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神秘文化
19108500000028

第28章 提升生命的质量——中国养生术(7)

陆游的养生之道还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要注意心理调节,遇见什么困难、挫折切不可心情烦躁、意气浮动,而应该养成豁达开朗、乐观冷静的性格。陆游的一生,壮志未酬,爱情受挫,仕途艰难,但他从未消极沮丧,精神不振,他说:“长生岂有巧?要令方寸虚。”也就是遇事要放宽心,不要在乎名利得失、荣辱毁誉,把世间万物万事看得轻一点,以免伤神害体。陆游不仅识见深刻,更以亲身实践证明心胸宽阔对养生的莫大益处,确实值得今人借鉴。

(3)养生诗

陆游是中国文学史上着名的诗人,他有着旺盛的创作力,仅留存下来的诗就达九千余首,在85岁高龄时,陆游仍挥毫赋诗作文,从中亦可察觉其养生之道的效果了。在这些数量巨大的诗词中,有许多与养生有关的诗,它们蕴含着深刻的养生原理。

陆游在《野兴》之十五中写道:“养生有妙理,省事与寡言。与此能力守,众说皆其藩。扰扰斫汝本,浇浇伤汝魂。要当俱置之,息深踵自温。”这首养生诗要求人们为人处事都要深明其“理”,做事有节,做人有规矩,不要轻举妄动,不要心烦体劳,注重养生之道,如此方可延年益寿。

陆游在《病少愈偶作》中写道:“萧条白发卧蓬庐,虚读人间万卷书。遇事始知闻道晚,抱疴方悔养生疏。”告诫人们,养生是人生命中的大事,且要长期不懈地坚持,千万不要到了生病体弱时再悟觉养生的重要,这时可就晚了。

陆游还写了一首《养生诗》:“武丁命傅说,治国如和羹;天亦命放翁,用此以养生。抑过补不足,辅相其适平。千岁汝自有,不必师广成。”诗中借用武丁告诉傅说的治国之道——“和羹”的原理来谈养生。所谓“和羹”,即用不同的调味品配制的汤,陆游认为,养生之道亦如此,要使过多的得到抑制,不足的得到补充,相互辅助,以使阴阳情志调适平和。

陆游在79岁时又作了一首养生诗:“西游曾受养生书,晚爱烟波结草庐。雨眦神光穿夜户,一头胎发入晨梳。邀云作伴远忘返,与鹤分窠宽有余。占尽世间闲事业,任渠千载笑迂疏。”诗中描写了陆游入蜀时曾得到了养生之书,按之行事,大有所成。其中特别强调人们不依恋人间富贵荣华、不为世事所累对养生的重要性。一个人能作闲云野鹤之游,当然可心平气和,轻松自如,延年益寿。

诗人虽已作古,但其留下的养生之道却是中华民族永恒的财富。

十五、善养生者,能逸能劳

——苏东坡的养生之道苏轼,生于公元1037年,卒于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他是我国北宋时期着名的文学家,同时又是一个精研养生之道的养生家。他的养生名言“善养生者,使之能逸能劳”,概括了其养生之道的中心旨趣,深得历代养生家的推崇。

苏东坡一生十分坎坷,曾被奸臣诬陷,差点身首异处。出狱后,被贬至黄州等地。后来,朝廷又召其回京,官至礼部尚书。但他不迷恋富贵,刻意急流勇退,自请外放杭州,过与世无争的平静生活。可不久又连遭贬斥和流放,最后一直贬谪到最偏僻、最不开化的琼州(即海南岛)。一生遭遇到如此多的磨难,而东坡却能随遇而安,一生保持着豁达、开朗的性情。环境再恶劣、条件再艰苦,他也能进行自我的心理调节,随顺事态的发展。他曾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乞儿。”充分显露出豁达大度,随物沉浮的品性。

(1)养生要领:动静相济

苏东坡养生之道深得中国传统养生学之神髓,即:动静相济。他曾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何官宦人家易生病,而平民百姓却身康体安呢?他说:“夫风雨寒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官宦人家平日居深宅大院,出外则车马相随,从不沾体力劳动,养之太厚,难以抵御气候骤变引起的寒热变化,故易生疾病;而平民百姓,无论寒暑,均需辛勤耕作,这种积年累月的“动”使他们可抵抗寒暑之变,且能祛病延年。本着这种看法,苏东坡十分好“动”,尤爱登山活动。他曾游历过庐山、惠山、罗浮山等,苏东坡认为,登山大有好处,既可锻炼腰腿、强身壮体,又可清除杂念、陶冶性情,这叫做:“俯仰山林之下,可以养生治性。”登山为“动”,治性为“静”,此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相济”。苏东坡还十分重视田间劳动,在63岁贬至琼州时,他还亲自开荒种地,辛勤耕作。

苏东坡还有一种达到心静的功法,并长期坚持不懈。他说,每天黎明就起身,面向东或南,盘腿而坐,先叩齿数十次,随后吐故纳新,待气满腹,徐徐吐出。然后,用手顺序摩擦脚心、脐下、腰脊间和眼面耳项,直至发热。最后按捏鼻数次,梳发百余次。苏东坡在自己的文章中曾对此法大加赞赏:“此法甚效,初不甚觉,但积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

(2)生活诀窍:“三戒”、四警、“四当”

人们在日常的生活过程中,如何养生以延年益寿呢?苏东坡有其独特的诀窍。

何谓“三戒”?一戒急躁。苏东坡认为,躁使人心烦,心烦则使人意乱,意乱使人精神受损,故急躁是人们养生之大害。二戒阴郁。阴郁是一种心理情绪的低落,对身心都无好处,对人们修身养性尤为不利。三戒贪欲,人有欲望是正常的,但要有节而不可纵。无论功名利禄,酒色财气,都不可贪。由此,苏东坡进一步提出了四警:“出舆入辇,蹶痿之机;洞房清宫,寒热之媒;皓齿娥眉,伐性之斧;甘脆肥浓,腐肠之药。”这短短的三十二个字,包含了多少养生至理,揭示出历代生活于富贵温柔之乡的人难以长寿的原因。后来,有人向苏东坡请教怎样生活才可长寿的方法,苏氏答道:“一、无事以当贵;二、早寝以当富;三、安步以当车;四、少食以当肉。”苏东坡的这些看法,与现代医学、保健学所揭示的道理有很大的一致性,仍然可以作为现代人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养生之道。

(3)身体保健法:“香泉功”、“睡功”

苏东坡自创了一套保健操,称之为“香泉功”,主要有四部分:

第一,“步息功”,是行路与调息相配合的功法。要求是:通过缓缓步行,配合以细微的呼吸,达到吐故纳新的功用。据说练好此功,可使头脑清新,腰腿灵便,且使人心胸开阔,食欲增加,还能促进血液下行,使全身的循环旺盛。

第二,“卧息功”,是卧息与调息配合的功法。要求是:静卧中,细听呼吸,诱导入睡。行此功的关键是排除杂念,凝神入丹田(人脐下三寸)。卧息的姿势可向左侧卧、向右侧卧,或直身仰卧,可任选一种,以身体舒适为标准。此功适宜治疗失眠症。

第三,“爬行功”,指锻炼四肢和躯干的功法。要求是:四肢微微支撑,平地爬行,以此锻炼四肢、胸肌、腹肌和腰背肌。练此功持之以恒,必可增强人全身的体力,并有减肥的功效。

第四,“桥功”,是利用上翘十指、提肛、抬臀来锻炼腰、腹、胯、肛等整体功能的健身功。“翘”即缩腰、提肛,可防治遗精、痔疮与便秘;而挺腰抬臀,可治背痛、腰肌劳损等。

苏东坡提出的“香泉功”是一种极为简便易学的功法,且十分实用,不失为今人借鉴的养生方法。

苏东坡还有一种睡功,平生不愿传世,后来教给了他的两位学生,也再三叮嘱不要泄露给别人。这种睡功告诉人们,初上床时一定要四肢放安稳,气血通畅;然后用瞑目听息的方法收敛心神,排除一切干扰;特别是睡不及昏,即不是一种昏睡,而是全身自然放松,睡后头脑清新、精神爽快。苏东坡说这种睡功可使人“其美无涯”,人们不妨试一试。

(4)“扫愁帚”:酒

苏东坡对饮酒养生颇有研究。他认为,饮酒要适量,既可养心健身,又可怡神消愁。苏东坡借此排解屡遭贬斥的愁闷,并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因此,他把酒形象地比喻为“扫愁帚”。

苏东坡不仅喜欢品尝美酒,而且精于酒的酿造。他在黄州时,就自制了命名为“绝醇酽”的蜂蜜酒;在海南儋县,苏东坡用白面、糯米、清水酿成了“真一酒”,此酒香浓温和,“饮之解渴而不醉人”。据记载,苏东坡还经常饮用黄柑酒、葡萄酒、石榴酒、梅酒。在畅饮佳酿之后,苏东坡往往写出奇篇妙诗,故他又称酒为“钓诗钩”。

苏东坡还善于配制药酒,以祛病健体、滋补养生。在惠州时,他用木桂、菌桂、牡桂等中药材浸泡于酒,还酿制了一种叫“天门冬”的药酒,据说饮之可以“通治五脏六腑”,“久服延年轻身”。

苏氏在饮酒方面可谓是专家了,饮之有节,是其用酒的基本原则;制之有方,是其以酒养生的根本目的。他的这些看法和做法对现代人是有益处的。

十六、“内外交养”

——万全的养生观万全,明代着名的医学家和养生家,亲撰《养生四要》,汇集了医经、道家和儒家的养生论述,井加以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他认为,人们要延年益寿,就必须寡欲以保精,清虚以养神,动以合时,慎于用药,这些观点在今日看来亦多是合理的。

(1)“寡欲”:慎房事、节口欲

万全首先指出,食与色乃人之本性,无可厚非,但一定要加以控制。在色欲方面,早开的花必先枯萎,过早地行房事,也会减少人的寿命。

万全在揭示出房事不慎造成的灾难之后,提出:“孟子曰:‘养心莫等于寡欲。’寡之者,节之也。……寡欲者,所以养性命也。……欲不可纵,纵欲成灾;乐不可极,乐极生哀。可谓知养生矣。至于暗居独处之时,目有所接,心火欻起,虽有灾害,亦莫之顾,故曰寡欲只在慎独。”这是说,人们在大庭广众之下,在师长父母的教诲中能做到寡欲,这并不难;若人们在独处幽居,又有许多美色诱使下,仍能做到摄神定心,毫不所动,这才是真功夫。所以说“寡欲只在慎独”。

本着这种认识,万全指出,“心”是人精神的主宰;肾是人精的蓄存之地;脾为人“谷气之本”。注意这三者的保养,人们就可以延年益寿;损伤了这三者,人们便只能过早衰老了。

在饮食养生方面,万全也有十分精彩的论述。他认为食物的滋味要“稍薄”,才能对人体有益,令人神爽;而“稍多”,则对人的内脏有害。开始人们也许感觉不到,但久则成为病患。饮食的适度在于食而不过分,如吃东西后,胸中有不适感,那便是“食伤”,“即服消导之剂,以助脾之传化,不可隐忍,久则成积也。”

根据以上的原则,万全指出,人们有特别喜爱的食物,一定不能纵口,要警惕病从口入。善于养生者,饥则求食,饱则不再贪求。不知食而有节,贪食不止,那必会引发诸多的病患。要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人们若纵一时之欲,必为终身之害。

万全以上的论述,对今天人们的养生也是很有启迪作用的。

(2)“慎动”:情性保养

在万全看来,人的本性为“静”,而人之动则是情欲的引诱。儒家倡“存心养性”,道家崇“修心炼性”,佛家提“明心见性”,三者都是强调养清静之心。此心是人一身之主宰,人的外在视听言动都受此控制。所以,人之心常清静则精神安宁,从这种途经去养生就可延年益寿;反之,“心劳则神不安,神不安则精神皆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

本着上述认识,万全指出,人视之太过则伤“明”;人谈论太多会损“气”;人思虑太多将损“神”;人欲望太强会损“精”,此谓之“四损”。一个人受控于耳目鼻口之欲,在行住坐卧方面过于劳累,这都可医治,问题不大;但是人的情志太烈,心神不定不安,此就难以治愈,非药石所能奏效。应该从养性上下功夫,能做到“乐天知命”,对世上的成败毁誉皆能置之度外,方可治之。

万全又有独特的养气说。他认为,任何人都知道鼻口在呼气吸气,可目、耳、便溺处皆会泄气则人所不知了。所以,节俭视听之动、饮食之劳,避危风寒等,都是养气,不仅是调息而已。善于养生的人,必须从这种广泛性来理解和掌握养气,如此方可延年益寿。万全指出,养气的具体操作有三种:“故调气者,顺其气也;服其气者,纳其气也;伏其气者,闭其气也,皆曰养气。”

(3)“法时”与“却疾”:季节养生和药剂养生

万全认为,天地万物阴阳和则平,阴阳失调便不和。人们养生也是这个道理,春季夏季适宜养阳,但不要忘了济之以阴,以使阳气不至于太盛;秋季冬季适宜养阴,但也不要忘记济之以阳,以让阴气不至于偏胜。万全又举孔子为例,说孔子暑天穿着粗的或细的葛布单衣,但一定裹着衬衫,使它露在外面,而在冬天则用狐貉皮的厚毛做坐垫,这些都符合阴阳相调的养生原理。在饮食方面,不同季节亦应该安排不同的食谱。

在医药方面,万全提出了“三药”之说,一谓“上药”。在万全看来,人之身体乃父母之媾精所生,阳精随气而运动,阴精深藏而固神,这样就可内外交养,动静互根,“神依气,气依精,精归气,气归神”。如此,人们便可神形皆养,与天地同悠久。其次为“中药”,人们平日注意饮食益生,精气不足就养气,形体有损则养形,如此亦可身康体健,精神安好,可获百余岁的寿命。再次就是“下药”,即服“水土金石草木昆虫”制成的药,以攻邪复康。万全深刻地指出,世人常常忘记“上药”的精神养炼、“中药”的形体养生,总是等到患病才去求之于“下药”,这是本末倒置,对人的养生实有大害,也是许多人难以获长寿的根本原因。万全总结说:“善养生者,当知五失。不知保身,一失也;病不早治,二失也;治不择疾,三失也;喜峻药攻,四失也;信巫不信医,五失也。”

此“五失”之说确应为当代养生者所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