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华古诗文读本·初中卷
19111400000029

第29章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③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④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约792),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唐代诗人,他的诗风格与王维相近,清淡雅丽,自成一家,特别擅长于五言。

【注释】

①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唐属淮南道。

②西涧:俗名上马河,在滁州县城西。

③怜:爱怜。

④深树:树丛深处。

【译文】

独自行走在荒山野渡之间,独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鹂在树荫处啼鸣。春天的一场大雨,涧水猛涨,寂静无人的渡口,一只船儿横在岸边,没有人撑持,可怎样渡过这雨中的急流呢?

【赏析】

这是一首着名的山水诗,是韦应物最负盛名的写景佳作。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

诗人独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荫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独怜”是偏爱的意思,偏爱幽草,流露着诗人恬淡的胸怀。傍晚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野的渡口没有行人,一只渡船横泊河里。这雨中渡口扁舟闲横的画面,蕴涵着诗人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引人思索。

【思考与练习】

1.作者用“____________”的诗句表达坚守节操的志向。

2.有人说,诗歌蕴涵作者感叹自己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以这样的说法,诗歌中的哪个字是作者的自比?

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