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中国五千年地理之谜全集
19110100000013

第13章 姿态万千的名山大川(3)

天柱山在大地构造上隶属于秦岭褶皱系大别山隆起地带,山体四周,是变质很深的大别山群,经同位素测定已有20亿年的悠长岁月,可是处于大别山腹地的天柱山却只有两亿年的历史,它是中生代燕山运动晚期从潜山盆地中隆起的新山,是大别山区中最年轻的山岭。以后又经过大规模的岩浆侵入活动,高者成峰,低者成岳,天柱山的规模也就在一亿多年前奠定下来。这样又经过几千万年的风化侵蚀,花岗岩岩体被雕塑成奇形怪状,使天柱山具有“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沓、泉无不吼”的绮丽山岳风光。

天柱山风景区面积83平方米,境内有名奇峰四十二,无名奇峰八十四,还有十八岭、五十三洞、十六岩、十七崖、七关、八池、三川、二溪、四十八寨以及许多名胜古迹。目前全山划为梅城、野寨、玉镜、马祖、良药、东关、飞来、主峰等8个景区。

野寨景区位于天柱山南麓,前临清澈的潜水和洁净的河滨沙滩,后为绿阴婆娑的千年古刹三祖寺,旁有北宋诗人黄山谷谈书处的“涪翁台”和石牛古洞。

石牛古洞的清泉旁,有如牛大石,横溪而卧,石上有两个蹄印,相传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山谷)曾坐此石谈书。这里环境幽美,自古就有“靡靡谷”、“滚滚泉”、“拔拔岩”、“天下奇观”、“人间乐园”等称。自唐长庆以后至两宋、元、明、清、民国约1200年来,在石牛古洞的夹溪石壁上,游士的铭刻诗词满壁,几无隙石。目前完好无损的尚有300余处,小字盈寸,大字三尺见方,行、楷、隶、篆、草各体齐全,刚劲雄浑,逸秀、圆润,各见其长,如同一条书法艺术长廊,蔚为壮观。

马祖、良药景区在马祖庵一带,附近有马祖洞、雪崖瀑、激水瀑、猪头石、霹雳石、良药坪、炼丹台、莲花洞等胜景。这里视野开阔,遥望天柱诸峰,高插云表,如出水芙蓉置于云海之中,时隐时现。近处的天书、降丹、天蛙三峰成鼎立之势,峰形各异;天蛙峰顶覆盖一石,形似蛙状,仰头张口作跃鸣之姿,十分逼真。香子峰上的猪头石,像是张口拱食西瓜,人们把此巧景称为“猪八戒吃西瓜”。还有那霹雳石,色苍润,形浑圆,嵯峨巨大,一线中开,宽尺许,上下匀齐,如切瓜果,俗称雷打石。马祖庵南边的雪崖瀑似从半空飞落,水大时,似游龙飞马,奔流湍急,声若轰雷;水小时,水随风异,在阳光和翠谷衬托下,像从空中飘下的彩白色罗纱,煞是好看。

东关景区有天柱奇观“天柱晴雪”,还有许多奇峰、怪石、奇松。站在青龙涧山峦之间南望,只见翠绿古松之上有“白雪皑皑”的山峰,而且千年不化,四季可见。特别是在骄阳照射下,那晶莹的山峰光彩夺目,月夜观赏,犹如天空琼瑶,清辉袭人。但是当人们踏在这山峰上时,原来却是满坡晶光四射的白砂粒。这里山体多花岗岩长石体,长石内含有石英等多种矿物,经过长期风化被雨水溶解变成高岭土,高岭土中其它元素随风雨流失,只留下石英砂,石英砂体白而发亮,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看上去就像“雪山”一样美妙。

这里的天狮峰,为天柱山的第三高峰,形如猛狮,峰顶巨石似狮口伸出的舌头,形态逼真,引人入胜。此外还有迎真、麟角、鼓槌等奇峰。天柱奇松有迎客松、姊妹松等。松石相趣,美不胜收。

飞来、主峰两个景区紧紧相连,是天柱山胜景精华所在。这里群峰竞秀,怪石嵯峨,高山平湖,洞谷深幽。有五指、莲花、御珠、飞来、天柱等23座海拔千米以上高峰;有炼丹湖、神秘谷等胜景;有似人似动物的怪石和千姿百态的奇松。

炼丹湖海拔1100多米,面积20000多平方米,是我国第二大高山人工湖。它像一颗明珠镶嵌在群山之间给天柱山增添了璀灿的光彩和诱人的魅力。大坝高18米,长百米,下游是百丈峡谷,终年湖水喷泻而下,组成一幅巨大飞瀑水帘,珠玉四溅,奇特瑰丽。

神秘谷位于飞来峰与天池峰之间,它是海拔1100米、深500多米,全长450米的峡谷,由各种形状的自然岩石堆垒而成。入洞顿觉寒风飕飕,凉气袭人,左拐右旋如入迷宫,匍伏前行,偶见一线阳光,灿如金蛇。扶石而上,即是天台,过天桥而下又是一洞,入洞二十米,一边是石骨如刀,一边是流水潺潺,好似龙宫世界。千回百折,又见大洞套小洞,洞洞景色不一,幽深莫测。

飞来峰险峻挺拔,气势宏伟,为天柱山第二高峰。峰顶有巨石,浑圆如盖,形如石冠,盖在飞来峰顶上,故称“飞来石”。

登上天池峰顶,有顶天立地之感,只见这里莽莽苍苍、云遮雾绕的远近奇峰,好似进入飘然仙境。天池峰顶峭石陡壁,忽开两岸,中间架着高悬云天的两道约五尺多长的石桥叫渡仙桥,又名试心桥,桥下,千丈绝壑,万寻深渊。渡桥时,有兴者往来疾步,心旷神怡,胆怯的左顾右盼,寸步难移,试心桥便由此得名。峰顶上有水池两口,一方一圆,方者五尺,传为仙女浴池,小者不到一尺,传为天女脸盆,池水清澈见底,终年不干。

穿过渡仙桥,峰顶对面就是天柱峰了。天柱峰又名朝阳峰、司命峰,因峰顶如层塔,直如笋尖,故俗称“笋子尖”。它凌空耸立,一柱擎天,直插云霄。海拔1488.4米,周围约五华里,还有摩崖“孤立擎霄”、“中天一柱”八个大字横书其上,“顶天立地”四个大字直书其下。气势磅礴,雄奇天下,实为江淮之冠。

天柱山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湿,动植物种类丰富。珍贵树种有香果树、银杏、三尖杉,特别是成片的珍珠黄杨与云锦杜鹃,伴生于海拔千米地带,形成高山特殊景观。珍贵药材有石斛、灵芝、天麻、白术、茯苓等;云雾茶在唐宋时已负盛名。野生动物有豹、野猪、山羊、斑狗、獐、花面狸、琴鸟、四声杜鹃、娃娃鱼等。天柱山现已被列为国家级的森林公园。

长白山“干饭盆”之谜

提起“干饭盆”,长白山区的人大多敬而远之,很少有人敢只身涉足。

“干饭盆”为何物?《辞海》、《辞源》也查不到这个名词。它是长白山原始森林中,山峰相似、沟谷类同、峰回沟转,极为相像的地形地貌构成的特殊地带。一般人进入里面,很难走出来,过去采参人、狩猎者葬身“干饭盆”的不计其数,现在迷途“干饭盆”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关于“干饭盆”的来历,当地民间流传这样一个故事:从前长白山下靠山屯有个小伙子叫金良,他每天带着干粮进山挖参,有一回挖参遇见一个老头饿昏了,金良就把自己的干粮送给老头吃了。老头吃完连个“谢”字也没说,爬起来就走。第二天,金良又遇见老头,还向他要吃的,金良二话没说,把带的饭给老头吃了。连着几天,天天如此,金良宁肯自己饿肚子,也要满足老头的要求。这一天,老头送给金良一个盆,说:“这是只‘干饭盆’,只要添上一瓢水,就能做出干饭来。”从此后,金良不愁吃的了,但这事让他嫂子知道了,非逼金良的大哥要干饭盆不可。有一天,金良哥嫂悄悄溜进山,见金良正用干饭盆做饭,他嫂子冲上前,抢过干饭盆就往金良头上扣,只听一声巨响,干饭盆四裂八崩飞向周围,变成奇峰耸立的盆形山谷,半生不熟的米饭变成千百个大小一样的巴山嘴子。金良嫂子被崩死了,金良哥慌忙往山下跑,跑了一天,万万没想到,又跑到原来的地方,就这样,左一圈、右一圈,连着三天,不知转了多少圈,仍然在原地打转转,连累加饿,死掉了。金良则被那个老头儿——山神领出山,平安回了家。此后,人们就把这个地方叫干饭盆……

传说毕竟是传说,不足为凭。但在“干饭盆”里迷路,却是人人尽知的事实。令人不解的是,迷路的方式大致相同,即不论怎样往前走,不论走出多远,最终还是会回到原来的地方,迷途者走过的路线,是圆形或椭圆形,所以,总也走不出去。

曾有迷失“干饭盆”者被救出来,事后回忆说,在里面判断的方向,往往是完全相反的,为什么会这样,说法不一。

“干饭盆”内山高林茂,地形相似,大概是人们易进难出的重要原因。“干饭盆”内的景色,最具原始森林风貌,观赏价值极高,旅游者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参观“干饭盆”是不会有危险的。

被称做“干饭盆”的地方并非一处,仅抚松县境内就有3处之多,均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长白山天池怪兽是真是假

刚挂上“中国十大名山”牌匾的吉林长白山,又出现一则爆炸性新闻:天池怪兽2003年首次露面,不仅出现时间长达50分钟,而且一次出现多达20头左右。据长白山天池怪兽研究权威吴广孝称,一次出现这么多怪兽,在百余年来的天池怪兽发现史上还是头一回。通常怪兽在夏季偶然出现,一次也只是一两头。历史上最多一次是吉林省气象局工作人员周凤嬴在20世纪60年代同时看到七八头怪兽。

100多年前,就有记载说长白山天池有怪兽出没。据《长白山志》记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四月,有人到长白山狩鹿。追到天池边时,忽然见到一个奇怪的动物,它水牛般大,吼声震耳,像是要向人扑过来。众人吓坏了,一个个抖得像筛糠。有人取枪来打,结果枪却灭了火。就在怪兽准备扑上来时,另一个人的枪响了,打中了怪兽的肚子。怪兽一声长鸣,栽倒在池中。过了一会儿,天池里又浓雾弥漫,什么都看不见了。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长白山江岗志略》里记述,天池中有一怪物浮出水面,金黄色,头大如盘,方顶有角,脖子长长,嘴上有须。猎人认为那是龙。

如果以为天池怪兽仅仅是历史传说,那可就错了。进入20世纪以来,关于天池怪兽的说法更多了,而且都是目击者。

1962年8月,有人用6倍双筒望远镜发现,天池东北角距岸边二三百米的水面上,浮出两个动物头,前后追逐,时而沉入水中,时而浮出水面,一个多小时后,潜入水中。那怪物的脑袋有狗头般大小,黑褐色。

1976年9月,有二三十人在天文峰上看见一个高约两米、像牛一样大的怪兽,伏在天池的岸边休息。当众人大喊起来时,怪兽似乎被惊动。它走进天池,消失在池中心。

1980年8月,有人从山上下到天池边,看到有5只头大如牛、体形像狗、嘴巴似鸭的动物,高昂着头,挺起雪白的前胸,在距岸边30多米处的水中游玩。那几只动物背部黑色油亮,好像长着棕色的长毛。人们边喊边开枪,但是都没有打中。怪兽们迅速潜入水中,不见了踪影。

尤其是2003年7月11日,怪兽们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大“聚会”。从上个世纪初的地方志记载,到近十几年来的游客目击,都说天池有怪兽存在。但是怪兽真的存在吗?

从地理位置来分析,长白山天池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火山口湖,最深处达373米,年平均气温只有-7.3℃,每年平均积雪日达258天,是我国最大、最高、最深的高山湖泊。而且长白山最近的一次火山喷发是在1702年,因此,它形成的时间并不长,再加上它的高海拔,使得它的水温非常低,即使在盛夏时节也只有5℃左右,冬季整个封冻。在这样的环境中,生物很难生存。因此,天池一直被认为自古无生物,目前只有几种冷水鱼在湖中生活。那么何来怪兽呢?

如果说,怪兽并不存在,那么众多的目击者看到的又是什么东西呢?有人说像牛,有人说像狗,有人说像长颈鹿,有人说像龙,有人说是黑熊,有人说是古生物,甚至有人说是天外来客……但所有的目击者都拿不出过硬的证据,近年来,尽管有人拍下了“怪兽”的照片和录像,但由于拍摄地点均在距离天池水面上千米远的山顶,加上发现“怪兽”时其身体大部都在水中,所以难以查明它到底是何种生物。在吉林省延边州成立的民间组织“长白山天池怪兽研究会”,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收集、整理、研究“天池怪兽”和世界各地的“水怪”资料,力图早日揭开与野人、飞碟、百慕大魔鬼三角齐名的“水怪”这个未解之谜。

海门蜊蚜山为什么牡蛎成堆

在江苏海门的渔场东灶港,有座神秘的“蜊蚜山”,传说它总是随潮水而出没,每当农历初八、廿三小汛期,它就受龙王的指派,带着满身珍珠宝贝露出水面,住上几日。蜊蚜山是一个天然生物半岛,面积约4.5平方公里,因盛产牡蛎而得名。经专家考察后认为,淤泥质海岸出现大面积的生物礁实属中国惟一,世界罕见,它为研究古海洋变化提供了可能是地球上惟一的参照体。

与其说是蜊蚜山,不如说是蜊蚜“岛”;与其称它山与岛,其实它是水中礁。礁面有几百亩大,与岸边保持着唇齿相依的距离,互不干扰。每当小汛期,可以跋涉上礁去,差不多走一个半小时就到了。蜊蚜山由黄泥灶、泓西堆、大马鞍、扁担头、十八跳等大小不等的80多个牡蛎堆组成。岛山礁堆起伏,层层叠叠,挤挤挨挨,不知几百年、几千年累积的牡蛎久积成骸,骸复生蛎,满目蛎骸形似化石,实却又都是生生不息的生物体,不是山石却坚如岩石,看似一个个山头,实却又不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