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中国学生成长必读百科-地球动物百科
19110500000029

第29章 无脊椎动物(9)

雪山之神——雪豹

雪豹,别名草豹、艾叶豹,头小而圆,尾粗长,略短或等于体长,尾毛长而柔;体长110-130厘米;尾长80-90厘米,体重38-75千克;全身灰白色,布满黑斑;头部黑斑小而密,背部、体侧及四肢外缘形成不规则的黑环,越往体后黑环越大,背部及体侧黑环中有几个小黑点,四肢外缘黑环内灰白色,无黑点,在背部由肩部开始,黑斑形成三条线直至尾根,后部的黑环边宽而大,至尾端最为明显,尾尖黑色;耳背灰白色,边缘黑色;鼻尖肉色或黑褐色,胡须颜色黑白相间,颈下、胸部、腹部、四肢内侧及尾下均为乳白色,冬夏体毛密度及毛色差别不大。

雪豹主要的生活环境为高山裸岩、高山草甸及高山灌丛等三种类型。雪豹昼伏夜出,每日清晨及黄昏是捕食、活动的高峰。它喜独居,感官敏锐,性机警,行动敏捷,善攀爬、跳跃。雪豹捕食以猫科动物特有的伏击式猎杀为主,辅以短距离快速追杀。它捕食山羊、岩羊、斑羚、鹿,兼食黄鼠、野兔等小型动物或以旱獭充饥。有时它也袭击牦牛群、咬倒掉队的牛犊。它有相对固定的居住地点,育幼期多利用天然洞穴,每年1-3月份发情,5-7月份产仔,每胎2-4仔,3岁达到性成熟。

雪豹是一种美丽而濒危的猫科动物,是促进山地生物多样性的旗舰,是世界上最高海拔的显着象征,是促进跨国界的国家公园或保护区建立的环境大使,是健康的山地生态系统的指示器。

多才多艺的熊——貂熊

貂熊,体重达15-18千克;体型粗壮;毛被棕褐色,体侧向后沿臀周有一淡黄色半环状宽带纹;尾毛黑褐色,蓬松粗大,呈丛穗状下垂;四肢短健,跖行性,爪长而直,不能伸缩。它是一种很稀罕的动物。

貂熊为寒温带动物,除繁殖期外,多单独活动,活动范围广,溪流、河谷、林带以上的冻土及裸岩都有它的足迹。它无固定巢穴,洞穴多有两个出口,便于遇险逃遁,且属夜行性动物。貂熊生性机警,行动隐蔽,善游泳、攀爬,可在密林中自由跳窜,故又名为“飞熊”。它在自然界中几乎无天敌,肛门附近有发达的臭腺,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利用尿液保存食物是其适应环境的独特方式之一。它食性杂,包括有蹄类、啮齿类、鸟类及林木浆果等。此外,貂熊有半冬眠的习惯,而且繁殖时筑巢于树洞、悬崖、石缝中,或占据其他小动物巢穴,每年10-11月份发情,以吼声吸引异性,第二年2-4月份繁殖,每胎1-5仔。

貂熊是如何捕猎物的呢?

貂熊捕猎时,从不轻举妄动或从正面直接攻击,它总是事先埋伏在树枝茂林处,等待猎物出现。一旦时机成熟,它就会立即窜出来,使劲地咬住猎物的脖子,决不松口,直到它死去为止。

长江女王——白暨豚

白暨豚又称白豚、白鳍豚、白旗。体呈纺锤形,体长1.5-2.5米,体重可达230千克;吻部呈喙状,窄而长,吻尖略向上翘;额顶显着隆起;眼小,位于口角下方;耳孔极小,形似针眼,位于眼的后下方;背鳍呈低的等腰三角形,位于背中部而略靠后;鳍肢宽,末端圆钝,尾鳍后缘凹入,呈新月形;背灰色或蓝灰色,腹面白色,背鳍、鳍肢背面、尾鳍均为灰色或青灰色;呼吸时,头部先出水,喷出的水花不高,尾鳍并不出水。

白暨豚主要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及与其连通的洞庭湖、鄱阳湖、钱塘江等水域中,通常成对或10余头在一起,喜在水深流急处活动。它喜欢群居,尤其在春天交配季节,集群行为就更明显,通常每群一般2-6头。它活动范围广,但对水文条件要求较高,经常在一个固定区域停留一段时间,待水文条件发生改变后,又迁入另一地域。它主要以鱼类为食。

瑰宝——喜马拉雅塔尔羊

喜马拉雅塔尔羊,体型粗壮,体长120-140厘米,肩高84-101厘米,雄性体重可达90千克;整个头形狭长,雌雄都有灰褐色的角,但雄羊角比雌羊角粗大,正面观二角呈倒“人”字形;颌下无胡须,尾短而腹面裸露;雌羊比雄羊体小;全身被毛粗硬呈暗灰褐色或褐色;雄羊颈部、肩部和臀部被毛可长达12-18厘米。

喜马拉雅塔尔羊主要栖息于海拔3000-4000米的喜马拉雅山南坡,常活动于崎岖的裸岩山地及林缘,适应严寒多雨的气候。晚上在高山灌丛带或多岩石地区隐蔽。多为几十只集群,活动范围较固定。性机警,难以接近。以草本植物为主食,也吃灌木的嫩叶。一般冬末春初交配,孕期6-7个月,6月份产仔,每胎1仔,有时产2仔。

最显着的大角——盘羊

盘羊别名大头弯羊,大角羊,盘羊躯体粗壮,体长150-180厘米,肩高50-70厘米,体重110千克左右;雄性角特别大,呈螺旋状扭曲一圈多,角外侧有明显而狭窄的环棱,角基粗,周长约46厘米,角最长可达133厘米。雌性角短而细,弯曲度也不大,角长不超过50厘米;头大颈粗,尾短小。四肢粗短,蹄的前面特别陡直,适于攀爬在岩石间;通体呈灰棕色,耳内白色,臀部具白斑。

盘羊栖息于海拔3000-6000米的高山裸岩地带,经常出没在半开阔的峡谷和山麓间,很少在雪线以下活动。它们通常集成小群,有时集合成较大的群体,主要在晨昏活动,冬季也常常在白天觅食,食物包括草、树叶和嫩枝。盘羊善于爬山,比较耐寒,且视觉、听觉和嗅觉相当敏锐,性情机警,稍有动静,便迅速逃遁。它们在秋末和初冬发情交配,孕期约6个月,每胎l-2仔。

速度敏捷——鬣羚

鬣羚,别名苏门羚、明鬃羊、山驴子,外形似羊,略比斑羚大,体重60-90千克;雌雄均具短而光滑的黑角;耳似驴耳,狭长而尖;自角基至颈背有长十几厘米的灰白色鬣毛,鬃颜色大部分是白色或灰白色;毛色很深,以黑色为主,略呈褐色或灰褐色;四肢则为赤褐色和黄褐色。

它生活在高山岩崖或森林峭壁,单独或成小群生活,多在早晨和黄昏活动,行动敏捷,在乱石间奔跑很迅速,时速可达80公里。它喜食草、嫩枝、树叶、菌类。秋季发情交配,每胎一仔,妊娠期约为210-240天,有时产2仔。鬣羚的性情比较孤独,除了雄鬣羚总是单独活动以外,雌鬣羚和幼仔也最多结成4-5只的小群,从不见较大的群体。它们早晨和傍晚出来在林中空地、林缘或沟谷一带觅食、饮水,夏季喜欢在大树下,灌木丛中以及巨岩间等僻静之处休息,冬季则常到岩洞中避风过夜。

聪明伶俐的动物——塔里木兔

塔里木兔,体型较小,体长35-43厘米,尾长5-10厘米,体重不到2千克;毛色浅淡,背部沙黄褐色,尾部无黑毛;耳朵特别大,耳长达10厘米,远远超过其他兔类,听觉非常发达。

它栖息在盆地中各种不同的荒漠环境和绿洲,白天活动,晚间常在灌木丛下挖浅窟藏身,利用长耳壳可接收到较远距离的微弱音响,及时发现并逃脱天敌,以灌木的树皮和细枝为食,也取食芦苇嫩茎。塔里木兔每年在5月和8月份繁殖两次,每窝产仔2-5只。

“名不副实”的动物——藏酋猴

藏酋猴,别名四川短尾猴、大青猴。藏酋猴体型粗壮,是中国猕猴属中最大的一种。头大,颜面皮肤肉色或灰黑色,成年雌猴面部皮肤肉红色;成年雄猴两颊及下颏有似络腮胡样的长毛;头顶和颈毛褐色,眉脊有黑色硬毛;背部毛色深褐,靠近尾基黑色,幼体毛色浅褐;尾短,不超过10厘米。

藏酋猴在栖息地在海拔高度1500-2500米处,常活动于深山的阔时林、针阔时混交林或稀树多岩的地方。它们喜群栖,大群可达百余只,每群有2-3只成年雄猴为首领,遇敌时首领在队尾护卫。喜在地面活动,在崖壁缝隙、陡崖或大树上过夜。以食植物为主,兼食昆虫、蛙、鸟卵等,有时还到农作物区取食。5岁性成熟,发情期多在秋季,怀孕期150-160天,多在3-5月产仔,每胎产1或2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