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华古诗文读本·初中卷
19111400000034

第34章 阙题

(唐)刘昚虚

道由②白云尽,春③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④,远随流水香⑤。

闲门⑥向山路⑦,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⑧,清辉⑨照衣裳。

【作者简介】

刘昚(shèn)虚,生年不详,唐代诗人,江东人,性高逸,不慕荣利,交游山僧道侣。

【注释】

①阙题:即缺题,因诗题缺失,后人编诗时以“阙题”为名。

②由:起自于。

③春:指春天的景象。

④落花至:指山花飘落。

⑤流水香:花香随流水散播。

⑥闲门:闲静的屋门。

⑦向山路:迎向山岭的道路。

⑧幽映每白日:“白日每幽映”的倒装。每:经常。

⑨清辉:指月光。

【译文】

幽远的山径被白云遮断,弯弯的青溪摇漾着春光。溪上不时有山花飘落,随着流水散布清香。虚掩的门扉正对着上山的路,杨柳的浓荫里深藏着读书堂。这里的白日也分外幽静,清辉一片,映照衣裳。

【赏析】

全诗都用景语织成,没有一句直接抒情,然而情韵盈然,意境幽美。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诗人巧妙地运用景语,不但写出风景,给风景抹上感情色彩,而且还藏有人物,有人物的行动、神态、感情、心理活动乃至身份、地位等等,给读者带来了直觉的美感和形象之外的趣味。因而这首诗余韵萦绕,有一种异乎寻常的艺术魅力。

【思考与练习】

1.这首诗句句写景,同时也暗写了诗人的活动和情感。请结合前三联作简要分析。

2.尾联描绘了怎样的环境?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