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辟邪文化
19107400000035

第35章 辟天灾人祸之邪(2)

汉以后这一信仰影响很大,当然也有人不信邪,宋太祖赵匡胤就是其中的一位。宋初大兴修大内,司天监因西北角与岁星方向相对,禁止动土。太祖巡视,问明缘由,大怒,说:“东家之西,即是西家之东,如若二家同时兴作,太岁将为害哪一家?”司天监官员不能回答,只好动工兴造。像宋太祖这样的人毕竟甚少,当时的民间百姓、达官贵人仍然敬奉太岁,庙祀中的太岁已人神化,人们兴造土木,都避开太岁所在方向。太岁至元代得到最高统治者承认,从元成宗开始,将太岁与太阳、火星、土星同祭于司天台,同时每有兴作,又祭太岁于太史院。明代从太祖初年开始,即设专坛祭祀太岁,不仅兴造迁徙婚嫁,就是妇女分娩也要避开太岁。

太岁作为星宿神灵中的凶神,谁若触犯了它,在它运行的方向上动土兴造房屋、迁徒、嫁娶、产育就会遭到报应,因此,人们对这样的凶神,只好礼拜,讨好太岁,并予以回避,以保平安。正因为它的凶恶,至今日民间仍然广泛信仰。

二、气象辟邪

风雨雷电是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古代人类由于缺乏气象科学知识,不了解这些现象的成因,加上它们发生在天上,所以古人感到神秘,认为这些现象都属于天上的神灵风神、雨神、雷公、电母等控制,进入阶级社会以后,这些自然神灵逐步人格化。诸多神灵中,有的被认为是恶神,有些即使不是恶神,由于它控制着某种自然现象,人们也会对它加以礼拜,祈求神灵的保佑,驱邪免灾。

(一)风神辟邪

风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不同地区气压高低差异、空气流动的结果。风的形体看不见摸不着,它来自不同的方向,它的力度的大小,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它既能给人的生活带来某些益处,而更大的是灾难。狂风吹倒房屋,折毁庄稼,使人们的生命财产受到巨大的威胁,人类的先祖对此极为恐惧,从而产生了风神崇拜。

我国的先人在实际生活中,只感到风力的危害,由于科技的落后,无法利用风力为人类造福,因而往往将风神看成凶神恶煞。

由于生活的地理环境的差别,中国古代不同地区的人们对风神的认识存在不同。有些民族看到鸟翼展翅生风,并且鸟会利用风力飞翔,因而将鸟类神化为风神,把风神幻想成某种鸟类。我国古人想像的凤鸟,即是这一幻想的产物。殷契中风、凤属同一个字,“凤”字当“风”字使用,象形文字中的“凤”,可以说是一幅鸟的素描画,这充分反映了殷人想像中的风神形象。

有些民族认为风起源于山谷和洞穴,因而将山谷与洞穴当风神崇拜。除此之外,古人看到风吹云动,星辰、月亮会时隐时现,于是又将风神与某个星体联系起来,形成星辰崇拜。

至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天神体系的形成,风神信仰也逐渐集中起来。中原地区以星宿为风神,南方地区以鸟类为风神。

《尚书·洪范》有“星有好风”的说法。唐孔颖达认为这里的星是“箕星”。箕星又称箕斗、斗宿,是二十八宿中东方苍龙七宿之一,它由四颗星组成,古人将它想像成簸箕形,认为它好似簸箕扇动,会生风。对风伯的这一观念,形成之后在民间影响极大。

南方的楚国以鸟兽“飞廉”为风神,最早见于《楚辞》。

秦汉时期,这两种信仰逐步统一,并纳入国家祀典。唐宋以后,风神逐渐人格化,并有了“封姨”、“方天君”的名字,风神的形象也逐渐统一。《集说诠真》将风伯的形象描述为:“白须老翁,左手执轮,右手执笔。”

人们祭风神要杀狗。认为在大道中杀狗祭风神,就可以使风停止吹刮。杀狗祭风在汉代以后为人们深信,认为这样可以避免风神作祟,辟邪免灾。

古人认为风伯像簸箕形,又认为杀狗可以止风,这两种信仰对后世影响很大。

(二)雨神辟邪

雨神是气象诸神中最为人重视的一位,为人们所崇信。雨水对狩猎、游牧、农耕等社会的人们影响很大,它直接关系到生产的丰歉。长久不下雨,大地会干裂,草木会枯萎,庄稼无收成;天下暴雨或阴雨绵绵,则会发生水灾,使人行动不便,更会影响生产。古人对这些自然现象无法做出解释,认为冥冥之中由雨神主宰,因而人们礼拜雨神,祈求雨神保佑。

雨神的神性,最初在我国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对象。我国北方地区,多认为雨神是毕星。毕星是二十八宿之一,为西方白虎七宿之第五宿,共包括八颗星,古人以其形状像毕网而命名为“毕”,以为它兴雨,加以崇祀。南方的楚国则认为雨师为屏翳。

汉代出现以玄冥为雨师的说法。这一说主要是由于玄冥为北方之神,按照五行说的理论,北方主水,因而认为雨师为玄冥。同时又有人认为雨师为仙人赤仙子。至魏晋时,人们仍以赤松子为雨仙。

此外,雨神形象较为明显的还有神鸟商羊。

在众多雨神中,以对龙的信仰为最大。在华北地区较早的雨神为“应龙”,见于《山海经》。魏晋以后,以龙为雨神。加上以赤松子为雨神的人,认为赤松子化龙行雨,因而龙王降雨成了对后世影响极大的一种信仰。我国古典小说如《封神演义》等中均有龙王行雨的描写。

龙王为雨神,主管下雨,久雨或久旱,都是龙王作祟的结果,因此,人们对龙王顶礼膜拜,加以祭祀,或者采取强制手段,驱除邪恶,使之干旱时下雨,水涝时天晴,消除灾祸。

祈天下雨或天晴,举行祭祀,最早见于甲骨文中。

早期人们祭祀雨神主要是用实柴燃烧供物献祭的办法,有燎、柴、燎、烟祀等众多名称。在天气干旱很久时,会焚巫祭天。同时又要跳羽舞,即使用羽毛做道具,或以羽毛装饰跳舞者,跳舞祭雨神,求雨神下雨。

汉代人们相信“土龙致雨”,因为“龙”为雨神,天旱求雨时人们就用泥做成一条土龙拜祭,这样天就会下雨。各地都有龙王庙,天旱或久雨都要祈祷龙王。天津农民遇上久雨,会抬龙王偶像出巡求雨。每到一处,该处之人皆燃放鞭炮、陈列供品迎接,有街市之处,门口皆插柳枝,用黄纸书“大雨时行”四个大字悬之,以此祈求龙神及时降下甘霖。

四川天旱时,耍水龙以求雨,“折杨柳,扎为龙形,并以柳圈戴于头上,裸其上身,执水龙沿街沿巷而舞,一人前行鸣锣,家家备水泼淋”,拜神求雨。

布依族也有敬龙王求雨的习俗。每当农历三四月间,天不下雨,布依族人就会认为是雨神龙王不作美,因而要敬龙王求雨。人们用草绳将七个猪笼系成一条龙的形状,猪笼之间须间隔五尺,每个猪笼又用一根与锄把一样大小的木棍穿好绑牢,将嫩柳条插在猪笼上,这样成了一条水龙。水龙由七个后生光着膀子举起,另有一些壮汉敲着锣鼓,一起前往附近的寨子耍水龙。耍水龙的队伍每到一家,这家主人就要用水朝龙及耍龙人泼去。人们认为这样龙王才会下雨。

人们认为龙居住在水中,因而又有拜泉神祭井神祈雨之俗。各地多有龙潭、龙井、龙泉,接受人们的祭祀礼拜,满足人们求雨的愿望。

久雨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暴雨之后,洪水成灾,冲垮农田,毁坏房屋,更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因此久雨或暴雨带来过多的雨水,人们又会祈求天晴。

江苏吴县如遇久雨,用扫晴娘驱雨。办法是:用纸剪成女子形状,名叫扫晴娘,手执扫帚,纸人必须倒过来,两脚朝天,头朝地,意思是两脚朝天可以扫去雨点。用线穿上纸人,挂在廊下或屋檐下,等天晴之后,则将纸人烧掉。除此之外,吴县还有一种求晴办法,即用破旧灯笼拿出门外烧掉,据说这种办法也很灵。

崞县百姓则在墙角写上或刻上“姜太公在此正坐”等字,以为这样就会避风雨。当地传说天帝恼怒百姓不恭,施恶风暴雨予以惩罚。大风大雨,一片汪洋,村庄变成泽国。正在此无奈之时,姜太公路过这个村庄,坐在一家的墙角上休息,霎时风雨骤止。村民们以他为神人,就将他的名字写在墙角,直到民国时期,当地人仍深信用这个办法可以趋吉避凶。

(三)雷电辟邪

古人对雷电自然现象迷惑不解,对雷电的自然威力充满恐惧,每当打雷前闪电时隐时现,呈现出耀眼的光亮及形状;响雷时隆隆巨响,耀武扬威,滚落下地会使森林起火,人畜毙命。古人以为天上一定有什么神灵在起作用,因此产生对雷电神的崇拜。人们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按照自己的想像塑造了雷电神的形象。

最早的雷神具有动物形象。“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这是《山海经·海内东经》里描写的雷神模样,人们看到雷电与下雨相伴随,因而将雷神与龙联系起来,将它想像成龙身。雷鸣巨响则是雷神鼓其腹的结果。

此后,雷神又被人们称为雷师、雷公,逐步人格化,有的将它的名字称为“丰隆”。

王充在《论衡·雷虚篇》中,对汉代人们的雷神信仰及雷神形象作了描绘。

汉代百姓相信雷击是天取龙,或龙升天。雷公的形象为一大力士,他左手拿连鼓,右手敲鼓,雷击时隆隆巨响则是雷公敲击连鼓所发出的。

魏晋以后直至近代,民间流传的雷公多为兽形或半兽形。有的认为雷公“色如丹,目如镜,毛角长三尺余,状如六畜,头如猕猴”,认为雷公像猴;有的将供祀的雷公描绘成“豕首麟身”,认为雷公像猪;有的则认为雷神像鬼。

至明清时,雷公的形象逐步统一,普遍认为它像猴,突出特征是猴脸、尖嘴。俗称“雷公脸”、“雷公嘴”。

雷公虽会焚毁房屋,击死人畜,但受害的是个别的人。就其神性而言,雷神不是恶神,人们把它看成是替天执行刑罚,伸张人间正义,击杀有罪之人的善神。汉代人们就认为雷击杀的是有阴过的人,“作恶多端,又遭天谴”,尤其是不孝之人首当其冲,雷击者身上会留下类似于文字的“天记”,所谓“被雷击者,如针灸处,状似文字,人见之,谓天记”。近现代,人们则认为凡被雷击死的人,脊背上会有回纹,记述其罪行。

尽管认为雷神就其神性而言属善神,但人们对雷电的自然威力仍很恐惧,认为迅雷发作一定会有灾变,因此要整衣正坐,才能避免灾祸。这种信仰由来已久,早在春秋之前《礼记·月令》记载,当时人们在雷将发声的三日前要振奋木铎预告民众:“雷将发声,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备,必有凶灾。”就连孔圣人对此也深信不疑,并且身体力行,遇上打雷,“虽夜必兴,衣服冠而坐,所以畏天威也。”至汉代时,人们仍害怕雷神作祟,要穿好衣服正坐,避免雷神惩罚自己。

三、江河湖海辟邪

江河湖海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或者取水饮用,或者于水中捕鱼为生;江河横亘在不同的地区,要使自己到达对岸,必须涉水横渡;每当雨季,山洪暴发,江河暴涨,洪水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任意驰骋,冲毁庄稼房屋,大浪掀翻船只,致使舟毁人亡。先人对此十分困惑与恐惧,认为一定有水神在操纵或作祟,因而对水神加以祭祀,讨好神灵,使之不给人类带来灾难,辟邪去灾。

水神既与生活在水边的人们有关,同时,它的祸害也会影响整个国家的安定,因此,对水神的崇祀,不仅是某一地区百姓的信仰行为,同时它也被纳入国家祀典,定期祭奉。人类对水神的信仰,具有一定的区域性,也就是某一河流附近的百姓会敬奉本地河海的水神。国家统一以后,国家所崇祀的是境内着名河流的河神,但各地的水神信仰仍在民间流行。也有一些地区性的水神,由于某种原因,受到最高统治者的提倡、祭祀而成为全国性水神。

由于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在长期同水的斗争中,逐步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出现了一些治水的英雄人物,因此这些历史人物往往会成为人们供奉的对象,甚至雕成石像,置于水中,认为这样就可以镇邪。历史人物同水的争斗,流传后世时充满神话色彩,以为他变成某种动物,比如说牛,从而战胜了水中怪兽,这样后世就会铸造某种动物,置于大江大河边,用以镇邪。

(一)河伯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流淌在中华大地,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我们的先民,由于征服自然能力低下,相信滚滚黄河一定有河神主宰,它的喜怒哀乐会影响整个生灵,因而面对河神只有不断地祭祀,加以讨好,辟邪去灾。由于中原地区是最早建立国家的地区,此后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又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河神在诸多水神信仰中地位十分突出。

河神一般称为河伯,在黄河流过的不同地区有一些差别,但其名称都叫河伯。最早见于《楚辞》。河伯的名字叫冰夷,又叫冯夷。至于其来源,有的认为是因渡河淹死,天帝于是让他为河神;也有人认为他吃了一种药而成仙为河伯的。河伯的形象为人面鱼身,白白的面孔,长长的身躯,下半段为鱼的尾巴。河伯出巡,极为气派,后面跟着十二个童子,骑着马在水面上如飞如风。他们走到哪里,哪里就会下大雨,很快洪水泛滥。

屈原在《九歌·河伯》中将河伯人神化,描绘了河伯的恋爱生活。河伯喜欢乘荷叶做的水车,驾着龙螭一类的动物,和女郎们一块游戏,风流潇洒,因此民间传说他每年都要娶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作新娘,陪伴他玩耍作乐,因此人们只好用年轻姑娘祭祀,让姑娘去侍奉河伯,讨好河伯,从而避免水灾,这就是俗称的河伯娶妇。

为河伯娶妇,实际上是以人为牺牲祭河,这种习俗早在殷商时就存在。战国时期,秦国及魏国都有为河伯娶妇祭河的习俗。秦国的河伯娶妇之祭还是由国君亲自主持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