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度报告2011
19102300000075

第75章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部分单位介绍(11)

陈朝东:清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学士、硕士,浙江大学固体力学专业博士,现任第二炮兵工程设计研究院院长,大校军衔,高级工程师。兼任中国勘察设计协会、解放军工程建设协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护工程分会、都市快轨交通理事会、北京市勘察设计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护工程分会工程设计与施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发射工程与地面设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环境工程、工程防护等领域的设计、科研和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国家发明专利6项,主编出版《特殊废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汉英环境科学与工程词汇》等学术着作12部,2006年被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11年被评为“全军科技领军人才”。

联系方式如下。

单位名称:第二炮兵工程设计研究院

单位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德里北街18号邮编:100011

电话:010-66339519传真:010-84113683

8.3.6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地铁院”),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6月的广州市地下铁道设计研究院,2009年1月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城市轨道交通、市政、人防、建筑和环境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咨询、科研及总承包等业务。秉承“追求设计经典,提升城市品质”的企业使命,经过多年发展,广州地铁院已成为一家实力雄厚、经验丰富、信誉良好、享誉全国的行业甲级设计研究院。广州地铁院下设施工图咨询有限公司、蓝图办公服务有限公司等子公司。

资质:广州地铁院具备工程规划、勘察、设计(市政、建筑)、咨询等甲级资质,具备施工图审查资格,并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先后获得“中国建设系统企业信用·信誉AAA级单位”、“守合同重信用单位”等称号。

资源:广州地铁院共有员工人数830人(含子公司),其中具备高级、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员工超过450人,具备国家注册专业资格员工近100人,专业门类齐全。目前建成了包含项目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在内的信息管理系统,配备了众多专业软件,具备强大的远程设计和技术支持能力。

业绩:广州地铁院先后承担了广州市轨道交通1、2、3、4、5、6、7、8、9、10、11、13、14、16、21号线和广州-佛山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线等工程的前期咨询、勘察、工可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设计咨询和总体总包工作。近年来业务范围已遍及佛山、东莞、深圳、南宁、成都、西安、北京、天津、沈阳、无锡、苏州、南京、宁波、福州、厦门、南昌、长沙、武汉、郑州共19个大中城市,承担了多个城市轨道交通的总体总包设计任务,并完成了150多座轨道交通车站、180多公里区间隧道的施工图设计业绩,机电与系统设计涵盖了整个轨道交通工程。同时广州地铁院还完成了较多的轨道交通线网资源共享、线路沿线物业开发、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接驳、地下空间利用、市政公用工程、综合交通枢纽等咨询和设计。

科研广州地铁院始终坚持科技创新的方针,成功研发了许多新技术并拥有多项国家专利,是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下设建筑规划方案研究室、盾构技术研究所、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地下工程专业委员会等学术研究机构。先后主编或参编《地铁设计规范》《盾构隧道工程设计规范》《城市轨道交通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城市轨道交通直线电机牵引系统设计规范》《预应变混凝土节段预制桥梁设计规范》《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安全保护技术规范》等10多项轨道交通的国家或行业标准。

荣誉广州地铁院先后荣获国家、建设部、广东省、广州市颁发的科技进步和优秀规划、勘察、设计、咨询成果等各类奖励和荣誉称号120多项,其中重要的奖励和荣誉称号有“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环境友好工程环境保护设计优秀奖”、“国家优质工程奖”、“全国优秀工程设计奖”、“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全国优秀勘察设计院”等。

广州地铁院将继续秉承“遵守法规、精心组织、诚信服务、创新发展、顾客满意、健康安全、节能降耗、持续改进”的管理方针,致力于安全、节能、经济、环保的城市轨道交通的设计与建设,为改善城市交通、提高出行质量、促进城市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是《都市快轨交通》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

《都市快轨交通》理事会常务理事代表介绍如下。

刘智成:1972年10月生,现任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西南交通大学地下工程与隧道专业毕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设计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副会长。主要侧重于轨道交通、结构工程的设计与研究,曾主持多项国家重点工程的设计与研究,经验丰富,业绩卓着。由其主持完成的“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工程设计”项目先后荣获“广东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和“全国优秀勘察设计行业二等奖”;由其主持完成的“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工程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荣获“铁道部科学技术二等奖”。组织或参与了广州、长沙、苏州等多个国内城市地铁项目的审查。近年来发表论文近10篇,主编出版着作1本,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中青年专家。

联系方式如下。

单位名称: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广州市环市西路204号邮编:510010

电话:020-83202600传真:020-86692750

8.3.7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创建于1963年,是以从事城市基础设施勘察设计为主的综合性设计咨询研究单位,具有国家工程设计甲级、国家工程勘察综合甲级、工程测绘、工程咨询、工程造价、工程监理甲级资质,可以为工程建设全过程提供服务。业已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3项管理体系认证、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城建院现有13个专业院和总承包部,6个职能部门,拥有独资子公司3家、外省市分院和驻外机构3家,并建有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研发)机构,职工总数近1200人。

上海城建总院在近50年的专业历程中屡创精品,在公路与城市道路、交通工程、桥梁工程、给水排水与环境工程、隧道与地下工程、轨道交通、工业与民用建筑、园林景观、电气自动化、工程造价以及勘察、测量、监测、监理等领域中硕果累累。荣获国家、部和市级优秀设计奖、优秀咨询奖和科技进步奖等420多项。拥有各类专利173项,其中发明专利26项。主编和参编各类标准、规范、通用图20项。

自1997年以来,城建总院始终位于上海市勘察设计单位综合考评前10名,全国百强之列,并跻身于中国工程设计企业60强;首批被授予上海市优秀公司,并连续荣膺此光荣称号。近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上海市文明单位、金杯公司、质量管理奖、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职工最满意企业、专利试点企业、创新型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城建总院担任轨道交通设计总体的上海市轨道交通7号线及北延伸段工程、11号线北段一期工程顺利运营后,11号线北段二期工程、16号线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城建总院还参与了天津6号线、Z4线、北京6号、14号线、苏州地铁1号线等诸多轨道交通设计、审图工作,并再次打开海外市场,承接了印度新德里地铁设计任务。城建总院在有轨电车领域的发展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继上海张江有轨电车运营后,又承担了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天津生态城有轨电车、上海临港新城有轨电车规划、设计等。

城建总院以锐意进取、精心设计、持续创新、优质服务的企业精神、张张图纸精心设计、项项工程顾客满意、节能环保、健康安全、持续改进、永创一流的质量方针,为上海以及全国各地的城市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是《都市快轨交通》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

《都市快轨交通》理事会常务理事代表介绍如下。

徐正良: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专业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市政工程设计近30年,在轨道交通、有轨电车、地下空间、综合交通枢纽、排水工程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工程经验,负责承担了上海轨道交通7、11、16号线的总体设计、南京地铁4号线审图、打浦路隧道复线工程、上海崇明越江工程、上海站北广场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地下空间工程、天津于家堡金融中心地下空间等重大项目的设计、咨询工作。

自2003年以来,徐正良以广博扎实的专业知识、工程实际经验和“再坚持5分钟”的毅力,作为3条轨道交通线路的总体设计负责人,主持了上海170余公里轨道交通的总体设计和科研工作,其中轨道交通7号线和11号线北段一期已于2009年年底建成通车。徐正良同志在设计中注重工程的全寿命成本和科技创新,在全部为地下线的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工程中通过精心设计和多项新技术的应用,工程平均造价仅5.5亿/公里,被评为国家市政工程金奖。轨道交通11号线工程中首次在国内采用最高运行速度为100km/h的A型车;目前正在建设的轨道交通16号线首次采用直流1500V三轨供电的最高运营速度为120km/h的舒适型A型车,快慢车组合的运营模式。在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中唯一的3条市域线换乘枢纽——徐家汇枢纽的设计中,应用利用既有地下空间改建为轨道交通车站和地下空间暗挖向下加层专利技术,很好地解决了商业中心地区建造车站的交通、环境和社会正常运行的矛盾。

由于杰出的专业水平和敬业精神,被首批授予上海市重点工程立加竞赛“杰出人物”称号、上海市劳模及上海市十大青年咨询精英等荣誉。多次获得部、市级优秀勘察设计奖、科技进步奖、优秀咨询奖,多项成果申请了专利并得到应用。

联系方式如下。

单位名称: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

单位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路3447号邮编:200125

电话:021-50891688传真:021-63760994

8.3.8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前身是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该中心)成立于1996年,2007年年底由事业单位划转为国有企业。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进取、不断发展,该中心现已发展成为一支多学科、多专业、高学历、高素质,技术力量雄厚、业务经验丰富的专业团队,技术力量、业务范围及软硬件设施均居国内同类机构的前列,在同行业中具有良好的信誉。该中心现有员工128人,中高级职称人数占71%(包括两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硕士人数占43%。具备工程咨询甲级、城市规划乙级和工程设计乙级资质,并取得了ISO9001质量管理国内认证证书(CNAS)及英国皇家认证证书(UKAS)。

该中心业务服务范围主要包括: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区域交通规划和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干线道路网、公共交通、轨道交通、停车、慢行交通、智能交通等专项交通规划;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详细规划与城市交通综合治理改善规划;道路交通工程设计等多方向多层次的交通规划设计与咨询工作。

近年来该中心在立足做好深圳市交通规划设计咨询服务的同时,也开始走出深圳,先后承担了香港、澳门、东莞、佛山、江门、河源、肇庆、福州、南昌等10多个大中城市的交通规划设计咨询项目。

目前该中心累计已完成400余项大中型项目,其中获部优6项,获省优10项,获市优25项。

随着深圳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以及深港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已成为深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近年来,该中心承担了大量的轨道交通规划设计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深圳市轨道交通规划(2011-2030)。

(2)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5-2010;2010-2020)。

(3)珠三角城际轨道深圳地区布局规划。

(4)国家铁路深圳地区布局规划。

(5)深圳轨道交通工程1号、2号、3号、4号、5号、6号、7号、8号、9号、10号线交通详细规划及交通设计。

(6)新深圳站、前海枢纽、福田枢纽、布吉枢纽、龙岗枢纽、机场枢纽综合规划及交通设计。

(7)港深机场轨道联络线前期研究。

(8)穗莞深城际线交通详细规划。

(9)广深港客运专线龙华-皇岗段交通详细规划。

(10)厦深铁路交通详细规划。

(11)深圳市轨道交通票务清分中心建设规划研究。

中心坚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持续发展的精神,竭诚为社会各界提供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