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华古诗文读本·初中卷
19111400000071

第71章 蜀相

(唐)杜甫

丞相①祠堂何处寻,锦官城②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③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④。

三顾⑤频烦⑥天下计,两朝⑦开济⑧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⑨,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释】

①丞相:三国时蜀国丞相,指诸葛亮。

②锦官城:指成都。

③自:空。

④好音:此处指黄鹂啼鸣。

⑤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

⑥频烦:同“频繁”。

⑦两朝:指先主刘备、后主刘禅两朝。

⑧开济:指帮助刘备开国和辅佐刘禅继位。

⑨出师未捷身先死:公元234年,诸葛亮出师伐魏,据五丈原,与魏军隔渭水对峙,同年八月病死军中。

【译文】

丞相祠堂向何处寻访,锦官城外古柏郁郁苍苍。映阶的绿草枉自点染春光,隔叶的黄鹂空把清歌啼唱。先主三顾茅庐,曾频频咨询大计,老臣两朝辅佐,奉献出一片热肠。出师未捷可惜身已先逝,千古英雄谁能不泪洒衣裳!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的七言律诗。诗的前半首写祠堂的景色、祠堂的荒凉,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后半首写诸葛亮的为人,赞其雄才大略,忠心报国。尾联叹息他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结局,引得千载英雄、事业未成者的强烈共鸣,对后世影响深远。

【思考与练习】

1.杜甫写《蜀相》表达了自己什么样的感情或愿望?

既然目的并不在写景,颔联两句写祠中之景岂不是败笔?对此你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