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度报告2011
19102300000065

第65章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部分单位介绍(1)

8.1年度报告协办单位

8.1.1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是研究型事业单位,从事道路、桥梁、管道、地下工程、材料及制品、工程机械等方面的研究和监测工作,取得40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省(市)、部级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百余项。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是全国市政行业中唯一的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已培养出了一批高素质的研究生,成为建设行业科技领域的骨干。

地下工程建设预报预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是北京市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有益补充和后备军,是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是北京市科委2011年度在城市建设方向上认定的唯一一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由“1个平台体系+1个实验基地+1个实验中心”构成。

“地下工程建设与运营安全保障平台体系”分别由“地下工程综合参数与空间超前地质预报平台(前方灾害预报)”+“地下工程突发事件预警与应急响应平台(过程灾害预警)”+“地下工程抢险加固平台(发生后的抢险加固)”构成。

“地下工程建设预报预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针对地下工程建设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工作,致力于我国隧道和地下工程施工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通过先进的技术和系统装备降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风险、确保安全。

主任:叶英,桥梁与隧道工程博士,教授级高工,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硕士生导师,山东大学、中南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兼地下工程建设预报预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隧道施工检测、监测、超前地质预报、信息化施工与安全保障方面的研究工作;编着《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隧道施工信息化预警》;以第一作者发表主要论文30余篇。

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王梦恕院士;

主任:张泛总工;

委员:崔玖江、杨广武、乐贵平、张顶立、李术才、周宏磊、徐祯祥、萧岩、徐贺文、李正斌、王晓江、王贯明、叶英。

实验室人员组成:现有人员52人,是一支拥有岩土、结构、仪器设备等多学科集成的专业团队。参与了鸟巢建设、60周年阅兵、地铁建设、灾害应急抢险等北京市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活动、基础设施保障及应急抢险等工作。

实验室研制的USEP21型地下工程施工综合参数与空间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研制的TMIGS隧道施工信息化预警平台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三维动态数据监测系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实验室已完成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北京市科委重大需求项目、交通部西部项目、联合攻关等多项科技项目;获得专利、国家级工法、省部级奖项多项。目前仍在围绕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首都发展战略,致力于我国隧道和地下工程施工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通过先进的技术和系统装备降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风险、确保安全。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度报告2011》协办单位。

联系方式如下。

单位名称: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3号

邮编:100037

电话:010-68334262传真:010-68342005

8.1.2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北京交通大学的核心技术,成立于2009年12月,旨在全力进行自主知识产权的轨道交通安全苛求系统CBTC核心技术产业化,面向公众提供高效、可靠、低耗能的轨道交通控制设备,并针对产品提供优质、全面的技术支持服务。

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掌握具有自主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简称CBTC信号系统)核心技术的高科技公司,是获得国际独立第三方SIL4级安全认证的、国家发改委认可的信号系统总承包商之一,建成了国内第一条自主创新CBTC亦庄线示范工程,使得中国成为继德国、法国、加拿大之后,第四个成功掌握该项核心技术并开通运营的国家。公司致力于建立一个符合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和磁悬浮三大领域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技术和产品体系。

目前北京交控科技取得的资质与业绩如下: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软件企业证书;

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认证;

国内第一个取得英国劳氏公司颁发的、国际通行的“自主开发CBTC系统产品SIL4级的独立第三方安全认证证书”;

公司核心产品CBTC系统被列入国家自主创新政府采购目录;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09年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突出贡献单位”表彰;

北京轨道交通创新技术产业联盟通信信号分联盟的牵头单位;

公司承担的北京轨道交通亦庄、昌平线自主创新CBTC系统示范工程已经于2010年12月30日开通运营;

承担的重庆单轨3号线CBTC部分核心设备,已于2011年9月28日顺利开通。

北京交控科技正在全力发展成为涵盖CBTC系统标准制定、理论研究、系统设计、产品研发、生产加工、测试验证、工程实施和后期维护服务全生命周期的高科技公司,打造一个对国家、集体、客户、员工负责的创新团队。

2009年8月-2010年12月,担任北京市轨道交通亦庄线示范工程中的CBTC核心设备供货商;

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担任北京市轨道交通昌平线CBTC核心设备供货商;

2010年9月-2011年6月,担任上海高速磁悬浮运行控制系统研发和生产供货商;

2008年12月至今,担任重庆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和二期DCS子系统及应答器设备供货商;

2011年9月至今,承担重庆市轨道交通3号线三期信号系统总包项目;

2011年11月至今,承担北京地铁14号线信号系统总包项目。

2012年3月至今,承担北京地铁7号线信号系统总包项目。

主要技术成果

目前,“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ommunication-Based Train Control简称CBTC)比轨道电路方式开通的调试时间缩短50%的时间,可以实现无线自由波、波导管和漏泄电缆3种地车传输方式的自由组合,实现移动闭塞、固定闭塞和站间闭塞的组合使用。CBTC系统核心技术包括列车与地面信息双向传输技术;大容量的基于通信的CBTC系统的列车综合调度和指挥系统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无人驾驶技术和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自动化技术等。基于通信的CBTC系统是公司主导产品,在国产CBTC领域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旨在并行地取代以往进口的CBTC产品。

1.列车自动防护系统(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

ATP系统主要负责列车的安全,是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本公司的ATP产品以超过10年安全稳定的运行赢得了业主的广泛好评。

2.列车自动驾驶系统(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

ATO系统确保列车高效的运行,是缩短行车间隔、有效提高行车效率的可靠设备。

3.地车无线通信系统(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DCS系统的主要功能为CBTC系统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4.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utomatic Train Supervision)

ATS系统是地铁运营调度人员监控全线列车运行和现场信号设备的平台。它通过其他信号系统,获得现场信号设备和列车运行的实时状态信息,并把这些信息显示给调度人员。调度人员根据现场情况发出控制指令。大多数情况下,ATS系统自身会对所获取的实时状态数据进行处理,产生相应自动控制命令。通过采用这种自动化手段,减轻运营调度人员作业负担,提升地铁运营的效率和服务水平。主要功能包括系统管理、信号设备管理、列车管理、时刻表/运行图管理、运行辅助管理、维护信息与告警管理、统计与报表管理、历史数据保存与回放、培训等。

CBTC系统已在亦庄线、昌平线投入运营。这套我国自主创新、100%自主知识产权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满足90秒的列车设计行车间隔,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四个成功掌握该项核心技术并顺利开通实际应用的国家。

在产品的技术服务和售后服务环节上,为了提高服务的质量和响应速度,建立了7×24小时的售后服务规范,与建设商和运营商保持密切关系,不断提高公司的产品改进质量,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提供有益的咨询建议。

主要技术人员简介

郜春海,北京交通大学自动控制专业硕士,教授,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总裁,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CBTC系统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CBTC研发中心主任,北京轨道交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通信信号分联盟牵头人,《都市快轨交通》杂志编委及审稿人,轨道交通自动控制专家。

2002年起,曾先后以项目技术和实施负责人的身份承担多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发改委“国产地铁-列车ATP车载设备的研制”项目、铁道部科技发展项目“机电一体化智能列控车载设备实用化的研究”项目、北京市教委“基于现代移动通信的地铁和轻轨列车调度指挥及控制系统(CBTC)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项目、科技部“十·五”863高速磁悬浮交通运行控制系统集成与分解研究项目、北京市科委“基于通信的城轨CBTC系统研究与开发”项目、科技部“十·五”863高速磁悬浮交通运行控制系统车载设备研究,并于2006年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城市轨道交通运行与控制系统研究”项目、2007年作为项目技术和实施负责人承担北京市科委“基于通信的城轨CBTC系统在现场试验考核试验”项目、2008年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CBTC研发中试及平台建设、2008年作为核心技术和实施负责人承担北京市重大专项“北京轨道交通核心技术研发与示范工程”项目。

带领CBTC自主创新研发团队成员,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如下突破。

(1)首次进行实质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完全国产的基于通信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和控制系统(CBTC)的产业化体系研究。

(2)结合亦庄线示范工程项目,首次实现了我国自主研发CBTC系统工程化、产品化,使得我国成为继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加拿大阿尔卡特后成功掌握该项核心技术并顺利开通应用实际工程的第四个国家。

(3)基于半实物仿真理论,首次建立了基于最小系统及测试案例的综合仿真测试平台,提供了可视化的线路和列车运行环境,制定了与轨旁设备、车载设备及地-车通信之间的透明接口,实现了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中点式、连续式及点-连式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相关技术的仿真,同时,能够完成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核心设备的功能测试及工程化设计与验证。

(4)探索并践行了一条基于“政、产、学、研、用”模式核心技术基础理论研究、研发、中试、示范应用及其产业化自主创新路径。

获奖履历: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技术发明人,第一发明人身份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2008年获“北京地区产学研先进个人”等称号,2009年获“北京市教育标兵”称号,2010年被铁道部《路讯》评为“中国铁路十大风云人物”。

2011年获得‘推动“北京创造”的十大科技人物’称号。

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度报告2011》协办单位。

联系方式如下。

单位名称: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科技园海鹰路6号院2、3号楼邮编:100070

电话:010-52820888传真:010-52520800

8.1.3京投银泰股份有限公司

京投银泰——专注于轨道物业综合开发的地产公司

京投银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投银泰)是专注于轨道物业综合开发的地产公司。公司于2009年3月完成定向增发,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和中国银泰投资有限公司分别为公司第一、二大股东,确定了以轨道物业综合开发为主线,辅以景观物业开发和城市高端综合物业开发的公司发展战略。

2011年9月,公司获得北京郭公庄地铁车辆段综合开发项目,标志着公司在轨道物业开发领域迈出了由战略规划向战略实施阶段的关键性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