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法律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研究
19111200000041

第41章 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的作用(二)(14)

(3)要关心社会问题,维护人们的共同利益。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商战中,同类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越来越趋同,因此,要获得超出别人的商誉光靠产品质量和服务还不行。当今世界,伴随着工业文明发展而产生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日益严重,人类正面临共同的生存环境问题。在这种情形下,企业是否关心公益事业、是否具有生态意识正越来越被消费者看重。企业资助社会公益事业这种超越利润的行为,具有伦理价值的震撼力,是企业改善形象、提升企业声誉的有效途径。

(3)恪守信誉、公平竞争。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要与众多的协作者、竞争者打交道,企业能否守合同、讲信用,恪守商业道德,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商誉。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讲信用将赢得更多的合作者,赢得他们更多的信赖和支持。

(4)妥善处理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注重提高员工素质、关心员工。一是慎重处理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冲突,提供给员工公平、安全的就业机会,促进员工的身心健康。二是提高员工素质、改善员工形象。员工的职业行为是代表企业而实施的,员工形象和行为直接影响到企业商誉。三是使员工与企业有共享目标和价值观,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任何一个企业都有不完善的地方,员工直接参与企业行为,熟悉内情,如果内部员工到外面去大肆渲染,其结果可想而知。

另外,企业还必须以恰当的方式进行适度的广告宣传和公关活动。随着经济过剩化的出现和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白热化,广告、公关等传播方面的竞争必然成为信息社会中企业竞争的主要内容和手段之一,因此,企业应该积极策划和组织广告宣传和公关活动。但同时,必须认识到广告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使企业美名远扬,也可能使企业臭名昭着。广告只能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对美誉度却无能为力。因此,企业商誉的培育要重在踏踏实实做,广告、公关要适度,切忌过度。

企业商誉虽然是经过长期积累和培育而形成的,但却很脆弱,很不稳定,因此企业商誉必须进行维护。商誉的维护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日常维护。企业应加强商誉的日常维护,要建立相应的商誉危机预警机制,以主动防范公关危机。企业应对经营运作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信息,及时采取措施堵住漏洞,力求在损害产生前加以解决,杜绝隐瞒事实真相、报喜不报忧的现象。

二是公关危机处理。公关危机的妥善处理,这是商誉维护的重中之重。企业公关危机的本质就是形象危机、声誉危机。如果危机得到有效控制和处理,不仅能成功维护企业声誉,而且可以使之进一步巩固;但如果危机没有及时解决,那么“苦心经营的一切就会化为乌有”。

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风云变化莫测,企业成长中时时伴随着危机。下面三点是任何企业处理公关危机、维护企业商誉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公众利益第一。在公关危机时,往往是由于企业不当行为或发生突发事件,公众利益受到损害,企业和公众利益处于直接冲突的状态,公众利益能否得到补偿或维护是个焦点。因此,面对危机,企业一定要明确表态,积极行动,不惜代价,以负责的态度来维护公众利益,让公众感受到即使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他们的利益仍然是企业关注的根本。

二是快速反应以赢得主动。公关危机处理必须强调“救火意识”,危机一旦发生,媒体及各种信息渠道都会以最快的速度披露传播危机信息,企业内外公众都密切关注事态的进展。如果企业反应迟缓,不仅会错过危机处理的最佳时机,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还会影响到公众对企业处理危机的信心,甚至留给公众以不敢负责的印象。相反如果企业快速反应,积极应对,则能有效驾驭危机,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和恶化。

三是高效的信息传播和沟通。大众传媒是企业和公众沟通的桥梁,对危机的解决起着重要的作用。危机发生后,应尽快调查事情真相,以一种坦诚而理性的态度统一传播口径和传播内容,不遮掩、不回避,与媒体保持良好沟通,争得媒体的正面宣传,紧紧抓住大众传媒这一信息传播的牛鼻子,掌握对外发布信息的主动权。

(六)从名牌战略的实现来看商誉制度的确立在地区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

商誉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带动作用。从经济竞争力的角度看,一个区域经济的竞争实力,主要取决于其比较优势,而一批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的崛起过程,就是该地区比较优势的形成过程。80年代后期以来,广东顺德、中山、佛山等地市随着诸如容声(科龙)、美的、万家乐、太阳神、健力宝一大批名牌产品的崛起壮大,其地区经济实力也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江苏扬州以发展名牌为突破口,促进了工业结构的调整,产生了以春兰为代表的空调、客车、集装箱等一批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居领先地位的名牌产品,使全市工业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指标连续几年居全省第一,被经济学界称为“扬州现象”。

以安徽为例,它既是一个农业大省,又是一个轻工业大省。这些年来,安徽涌现出荣事达、美菱、扬子、全柴、芳草等一大批支柱产业,为安徽的经济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产品质量享誉全国,走进千家万户。但是安徽日前还不是名牌大省,且和名牌大省的广东、上海等地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而,安徽在创建名牌大省的过程中,还要做好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领导重视是名牌战略的前提。企业生产的产品凝结着生产经营者的心血,还寄托着社会各方面的厚望。所谓名牌战略,即主要是指国家、地区和单位通过创立名牌,并利用名牌效应,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总体谋划;是以创名牌为核心,带动企业振兴,经济发展,人民富裕,国家强盛的一种战略决策。所以,安徽拓展名牌战略必须分清层次,突出重点,政府要客观地从市场需要和名牌标准出发,分层次,有重点地对现有名牌进行筛选,重点扶持,统一规划。既要有国际名牌,又要有安徽名牌。也就是说,重点选一二个产品质量在国际上已有一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名牌,进行重点扶持,使之做大、做响,逐步使其跻身于国际行列;同时选择一些条件较好的企业或产品,使他们在国内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并在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并达到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的品牌。

同时,政府有责任、有能力,也有义务为企业创建名牌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政府支持企业名牌,最重要的就是为企业竞争创造一个平等、公正、有利于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这就需要完善各种法纪、规章,保护名牌的商誉和利益不受侵犯,并制定和采取相应的措施,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各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为名牌的正常创建、成长、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