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撒拉族
19108200000013

第13章 撒拉族的物质文化(6)

(三)货物运输方面

1953年,只有货运汽车1辆。1958年,县汽车队成立,货运汽车增至8辆。20世纪70年代,因农业学大寨,平整土地,大量添置胶胎人力车、手扶拖拉机。1978年,全县有机动车622辆,开通境内外客运路线4条,循化至化隆、循化至街子、循化至白庄。1982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商品生产得到发展,经济日趋活跃,运输专业户、重点户逐年增加。1990年有国营汽车运输公司1个,有撒拉人开办的农村联运公司5个,并进入格尔木、拉萨营运,年货运量约4100吨,全县有班车营运路线9条,日发班车17班次。至2007年,全县民用车量达800余辆,代步的摩托车已像30年前的自行车一样普及,拥有小轿车、客运车、货车的撒拉族人大有所在。比如:孟达乡木厂村50%左右的人家都有自驾的小轿车,其中马谢里夫一家拥有小轿车1辆,挖掘机1辆,装载机1辆。

第六节风物特产

循化是中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被誉为青藏高原上的“小江南”。这里气候温和,肥田沃土,最适宜种植各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尤其是在黄河沿岸大面积种植的线辣椒、花椒、核桃成为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名优土特产品。

一、线辣椒

又称红辣椒。循化红辣椒是当地群众在长期的栽培生产过程中培育出来的特有的农家产品,具有果肉厚、色艳、油多子少、辣味适中、香味浓郁之特征,产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循化红辣椒曾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和94’全国优质农产品展销会银奖。循化红辣椒是在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独特产品,是循化名优土特产之一。辣椒是茄科当年生(或多年生)植物。原产地处热带的南美洲,16世纪由中亚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西北。目前,循化县均有大面积种植。循化红辣椒具有喜温好光、根系怕涝的特征,是广大人民喜食的蔬菜和调味品,可以生食,子可以炒食,其果皮及胎座组织中含有辣椒素及维生素A、C等多种营养成分,具备芬芳的辛辣味,并兼有促进食欲、帮助消化、明目健脑的药物功能和面嫩肤泽的美容功效。如今,仙红、天香两家生产的瓶装辣酱、袋装辣面是馈赠宾客的最好礼品。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干旱缺水,管理粗放,辣椒的种植主要以自食为主,只有少量种植,零星分布。其中很少一部分作为以物换物形式交易或馈赠亲朋好友之用。种植区主要集中在县城积石镇附近的川水地。当时,病虫危害严重、技术措施落后、产量低而不稳,总产只有15吨左右。

新中国成立后,撒拉族地区的辣椒生产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菜农的商品意识增强,辣椒种植面积突破千亩大关。20世纪60年代,循化辣椒种植面积达到高峰,总产量达50万公斤以上。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辣椒感染病害,地块几乎绝收,辣椒种植出现低谷。1990年以后,开始回升,到1993年辣椒种植面积达1282.7亩,总产达1223695.8公斤,平均单产954公斤,总产值达243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辣椒种植面积占夏菜总面积的50%,已经成为循化县蔬菜中的主要品种,产品90%以上进入市场流通。2007年,全县线辣椒种植面积达1.8万亩,种植户达8230户,年收购线辣椒3500万斤,户均增收2500元。

二、花椒

花椒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味果类树种,为芳香科花椒属的有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花椒是阳性树种,在循化农业区保水、渗透性良好的中性或咸钙质土壤上都可以生长,适应性强,川水地区3年结果,5~7年进入盛果期,经济寿命可达30~40年,生长快、结果早、收益好、用途广。性喜光照和干燥温凉气候,但不耐寒,易受冻寒枯死,较耐旱而怕涝,是特用经济树种,其根、茎、叶、花、果都含有大量的麻味素和芳香油,加工处理后的食用油,辛辣味香,营养丰富,循化花椒既是上等的调味作料,也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烹炒肉类食品用花椒作料,可以去除腥膻,顿增清香,味鲜可口,还可促进肝肺通畅,身体舒服,并有杀菌止痛,开胃顺气之功能。循化花椒至今有300余年的栽培历史,循化因地处黄河岸边,昼夜温差大,风暖气爽,空气透明度大,日光充足,紫外线强,地理环境优越,从而就形成了独具特性的名优花椒。花椒栽植于撒拉农家的房前房后,地埂渠边,院角路旁,河滩沟坡,其果实以粒大饱满、红光油亮、色泽鲜艳、香味浓郁而驰名省内外,已成为循化县的拳头产品。

过去是零星种植、自食为主,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组织驮运到古城西安、西宁丹噶尔城、大通等城镇及牧区出售。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的作用,要求形成规模和商品。1978年花椒达到24.4万株,总产6250公斤,较1949年增长31倍。自80年代以来,花椒栽培重新得到重视和大力发展。1993年,全县花椒种植面积1150亩116150株,总产达7100公斤,按当年市场价计,总产值28.4万元。2007年,全县花椒种植面积达4500亩,花椒收入达882万元。

三、核桃

循化县名优土特产,该县盛产的核桃因皮薄、仁厚、油脂多、富含多种维生素,并具有益智、安神、补气、养血的保健功能,且对土地适应性强,易于管理,农民投入少,销售收入高,市价每公斤82元至100元,是中国核桃品种中的珍品。2007年,循化县薄皮核桃荣获“全国名优果品交易博览会”金奖。目前,循化县已涌现出了鲁振荣等一大批种植大户、核桃村和龙头企业。2007年,全县核桃种植面积达到了7000亩,每亩核桃林的产值约8000元,总产值约5600万元,使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薄皮核桃及加工业已成为该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摇钱树”。

第七节历史遗迹

一、手抄本《古兰经》

手抄本《古兰经》是撒拉族先民从中亚带来的传世文物。相传800多年前,撒拉族先民嘎勒莽和阿哈莽率族人牵一峰骆驼,驮着故乡的水、土和一本《古兰经》,离开撒马尔罕东迁,最终定居今循化县境。所带来的水和土现已无存,但《古兰经》至今保存完好。这部珍贵的《古兰经》共有30卷,分上下两函装,函封犀牛皮,其面压有精美的图案,每册封面为天蓝色丝绸精制,全书共681页,正文墨写,书写工整,字体浑厚,校勘精细,外用丝绸裹缠,装在一个约6米长的长方形抽屉式木箱里。由于它是先民东迁所带之物,虔诚信仰伊斯兰教的撒拉族视其为宝,为全族人所珍爱。

历史上,这本经典归世袭的“尕最”(也称总掌教,其职责是执掌宗教法规和监督宗教仪式的执行,是宗教法庭的总法官)保存。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尕最”制度虽被取消,而《古兰经》仍保存在“尕最”后裔手中。后《古兰经》曾几经易主。据说,甘肃临夏马安良曾仗势夺走《古兰经》,震惊撒拉八工。马安良返回临夏途中,突然狂风不止,雷雨交加,天昏地暗,伸手不见五指,使他无法翻越达里加山,只得返回循化将《古兰经》还给撒拉人。后来又被青海省主席马步芳安排,将其置于“回族教育促进会”。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归还给循化,照旧保存在“尕最”后代家中(1958年前由尕最后代街子乡农民韩五十八老人保存)。1954年,这部《古兰经》被送往叙利亚参加国际展览会,在伊斯兰世界产生很大反响,盛赞这是今世少有的珍本。展览会后,国家主办单位仍送归原主,现用裹缠丝绸料和精致的木箱为当时因参展所置。

1958年,宗教制度改革时曾出现焚烧经典等“左”的错误,循化地区也不例外。为使这部经典免遭厄运,当时在循化的撒拉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建议省委统战部以参加国庆十周年民族展览的名义将这部《古兰经》送往民族文化宫加以保护。此后20年无人敢提及。1979年,在西宁召开的《撒拉族简史》初稿讨论会上,专家学者反映撒拉族人民欲寻《古兰经》的愿望。当《光明日报》驻青海记者陈宗立同志得此消息后,于1980年2月28日《光明日报》第1054期《情况反映》栏上以《青海省循化撒拉族人民要求归还〈古兰经〉》为题,呼吁有关部门协助查找。同年5月,陈宗立同志亲自到北京民族文化宫,在有关人员的配合下,终于在地下藏书室找到这部《古兰经》。1982年,循化县人民政府派专人去北京接收并存放在街子清真大寺至今。

有关专家学者认为,这部《古兰经》不仅对研究撒拉族的来源、历史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研究伊斯兰教具有重大意义,是宝贵的文化财富。为此,《人民日报》曾于1982年1月3日介绍称:“这部阿拉伯文手抄本《古兰经》相传明洪武三年传入我国,这种年代久远版本珍贵的《古兰经》,世界上仅存三部。”

2006年,根据国家文物局批复“青海省循化手抄本《古兰经》的保护方案”,于同年9月进行了本体保护、再生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的修复工作,如今,在新建的《古兰经》珍藏馆收藏并将对外开放展示。

新建的手抄本《古兰经》珍藏馆位于街子乡骆驼泉以北,街子清真大寺以东,建于2007年,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高99米,采用阿拉伯和欧式建筑风格,它是一座用优质的汉白玉和大理石雕凿修建而成的高层建筑物。

珍藏馆分四层,供陈列手抄本《古兰经》和展览民俗文化之用,一楼展厅分撒拉族的来历、撒拉族的特性、撒拉族民俗、撒拉族风情等四个方面的内容。二楼展厅以撒拉族创业发展为主线,分特色农产品、民族工业、文化产品和清真食品四个方面的内容。三楼展厅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个方面的内容。四楼展厅为《古兰经》珍藏馆,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撒拉族东迁内容为主,运用装饰图文,讲述东迁历程,并配路线示意图;第二部分以千年珍贵手抄本《古兰经》为核心,同时收集存放一些其他版本的《古兰经》。总之,整个展厅以图片、实物、浮雕、场景、声像等形式,集中展示撒拉族异彩纷呈的历史文化、古朴淳厚的民俗风情、富有特色的文化艺术。

该馆为方形平顶,馆顶中央是一前一后的两个空心拱门,前拱门上竖开式镀金的《古兰经》造型,拱门两边耸立着高高的尖塔,像两个擎天柱,尖塔呈乳白色,方棱体,每面开拱形天窗,塔身分两层,每层有观望台,台边有白玉石栏杆护围,依栏杆分别顶立六根圆柱。若人登此放目,撒拉山川一览无余,真觉得这里是“高原江南春来早”。

馆前是叶茂根深的老榆树和两莽(嘎勒莽、阿哈莽)陵墓,每逢黄金周期间,来这里参观手抄本《古兰经》的游客络绎不绝,流连忘返。

二、骆驼泉

位于街子镇三兰巴海村,距县城5公里,是撒拉乡的一处圣迹。2001年,骆驼泉被命名为地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相传,撒拉族先民于元初从中亚撒马尔罕率领同族牵一峰白骆驼,驮着故乡的水土和一部手抄本《古兰经》,辗转来到循化境内,经夕厂沟,越孟达山,上奥土斯山时,天色已黑,苍茫中丢失骆驼。第二天发现骆驼卧在一眼清泉中,已化为白石,他们试量水土与故乡相同,于是定居此地,遂起名“骆驼泉”。

据史料记载:撒拉族的先民是乌古斯部的撒鲁尔人,原本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西突厥的一个支系,游牧于伊犁河一带。后经过迁徙分合。到13世纪前半叶,阿干罕的儿子嘎勒莽被蒙古贵族签军,他率领本族170户东行,辗转行军,从故乡土库曼斯坦马雷州撒尔赫斯地区始发,经撒马尔罕,沿天山北路东行,过新疆吐鲁番、哈密,进甘肃嘉峪关、肃州、凉州,到了宁夏,他们跟蒙古军一同参加了攻占银川(当时为西夏兴庆府)的战役,银川失守后,蒙古军进入四川攻打南宋,而嘎勒莽一行又朝东南到了天水,折而西返,到了甘谷,又到临潭、合作,经拉卜楞,进入夏河的甘家滩,最终到达循化街子,在一泉眼边定居下来。因泉眼边有一个像骆驼卧地的奇石,故此地称之为“骆驼泉”。

20世纪80年代初,政府拨款重修骆驼泉围墙和大门,泉边用花岗石雕刻一峰骆驼石像,周围种花草树木,建水榭碑亭。重修的骆驼泉,清澈如镜,涟漪荡漾,蓝天白云,红花绿树,倒影其中,生出翠玉般的颜色。精雕细琢的石骆驼,伫立泉边,昂首峥嵘,栩栩如生,好似诉说着撒拉族先民的沧桑历程。

如今,骆驼泉重建工程已完工,占地约6.6公顷,景区内现已建成祈雨亭、篱笆楼建筑、东迁史浮雕长廊、休闲阁及停车场等。整个项目建成后,将为游客提供一个全面了解撒拉族民族文化,全面体验撒拉族风情的综合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