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韬·文启》
“……何忧何啬,万物皆得;何啬何忧,万物皆遒。政之所施,莫知其化;时之所在,莫知其移。圣人守此而万物化,何穷之有?终而复始。优之游之,展转求之;求而得之,不可不藏;既已藏之,不可不行;既已行之,勿复明之。夫天地不自明,故能长生;圣人不自明,故能名彰。古之圣人,聚人而为家,聚家而为国,聚国而为天下;分封贤人以为万国,命之曰大纪。陈其政教,顺其民俗,群曲化直,变于形容;万国不通,各乐其所,人爱其上,命之曰大定。呜呼!圣人务静之,贤人务正之,愚人不能正,故与人争。上劳则刑繁,刑繁则民忧,民忧则流亡。上下不安其生,累世不休,命之曰大失。天下之人如流水,障之则止,启之则行,静之则清。——”文王曰:“静之奈何?”太公曰:“天有常形,民有常生。与天下共其生,而天下静矣。太上因之,其次化之。夫民化而从政,是以天无为而成事,民无与而自富。此圣人之德也。”
【注释】
①竹书本“以为万,名曰大”当有脱文,宜从通行本读“万国”“大纪”。
②“民忧下止”,指民众的忧虑自个儿消除。通行本作“人爱其上”,疑后三字乃形讹。
③“动之则浊”,《群书治要》引有这一句。
④通行本没有这一句。
七
文王问大(太)公望曰:“余欲功,三疑①,恐力不能……”……“……养之使强,哀盈使张。……离亲以亲,散众因众。凡谋之道,周微为主。挚以事,口以利饵,争心乃起,其亲乃止。欲离其……爱,与其宠人。予之其所欲,示之以利。因以疏之,毋使……之以味,虞(娱)以乐……亲,必使远民。勿使知谋,扶而人之……后可试。敬之才(哉)!施惠……以假众,众以假贤……假则有(又)假……假则有(又)假,以王天下。……②”——《三疑》
《武韬·三疑》
武王问太公曰:“予欲立功,有三疑,恐力不能攻强、离亲、散众。为之奈何?”太公曰:“——夫攻强,必养之使强,益之使张。——攻强以强,离亲以亲,散众以众。凡谋之道,周密为宝。设之以事,玩之以利,争心必起。欲离其亲,因其所爱,与其宠人。与之所欲,示之以利,因以疏之,无使得志。——淫之以色,啖之以利,养之以味,娱之以乐。既离其亲,必使远民,勿使知谋。扶而纳之,莫觉其意,然后可成。惠施于民——财以启众,众以启贤。贤之有启,以王天下。”
【注释】
①此句竹书本疑有脱文。
②竹书本其下疑未终篇。
八
“……得天下(矣)。”(文)王曰:“吾地小而人寡,吾何以得之?”大(太)公望曰:“可。……之,唯圣人取之。……曲直,何人不……”①
【注释】①本篇残简与《群书治要》所录的一段《武韬》所录相合。可参看本书附录二《六韬》选文[9],这里从略。
九
武王……“……也,名曰三机。民之于利也,○之如冬日之……民(怨)生。明罚则民……所从,不知所去。使民各安其所生……乐才(哉)!……”……“……其时。称贤使能而官有才,则贤者归之。故赏于民生,而罚于毋(无)罪,是以刑……”①
【注释】
①这篇残简与《群书治要》所录一段《虎韬》篇文相合。可参看本书附录二《六韬》逸文[14],这里从略。另外,汉墓散简有“……冬之必○也。思之如大暑之于○也,如大冬……”“……风行,天下迎之,迎(之)而会,会……”,估计也是本篇内容。
十
……文王业之而崩,武王即立(位)……“……严,杀(戮)毋无常。从(纵)之不义,舍之不仁。愿闻……”……“……前行已修矣。今时可,臣固将言之。”周公旦……之……大(太)公望曰:“夫受纣)为无道,忍……百生(姓)。君方(秉)明德而诛之,杀一失而利天(下)……”……之师以东伐受(纣),至于河上。雨……疾,武王之乘,黄(惶)振(震)而死,旗折……“……正而后伐,故功可得而立也。意者我……官治,其气偈(竭)。王始修身下贤,○须其时。”大(太)公望曰:“四时无穷,人……时无恒与,道无恒亲,盈绌变化,天……可,孰为有天?夫天先〇之,……之。道先非之,而后天下叛之。今夫受(纣),外失天下,内失百生(姓),我方(秉)明德而受之,其不可何也?夫以百生(姓)而攻天子,可华(哗)而舍乎?去必死,进必取……今日行之。”大(太)公……罪人而……先涉,以造于殷。甲子之日,至收之野……禽(擒)受(纣),系其首于白(旗)……①
【注释】
①这段残简散见于古代类书典注引录《六韬》文,通行本佚失。可参看本书附录二所收逸文[30]、[43]、[57]、[66]、[67]。又请查阅《通典》卷162,《孙子·计篇》杜牧注,《太平御览》卷13、328、329、340。《楚辞·天问》洪兴祖补注等。又,《银雀山汉墓竹简》(一)《六韬》注释部分于这段简文后引散简”……后嗣,周有天下以为冢社。允哉!日不足。——《葆启》”等,认为该篇当名为《葆启》。
十一
……如雷如庭(霆),振振冥冥,天下……①
【注释】
①《北堂书钞》卷117引《六韬》:“大人之兵,如虎如狼,如雷如霆,震震冥冥,天下尽惊,然后乃成。”可参看本书附录二《六韬》逸文[60]。
十二
……曰:“以地取人胃(谓)之……胃(谓)之备,以禄取人胃(谓)之交,以义取人胃(谓)之友。友之友胃(谓)崩(朋),崩(朋)之崩(朋)胃(谓)之党,党之党胃(谓)之群。群党崩(朋)友皆……”①
【注释】
①可参看本书附录二《六韬》逸文[60]和[74]。
十三
……“……力不能为,奈何?”大(太)公望曰:“苍苍上天,莫知极;柏(霸)王之君,孰为法则?往者不可及,来者不可侍(待)。能明其世者,胃(谓)之天子。夫汤之伐桀也,非其战豫(预)修也……①
【注释】
①《吕氏春秋·听言》引《周书》“往者不可及,来者不可待。贤明其世,谓之天子。”《汉书·晁错传》引古传:“往者不可及,来者犹可待。能明其世者,谓之天子。”《尉缭子·治本》:“苍苍之天,莫知其极;帝王之君,谁为法则?往世不可及,来世不可待,求已者也。”并可参看。
十四
这部分收录的都是一些没有连属的残简,因文中有“大(太)公望曰”之类字样,故得定为《六韬》文。译文从略。
附二六韬逸文
《六韬》一书的逸文散句,见于古籍注疏及历代类书转引的甚多。清代嘉庆年间,孙同元从中辑出《六韬逸文》一卷,作为《周书六韬》(收入《平津馆丛书》,光绪已酉冬月吴县朱氏槐庐家塾藏板)的附录,比较完备。今谨依之简注简译一过,以备读者参阅。
酌取原注出处附于每条逸文之后。
[1]器满则倾,志满则覆。①(《礼记·曲礼上》正义)
【注释】
①请参看古书中类似的句子以加深理解。《尚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唐王勃《黄帝八十一难经序》:“无猖狂以自彰,当阴沉以自深。”清程允升《幼学琼林·人事》:“当知器满则倾,须知物极必反。”
【译文】
器物太满了,就会有倾覆的危险;心志太满了,也会有倾覆的危险。
[2]军处山之高者,则曰栖。(《史记索隐·越世家》)
【译文】
军队驻扎在高而险峻的山上,则叫做栖。
[3]武王伐纣,雪深丈余。五车二马①,行无辙迹,谓营求谒。武王怪而问焉,太公对曰:“此必五方之神②,来受事③耳。”遂以其名召入,各以其职④命焉。既而克殷,风调雨顺。(《旧唐书·礼仪志》)
【注释】
①五车二马:暗指金木火水土“五政”或东西南北中五方之神所乘白车,五车二马,合十马。《晋书·天文志上》:“五车者,五帝车舍也,五帝坐也,主天子五兵……”《晋书·舆服志》:“有青立车、青安车,赤立车、赤安车,黄立车、黄安车,白立车、白安车,黑立车、黑安车,合十乘,名为五时车,俗谓之五帝车。”可参看。
②五方之神:参看上注。又,《史记·天官书》张守节《正义》:“黄帝坐一星,在太微宫中,含枢纽之神。四星夹黄帝坐:苍帝东方灵威之神,赤帝南方赤怒之神,白帝西方白昭矩之神,黑帝北方叶光纪之神。”
③受事:接受安排。
④职:指五方之神各自的职司。《孔子家语·五帝》:“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
【译文】
周武王攻打殷纣王时,雪已积有一丈多深。有五车二马,行进中车轮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来到营帐中请求召见。武王感到奇怪,就询问这件事的缘由,姜太公回答说:“这一定是五方之神,前来接受安排的。”于是(武王)按着名号召他们进来,并分别按着职司给他们指派任务。不久后消灭了殷商王朝,天下风调雨顺。
[4]圣人恭天、静地、和人、敬鬼。(《意林》)
【译文】
圣贤之人对天地人鬼都恭敬结好。
[5]文王问于太公曰:“贤君治国何如?”
对曰:“贤君之治国,其政平,吏不苛。其赋敛节,其自奉薄。不以私善害公法,赏赐不加于无功,刑罚不施于无罪。不因喜以赏,不因怒以诛。害民者有罪,进贤者有赏。后宫不荒①,女谒②不听。上无淫匿,下无阴害。不供宫宝以费财,不多游观台池以罢③民,不雕文刻镂以逞耳目。官无腐蠹④之藏,国无流饿之民也。”
文王曰:“善哉!”(《群书治要》)
【注释】
①后宫不荒:意思是不会整天和妃嫔厮混,不理国事。
②女谒:指国君所宠爱的妻妾循私求情。
③罢:通“疲”,使动用法。
④腐蠹:形容搜刮来的东西太多,都腐烂被虫蛀了。
【译文】
文王询问太公:“贤明的君主治理国家是怎么样子的?”
太公回答说:“贤明的君王治理起国家来,国家政局稳定,官吏不苛刻。国家的赋税收入有节制,君主不贪图享乐。不因为自己喜欢就破坏公定的法制,赏赐不给予没有功劳的人,刑罚不加给没有罪过的人。不因为高兴就赏赐人,不因为发怒就惩罚人。危害民众的人有罪,举荐贤能的人有赏。不和妃嫔厮混而不理政事,不听妻妾循私求情。作君王的没有淫秽隐私,在下的大臣便没有阴毒恶意。不耗费资财一味保持殿堂的豪华富丽,不一味劳累民众大肆营建台榭池沼游玩之所,不精雕细刻大事装璜来图得一时的耳目之快。官府没有腐烂生虫的收藏,国家没有流浪挨饿的民众。如此而已。”
文王说:“好得很啊!”
[6]文王问太公曰:“愿闻治国之所贵。”
太公曰:“贵法令之必行,必行则治道通,通则民太利,太利则君德彰矣!君不法天地而随世俗之所着①以为法,故令出必乱,乱则复更为法,是以法令数变则群邪成俗。而君沉②于世,是以国不免危亡矣!”(《群书治要》)
【注释】
①所着:拘泥,习惯。
②沉:沉溺,指受世俗摆布。
【译文】
文王询问太公说:“我很想听你讲讲治理国家贵在哪里。”
太公说:“贵在法今颁布,一定要畅行无阻;执行一定畅行无阻,则治国之道就畅通无阻;畅通无阻,则民众就会获得极大的利益;民众获益极大,则国君的美德就充分显露出来了!国君不依据天地大法,却跟着世俗的旧习来制定法规,因而法令颁布出来必定造成混乱;混乱了,就得重新修定作为法规,所以法令屡加变更则各种邪恶就形成了风气。如果国君完全受到世俗的摆布,结果国家就不免归于危亡了!”
[7]文王问太公曰:“人主动作①举事,善恶有福殃之应、免②神之福无?”
太公曰:“有之。主动作举事,恶则天应之以刑,善则地应之以德;逆则人备之以力,顺则神授之以职。故人主好重赋敛、大宫室、多游台③,则民多病瘟,霜露杀五谷,丝麻不成。人主好田猎弋④,不避时禁,则岁多大风,禾谷不实。人主好破坏名山,壅塞大川,决通⑤名水,则岁多大水伤民,五谷不滋。人主好武事,兵革不息,则日月薄蚀⑥,太白⑦失行⑧。故人主动作举事,善则天应之以德,恶则人备之以力,神夺之以职,如响之应声,如影之随行。”
文王曰:“善哉!”(《群书治要》)
【注释】
①动作:泛指各种活动。
②免:得不到的意思。
③游台:游玩的亭台楼阁。
④(bì毕)弋:网捕,游猎。
⑤决通:指变更通道。
⑥薄蚀:相冲引起日食、月食,古人认为是不祥之兆。
⑦太白:即金星,早晨在东方出现称启明,晚上在西方出现称长庚。
⑧失行:指运行不正常。
【译文】
文王询问太公说:“君主举行各种活动,善的恶的都有福祸的报应,(有时还会)得不到神灵保佑,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