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中国蓝染艺术及其产业化研究
19106600000032

第32章 产业化可操作性模式的探讨(4)

项目包含:产业分析、产品开发策略、趋势主题引导、创新技术整合、创意产品设计、设计美学、机构设计、模型制作、模具设计、生产技术、绿色设计、人机接口、通用设计、人因工程等”。

主管部门的计划充分注意到作为个体的“工艺家”的作用,提出“小区总体营造”的理念。所谓“小区总体营造”,最早是在1994年台湾有关方面提出的包含“手工艺社区活动”在内的社会改造运动,新概念来自日本的造町运动、英国的小区建筑和美国的小区设计等。通过“文化”、“艺术”的手段,重新营造一个小区形社会和“小区人”,营造出一个新的有团体意识的“人”,最终改善实质环境。所以,“小区总体营造”是通过具体的不尽相同的“手工艺”、“文化”、“艺术”各方面为切入点,其中“蓝染艺术”是最易推广的一门“手工艺”。南投地方行政主管部门的计划书明确:

本计划以鼓励工艺家发挥个人专才,投入小区人文环境,发散社会影响力为思维,并以小区总体营造的理念,发展小区工艺气息,扎根地方工艺特色领域。由工艺家进入小区发挥影响力,同时结合小区之历史、生态、文化资源,落实地方工艺生活化,充实地方文化内容,营造地方特色与建立工艺有利之发展环境。让工艺生活、体验与实践进入小区中,从小区出发再造,营造工艺特色小区,以充实小区生活与美感。另一方面可使小区民众感受工艺创作的文化意涵、工艺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使小区居民了解工艺、喜爱工艺、爱用工艺,进而重视工艺,并凝聚小区意识,认同工艺为小区重要资产,形成自发性小区工艺生活运动,并推动与强化形塑地方特色工艺文化,引领小区生活质量提升与成长。

适用对象和资格是:

1.凡登记有案工艺家为主。

2.大专院校之规划团队为辅。

可见,计划主要针对“工艺家”和大专院校的相关团体。也就是说,鼓励“工艺家”及大专院校的专业团队和民间社区结合,把自己的“手工艺”技艺演化为社区文化的核心。为此,经济上的扶持也明确数额和年限。

计划执行期限可分为两种方式:

1.以一年为期:一年补助为最高为50万元,执行期限至今年度11月30日为止,必须完成所有核销程序,并检附该年之结案报告书。

2.以两年为期:第一年补助为最高为50万元,第二年所需经费亦不得高于50万元,两年之计划目标必须具有一致性,计划申请方式于第一年之年度计划书内提出,如经核可通过后,于第一年结案报告缴交并完成核销后,视计划执行成效给予后续补助,不需于第二年再重拟计划进行计划审查,直接补助第二年计划所需经费。

设有传统手工艺系科的艺术院校和独立的“传统艺术中心”自己也都有专项人才培育计划,计划规定了有意愿参与上述原创文化产业的学校,由项目负责人制订执行规划,补助经费则拨入该校。但重申其目标有三个:

1.加强延揽艺术与设计领域国际级师资来台协助教学与研究,提升艺术与设计人才相关系所师资之质与量,并强化所需图书仪器设备,营造最佳之人才培育环境。

2.创新课程学程设计,配合产业界所需人才特质,跳脱传统单一学系及单一领域课程设计,活化教学,培育创意人才。

3.建立学校与产业界沟通网络,修正人才培育的方向,以符合产业界用人需求,并加强与产业界的交流,扩展学生视野及提升相关人力素质。

获得批准的学校称之为“教学资源中心主办学校”,2003年已经确定有5所:台北艺术大学、台北科技大学、云林科技大学、台南艺术大学、成功大学。

另外,传统艺术中心的专项计划要点是“为补助执行传统艺术相关工作,促进传统艺术之推广与发展”;适用对象及资格有团体、个人两类,团体类是已经“立案之财团法人文教基金会、文化社团及文史工作室等”,个人类是“曾获民族艺术艺师、民族艺术薪传奖、民族工艺奖、传统工艺奖一等奖,或其他相当奖项者”。

“传统艺术中心”是纯粹的传统手工艺研发单位,它的计划目的和大专院校有所不同,它制定的创意生活产业发展计划的目的是:为协助岛内产业转型升级、增进就业机会、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推出咨询与诊断辅导服务、创意生活事业评选、岛内外市场推广倡导鼓励、协助业者结合创意、文化之元素,开发产品、场所、服务、活动之创意商品或服务,进而创新经营模式,提升经济活动之附加价值,拓展新商机。

它的适用对象及资格更广泛:

1.咨询服务

为协助业者发展创意生活事业,提供相关经营课题及相关服务资源之咨询服务。

2.诊断服务

为加速创意生活产业之发展,改善创意生活事业经营体质,深化创意生活产业业者之事业经营,或促成创意生活事业产生,结合各领域资深专家,提供深度访视诊断建议。

3.评选

为推动创意生活产业之发展,藉由评选创意生活事业,并树立标杆学习模范,推广普及创意生活产业。

提高市场效益,拟甄选优质的创意生活事业作为标杆典范,针对日本利基市场,强化营销推广业务。

由此可见,台湾行政主管部门的架构是由有关部门直接和学校挂钩,并指定挂钩学校专人专项负责,这一点和大陆情况基本相近。不同的是,他们专门针对“传统手工艺”立项,而且把此立项和社区文化建设相联系,并以此模式造成多片社区的联动,逐步形成文化产业的“社会化”。

其次,在经费资助方面,相对而言比较容易获得通过。

当然,紧随着的分阶段检查必不可少,和大陆一样都有同类的检查“验收”,合乎原计划的进程、阶段性成果,才能获得继续资助。不同的是,“传统手工艺”产业化的进程,都是以实践成果形式供“验收”,所以,“虚头巴脑”式的文字报告倒退居次要地位,包括领衔人在内的每一位承担人都有责任,也因此必须是能够“实践者”。同时,承担者也要具备足够的认真刻苦专业精神才行。“921”大地震后的中寮地区,灾后复建选择的“植物染”手工艺,其领衔指导者在南投工作,每周驾车自往灾区,事必躬亲。灾区条件之差可以想见,无论策划,还是采集、试验、设计、制作,都相当辛苦,“付出”远甚于“收获”,更要长期坚持,不容松懈。大陆没有这一类的大专院校、研究所在手工艺引入地方社区文化、造就产业的专项专案形式,所以,手工艺研究学者或“非物质文化”研究者在介入社区实践领域所必具备的职业精神尚未可预料。

学校和研究所的介入模式

台湾具有植物染、蓝染专业的院校并不多。主要有辅仁大学、实践大学、屏东科技大学、大叶大学、台南艺术大学等。其中辅仁大学、实践大学的相关系科收藏了大量苗族蜡染服装,为相关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提供良好条件。

作为教学单位的院校都有自己的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日历,不可能在蓝染手工艺的整体研发上投入全部学时,而任教的染织老师也只能在课余时间介入社会性蓝染活动,相对来说,研究所的作用就非常重要了。事实上,设在南投县的台湾工艺研究所在蓝染产业化进程上始终起到推手的作用。工艺研究所也是上述很多文化产业专项的责任单位,所以研究所除了本所各项手工艺研究人员的专业研究外,可以积极申报本专项的产业化拓展项目,获得批准者在经费和时间上就都有了基本保障。

台湾工艺研究所技术组有各项不同专业手工艺方向的工坊,其中“染织工坊”含“蓝靛染艺”和“经纬梭织”两项设施,前者是“蓝染工坊”的工作条件。

工艺研究所的工作从寻找蓝草开始,所内技术组染织工坊助理研究员马芬妹老师毕业于日本文化女子学园,专攻织物。受过现代学术研究方法的严谨训练,特别注重从植物染原生态开始蓝染工艺的整体产业研究。既是从“根本”做起,她制定的工作计划第一阶段就是栽培蓝草、打制靛泥试验,第二阶段是技艺表现训练。1994年为了寻找台湾本地蓝草资源,在屏东科技大学标本研究室杨胜任教授协助下,在屏东保力溪河床采集到木蓝种子,交由农业试验所刘新裕博士试验栽培成功。同时,随后进行的“沉淀制靛法”,也获成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工艺研究所在开展蓝染课题研究的同时,往往面对社会多次举办专业知识培训班,目的是借此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走出研究所”,扩散到社会。1995年成功复原蓝染工艺,自1998年起,在蓝草收割的加工打靛季节,同时举办“蓝靛技术研习营”。通过操作实践,让参与研习者有牢固的亲身感知,深刻掌握制靛工艺,同年,台湾工艺美术研究所还举办首届“工艺节”,展示自制的蓝染料,并免费举办“台湾第一次蓝染体验活动”,吸引许多普通民众参与,取得很大成功。举办制靛技艺短期培训班,带动了久已湮灭的蓝草种植业的复苏。到目前为止,蓝草打靛所得的靛泥年产量约在2000至2500公斤,主要供应社团、社区所需。用这种“科研先行”、“面向社会”的方法唤起普通民众对蓝染业的自发兴趣,又由此衍生新的社会呼应,再有所反馈、响应,如此循环催生有志于蓝染手工艺的社会力量,形成一个基本模式:

研究所研究成果-举办培训班-技艺人才分布社会-创办各类蓝染社团-研究所举办技艺提高培训班-社团技艺提升-参与、协助研究所相关活动-各地蓝染社团互动交流。

譬如在栽培、制靛的原材料生产方面已有相当规模的鹿谷永合农场的种蓝基地,就缘起自曾在研究所蓝染培训班学习过的学员陈隆进一次偶然讲课:

2003年3月,因“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安宁病房邀约,对癌末病患、家属、护理人员进行植物蓝染色的艺术治疗教学,透过简报内容对山蓝植株图片的介绍,引起黄护理师的注重与兴趣,数日后便传来令人兴奋的消息,其娘家鹿谷乡凤凰村山区有大片野生大菁(山蓝),经实地采叶搓染确认,推测系为早期先民栽植,因未能利用生产而任其荒芜。与黄爸爸深入沟通解说制靛流程后,黄庆安先生表示愿意接受技术辅导,利用制茶场后方场地,添购打靛缸、200公升大桶、过滤篮等,决定在其茶叶农场增加专业化蓝染料生产的设施。

2004年4月初展开第一次采蓝制靛的试作,在清明时节的细雨中,宁静的山村发出不寻常的制靛搅拌声,引起左邻右舍好奇观望与探寻。首次制作山蓝靛非常成功,过滤后共得染料26公斤,留下第一批样本保存参考,立即取6公斤蓝靛成品加木灰水、麦芽糖与酒调制建蓝还原,让黄家农场能随时体验蓝染方巾技艺的美妙。同时购下剩余的20公斤蓝靛,让黄先生的制靛辛劳立即回收,获得鼓舞坚定专业制靛生产的决心。其后经过多次研究辅导,协商修正加工流程,建立了鹿谷永合农场大菁蓝靛生产的基本技术,并依实务状况作好蓝靛产制管理,期望建立台湾高品质的蓝靛专业示范产地。

这有点如“无心插柳柳成荫”一样,偶然中也蕴藏必然的结果。从此,在居民社区文化中,“植物染”、“蓝染”的概念已不再陌生。

自2000年起,研究所每年都会举办相关研习班和相关交流活动,培养蓝染技艺人才。其中2001年,该所正式举办为期3个月的“青出于蓝-1-蓝靛扎染技术研习会”,系统培训制靛、建蓝、扎缝、蓝染专业人才。此后又有“青出于蓝-2”、“青出于蓝-3”、“进阶蓝染与产品研发”、“经纬梭织&;蓝靛染艺”等专项研习会。培训成功的蓝染人才回到本地,“学以致用”,组建或加强了社团的技艺力量,成为台湾日后蓝染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广大基础。

研究所在按计划推进蓝染文化性质的各类培训班之后,也适时对蓝染文化的推进成果加以着述总结,如马芬妹老师自1979年开始发表《黄色系植物染料蚕丝染色之研究》之后,陆续发表论文、专着,1992年有《梹榔、薯榔传统植物染色之研究》、1994年有《红色系天然染料蚕丝羊毛染色之研究》、1997年有《传统蓝染技法应用于天然纤维染色之研究》、1999年有《青出于蓝-台湾蓝染技术系谱与蓝染工艺之美》、2002年有《青出于蓝-蓝染之美特展导览手册》、2007年有《台湾蓝、草木情-植物蓝染色技艺手册》。在日本、韩国发表的论文则有1999年的《台湾蓝植物と沉淀法蓝靛技术の研究》、《台湾蓝植物系谱と蓝染技术の研究》、2001年有《青出于蓝-台湾蓝草植物与沉淀法蓝靛技术的研究》,2003年还有《岛屿蕉布-台湾噶玛兰与冲绳喜如嘉的蕉纤织艺》、2005年有《台湾蓝、草木情-本所植物蓝染研究创新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