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原典选读
19102700000026

第26章 《诗经》(4)

百家争鸣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历代研究者众多,其中也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意见。

1.关于《诗经》作者的争鸣

《诗经》的作者成分很复杂,产生的地域也很广。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的歌谣。这些民间歌谣是如何集中到朝廷来的,有不同说法。主要的有以下三种:

(1)采诗说

汉代某些学者认为,周王朝派有专门的采诗人,到民间搜集歌谣,以了解政治和风俗的盛衰利弊。最早的记载出现于《左传》另外在《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出牖户而知天下。”当时的采诗官被称为“行人”(见于《左传》)。

(2)献诗说

又有一种说法:这些民歌是由各国乐师搜集的。乐师是掌管音乐的官员和专家,他们以唱诗作曲为职业,搜集歌谣是为了丰富他们的唱词和乐调。诸侯之乐献给天子,这些民间歌谣便汇集到朝廷里。《国语·周语》:“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3)删诗说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认为孔子从三千篇古诗中选择了305篇编成《诗经》。由于《史记》是权威的正史,因此这一说法流传了几百年,直到唐初孔颖达才开始质疑这一记载。他认为:“书、传所引之诗,见在者多,亡佚者少,则孔子所录,不容十去其九,马迁言古诗三千余篇,未可信也。”到了宋代,人们认为《诗经》中有大量的“淫诗”,因此不能承认是由孔子删订而成。从而展开了长达八百余年的删诗说与非删诗说的论战。经过千百年学者的考证,目前学界基本达成共识,即孔子并没有删诗,只是做了校正乐调的工作。而这些,对《诗经》的流传起了重要作用。

2.关于《诗经》四始的争鸣

(1)孔颖达疏引郑玄《答张逸》云:“四始,‘风’也,‘小雅’也,‘大雅’也,‘颂’也。此四者,人君行之则为兴,废之则为衰。”

(2)《史记.孔子世家》:“《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

(3)“大雅”的《大明》,“小雅”的《四牡》《南有嘉鱼》《鸿雁》。《<;诗>;大序》曰“是谓四始。”孔颖达疏:“《诗纬泛历枢》云:‘《大明》在亥,水始也;《四牡》在寅,木始也;《嘉鱼》在巳,火始也;《鸿雁》在申,金始也。’……《纬》文因金、水、火、有四始之义,以《诗》文托之。”

3.关于《诗经》分类标准的争鸣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而分类的标准也有不同的说法:(1)按诗的作用分,以《毛诗大序》为代表。《毛诗序》:“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2)认为按使用场所的不同划分。张震泽《诗经赋比兴本义新探》:“周代通行宗庙祭祀、朝会宴享、日常生活之礼。”《诗》在典礼上有此三用,三用的意义不同,方式也不同,所以就形成了风、雅、颂三体。(3)认为按音乐分,以郑樵《六经奥论》为代表。“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雅又分为小雅、大雅,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以这种说法最受认同。

4.关于《诗经》尊序与废序的争鸣

《毛诗序》是《诗经》各篇前面的题解,对于它的争论最为复杂和激烈,时间也最长久,从汉代至今以有两千余年。汉代《毛诗》兴盛并流传下来,确立了它作为唯一国定题解的地位。但宋代开始宋学反汉学之后,认为《序》不合历史多有谬误和曲解之处,欧阳修、苏辙等人都对《诗序》进行批评,郑樵向《诗序》猛烈攻击,称为“村野妄人之作”,把论点建立在考证基础上来批驳《诗序》的谬误,掀起废序的运动。朱熹的《诗集传》也废《序》不录。而宋学经过四百余年的发展,到了清代,一些注重考证的清代学者开始质疑宋学的弊端,用新汉学反宋学,《序》亦复出。当代学者认为,《序》保存了较多的先秦古说,对后世影响深远,具备一定的历史文献价值。

5.关于《诗经》中一些经典诗篇的争鸣

《关雎》是诗经开篇第一首诗歌,重要的地位使它成为了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关于《关雎》的寓意历代也有多种解读,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一首写求配偶、恋爱成功结婚的诗。可是《毛诗序》却认为《关睢》反映的是后妃之德。朱熹《诗集传》则认为是宫中人所作,君子指文王,淑女指文王之后“太姒”。张超《诮青衣赋》、罗泌《路史》、王应麟《困学纪闻》皆以为是刺诗。只有崔述认为是“君子自求良配,而他人代写其哀乐之情”。

关于《汉广》,方玉润认为是樵夫砍柴唱诗,否定其是恋情诗。陈启源《毛诗稽古编》把《汉广》的诗境概括为“可见而不可求”,即追求爱情。王士禛认为,《汉广》是中国山水文学的发轫。《诗经》中仅有的几篇“刻画山水”的诗章之一(《带经堂诗话》)。

关于《柏舟》的作者和主旨,在历史上曾有长期争论。概括起来主要是两派:一派认为作者是男性仁臣,《毛诗序》说:“言仁而不遇也。卫顷公之时,仁人不遇,小人在侧。”另一派认为作者是女子,鲁诗即以为是卫宣夫人所作,说:“贞女不二心以数变,故有匪石之诗。”(刘向《列女传·贞顺》)现代学者多认为是女子所作。

关于《草虫》的主旨,《毛诗序》认为是描写夫妇和谐,恪守礼仪,即宣扬妻子之德。朱熹《诗集传》则认为是描写诸侯大夫妻子思念丈夫。旧说另有“大夫归心召公说”“室家思念南仲说”“托男女情以写君臣念说”等。

由于《采葛》只是表现一种急切的相思情绪而没有具体内容,所以旧说随意性很大,如《毛诗序》以为是“惧谗”,一天没有见到君王,就担心有人在君王面前说自己坏话,故而仅仅离开一天,也觉得时日甚久,恨不能日夜伴君左右;朱熹《诗集传》则斥为“淫奔”之诗,青年男女向往爱情成了不思进取、不务正业的淫乐之事;吴懋清《毛诗复古录》则以为采葛(萧、艾)比喻平时蓄养人才,“临时方获其用,若求之太急……一日则如三月之久”;牟庭《诗切》又说是“刺人娶妻……而徒溺其色,一日不见,则思之如三月之久”;姚际恒、方玉润、吴闿生却一致认为是怀友忆远之诗,方氏申述云:“夫良友情亲如夫妇,一朝远别,不胜相思,此正交情深厚处,故有三月、三秋、三岁之感也!”(《诗经原始》)近人则多视为怀念情人之作。

关于《北门》,《毛诗序》认为是讽刺仕不得志。郑玄笺曰:“不得其志者,君不知己志,而遇困苦。”三家诗无异义但方玉润《诗经原始》则说是表达贤者安于困苦。现代学者(如高亨《诗经今注》、程俊英《诗经译注》等)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小官吏不堪其苦而向人怨诉的诗。

《谷风》的主题,旧说大体相同,《毛诗序》认为《谷风》是讽刺幽王之作。朱熹《诗集传》认为是朋友相怨之诗。方玉润《诗经原始》认同朱熹的观点,并力驳《毛诗序》“刺幽王”之说穿凿空泛。今人高亨的《诗经今注》、程俊英的《诗经译注》等均取此说。

对于《子衿》的解读,《毛诗序》认为此诗是讽刺乱世学校不修,教育荒废。朱熹指出:“此亦淫奔之诗。”(《诗集传》)看出这是男女相悦之辞,纠正了前人的曲解臆说。“子衿”这个名词也被曹操援引到其作品《短歌行》中,至此该词的原意也由“心上人”正式转变为“文人贤士”。

关于《蒹葭》这首诗的内容,历来意见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三种说法:一是《毛诗序》认为是讽刺襄公。今人苏东天在《诗经》辨义中阐析说:“‘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那个贤人),隐喻周王朝礼制。如果逆周礼而治国,那就‘道阻且长’、‘且跻’、‘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如果顺从周礼,那就‘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意思是治国有希望。”二是“招贤”说。姚际恒的《诗经通论》和方玉润的《诗经原始》都说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即“贤才”:“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三是“爱情”说。今人蓝菊有、杨任之、樊树云、高亭、吕恢文等均持“恋歌”说。如吕恢文说:“这是一首恋歌,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诗人陷入烦恼。说河水阻隔,是含蓄的隐喻。”

《君子偕老》一诗的主旨,除清魏源《诗古微》以为是哀夷姜之诗外,古今各家多从《诗序》之说,以为是刺宣姜之作。认为此诗所写的服饰仪容之美属于理想的“小君”(国君之妻)。而朱熹《诗集传》则以为服饰仪容之美乃是反衬宣姜人品行为之丑。在这点上今之学者多从朱熹之说。

(本部分写作参考:夏传才.《诗经学四大公案的现代进展》,《河北学刊》,1998年第1期)

星星点灯

[1]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

推荐理由:《诗经译注》是《诗经》的全译本。本书由着名学者程俊英教授翻译并注释,作者博采古今《诗经》注家之长,融会贯通,筛汰选炼,解题和注释写得简明而精当,是当今古典文学爱好者不可不备的基本读本。

[2]程俊英.诗经译注(上下)图文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8月

推荐理由:深入浅出地阐释了这一古老民歌的丰富内涵,且配有精美生动的插图,使读者亦能享受到阅读的趣味。

[3]方玉润,李先耕.诗经原始.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2月

推荐理由:《诗经原始(套装上下册)》是方玉润晚年的名作。抛开了封建礼教的东西,转而从自然天性的角度解释《诗经》,给人一种清丽脱俗的感觉,书名为《原始》即欲探求古人作诗本旨而原其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