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古典艺术理论辑注
19104700000009

第9章 画论(8)

[注释]

体——这里指本体。即事物最根本的、内在的因素。属中国哲学范畴。

馀——即余。这里指多余。

少——即短缺,这里指疏漏。

林泉之心——这里意谓以超脱尘世的高雅清静的心境。临——面对。价高——体味山水价值的美和高尚。

骄侈之目——指用骄奢邪侈的眼光。价低——价值低下。

几上——即很小的桌子。如茶几等。

笃论——确当的评论。

妙品——美妙之精品。

凡一景之画,不以大小多少,必须注精以一之,不精则神不专;必神与俱成之,神不与俱成则精不明;必严重以肃之,不严则思不深;必恪勤以周之,不恪则景不完。故积惰气而强之者,其迹软懦而不决,此不注精之病也,积昏气而汩之者,其状黯猥而不爽,此神不与俱成之弊也。以轻心挑之者,其形脱略而不圆,此不严重之弊也。以慢心忽之者,其体疏率而不齐,此不恪勤之弊也。(《山水训》)

——《林泉高致》

[注释]

注精以一之——即精心一意,精神专一。

俱——一同。

严重——此处指谨严持重。

恪勤——严谨勤奋。周——周到。

完——即完全。

其迹软懦而不决——指画面的用笔柔软,怯懦而不确定、不果断。

昏气——昏花之气。汩——乱。

其状黯猥而不爽——指画面的景物灰暗、琐碎而不开朗,不流畅。

轻心——轻率之心。挑之——选择它。这里犹指把握所画的物象。

脱略——犹脱易,即轻率。不圆——即不完整。

慢心——即懈怠之心。忽——忽略。

其体疏率而不齐——指画面的体制构图粗疏草率而不符合规定的限度。

学画花者,以一株花置深坑中,临其上而瞰之,则花之四面得矣。学画竹者,取一枝竹,因月夜照其影于素壁之上,则竹之真形出矣。学画山水者,何以异此?盖身即山川而取之,则山水之意度见矣。

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真山水之云气,四时不同,春融怡,夏蓊郁,秋疏薄,冬黯淡。尽见其大象而不为斩刻之形,则云气之态度活矣。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画见其大意,而不为刻画之迹,则烟岚之景象正矣。真山水之风雨,远望可得,而近者玩习,不能究错纵起止之势。真山水之阴晴,远望可尽,而近者拘狭,不能得明晦隐见之迹。(《山水训》)

——《林泉高致》

[注释]

瞰之——俯视地看它。

度见——尤其可见。

蓊郁——盛貌。

烟岚——岚,山林中的雾气。这里指山林中的烟雾之气。

淡冶——即淡淡,隐隐约约。冶:艳丽。

妆——妆饰。这里意谓梳妆打扮。

大意——即大旨。

玩习——玩味研习。

究——穷尽。

拘狭——受限制所见狭小。

见——同“现”。这里指显现。

山,近看如此,远数里看又如此,远十数里看又如此,每远每异,所谓山形步步移也。山,正面如此,侧面又如此,背面又如此,每看每异,所谓山形面面看也。如此,是一山而兼数十百山之形状,可得不悉乎?山,春夏看如此,秋冬看又如此,所谓四时之景不同也。山,朝看如此,暮看又如此,阴晴看又如此,所谓朝暮之变态不同也。如此,是一山而兼数十百山之意态,可得不究乎?(《山水训》)

——《林泉高致》

[注释]

如此——犹似一种样子。

悉——详尽。

究——穷尽。

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看此画令人生此意,如真在此山中,此画之景外意也。见青烟白道而思行,见平川落照而思望,见幽人山客而思居,见岩扃泉石而思游。看此画令人起此心,如将真即其处,此画之意外妙也!(《山水训》)

——《林泉高致》

[注释]

昏霾翳塞——形容冬天的山昏黑无光,灰蒙的天空遮掩了一切,充满了天地之间。霾:天空被细微的尘烟所笼罩。翳:遮蔽。塞:充满。

景外意也——景象之外所含的意味。

岩扃——即岩洞。扃:门户。

即——走近。

意外妙也——意味之外所具有的美妙。这里指的是画面景象之意更深层面呈现的神游之情,这也是中国山水画所达到的最高境界。

欲夺其造化,则莫神于好,莫精于勤,莫大于饱游饫看,历历罗列于胸中,而目不见绢素,手不知笔墨,磊磊落落,杳杳漠漠,莫非吾画,此怀素夜闻嘉陵江水声而草圣益佳,张颠见公孙大娘舞剑器而笔势益俊者也。(《山水训》)

——《林泉高致》

[注释]

莫神于好——莫过于精神上出于美和善。“好”在这里指美与善。

饫看——饫,意为饱食。这里引申为饱览。

磊磊落落——形容胸怀坦荡。

杳杳漠漠——这里意谓神思深邃而幽远,似入无人之境界。杳杳:深暗而幽远。漠漠:静无声息。

怀素(725-785)——唐书法家。僧人,字藏真。本姓钱,长沙(今属湖南)人。精书,以善“狂草”出名。存世书迹有《自叙》、《苦笋》等帖。

张颠——即唐书法家张旭。

今执笔者,所养之不扩充,所览之不淳熟,所经之不众多,所取之不精粹,而得纸拂壁,水墨遽下,不知何以掇景于烟霞之表,发兴于溪山之颠哉?后生妄语,其病可数。

何谓所养欲扩充?近者画手,有《仁者乐山图》,作一叟支颐于峰畔;《智者乐水图》,作一叟侧耳于岩前。此不扩充之病也。盖仁者乐山,宜如白乐天《草堂图》,山居之意裕足也。智者乐水,宜如王摩诘《辋川图》,水中之乐饶给也。仁智所乐,岂只一夫之形状可见之哉?

何谓所览欲淳熟?近世画工,画山则峰不过三五峰,画水则波不过三五波,此不淳熟之病也。盖画山:高者、下者、大者、小者,盎睟向背,颠顶朝揖,其体浑然相应,则山之美意足矣。画水:齐者、汩者、卷而飞激者、引而舒长者,其状宛然自足,则水之态富赡也。

何谓所经之不众多?近世画手,生吴、越者写东南之耸瘦,居咸、秦者貌关陇之壮阔,学范宽者乏营丘之秀媚,师王维者缺关仝之风骨。凡此之类,咎在于所经之不众多也。

何谓所取之不精粹?千里之山,不能尽奇;万里之水,岂能尽秀?太行枕华夏,而面目者林虑;泰山占齐鲁,而胜绝者龙岩,一概画之,版图何异?凡此之类,咎在于所取之不精粹也。(《山水训》)

——《林泉高致》

[注释]

仁者乐山——语出《论语·雍也》:“子曰:‘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支颐——用手托着下巴。

白乐天——即白居易(772-846),唐代大诗人。

王摩诘——即王维。

饶给——犹充溢。饶:富裕。给:丰足。

盎睟——盎:丰厚盈溢,富有活力。睟:相貌润泽。向背——指正面与背面。

齐——通“疾”,急速流动。

汩——流动的泉水。

自足——自己感到满足。

富赡——丰富而充裕。

吴、越——指今江苏浙江一带。

耸瘦——高耸而贫瘠。

咸——即咸阳一带。秦——指今陕西一带。关陇——指函谷关以西、陇山以东地区。

范宽——北宋画家。字中立,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初学李成,后又继法荆浩,悟出“与其师人,不若师诸造化”之理,终自成一家。人谓“得山之骨”。有《寒林雪景》、《溪山行旅图》等作品传世。

营丘——即李成(191-967),五代、宋初山水画家。字咸熙,为唐宗室。居长安(今陕西西安),后迁居青州益都营丘(今山东临淄),人称李营丘。能诗,善琴、弈。尤擅画山水,初师荆浩、关仝,后常对真景摹写而自成一家。现存与王晓合作的《读碑窠石图》,为宋代摹本。

王维——唐诗人,画家。

关仝——五代后梁画家。仝一作同,一名穜,又作童,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师荆浩,有青出于蓝之美誉,时称“关家山水”。与荆浩并称为“荆关”。有《关山行旅》、《山溪待渡》等作品存世。

太行——即太行山。在山西高原与河北平原之间。西缓东陡,绵延于山西、河南、河北三省界。华夏——即中原地区。

林虑——即隆虑山。东汉因避殇帝刘隆之讳,改名为林虑山。在今河南林县西。

齐鲁——即指今山东地区。

龙岩——县名。在福建省西南部,九龙江上游。唐置龙岩县。名盛,有翠屏山、龙岩洞。

版图——即地图。

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

其人物之在三远也,高远者明了,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澹。明了者不短,细碎者不长,冲澹者不大。此三远也。(《山水训》)

——《林泉高致》

[注释]

晦——不明显,隐晦。

突兀——高耸而特出的状态。

冲融——广为分布弥漫的样子。

冲澹——澹即“淡”的异体字。这里指“稀释”,意为淡而弱。

北宋·董逌

董逌(生卒年不详)——字彦远,东平(今属山东)人。着有《广川画跋》,约成书于宣和年间。

一牛百形,形不重出,非形生有异,所以使形者异也。画者于此,殆劳于知矣。岂不知以人相见者,知牛为一形,若以牛相观者,其形状差别更为异相,亦如人面,岂止百邪?(《书百牛图后》)

——《广川画跋》卷一

[注释]

于此——谓及于这种认识。

殆劳于知——仅仅是劳神于所见。殆:恐怕,仅,只。知:这里指见。

以人相见者——以人的角度去观察牛的人。

若以牛相观者——如果从牛的角度互相观察牛。

世之评画者曰:“妙于生意,能不失真,如此矣,是为能尽其技。”尝问如何是当处生意?曰:“殆谓自然。”其问自然?则曰:“能不异真者,斯得之矣。”且观天地生物,特一气运化尔,其功用秘移,与物有宜,莫知为之者,故能成于自然。(《书徐熙画牡丹图》)

——《广川画跋》卷三

[注释]

当处——认定。当:以为。处:决断,定。

殆谓自然——大概为自然。

斯——乃。

特一气运化尔——谓独由无形的道派生出来的混沌之气运动变化而已。

一:这里指“道”。《老子》:“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淮南子·诠言训》:“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无敌之道也。”气:指由无形之道派生出的混沌之气。《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其功用秘移——谓其功能和效用隐秘地施予。

宜——适应,相称。

莫知为之者——不知而成之者。

尝见顾逋翁为新亭监要客貌山水百本,而荆浩画松桧至数万本不止。然寓物写形,非天机深到取成于心者不可论也。(《书陈中玉收桃花源图》)

——《广川画跋》卷五

[注释]

顾逋翁——即顾况(约725-约814),唐诗人。字逋翁。苏州海盐(今属浙江)人。至德进士,曾官着作郎。善画山水,工诗。明人辑有《华阳集》。

新亭监——旧时官署名。新亭故址在今南京市南,三国吴筑。东晋时为朝士游宴之地。宋后废。

貌——这里指描绘。

荆浩——五代后梁画家。

乐天言:“画无常工,以似为工。”画之贵似,岂其形似之贵耶?要必期于所以似者贵也。(《书李元本花木图》)

——《广州画跋》卷五

[注释]

乐天——即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

常工——固定不变的功力。工:通功。

燕仲穆以画自嬉,而山水尤妙于真形,然平生不妄落笔,登临探索,遇物兴怀,胸中磊落,自成丘壑,至于意好已传,然后发之。或自形象求之,皆尽所见,不能措思虑于其间,自号能移景物随画,故平生画皆因所见为之,此固世人不能知,纵复能知未必识其意也。(《书燕龙图写蜀图》)

——《广川画跋》卷五

[注释]

燕仲穆——即北宋画家燕肃(991-1040),字穆之,一字仲穆。山东益都人。官至龙图阁直学士,人称燕龙图。工画山水、竹。

北宋·韩拙

韩拙(生卒年不详)——北宋画家。字纯全,号琴堂,南阳(今属河南)人。徽宗时画院待诏。善画山水窠石。着有《山水纯全集》。

凡用笔先求气韵,次采体要,然后精思。若形势未备,便用巧密精思,必失其气韵也。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自得于其间矣。且善究其画山水之理也,当守其实,实不足,当弃其笔,而华有余。实为质干也,华为华藻也。质干本乎自然,华藻出乎人事,实为本也,华为末也。自然体也,人事用也。岂可失其本而逐其末,忘其体而执其用?是犹华画者惟务华媚而体法亏,惟务柔细而神气泯,真俗病耳!恶知其守实去华之理哉!

若行笔或粗或细,或挥或匀,或重或轻者,不可一一分明,以布远近,似气弱而无画也。其笔太粗,则寡其理趣;其笔太细,则绝乎气韵。一皴一点,一勾一斫,皆有意法存焉。若不从古画法,只写真山,不分远近浅深,乃图经也。焉得其格法气韵者哉?(《论用笔墨格法气韵之病》)

——《山水纯全集》

[注释]

形势——这里指形象和姿态。

质干——质的主要部分。

华藻——犹华彩。藻:指文彩,文辞的藻饰。

体——这里指本体。即事物最根本的、内在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