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神秘文化
19108500000032

第32章 择选环境的玄机——中国风水术(4)

(四)风口

风水对风的思考,表现在宅址选择上,还有一个原则,就是不能在风口或者能受风口之风影响的地方建宅。因为这种地方建宅,不仅在冬天异常寒冷,而且,房屋很容易倒塌。西晋张华的《博物志·异闻》记载了一个传说。夏朝末年,当政者夏桀荒淫放荡,在深谷之中建了一座长夜宫,整日在此声色犬马,“男女杂处”,十旬不上朝理政。结果,一天晚上,大风扬沙,将此谷填平,长夜宫也被埋于沙中。此事的真伪,可以不论,但它至少说明古人对风口不宜建宅有深刻的认识。

(五)宅形与离风

在建筑形态上,也要考虑风的影响。我国住宅,一般是坐北朝南,因此,前即南方,后即北方,把宅形建成前低后高式,同样符合风水挡风纳风的方位,故为吉形。反之,前高后低,违犯藏风的方位原则,便是凶形。

坐北朝南的住宅,还可以背西北风,临东南风,这与藏风的方位原则是一致的。所以,风水中大门朝东、朝南、朝东南为吉向。这一点,既是为了向阳,也是为了接受这三个方位吹来的祥风。

北宋欧阳修的《归田录》有一则记载:“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甚精,都料匠预诰所造也。塔初成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人怪而问之,诰曰:‘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其用心之精盖如此。”建塔时,考虑风向的影响,而有意造成倾向西北的斜塔,以待日后利用风力的作用将其矫正,这在世界建筑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八、水的理性审度

(一)近水

水是万物之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最密切的就是水。因此,风水中,葬地的选择以看山为主,住宅的选择以得水为上。

近水而建的廊亭选择大江大河的沿岸为居址,在早期风水中就有记载。《管子·度地》:“故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相度)山左右,经水若泽。”经水,就是由众水所汇聚的江河。

如果没有江河,至少也要选择有水流的地方为址。这在北方平原地区尤为重要。因为山区有清泉,南方地下水位高,打井取水方便。

(二)避水

水给人们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洪泛,我国古代神话中,便留下了许多关于洪水的恐怖记忆。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古人没有抗拒洪水的力量,因此,往往采取被动躲避的方式。

风水在这个问题上似乎棋高一着:与其东藏西躲,不如择一处近水但又无洪害的居址,一劳永逸,这就是风水择地的避水原则。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避水方法各地因自然环境而异。

不仅住宅要求避水,死者也须避水。逮至清代,道光皇帝还曾因为为其选择的吉穴浸水,龙颜大怒,将负责勘察的大臣革职查办。

葬之高地的原因,早在《吕览·节丧》中就曾指出:

葬浅则扳狸扣之,深则及于山泉。故凡葬必于高陵陵上,以避狐狸之患,水泉之湿。

(三)居澳

澳,指河道弯曲的内侧,所谓“水曲澳也”。河澳是古人选择宅址与葬址的理想之地。

《诗经·淇奥》:“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淇奥,即淇水之澳。

《尚书·禹贡》:“九州攸同,四聸既宅。”

《国语·周语》:“汩越太原,宅居九聸。”

考古发现表明,我国古代的很多遗址,正位于河澳之处。如安阳殷墟遗址就位于洹河的澳处。安阳殷墟遗址水澳在后代的风水理论着作中又被称为“湾抱水”、“腰带水”、“湾曲水”。

湾抱水风水书常见“水要弯曲、萦迂”之语,尽管有的书中没有点明宅基建在弯曲的哪一侧,但必定是建在弯曲的内侧,即水澳处。因为,如果建在弯曲的外侧,这种水对宅基来说,就不是弯曲水,而是“反跳水”、“反背水”,文献中称为“水隈”,此水在风水中属于凶水。

宅基要建在水澳,也解释了理气派风水中金木水火四局中的四大水口为何都在宅基的两侧,而不在对面或斜对面,因为惟有如此,水才能弯抱宅基。实际上,就是坐落在澳处。

在河流弯曲的内侧(河澳),由于水力惯性的作用,积淀下来的泥土会越来越多,面积会逐渐扩张,在此处定居,日后将获得更多的宅基与耕地。而河澳对岸的“河限”,在流水的冲击下,会逐步崩塌,在此建宅,易受水患的威胁,相比之下,河澳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

(四)顺流

顺流的目的是避水患,其含义有二:一是在地势上,要求与水的流向一致。如果水从南流向北方,就要选择南高北低的地势;如果水从北到南,则要取北高南低的地势。

我国的地理大势,是西高东低,大多数河流,是由西向东奔腾入海。因此,在地势的选择上,一般要取东南倾、西北高,以与水的流向相合。

二是不要直冲着来水的方向。尤其是平原,没有陵阜、山丘可避水患,因此,平原最忌在冲射处择地。忌水冲射是形家的择地标准,蕴含着我国古代人民选择生存环境的科学总结。

冲射之水在一般的风水着作中称为“割脚水”。在分辨冲射水或割脚水时有两点须注意:其一,若水弯曲萦迂,则既使正对来水方向,也不为冲射。因为这种水流量不大,水流不激,加上有多处曲折可以减缓水的冲击力,遭受洪灾的可能性很小,所以不为冲射水。其二,若宅址或葬址建于来水方向的丘陵、高阜,也不为冲射水。因为其高于水面,即使决堤,也不遭水淹。

(五)水品

水品就是不同种类水的品质,风水需要对此作出评价,以决定其是否适于饮用、作物的生长、建宅基等等,早在春秋时,吴王阖闾委托伍子胥“相土尝水”,建造阖闾城(苏州),公元582年,隋文帝曾因长安故城地下水咸卤不宜饮用而于长安东南另建新都,可见水品的重要。

早期风水对水品的研究比较粗糙,后代的研究就精致多了,明代的徐献忠专门写了一部《水品》,《水品》专论泉水,由于作者经过实地考察,因而得出的结论基本上是可取的,为风水选择适于生存的居往环境,提供了依据。

吴以的《地理不求人》对水的品评要全面得多:

黄河:“天下清水发源之远者,惟黄河,故滨河南涯多结美穴。但河水汹涌,冲决不常,造化不可妄索。”

长江:“夫江为四渎之长,亦诸水所注也,其势浩荡必以弯曲迂回为吉,故金陵襟带长江而为天下都会。”

湖水:“夫湖水者,乃诸水聚注处,汪洋万顷,平水最吉也。”

溪水:“然行龙小于小枝龙多,每结于溪涧之间,溪涧之水不可不察。其水屈曲弯环避聚深注绶为佳,若直而太急溜而有声殊为不吉。”

此外,还有冷浆水、臭秽水、泥浆水等等,皆为凶水。

应该说,风水对这些水的评价还是客观的。

九、不同地区的选择标准

前面的光、风、水诸节中,我们介绍了风水选择自然环境的一般原则,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差异较大,因此,风水在贯彻上述一般原则的前提下,对自然条件不同的各个地区,还提出了不同的具体要求。

(一)西北高原

西北高原的自然条件特点是:气候干凉、雨量稀少,年降雨量在500毫米以下。因此,这里没有密布的水网,即便是河床,在大多数时间里也是干涸或半干涸的。但是,由于雨季相对集中,汛期时的雨水仍有一定的威胁,因此,西北黄土高原被切割成高一块、低一块的沟梁。

在这种环境背景下,如何贯彻风水理论中的龙脉砂水的一般原则呢?风水作了以下变通:

第一,把山环水绕的近水原则变为高山低水。高山低水意即以高处为风水中的山(龙),低处看作是风水中要求的“水”。

第二,把避水原则具体化为居台地。尽管高原缺水,但由于雨季集中,洪水威胁依然很大,因此,最好选择靠近河谷边的小台地为居址。

考古发现证明了这一点。关中一带仰韶文化遗址,多位于发育较好的马兰阶地上,特别是河流交汇处比较高亢平坦的地方。

第三,把依山藏风变为依崖藏风。高原少山,加之昼夜温差大,气候寒冷,因此,人们往往选择挡风向阳的南面山崖造居室。直到明清,在现代建筑材料及建筑方式未出现之前,“依崖”一直是黄土高原人们择居的重要标准。

(二)黄淮平原

黄淮平原由黄河、淮河、海河3大水系冲积而成,在自然环境上有两大特点,一是地势平坦、少山多墩阜。从偏西的郑州至东部海岸,落差不过150米。二是历史上水患频繁。经黄土高原、豫西山地,挟大量黄沙奔腾东去的黄河,到了平原之后,大量泥沙淤积下来,使河床垫高,于是,黄河下游一段成为历史上南北不断摆动的水道。

对这种自然环境的选择,风水有以下变通:

第一,以水为龙。平原无山,水便兼有山在风水中的功能:藏风。事实上,水是无法藏风的,风水以水为龙,说明在客观上,平原地带的择址,水的勘察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二,墩阜避水。为了避免洪患,黄淮平原的人们往往选择近水的墩阜或陵地为农业村落的据点。墩阜是顶部平整的土山,陵是大阜,考古发现的曲阜西侯遗址、苍山大墩阜遗址等等,都位于墩阜之地。

第三,比庐藏风。比庐,就是一幢接一幢、一排连一排的房舍。平原无山障风,只有通过“比庐”互为倚靠,以减轻风沙的侵袭。孤屋单舍,四面临风,生气涣散。我们把平原与山区村落作一比较,就会发现,平原村落的布局都比较规则、紧凑,东西横向通道多,南北纵向通道少,具有比庐藏风的特点。而山村的布局则比较零乱,不仅房屋互不相接,巷道特别多,甚至有些房屋的方位都互不相同。

(三)长江中下游

长江中下游及东南沿海一带的环境特点是:河道纵横、土地鄙湿、地势低洼、多丘陵地区。从气候上说,由于受东南季风的控制,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气候湿润,湿度较大。

尽管这一地区的自然环境有以上特征,但由于风水理论是以此地为背景发展起来的,因此,风水的基本原则及具体操作,比较适用于这一地区,一般无须作什么变通。但也有两点须加以说明:

第一,东南一带多为水乡,水乡的选择也以水为龙,即把水的勘察置于首位。

第二,居丘避水。东南多丘,人们十分注意对丘的利用,常常把屋宅建在丘上,既可防洪,也可防潮。如东南一带已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普遍坐落在河旁或海边的山丘和台地上。这里聚落点一般都坐落在近水的土丘上,或土丘南坡上。土丘不高,一般在四五米至十多米之间。选择这种生存环境,是符合当时的生活方式的。选择的江河一般水量不大,又有土丘,既取水便利又可避免洪涝。四周的高山,则为人们的采集、狩猎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且,有高山作屏障,也增强了人们的安全感。

十、非理想环境的修补

由于实际地形与风水的要求往往存在着标准差,因此,有必要对环境进行适当的修补,这种修补实际上是古代人们改造生存环境的经验总结,基本上是科学的、积极的,只不过风水在理论上给予了迷信的解释。

风水对自然条件的改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疏通水道

秦始皇像风水认为,水道的疏浚有助于风水由坏向好转型。实际上,是由于水道的疏浚,洪水更易排泄,从而避免了水患,改善了生存环境。

《灵诚精义》卷上刘基注云:“秦太史占金陵有天子气,乃疏秦淮以泄之,不知秦淮一疏,地运乃动,嗣后小而六朝建都,大而我朝之鼎奠,果应于此。”

秦始皇十分迷信风水,曾因为云阳、丹徒、剡山、南海等地有天子气,而凿冈败势,断其龙脉,史志对此均有记载。殊不知此一疏,反疏通了金陵风水,以至后来孙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朝,以及明太祖均在此建都。这当然是风水的迷信解释,秦淮河的疏通与金陵的建都并没有必然联系,但河道的疏导,确能有效地避免水害,改善自然乃至人文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风水的“水脉疏浚”思想是值得肯定的。

(二)开沟挖渠

风水的开沟,主要用于住宅的排水,因此,开沟宜顺地势。而且,在数宅并排而立的门前,宜横挖一道排水总沟,以便各家之水注入之。

挖渠,指在住宅的前后左右开挖水渠,以形成“环绕宅之四面如腰带水”,“宅前弯绕横过水”。

风水的开沟挖渠也是迷信与科学参半。它的开沟方位吉凶观点、水生财禄说是糟粕;但它的开沟放水、顺地势,及引水绕宅等则应给予肯定。因为沟渠的开挖,疏通了一方水的供排系统,既保持了住宅的干燥,又免于负汲之劳。同时,改善了自然景观,使静止的居住空间由曲折的流水而富于动感。而且,由于消防取水的近便,可有效地防止火灾。

宋人邵伯温的《邵氏闻见录》卷十记载,洛阳曾开渠从分洛堰引洛水,从龙门堰引伊水入城,环绕城中公卿士庶园宅,增添了洛阳的“形势”。裴度的绿野庄、白居易的白莲庄都是其中的名宅,白居易甚至在其宅内池上,挂了一块匾,题曰:“都门风水”(《穷幽记》)。由干开渠引水改善了自然条件,“所以洛中公卿士庶园宅,多有水竹花木之胜。元年初,开清、汴,禁伊洛水入城,诸园为废,花木皆枯死,故都形势遂减。”但四年后,重新引伊洛水入城,洛阳的园宅又恢复了往昔的容光。

(三)打井凿泉

打井凿泉是缺水少水、或水质不佳之地的人们开辟水源、改善生存环境的方法之一。但在风水中,打井除上述作用外,还另有一项功能:固一方之生气,通一地之龙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