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华兵书宝典
19111300000003

第3章 孙子兵法(2)

《孙子兵法》在许多问题的分析研究中都闪耀着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光辉。孙子认为,战争是有规律可循的,他所说的“战道”就是指战争规律,战争规律如同水流避高趋下一样,是完全可以认识的。因敌制胜、避实击虚、奇正相生、示形造势等等都是孙子揭示的战争规律。

尤为可贵的是,孙子在分析一系列战争的矛盾对立现象时,发现它们之间不仅相互依存,而且还经常可以向对立面方向转化。他在论述逸劳、饱饥、安动这些对立统一范畴时指出,“逸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通过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可以使事物走向反面。也就是说,敌人的优势可以转化为劣势,长处可以变为短处,有利可以成为不利。因此他说:“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正是这一哲学思辨,使《孙子兵法》成为一部充满生气,充满活力,充满积极进取精神的划时代经典着作。

五《孙子兵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孙子兵法》就其本质属性来说,是关于战争的兵学着作。自它问世以来,无数军事家、战略家学习它,实践它,从而在几千年的战争舞台上创造出许许多多的经典战役。但是《孙子兵法》与其它许多军事理论着作一样,还可以应用到军事以外的广泛领域之中,诸如企业管理、体育竞技、人际关系、内政外交等各个方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商战领域的应用。

俗语说商场如战场,早在两千年前的战国时代,经济思想家白圭“治生产”,采用的就是“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史记·货殖列传》),取得成功。而在现代社会,企业家运用兵法于经营管理更为普遍,理论研究的成果也十分丰硕。

兵战之法之所以可以转化为商战之法,其基本点就在于控制和竞争。所谓控制,就是管理上的组织计划、协调控制;所谓竞争,就是经营上的竞争、谋略和方法。

从控制的角度看,为了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协调好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孙子兵法》所揭示的若干军事管理原则正可以为企业家提供极有价值的思想宝库。提纲挚领而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任入,要“智、信、仁、勇、严”,五德兼备;用人,要“将能而君不御”;教育管理,要“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信赏明罚,恩威并施;组织机构,要“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精干高效。

从竞争的角度来看,企业家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孙子兵法》更可以提供多角度、多层次的借鉴。商争面临市场角逐、市场较量、优胜劣汰,因此,十分需要学习和掌握灵机应变之术,《孙子兵法》关于预算决策、示形造势、因敌制胜、奇谋诡诈等等方面的论述,正可以移植到生产经营中来。

依此类推,举凡存在智与力的竞争的社会生活领域,如体育竞赛、医疗卫生、人际关系等,兵法都有用武之地,但我们从中外移植和运用《孙子兵法》的社会实践中也不难发现,其中也有一个深浅之别,高下之别。那些简单比照、牵强附会的移植只是得其皮毛,而那些善于把握规律,善于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才能得其神髓,从而真正从《孙子兵法》中获得营养,得到启迪,受益无穷。而真正极不容易的。移植者必须坚持科学的态度,准确地认清商场与战场、商战与兵战的异同,这才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前提。

从思维方法上说,兵法向经营管理方面的移植靠的是直觉顿悟,是一种非逻辑的、没有中介的直觉思维方式,我们知道,无论有多少相似之点,然而商场毕竟不是战场,竞争毕竟不是战争,商战之术也毕竟不是兵战之术,因此,要把商战同兵战挂起钩来,就有一个兵法原则转换角度的问题,而这个转换不是依靠逻辑推理,而是依靠顿悟——以石攻玉的顿悟。这一方法是借鉴者们不能不充分认识和深刻把握的。

计①篇

孙子曰:兵②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③也。

故经之以五事,④校之以计而索其情:⑤一曰道⑥,二曰天⑦,三曰地⑧,四曰将⑨,五曰法⑩。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轨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铁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注释】

①计:计算。这里指通过对敌我双方各种基本条件的对比,作出战略决策。

②兵:本为兵器,引申为兵士、军队、战争等。这里指战争。

③察:考察,研究。

④经之以五事:指从道、天、地、将、法五个方面来分析预测战争胜负的可能性。经:量度,这里是分析、预测的意思。

⑤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比较敌我双方的各种条件,从中探求战争胜负的情势变化。校(jià),通“较”,比较;计:即“七计”,指“主执有道”等七个方面。

⑥道:本义为道路、途径,引申为政治主张。

⑦天:天时。

⑧地:地理。

⑨将:将领。

⑩法:法制。

令民与上同意:使民众与国君的意愿保持一致。上:指国君。意:意愿、意志。

阴阳:指昼夜、晴晦等天象的变化。

时制:时制即“时节”,指四时节气的变化,春夏秋冬的推移。

死生:即“死地”、“生地”,指不可攻守进退之地和可以攻守进退之地。

智:智谋才能。

信:赏罚有信。

仁:爱抚士卒。

勇:勇敢果断。

严:执法严明。

曲制:军队组织、编制等方面的制度。

官道:各级将吏的职责区分、统辖管理等具体制度。

主用:军备物资、军事费用的供应管理制度。

知:知道、知晓。这里是指深刻了解,确实掌握的意思。

孰:谁,这里是指哪一方。

将:助动词,音jiāg,如果之意。一说将,指将领。

计利以听:计算、分析利害得失的意见已被采纳。“以”通“已”。听:听从、采纳。

佐:辅助。

因利而制权:根据利害关系来灵活处置。制:从,权:权变。

兵者,诡道也:用兵打仗的方式在于诡诈多变。诡:诈、欺骗。

能而示之不能:能攻而故意装着不能进攻,能守而故意装着不能防守。示:形、显示。

用而示之不用:要作战而故意装着不作战。用:用战。

挠:屈挠、扰乱。

快:通“逸”,安逸、安闲。

庙算:古代兴师作战之前,要在届堂举行会议,谋划作战方略推测各种可能情况,这种战前的谋略筹划,称为庙算。

得算多:取胜的条件多。算:指计数用的筹码,引申为胜利的条件。

【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是军队生死的所在,国家存亡的关键,因而不能不认真考察。

所以,战争要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敌我双方的各种条件,以探索战争的态势。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所谓“道”,就是使百姓与君主的意愿一致,这样,他们就可以为君主死,为君主生,而不畏惧任何艰险。所谓“天”,是指昼夜阴晴、寒冬酷暑、春夏秋冬的季节更替。所谓“地”,是指近路远途、险阻平地、地域宽窄、死地生地。所谓“将”,是指将帅的智谋、诚信、仁慈、勇敢、严明。所谓“法”,是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将领的管理、军需的掌管。凡是这五个方面的情况,将帅都应该知道。了解这些情况的就能取得战争的胜利,不了解这些情况的就可能在战争中失败。所以,要通过对双方情况的比较来探索战争的态势。就是说,哪一方君主更贤明?哪一方将帅更有才能?哪一方天时地理更有利?哪一方法令能贯彻执行?哪一方武器装备精良?哪一方兵卒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严明?我根据这些就可以判断谁能够取胜,谁会失败了。

如果听从我的计谋,作战一定胜利,我就留下;如果不听从我的计谋,作战一定会失败,所以我就会离去。

分析利害得失的意见已被采纳,然后就要造成有利的态势,作为外在的辅助条件。所谓有利的态势,就是要根据对自己有利的情况,充分掌握作战的主动权。

用兵应以诡诈为原则。所以,能打而要装作不能打,要打而装作不要打,向近处而装作向远处,向远处而装作向近处。敌人贪利,就引诱他;敌人混乱,就进攻他;敌人力量充实,就要防备他;敌人兵力强大,就要躲避他;敌人气势汹汹,就要屈挠他;敌人辞卑慎行,就要骄纵他;敌人休养得好,就要劳累他;敌人内部团结,就要离间他。在敌人毫无防备之处发动进攻,在敌人意料不到的时候来采取行动,这是军事家指挥的奥妙,是不能预先呆板规定的。

开战之前就预计能够取得胜利的,是因为胜利的条件充分;开战之前就预计不能取得胜利的,是因为胜利的条件不充分。筹划周密就能胜利,筹划疏漏就会失败,何况不作筹划呢?我们根据这些来进行观察,谁胜谁败就很清楚了。

作战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①革车千乘,②带甲③十万,千里馈④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⑤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⑥,久暴⑦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⑧,则储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⑨,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⑩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贫于师者运输,运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遁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苡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注释】

①驰车千驷:套四匹马的轻型战车有一千辆。驰车:快速轻便的战车;驷(sì四):原指一车套四匹马,这里用作量词。

②革车千乘:重型兵车有千辆之多。乘(shèg剩):辆。

③带甲:指穿戴盗甲的士兵,这里泛指军队。

④馈(huì):送给、运送。

⑤胶漆之材:泛指制作、维修作战器械的物资。

⑥力屈:力量已经耗尽。屈(jué):穷竭。

⑦暴(pù)通“曝”之本字,暴露。

⑧殚货:财力耗尽。殚(dà但):穷竭,货:财货。

⑨籍:登记服役的人。

⑩因粮于敌:取粮于敌国。因:借。

贵卖:物价上涨。

中原:指国内的意思。

罢:“疲”的通假字。

甲胄矢弩,就循蔽橹:泛指战争装备和兵器。

丘牛大车:牛拉的辎重车辆。丘牛:丘邑所出之牛,这是泛指牛。

钟:齐国容量单位。齐国量制有新旧两种,旧制一钟为六百四十升,新制一钟为一千升。

苡秆:泛指饲草。芯(ní其):同“萁”,豆秸秆:禾秆。

石:重量单位。古代以一百二十斤为一石。

已:同“以”。

杂:混合、间杂。

生民:民众。

司命:命运的掌握者。

主:主宰。

【译文】

孙子说:用兵作战的一般规律是,出动轻型战车千辆,重型兵车千辆,军队十万,还要跨越千里来运送粮食。那么,前方后方的所住用的费用,招待国宾使节的用度,胶漆器材的供应,车辆盔甲的维修,每天都要耗费千金,然后,十万军队才能够出动。用这样的军队去作战就要求速战速决,旷日持久就会使武器装备耗损,部队锐气受挫,攻城就会使战斗力耗尽。军队长期在外作战,就会使国家的财政发生困难。武器装备耗损,军队锐气挫伤,军事实力耗尽,国家经济陷入枯竭,那么诸侯就会乘此机会来发起进攻,到那时,即使智谋再高超的人,也无法挽回危局了。所以,用兵作战,只听说指挥虽拙但求速战速决,而没有见过为讲究指挥巧妙而求持久战的。战争久拖不决而对国家有利的情形是不可能的。所以,不完全了解用兵有害方面的人,就不能完全了解用兵的有利方面。

善于用兵的将军,兵员不再次征集,粮秣不多次运输;武器装备来自国内,粮食饲料在敌国补充。这样,军队的粮秣供应就完全可以满足了。

国家之所以会因为用兵而贫穷,就是由于远道运输。远道运输,百姓就会贫穷。靠近军队集结的地方,物价就会上涨。物价上涨,就会使得百姓财富枯竭。财富枯竭,就要急于增加赋役来补充。军力耗尽,财富枯竭,国内家家空虚,百姓的财产要耗去十分之七,国家的资财,也由于车辆损坏,马匹疲病,盔甲、箭弩、戟盾、蔽橹以及运输用的丘牛、大车的征集、补充而损失十分之六之多。

所以,明智的将帅务必取粮食可敌国。消耗敌国粮食一钟,相当于从本国运送二十钟;动用敌国草料一石,相当于从本国运送二十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