号线首建线路试验段(天宝站-东城站)已于2010年3月率先开工建设,目前试验段已进入盾构掘进阶段,除线网控制中心外其他各土建标段均已开工,车辆、车辆牵引系统、信号系统及其他机电设备的招标工作已同步开展。2号线首建线路预计2015年完工通车。

3.7.5东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介绍

东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于2009年7月21日,是东莞市直属,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的国有独资公司。实行“一体化”和“小业主、大社会”的管理模式,主要负责东莞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设计、建设、运营、投融资等工作,对整个工程的资金筹措、进度、投资、质量、安全和风险以及建成后的运营、管理承担全部责任。经营范围包括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维护、经营开发和综合利用;投资兴办实业;自有物业管理;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相关业务咨询与培训。公司现有员工150多人,下设综合部、人力资源部、总工程师室、计划财务部和工程部5个部门,各部门下设若干室,分别是:行政室、党群室、档案室;招聘培训室、薪酬考核室;策划室、技术室、质量安全室;企业管理室、合同室、财务室;前期室、总体室、土建室、车站设备室、系统设备室、车辆室。

3.7.6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程

东莞市轨道交通,是中国广东省东莞市计划中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至2005年底,有关东莞轨道交通技术文件的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东莞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亦已报送到广东省发改委和建设厅以待审批。在2006年9月25至26日《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通过了专家评审。2007年2月,东莞轨道交通获省政府的批准。2007年3月,东莞市被中国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列为“轨道交通第二批待批城市”中的首位。2008年5月和12月,《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分别通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的评估和审查。2009年7月经国务院同意,获国家发改委批复。2010年3月,2号线首建线路试验段(天宝站-东城站)率先开工建设。同年12月,东莞市轨道交通2号线(东莞火车站-东莞虎门站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

2011年2月,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2号线(东莞火车站-东莞虎门站段)工程初步设计获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复。同年,东莞市编制完成了《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调整)》和《东莞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16)》。2011年9月15日,《东莞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16)》通过省级专家评审。按照专家评审意见,本轮建设规划年限调整为2012-2018。

3.7.7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大事记

2005年12月,《东莞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报送到广东省发改委和建设厅以待审批。

2006年9月,《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通过了专家评审。

2007年3月,东莞市被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列为轨道交通第二批待批城市中的首位。

2009年8年27日,东莞市轨道公司挂牌成立。

2010年3月26日,东莞市轨道交通R2线首建工程试验段(温南路站-东城路站)正式开工。

2010年12月23日,东莞市轨道交通R2线东城车辆段正式开工。

2010年12月,东莞市轨道交通R2线(东莞火车站-虎门火车站段)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式通过国家发改委批复,批复同意建设东莞市轨道交通R2线首建工程。

2011年1月-8月,市委、市政府、市人大陆续制定了《中共东莞市委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东莞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东莞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融资管理办法》、《东莞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土地利用与沿线建设规划控制管理办法》、《东莞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专项储备与联合开发办法》、《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暂行规定》、《东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等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1+6”系列文件。

2011年2月16日,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R2线(东莞火车站-东莞虎门站段)工程初步设计获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复。

2011年3月9日,东莞市政府公布了R2线1~15号车站中英文命名。R2线车站名称自北向南依次为东莞火车站、茶山站、榴花公园站、下桥站、天宝站、东城站、旗峰公园站、鸿福路站、西平站、蛤地站、陈屋站、寮厦站、珊美站、展览中心站、虎门火车站。

2011年6月29日,东莞市轨道交通R2线试验段天宝站至东城站区间盾构始发。

2011年9月15日,《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16)》通过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主持的专家评审。

2011年10月14日,东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作为协会理事单位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

2011年10月27日,东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作为会员单位参加了在深圳市召开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资源经营协作委员会2011年年会。

2011年11月18日,环保部通过《关于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R2线(东莞火车站-虎门火车站段)环境影响补充报告的批复》(环审﹝2011﹞336号),R2线茶山站至天宝站线路敷设方式由高架改为地下等工程变更的环境影响能够得到一定控制,同意东莞市按照变更后的方案进行工程建设。

3.8昆明

3.8.1昆明市2011年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最新动态

2011年,昆明地铁1、2号线首期工程、3号线的建设顺利展开。3月28日,昆明地铁首期工程正式开始铺轨。6月24日,昆明地铁首期工程南段车站主体结构全部完工。6月30日,小王家营站至呈贡北站地下盾构区间左线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昆明地铁首期工程最长地下区间隧道全线贯通。

在全面推进在建项目的同时,昆明同步启动了新一轮线网规划和建设规划的修编工作,目前建设规划修编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

3.8.2昆明市城市总体规划和轨道交通规划

1.昆明市城市概况

昆明市是云南省省会,位于云南省中部,东经102°10′~103°40′,北纬24°23′~26°33′,辖6区、7县、代管安宁1市,另管辖3个国家级开发区,全市面积21473km2,市区面积330km2,全市人口726.31万人,常住人口643.2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占全市人口的64%,为411.66万人,聚居着26个民族,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3.84%。

昆明市是中国唯一面向东盟的大都市,同时也是中国着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素以“春城”着称。

2011年昆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00亿元,同比增长14%以上,全市预计累计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17.69亿元,同比增长25.2%,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90亿元,同比增长17%以上。

2.昆明城市总体规划

昆明市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市域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按主城、新区、次级城市、县城和建制镇布局。基本方针是:改变人口和产业过于集中的主城的状况,在合理发展的同时,着重发展区域卫星城镇,通过发展新区、次级城市、县城和建制镇,实现人口和产业的合理分布。针对主城5个次区域(二环路内核心区、北市区、南市区、西市区、东市区)的实际情况,通过“内疏、北引、南限、西优、东进”的不同发展策略,形成“五区三轴,一主三副,轴向开拓,自然分隔,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实现主城规划结构布局和建设目标的优化。

3.昆明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远景推荐线网方案由9条线路组成,3条骨干线、2条辅助线、1条专线及3条填充线组成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网,线路全长296.7km,在线网修编的同时,昆明对市域轨道交通做出了相应的规划预留。

3.8.3昆明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线路

1.昆明轨道交通1号线三期及延长线

1号线三期起于西昌路站,沿西昌路向南前行,于金碧路与西昌路交叉口设弥勒寺站与5号线换乘,之后沿金碧路下穿盘龙江后南拐,穿铁路局小区后下穿2号线,沿北京路接入环城南路站,线位止于环城南路站北侧端头井。线路长4.108km,沿途设西昌路站、弥勒寺站、金碧广场站、得胜桥站4座车站。

1号线延长线起于云南省公安大学,沿规划道路向南延伸,穿越北教场、理工大学,于学府路口设理工大学站与4号线换乘;在建设路与一二一大街交叉口设师范大学站,之后穿越昆明学院校区至西昌路站止。线路长度约3.531km;沿途设教场北路站、理工大学站、师范大学站3座车站。在北二环路北侧设锅盖山停车场1处。

2.昆明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

2号线二期:北起于环城南路站,沿北京路向南地下布置,穿过昆明火车站后,线路沿官南大道往南,过六甲站后,线路出地,沿官南大道高架继续往南,直至苏王村;终点与5号线共用苏王村车辆段。

线路全长9.47km,沿途设昆明火车站、南坝、日新路、怡园小区、广福路、盘龙村、六甲、龚家村、苏王村等9座车站,其中地下车站7座,高架车站2座;设停车场1处(与5号线苏王村车辆段合址共建)。

3.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

4号线为连接主城与呈贡的西北、东南方向辅助线,串联了主城西北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城中心区、主城东南的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并向南连接呈贡新城。沿线经过主城去的高新区行政教育中心、海屯路居住中心、金鼎科技园、学府路教育片区、昆明北站枢纽、大树营枢纽、黑土凹枢纽、经开区商业办公中心、螺蛳湾商贸城,呈贡新城的斗南、乌龙、吴家营片区及呈贡火车站,规划将形成较为密集的客流走廊。4号线全长43.5km,设置车站26座,平均站间距约1.7km。

4.昆明轨道交通5号线

5号线为线网中主城东北-西南向的辅助线,线路起点为东北部的世博园,穿越城市中心区,到达西南部的滇池度假区。线路连接着世博园、动物园、翠湖、胜利堂、省博物馆、滇池旅游度假区等众多旅游景点,覆盖了昆明市重要的景观轴线。5号线全长24km,设置车站20座,平均站间距约1.2km。

5.昆明轨道交通6号线

6号线作为全国机场轨道交通示范线,是一条连接主城与空港的机场专线,主要服务于进出机场的航空旅客,同时兼顾空港经济区的高端商务客流,是一条提供“安全、快捷、舒适、优质”服务的客运专线。线路起于东风广场,设拓东路站与首期工程的塘子巷站L形换乘,经拓东路、东郊路,下穿菊华立交后设菊华东站与4号线换乘,后线路拐向北侧经归十西路、过虹桥立交,在东部客运站附近设东部客运站站,与3号线换乘,之后沿机场高速公路路侧至新机场,并在大板桥镇附近设大板桥站,在新机场内设综合交通枢纽站和航空港南站。6号线全长25.7km,设置车站6座,平均站间距约4.98km。

3.8.4昆明市2011年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情况

昆明地铁于2008年12月19日首期工程试验段开工建设,目前开建项目详细情况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