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中国肉类产业发展及其市场策略研究
19108000000004

第4章 导言(2)

2.对我国肉类产业发展回顾及未来发展形式的总体描述

曹庆波(1999)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1978年,在此期间由于受到畜牧业政策和生产水平的影响,肉类产量年际间的波动较大,其特点是供给严重不足;第二阶段从1979年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此期间畜牧业生产开始摆脱传统计划体制和政策的束缚,基本上转向市场调节,由于过去畜产品消费水平一直处于非常低下的水平,人们对畜产品的消费呈饥渴状态,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对畜产品的需求增大,因此这一时期肉类产量增长非常迅速;第三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我国人均肉类消费已超出国际平均水平,畜牧业生产开始由生产要素约束转变为需求约束。

李水龙(1999)则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肉类生产以及消费作了一个回顾。我国成为世界上肉类生产量最多的国家始于1991年,然而人均消费量一直处于低水平。到1994年,作为一个转折点,全国肉类产量增长了17%,国民肉类平均消费开始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并且一直保持到现在。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肉类生产及消费量以平均每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到了20世纪90年代,在生产和消费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生产和消费也发生了一些结构上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肉类产品结构不断调整,猪肉比重显着下降,牛、羊、禽肉比重不断增加,肉类生产逐步向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转移;同时畜产品生产逐步向饲料粮产地转移。因此可以认为,我国的肉类生产在数量上持续增长的同时,质量提高和品种多元化正在成为发展的主旋律。

杨伯萱(2001)回顾了我国“九五”期间肉类产销的情况,列举了这一时期我国肉类产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肉类商品产量稳步增长,2000年全国猪、牛、羊、禽肉的总产量约在6200余万吨,比1996年的4827万吨增产1400多万吨,年均增幅接近6%。全国人均年占有量由1996年的39公斤,增加到48公斤左右,年均增长1.8公斤左右。

畜禽结构有所改善,品种质量有了提高。总的来说,牛、羊、禽肉的比例有所上升,猪肉比重稍有下降,最明显的是市场上瘦猪肉的比例上升。商品性生产发展,超过了畜牧业的增速。2000年猪、牛、羊、禽肉的社会商品量在3400万吨左右,占肉类总产量的54%以上,比“九五”初期的44%,提高了10个百分点。徐斌、张芳(2000)指出了我国肉类生产未来10年的发展趋势:①未来10年我国肉类生产和消费将继续保持上升趋势。②肉类生产结构调整的速度将加快。③消费需求将向卫生、营养、方便、快捷和制品化的现代方向转变。④肉类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向是肉类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3.从单一的市场角度研究肉类产品市场结构特征

胡定寰、王丹(1999)对中国牛肉的各个阶段进行了经济分析,结构表明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产地、消费地的批发和零售市场在内的牛肉流通体系,牛肉经销商之间已有了明确的分工。作者认为在牛肉流通体系内引进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方式,把大规模连锁超级市场同现代化屠宰加工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减少流通过程的中间环节,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牛肉消费市场、促进牛肉消费和需求。张英汉(2003)指出了我国肉牛市场呈现的一些特点:①起步很晚,但产业进步很快;②紧密联系中国农区种植业发展,以劳动密集来补充资本的不足;③农村人口多而耕地少,依靠大量农户小规模实施肉牛“母牛+犊牛”的生产体制,牛的总量可观;④以“众多小规模育肥场+现代化屠宰加工厂”模式与国际市场接轨;⑤基本面向国内消费市场,近中期还是以中低档产品为主,以冷鲜肉和中式烹调术加工特色风味食品为主。作者最后总结中国发展肉牛业实质也是上解决自己的农业整体结构优化、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增收问题;德力革尔桑、达来(2000)对我国羊肉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指出羊肉产业最终必须走向产业化的道路,并提出走科技示范加龙头企业的道路是羊肉产业综合开发和增值转化的有效途径,另外,政府在促进羊肉产业化过程中应采用一些必要的宏观调控措施。辛贤、谭向勇(1999)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生猪和猪肉价格波动进行了定量测算。指出由于生猪产量的调整速度小于营销投入的调整速度,生猪价格受到外部冲击的变化要比猪肉价格的变化幅度大;散养农户不以赢利作为唯一的目的,饲料自产自销比例较高,导致生猪和猪肉价格对饲料价格懂的反应不敏;由于猪肉出口只有1%左右,价格的出口弹性非常小。

4.从工业化的角度探讨我国肉类产业的发展方向

李恩山等(2002)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肉类加工业的情况和发展作了介绍,指出我国是肉类生产第一大国,肉类生产发展迅速,但肉类加工设备水平较低,与国外产品相比差距较大。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为肉类工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同时对肉类加工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国的肉类产业以及肉类加工业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几个问题,首先是屠宰加工技术和设备还没有达到国际水平,其次是肉类加工技术和设备,再次是肉类加工冷冻冷藏及包装设备,最后是安全生产标准,这些问题的解决将关系到我国肉类产业最终是否能成功走向现代化,并最终具有竞争力的行业的关键。王贵际(2002)指出了我国肉类行业的主要优势:肉类的生产数量已多年稳居世界第一、肉类食品市场潜力巨大、拥有市场竞争中的价格优势、肉类加工技术装备具有一定基础,可以说我国肉类生产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同时整个产业还有很多弱点:产业集中度低、生产技术水平低、肉品卫生质量差、营销方式落后、品牌优势没有形成,这些问题将是阻碍我国肉类产业发展的关键,他认为解决的方法为:加大集团化趋势取代小作坊生产方式、以高新技术取代和提升肉类行业的整体水平进一步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政府监督下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加快企业体制的转变引进外资参与企业的经营。

除了从肉类工业的整体角度来研究肉类产业外,还有很多学者从单一的角度进行了探讨,例如对肉类行业中加工食品供应链的研究。陈超、罗英姿(2003)认为对于肉类加工食品而言,由于产品在供应链中的流动既可以实现其价值大幅度增加,还能够有力地保证食品安全,因而,对肉类加工食品供应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者认为中国的肉类食品行业在供应方面仍有很多缺陷。在肉类食品的生产中,包括畜禽养殖、屠宰、冷冻、肉禽蛋制品加工、冷藏储运、批发配送、零售及相关服务等一系列过程都存在不完善之处,因此中国肉类行业迫切需要引进新的管理模式。从提高中国肉类加工食品的市场竞争力出发,针对目前中国肉类加工食品尚未形成完善的供应链管理模式这一现状,提出了在新型的供应链模型中加入信息代理中介组织的设想;认为信息代理应主要由农业企业组成并吸纳规模较大的农户与销售商参与,其不仅承担保证企业与农户契约履行的责任,起信息沟通作用,而且比较公平地根据供应链的总收益动态地调整原先农户与企业所签订契约的利益分配方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改进中国肉类加工食品供应链的一些建议与对策。

5.对肉类产品比较优势的分析

陆文强(2002)认为我国是世界肉类生产大国,生产优势突出。从价格上看,除禽肉外,我国肉类价格均低于国际市场价格,价格优势明显;从市场上看,除中国的港、澳、台地区外,与我国相邻的日本、独联体国家、印尼以及中东地区、都有较大的出口市场。因此,加入WTO后,我国可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市场环境、促进我国肉类生产和贸易的发展。江里程、李萍萍(2001)认为加入WTO后我国的肉类生产将会有很大的优势和机遇,首先,因为我国的国内市场非常大,尤其是西部和农村地区的消费潜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会呈现巨大的消费潜力;其次,我国主要肉食类产品除禽肉外在成本价格上具有很大的优势,所以拓展国际市场的前景很广阔。但是我国肉类食品产业在卫生标准和加工品质质量上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加入WTO后,一方面要继续提高肉类产品的数量;另一方面,要尽快提高产品质量,改进、提高和完善加工工艺,同时要增加品种,发展小包装冷冻肉、旅游休闲肉制品等,适应国际市场需要。

(二)国外研究动态

西方国家的肉类产业发展历史悠久,对整个产业的研究较多也比较深入,既有关于肉类行业的整体描述,又有关于行业价格的变化研究,还有关于产业链运作的说明等等。Alan Barkema,Mark Drabenstott,and Nancy Novack在《The New U.S.Meat Industry》中对美国肉类行业的合并趋势作了描述,分析了这一趋势对该行业各个参与者的影响,并对政府提出了建议。文章主要分析了近年来美国肉类行业出现的合并趋势对整个产业产生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提出的警讯,因为这一趋势将使大型生产者,如零售巨头等以及中间经营巨头等,对消费者抬高产品价格,而对产品生产者,如农场、农户等,压低收购价格,从而导致行业的不平等的利润分配;作者分析了这一现象,并试图找到方法建立新的行业结构,使生产者、中间经营商、零售商、消费者都能从新的结构中得到益处。

《Supply Chain Solution for the Meat Industry》一文中指出肉类工业正在经历一场难以预料的变革,无论是内部的供给链还是外部的供给链,都将要面临变化,而在肉类产业中出现的行业垂直整合、产品附加值的提高以及越来越严格的食品行业标准更增加了整个行业获取利润的压力。为了更好地赢得今天的市场,肉产品包装商以及加工商必须具备革新的思想,努力超越传统模式,以更好地适应肉类产业提高产品供给链水平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