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物流发展战略研究
19103300000041

第41章 中国——东盟农产品物流发展战略与实施(9)

(三)农产品外贸企业还没有建立健全绿色物流机制

落后的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导致农产品外贸企业无暇建立健全绿色物流机制,也阻碍广西与东盟贸易的步伐。2008年广西农产品出口仅7.85亿美元,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401.9亿美元的1.95%,居全国第15位;向东盟出口4.3亿美元,占广西全部农产品出口的54.78%。广西向泰国出口的蔬菜都是些不易变质的蔬菜和香菇、笋干丝等干货,新鲜绿色蔬菜少。蔬菜采摘后分级包装、储藏保鲜、冷藏运输等物流技术滞后,向东盟出口的蔬菜大都属于低档次的产品,价格普遍低于其他国家的同类产品。广西农产品进入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中高收入国家的机会较少。广西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多规模较小,物流一体化流程做得不到位,滥用食品添加剂、色素比较常见,安全和卫生意识淡薄,很容易受东盟国家“绿色壁垒”的打压。泰国从2005年1月对食品内残留毒物作了新的规定,该规定涉及果蔬的栽培、储藏、运输、发送或销售过程,农业毒物残留必须符合规定标准。这一规定提高了对中国出口果蔬产品在生产、运输、销售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对农产品绿色物流做得欠缺的广西贸易企业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三、广西农产品绿色物流推广策略

(一)建立生态农业体系是推广农产品绿色物流的保障

农产品绿色物流仅仅只是物流过程中的绿色化、无害化、品质化,如果离开农产品供应链中的供应、采购、生产和加工环节,农产品绿色物流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建立以生态农业体系为中心的农产品绿色供应链,广西农产品绿色物流推广才会形成保障机制和发展前景。

生态农业是针对现代农业也称“石油农业”或者“化学农业”而产生的,现代农业是早期发达国家在廉价石油的基础上实现高度工业化的农业,其特点是大量使用机械、化肥、农药,“高投入、高消耗、高产出、高污染”的模式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资源衰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全球性危机。1971年,美国土壤学家williamm Albrcchc提出用“生态农业”代替石油农业,主张在尽量减少人工管理的条件下发展农业生产,用非化学方式减少农业对环境的破坏,实现农业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是指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按照农业生态系统内物种共生、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利用的生态学原理,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发展,达到生态和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统一。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是我国迈向现代化国家的最大问题;同时我国又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度,1993年我国净进口石油1000万吨,2007年进口石油1.968亿吨,2009年进口石油约2.038亿吨,我国没有足够的能源发展“石油农业”和后患无穷的“化学农业”。我国发展生态农业,可以更好地保护本以脆弱的生态环境,保障我国的产业基础安全和消费安全,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活富裕和公民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

属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东盟国家以生产和出口热带和亚热带农产品为主,其与广西自然条件相近,但热带作物条件明显优于广西。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后,东盟国家为了在全世界打出农产品质高价优品牌,非常重视生态农业的发展和绿色物流渠道的畅通,并且设置了一系列外国农产品进入本土的“绿色壁垒”,让相邻的广西热带水果产业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和冲击。广西应尽快建立起独具特点的生态农业体系,完善农产品绿色物流通道,才能在更高的平台上搭建中国与东盟农产品交流的桥梁,进而增强广西农产品在东盟的竞争力,扩展广西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是推广农产品绿色物流的根本

农产品绿色物流是现代物流的一个专业分支,对物流基础的要求比较高。我国农村物流相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较为滞后,国家物流振兴规划中对强化农产品物流及农村物流工程都进行了明确的部署,有助于打破农村物流的诸多瓶颈。广西发展农产品绿色物流的自然条件已经具备,但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有点落后。完善面向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广西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部署,一方面要增加投入,为主要农业区配备完善的包括农产品生产、供应、运输、加工和配送各环节的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农产品集货市场、加工产业区、配送中心、运输站场、水旱码头和港口,引入先进的农产品绿色物流推广技术、机械设备。另一方面,从战略高度构筑西南地区与东盟国家大物流基础设施,形成广西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共通共融的农产品物流网络。广西农产品主要通过凭祥口岸与水口、龙邦等陆路边境口岸出口东盟国家,其中汽车运输成为主要的运输方式,运量小、物流成本高,极大地限制了双方农产品贸易往来。改变这种状况,一要完善与东盟国家的交通体系,陆路方面推进南宁至仰光高速公路建设,铁路方面打通南宁到新加坡陆上大通道,海河运输方面直达东盟各主要港口。二要在广西主要城市尤其是面对东盟的南宁、北海、防城港、钦州北部湾四大城市,凭祥、东兴两个边境城市建设上规模、上档次农产品物流园区,实现各地农产品产业和农产品绿色物流联动发展,推动广西与东盟国家农产品物流一体化发展。三要利用加快保税区优势打造广西特色农产品产业集群,理顺通向东盟和国际的绿色农产品通道。钦州港保税区、凭祥综合保税区是我国大西南所特有的,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保税区为农产品产业化、国际化、精细化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平台,也为农产品绿色物流提供了支撑空间。

(三)推广农产品绿色物流技术体系

农产品绿色物流在技术和管理的层面,是指农产品在运输、储存、包装和流通加工等一系列的物流活动过程中,尽量实现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的目标,更深的内涵是人与自然、社会、经济发展应该达到一种大和谐的理念。农产品绿色物流体系的构建,必须形成农产品从运输、保鲜防腐、包装标准、加工储存、配送零售等环节的一体化的冷链与技术体系。我国由于冷链设施和冷链物流装备不足,冷链技术不过关,造成易腐食品特别是初级农产品的大量损耗,食品安全方面存在巨大隐患。据新华社济南2009年10月25日电,从山东省烟台市举行的第10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上获悉,至2009年9月底,全国绿色食品企业共6489家,产品总数17899个。2008年全国绿色食品生产总量9000万吨,产品销售额2772亿元,出口额24.8亿美元,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9.3%。绿色食品企业和绿色食品产业在我国才刚刚起步,还需要同样刚刚起步的农产品绿色物流技术进行强力支撑。

广西绿色食品企业和绿色食品产业规模都不大,从侧面反映了农产品绿色物流技术不过关,农产品以原初形态进入流通渠道者居多,增值空间狭小,产业安全得不到保障。据2009年12月17日“首届广西绿色名优食品产销对接会”的统计数据,截至2008年年底,广西仅有64家绿色食品企业,196种食品取得国家绿色认证,产量246万吨,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这和一个亚热带农业大区身份不太匹配。因为农产品绿色物流技术体系不完善,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产业链条很短。广西与东盟国家对接之后,要通过提高科技水平、延伸产业链条、引进现代要素等手段,增强广西加工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大幅度提高农产品加工业效益。可见,农产品绿色物流技术体系不但可以优化运输、配送、加工和储藏等物流环节效率,而且对生态农业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力。

(四)建立面向东盟的农产品绿色物流通道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后,广西和东盟经济一体化最快是在农业领域,建立一个设施齐全、网络完善、信息发达、物畅其流的农产品绿色物流通道,对双方的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十分必要。建立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绿色物流通道,要做好如下的努力:

第一,完善广西通往东盟的公路、铁路、内河、海洋、航空等运输通道和农产品物流园区、农产品区域物流配送中心等物流设施,将由农产品的专业市场、农产品低温仓储中心、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果菜批发中心、集装箱储运中心等组成广西与东盟的区域性农产品物流中心,在农产品绿色运输、绿色储存、绿色加工和绿色配送等物流环节达到科学、合理、高效、环保水平。

第二,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措施,用自信的姿态面向东盟开放广西农产品生产、流通、物流、开发系统,进一步连接广西东盟的农产品资源与物流要素,建设一个竞争多元、资源共享、风险共担、一体化发展的中国——东盟农产品绿色物流供应链大系统,从大视野、大区域、大物流的角度整合广西与东盟的农产品资源,以整体的态势融入国际农产品贸易体系,提升广西和东盟国家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第三,建设广西-东盟农产品贸易平台,促进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信息交流,理顺与东盟农产品绿色物流的信息通道。广西-东盟农产品贸易平台作为面向东盟的农村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示范项目,收集分析东盟国家和国内的农产品生产销售、国际贸易的政策和技术动态,收集整理广西重点农业企业和农村土特产名录,与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和缅甸等东盟国家的农副产品协会建立合作关系,为全球供应商和采购商提供农副产品市场信息。

第四,积极与东盟合作,建立农产品相关标准化体系,消除农产品贸易和物流通道中的绿色壁垒。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相关标准还没有统一,标准化体系与运作规范不完善,标准体系配套不够,操作性不强。农产品保鲜、储藏和运输等物流标准不一致,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质量控制技术标准互相不协调,农产品物流标准未完全与国际接轨。发达国家在制定农产品技术标准时注重利用WTO的TBT协定和SPS协定,很容易对发展中国家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我国与东盟最突出的地方是在农产品出口标准上分歧比较大,比如越南的香蕉进出口标准为“收获时为75%~85%的成熟度;果皮青绿色或果皮要亮青;果棱稍圆但清晰;果皮与果肉相连不易剥离;有涩味,无熟果味;果硬按不动;果肉结实,易折断,象牙白色,果浆粘而透明;果长平均不小于15厘米;果径平均不小于3厘米;每梳果重量不小于1.2公斤等”,与我国甚至马来西亚等国家的标准大相径庭。现行的农产品“早期收获计划”和注册“身体证制度”不足以消除与东盟的绿色壁垒,要尽快促成政府间的精诚合作制定共同的标准,在国际公法意义上真正开通农产品贸易通道。这也是建立广西与东盟农产品绿色物流通道的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