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物流发展战略研究
19103300000026

第26章 产业与物流联动发展问题和策略(3)

一、我国工业发展的成就及在世界中的地位

(一)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基础显着增强

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又迎来了新一轮发展高潮,各地紧紧抓住这难得的机遇,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工业经济在改革调整中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1.工业生产快速增长,进一步巩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工业规模不断壮大。1978年,我国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工业增加值仅有1607亿元。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工业经济迅猛发展。1992年工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大关,此后每两三年就迈上一万亿元台阶,2000年突破4万亿元。2003年以来更是一年一个新台阶。2007年工业增加值突破10万亿元,达到107367亿元,比1978增长23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1.6%。其中2007年一年实现的工业增加值超过1994年以前17年工业增加值的累计,2003~2007年五年完成工业增加值超过改革开放前25年工业增加值的总和。据美国经济咨询公司的统计显示,1995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中仅占5%,2007年这一比例已升至14%,在全球制造业排行榜上中国与日本并列第二。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30多年来,我国工业占GDP的比重除了20世纪80年代有所降低外,90年代以来所占比重基本上都在40%以上,2007年工业所占比重达43%,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推动着我国经济在世界的位次不断前移。工业为农业、交通运输等各行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了重要的技术装备和支持。与1978年相比,2007年农用化肥增长5.7倍,汽车增长59倍。彩电、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迅猛发展。彩色电视机由1978年的0.38万台增加到2007年的8478万台;电冰箱由1978年的2.8万台增加到2007年的4397万台;洗衣机由1978年的0.04万台增加到2007年的4005万台;房间空调由1978年的0.02万台增加到2007年的8014万台,轿车产量由1978年的2640辆增加到2007年的480万辆。微型电子计算机、手机从无到有,从少到多,2007年产量已分别达到1.2亿台和5.5亿台。

2.工业经济效益显着提高,创造了大量社会财富

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2007年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7155亿元,固定资产原值198739亿元,分别是1978年的45倍和57倍。1999年以来企业实现利润连续大幅增长,增幅基本在30%以上,创造了新中国历史上有记录以来最长的增长期。1999~2007年,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98928亿元,是1998年之前改革开放头21年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的4.5倍。其中2007年一年实现的利润总额比1998年以前21年的利润总和还多5000多亿元。

3.工业实力明显增强,国际竞争力大幅提高

改革开放初期,生产能力不足,国民经济主要由卖方市场主导,大部分商品处于短缺状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程的加快,市场供求关系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绝大部分商品供应充裕。进入21世纪,伴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部分行业产能增长较快,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迅猛增长,大量产品销往国外。

生产能力显着增强。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在能源、冶金、化工、建材、机械设备、电子通信设备制造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及各种消费品等工业主要领域,已形成了庞大的生产能力。与1978年相比,主要产品生产能力成倍增长。发电装机容量由1978年的5712万千瓦小时增加到2007年的68737万千瓦小时,增长11倍;原煤生产能力由1978年的5.8亿吨增加到2007年的25.8亿吨,增长3.4倍;化肥生产能力由1978年的1247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8230万吨,增长5.6倍;粗钢生产能力由1978年的3500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57045万吨,增长15.3倍;水泥生产能力由1978年的7369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18.34亿吨,增长23.9倍;化学纤维由1978年的38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3042万吨,增长79.1倍;汽车由1978年的17万辆增加到2007年的1283万辆,增长74.5倍。

工业产品大量出口。30多年来,我国工业出口品种不断增多,档次和质量不断提高,1980年,我国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出口额占出口商品总额的50.3%,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49.7%。而到2000年以后,工业制成品的该项比例上升到90%以上,初级产品比例则相应下降到10%以下。我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仅机电产品出口居世界第一位的就有近40种。在家电、服装、纺织品、日用工业品、微机等领域,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业工厂或生产基地。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73393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的18.5%。

(二)一、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基本实现了由工农业为主向一、二、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转变

二、三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基本实现以工农业为主向一、二、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转变。30多年来,三次产业在调整中均得到长足发展,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强化,工业实现持续快速发展,服务业迅速发展壮大。1979~2007年,第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4.6%、11.4%和10.8%。三次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由1978年的28.2∶47.9∶23.9调整为2007年的11.3∶48.6∶40.1。与1978年相比,2007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6.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16.2个百分点。

工业结构基本实现了由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程度高、门类单一的结构向劳动密集、技术密集、门类齐全的发展格局转变。30多年来,冶金、能源、纺织、机械、航运等传统工业在改造中实现结构不断调整升级。2004年钢铁工业的连铸比已提高到95.9%,比1980年提高近90个百分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铜、铅先进熔炼生产工艺的产能达到总产能的70%左右,电解铝自焙槽工艺已全部淘汰,改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预焙电解槽技术。耗煤低、发电效率高的单机容量30万、60万千瓦机组已成为我国电力工业的主力发电机组,并逐步向100万千瓦级发展。落后棉纺锭和毛纺锭得到大规模压缩,棉纺织设备的大部分机器采用了变频调速、可编程控制器PLC技术,基本实现了纺机产品的机电一体化。大型燃气轮机、抽水蓄能机组、直流输电设备、超临界火电机组、大型船用曲轴等实现国产化,年产千万吨级的大型炼油厂设备自主化率高达90%。与此同时,电子信息、生物工程、航空航天、医药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技术工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成为带动我国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经过3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在航天技术、核能发电技术、高性能计算机技术、重型机械成套设备制造技术、数控机床制造技术、第三代通信技术等领域都有一系列重大突破。2007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1162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7%,比1995年提高3.0个百分点。

30多年来,我国坚持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提高和改造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了三次产业结构不断向优化升级的方向发展。三次产业中,1979~2007年第一产业年均增长4.6%,第二产业增长11.4%,第三产业增长10.8%。从构成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基本持平,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大幅上升。其中,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从1978年的28.2%下降到2007年的11.3%,下降了16.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由47.9%上升为48.6%,上升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由23.9上升为40.1%,上升16.2个百分点。现代经济的结构性特征越来越明显。

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大调整,70%的就业人口从事农业的局面有了很大的改观,相当比例的人口转而从事工业和服务业。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由1978年的70.5%下降到2007年的40.8%,下降了29.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由17.3%上升至26.8%,上升了9.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由12.2%上升至32.4%,上升了20.2个百分点。

服务业的大发展,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最鲜明的特征。交通运输、批零贸易、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增加就业、方便群众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1979~2007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了14.4倍,占GDP的比重由5.0%上升至5.9%。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了12.6倍,占GDP的比重由6.6%上升至7.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了30.2倍,占GDP的比重由1.2%上升至2.3%。为适应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全球化等的需要,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和旅游等一大批现代服务业呈加速发展态势,大大提高了服务业的整体质量和水平。1979~2007年,金融业增加值增长了30倍,在GDP中所占比重由1.9%上升为4.4%,提高了2.5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了22.8倍,所占比重由2.2%上升为4.8%,提高了2.6个百分点。国际旅游收入由2.6亿美元增加到419.2亿美元,增长了160倍,世界排名由1980年的34位上升至第5位。2007年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达到16.1亿人次和7770.6亿元,比1990年分别增长4.8倍和44.7倍。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工业不管是经济总量还是结构方面都跃上了新台阶。我国已初步确立了“制造大国”的地位,并为实现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从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解析产业与物流联动特点

(一)产业内贸易的定义与研究

产业内贸易(IIT,Intra-Industry Trade)一般指某一时期内同一产业内产品同时发生进口和出口的活动,它是相对于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而言的。业内贸易在当代国际贸易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提高将有助于一国经济贸易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促进其更快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权威经济学文献将产业内贸易解释为“同一产业内具有较为严密的生产替代或消费替代关系的产品的双向贸易活动”。1960年Verdoom在考察比荷卢经济联盟内部的贸易形式变化时,首次关注了这种贸易形式,之后,Balassarubel和Lloyd等相继发现在产业内部存在专业化分工和双向国际贸易的现象。后来产业内贸易就受到西方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如McCorriston和Sheldon、Christololou、Quasmi和Fausti及Imre Ferto和L.J.Hubbard等学者均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北美、欧盟等国家和地区间的产业内贸易现象。

近年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开始运用产业内贸易理论来实证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产业内贸易的水平和结构。随着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深入,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已逐步成为研究的重点,人们主要把东盟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问题,如冯洪峰对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状况与动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与东盟确实存在产业内贸易比重逐渐提高的趋势,规模经济、直接投资和地缘因素是决定中国和东盟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戴枫、耿利敏、孙文远对中国与东盟国家产业内贸易进行了探析,认为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模式正从传统的产业间贸易转向产业内贸易;吴亮对中国和东盟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初探,认为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的基础是双方之间密切的产业内分工,这一分工模式将为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带来一些契机;史智宇运用G-L指数分析了中国和东盟国家间产业内贸易的整体水平和结构,揭示了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逐步从产业间贸易转向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趋势;孙林、赵慧娥通过对中国和东盟产业内贸易波动的实证分析,认为其波动主要是受东盟国家进口需求因素的影响;吕玲丽则运用RCA指数分析了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各自商品的比较优势,认为中国与东盟国家主要贸易商品的比较优势呈现互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