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五千年帝王之谜全集
19110200000055

第55章 宋元篇(12)

赵显出家学佛的地方是土番,即西藏。其后汉文史籍再也没有了记录,但在藏文材料中偶有踪迹。赵显19岁到西藏喇嘛庙里出家,得法号“合尊”,此后为了忘却昨日伤心事,潜心学习藏文,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何况赵家的人就是带着这种遗传的文化素养。不数年,赵显已经在藏佛界崭露头角,成为把汉文佛典译成藏文的翻译家,并且还担任过萨迦大寺的总持,成为当时西藏的佛学大师,四处讲经、潜心研究佛学,一生如此。后来翻译了《百法明门论》,还有深奥的《因明入正理论》,在扉页留下了题字,自称“大汉王出家僧人合尊法宝”,被藏族史学家列入翻译大师的名单,成为一段历史奇事。

后来有一个传说,当年朱元璋成立明朝,供奉历代皇帝时,一直纳闷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的像,怎么看都像个汉人,和宋恭帝赵显长得极其相似。后来发现元顺帝的母亲曾经去过西藏,待了几个月,与赵显讨教过佛学典章。后来阴错阳差,皇帝招她入宫,不久已有身孕,就是后来的元顺帝。后来朱元璋就让元顺帝存于大漠,并不打算一定要剿灭他。

关于宋恭帝赵显的结局,汉文《佛祖历代通载》有这一句:“至治三年四月,赐瀛国公合尊死于河西,诏僧儒金书藏经。”有人因此认为:瀛国公是英宗至治三年被赐死于河西的。但也有人以“赐瀛国公”是独立成词的,不是被赐死的意思。至少从文字上看不出宋恭帝是暴死,后面“诏僧儒金书藏经”,更是渲染朝廷的礼遇之意。无论如何,元英宗至治三年,即1323年,宋恭帝才结束他作为喇嘛的生活,也结束了他47年的俘虏生活,这一年他54岁了。算下来,他在西藏定居了35年,其间再也没有踏入中原和那思牵梦绕的江南故乡!

35个春夏秋冬,在混合着雪水的清甜和酥油的暗香的土石寺院里,在星月流逝不见异同的诵经日程里,故国的回忆是否会偶尔袭上心头?是否一如当年李后主凭栏小楼“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怅然潇凉?是否一如先祖宋徽宗赵佶在五国城独覆冰雪“踏花归去马蹄香”之黯然追忆?当年幽禁李后主的宋太宗可曾料到他的子孙竟也有此归宿?一个在北海风霜,一个在西藏诵经,莫不是冥冥中李后主的刻意之为?高山峻岭的喇嘛寺庙里,席地端坐的僧侣,可知当年西湖的荷叶,临安的梅花?可知在哪一座寺院的油灯下,捻动佛珠的母亲,是否真的被青藏高原的寒风吹散不知去向了呢?

辽道宗耶律洪基

帝王档案

耶律洪基:1055年-1101年在位,字涅邻,兴宗耶律宗真长子,性格沉稳而残暴。兴宗病死后即位,在位46年,痴迷佛教,闭塞言路,残害骨肉;晚年贪色,昏庸残暴。病死,终年70岁,死后葬于永福陵(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北部)。谥号仁圣大孝文皇帝,庙号道宗。

辽道宗冤杀皇后之谜

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皇后萧氏,小字观音,钦哀皇后弟、枢密使萧惠的女儿。辽国的皇后大多是萧姓,因为辽由两大部落构成,一是耶律部落,为皇帝族;一是萧部落,为皇后族。辽国与中原婚俗不同,这两大部落仍像上古初民一样互婚,世世代代都这样。契丹人都尚武粗犷,连女性也如此,但萧后却例外,她清美娇柔,冠绝后宫,且工诗善画,能够自制歌词,尤其精通琵琶等乐器。

辽道宗也爱好汉族的文化,经常写诗作赋,虽然写得很粗糙,且不协音律。他对萧后非常宠爱,以至于萧后的父亲萧惠虽然带兵打仗屡战屡败,但因为萧后的关系,辽道宗对他很是宽容。契丹人游牧为生,喜欢打猎,辽道宗的马号称“飞电”,瞬息万里,出入深山幽谷如履平地。有一天,萧观音陪着辽道宗去秋山打猎,道宗让她作诗助兴,她沉吟片刻道:

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翻鸭绿江;

灵怪大千俱破胆,哪教猛虎不投降。

诗表面写打猎,实际表现出雄心四海的抱负以激励道宗,辽道宗非常兴奋,当即下令将此地名为伏虎林。

萧后知书达理,为人持重谨慎。而皇太叔耶律重元的妻子一向以艳美自矜,有一次在宫里像娼妓一样放荡无忌,萧后见了心有不悦,劝诫她说:“你身为贵家夫人,怎么能这样呢!”耶律重元后来造反被诛。

辽道宗与萧观音本是夫妻欢好,伉俪情深,又有聪慧贤明的太子耶律浚。可是由于辽道宗刚愎自用,好听阿谀奉承,性格自私刻薄,翻脸无情,而萧后又时常对他的做法进行劝谏。比如辽道宗爱骑着他的骏马“飞电”信马由缰,动辄只身跑到荒芜人迹的幽山深谷,这是很危险的举动,曾有过侍卫坠马而亡的先例。萧后对此很担心,便极力劝谏,大意是说:周穆王好远游,周朝因此衰败;太康贪逸,夏朝差点灭亡。这都是因为沉湎于打猎的教训。陛下不带随从,一个人远游荒地,万一有猛兽怪物袭击怎么办呢?

类似的话说多了,辽道宗极为不快,况且从未有人敢将他比拟成历史上的昏君。慢慢地,辽道宗开始反感萧后。从他这方面揣测,也许出猎是枯燥的朝政之后放松发泄内心的一种方式,而在后宫,他也更需要女性的纯粹的温情。于是渐渐两人感情开始疏远,以致耶律洪基几年不曾去萧后处安歇。

孤单孑影,凄惶寥落,萧后只能以写诗抒发内心的沉闷和忧郁。

日暮时分,余霞满天,辽道宗耶律洪基打猎回来,随行的还有北府宰相张孝杰。这时皇族北院枢密使耶律乙辛求见。耶律乙辛长得风仪合度、面目俊朗,翩翩然如玉山之将倾,而且性情稳重随和,耶律洪基一直对他非常信任。三人散坐闲聊,片刻后耶律乙辛道:“近日宫中教坊见到《回心院词》,为皇后亲笔所书,臣读后觉得词情悲苦,却不知皇上可曾一读?”耶律洪基一怔道:“词在何处?”耶律乙辛从袖中取出一副彩绢,呈给皇帝。

耶律洪基看到词后,也思绪万千,想起了以前的种种好处。

这时,耶律乙辛道:“皇后才艺冠绝后宫,臣虽粗通文墨,也能感觉词情意切。只是背面还有一首《怀古》诗,臣却看不懂,请皇上恕臣无知。”耶律洪基忙将彩绢翻过来,原来另一面还有一首诗:

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王;

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燕入昭阳。

耶律洪基看了半晌,不解“赵家妆”、“飞燕”、“昭阳”这些典故。他递给坐在一边的北府宰相张孝杰。张孝杰看罢半天无话,低头沉思。耶律洪基越发纳闷,便急着催问。张孝杰双膝跪倒说:“臣不敢言。”

“但说无妨。”

“皇上明鉴,这‘宫中只数赵家妆’、‘惟有知情一片月’,好像隐了‘赵惟一’三字。”

这一句话仿佛晴天霹雳,耶律洪基脸色由红而青,他“啪”地一拍桌子,将彩绢揉成一团。赵惟一是教坊的伶官,他精通音律,萧后写词后常让他为词谱乐,赵惟一往往能将乐曲与词搭配得天衣无缝。萧观音也常与赵惟一在亭间流水边丝竹相合,听到乐音的人每每心旷神怡。所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于是谣言四起,传她两人情意苟且,一些与萧后有隔阂的人——比如耶律重元的妻子——更加恶意中伤,无中生有。辽道宗也略闻一二,但无证据,加上他知道萧后耽于音乐,就没有往心里去。此时听张孝杰这么一说,彩绢前后诗词一对比,不禁怒恨填膺。即刻下诏令耶律乙辛和张孝杰重查此案。耶律乙辛将赵惟一下狱,施以种种酷刑,赵惟一受刑不过,屈打成招。辽道宗得知萧后与赵惟一私通一案落实,便敕令萧后自尽,归其尸于家;赵惟一凌迟处死并灭族。萧后想最后见道宗一面亦不可得,含恨而死。太子耶律浚哭泣伏地,请求代死,耶律洪基不许。

风华绝世的萧后就这样被诬构致死。耶律乙辛为何要致死萧后而后快?原来他早有篡位的野心。据说乙辛母怀孕的时候,夜里梦见手搏羖羊,拔去了羖羊的角和尾。醒后请人占卜。术者说:“这是好预兆,‘羊’去了角尾为‘王’字,你以后应当有儿子当王。”耶律乙辛长大后便以此为自己的志向。至于他最后为什么阴谋败露被杀死,还有这么一个传说——他幼时牧羊至太阳西斜,疲乏而睡,被人弄醒,乙辛怒道:“为什么惊醒我!刚才梦见有人手拿日月让我吃,月亮已经吃了,太阳吃了一半就醒了,可惜不能吃完。”这或许说明他为何仅陷害了萧后,而始终得不到篡夺辽道宗的皇位。当然这仅仅是个有趣的传说罢了。

耶律乙辛外和内狡,很得辽道宗的宠信,道宗有什么疑难常让乙辛断决。他曾官至南院枢密使,后改知北院,封为赵王。后来平定耶律重元的叛乱有功,更得信任,四方有军旅的情况,辽道宗允许他自作主张,一时势震中外,人人侧目,门口塞满了前来贿赂者的车子。他与奸臣张孝杰相勾结,凡是阿谀的小人都得到升迁,忠直的大臣被贬斥,一时朝政极为紊乱。

后来皇太子耶律浚渐渐长大,开始参预朝政,他流露出不满耶律乙辛专权乱政的言行。耶律乙辛不免惴惴忐忑,便与手下人阴谋构陷皇后,因为若不先除去萧后,就不能对皇太子下手。恰好萧后以前曾有个叫单登的侍女,原是已诛的叛臣耶律重元的奴婢,也会弹古筝,但技艺远不如赵惟一,因此不被萧后赏识,单登便迁怒于赵惟一。有一次,耶律洪基让单登弹筝,萧后加以劝止,她认为单登是叛臣的婢女,会有异心,并将单登赶出内宫。单登的妹妹是教坊朱顶鹤的妻子,朱顶鹤一直以来献媚于耶律乙辛。耶律乙辛便让他们放出萧后与赵惟一苟且的谣言,并伪造了《怀古》那首诗,模仿萧后笔迹,抄在萧后亲手写的《回心院词》的彩绢的背面。最终达到了构陷的阴谋。接着耶律乙辛又害死太子。

后来辽道宗察觉耶律乙辛的篡位野心,逐步削夺他的权力,耶律乙辛图谋奔宋及私藏兵甲的事被告发,下有司议,依法赐死。辽道宗去世后,皇太孙天祚帝耶律延禧即位。他掘开张孝杰的墓冢剖棺戮尸,并诛灭了耶律乙辛的全族。

或许萧后的旷野孤魂也可以因此瞑目了。但佳人已逝,徒令后人思之黯然。

金海陵王完颜亮

帝王档案

完颜亮:1149年-1161年在位,字元功,女真名迪古乃,太祖完颜阿骨打之孙,风流倜傥,志大才高,性格沉稳。杀死金熙宗后自立为帝。在位13年,迁都燕京,巩固根基,加强皇权;完善司法,整顿官吏;重视文治,奖励耕种,繁荣经济。但一生穷兵黩武,贪淫好色,本为一代明主,为人荒淫无道,终被部将完颜元宜杀死,终年40岁,死后葬于燕京郊外金诸王陵墓(今北京房山西南40里处)。谥号炀,贬封为“海陵郡王”。

金海陵王无道嗜淫之谜

完颜亮篡帝位后,屠杀异己,宗室几无遗留。完颜亮的嫡母徒单氏及生母大氏都成了太后,徒单氏居东宫,大氏居西宫,两氏向来和睦。完颜亮弑金主时,徒单氏曾对他说:“主虽失道,人臣却不应如此。”完颜亮十分不快。徒单氏生日时,宫中大开筵宴,酒至半酣,大氏起座,跪进寿觞。徒单氏正与诸公主宗妇笑谈,一时没有留心,大氏长跪了一会儿,徒单氏才看见,赶快起身受觞。完颜亮疑为她是故意冷落自己的生母,拂袖而出。第二天传召诸公主宗妇,诘问她们昨日何故笑语,并加以杖刑。既而大杀宗室,把太宗子孙七十余人一并屠戮,无一遗留。

海陵王初为宰相,妾媵不过三人。及登帝位,淫志蛊惑,纳诸妃十二位,昭仪至充媛九位,婕妤、美人、才人三位。他见叔母阿懒饶有姿色,便将叔父阿鲁补杀死,据阿懒为己妾,封为妃。一面大兴土木,改筑燕京宫室,以安置妃嫔。宫殿遍饰黄金,加施五彩,金屑飞空如落雪。每一殿成,工费以亿万计,略不如意,即行拆除重造。金屋即成,必须留以佳丽。

完颜亮的昭妃阿里虎,是驸马都尉没里野的女儿,生得妖娆娇媚。

不多久,阿里虎嫁于阿虎迭,生了个女儿叫重节。重节7岁时,阿虎迭伏诛被杀。阿里虎不待丧礼完毕,就携重节再嫁给宗室南家。南家死后,就将阿里虎幽闭在家独自受用,不让她与外人相见。阿里虎心里时常怏怏不快,她听说海陵王好美色,非常倾慕。这时海陵王亦恰好在南京,就画了一幅海陵王的图像,题诗于上:“阿里虎,阿里虎,夷光毛穑非其伍。一旦夫死来南京,突葛爬灰真吃苦。有人救我出牢笼,脱却从前从后苦。”

题完诗封缄后,悄悄送于海陵王。海陵王素闻阿里虎的美貌。一见此图,叹息道:“突葛速得此美人受用,真当折福。”于是托人传言突葛速,欲娶阿里虎。

阿里虎益酒喜淫,海陵王恨相见太晚。数月后,封为昭妃。有一天,阿里虎的女儿重节来看她,留宿宫中。海陵王突然来,看见重节年将及笄,姿色顾盼,不觉情动。但怕阿里虎阻挠,就高张灯烛,令室中辉煌如昼,重节和衣拥被,长叹不能眠。

夜里海陵王敲门而入,曲意温存,云雨过后海陵王见其娇弱不胜苦楚,怜惜道:“朕将与你做通宵之乐,只是你母善吃醋,不要使她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