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级财务会计学
19112100000025

第25章 固定资产(2)

【例5-4】经国家审批,某企业计划建造一个核电站,其主体设备核反应堆将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法律规定,企业应在该项设备使用期满后将其拆除,并对造成的污染进行整治。20×7年1月1日,该项设备建造完成并交付使用,建造成本共80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10年,预计弃置费用为100万元。假定折现率(即实际利率)为10%。

①计算已完工的固定资产的成本。

核反应堆属于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确定其成本时应考虑弃置费用。

20×7年1月1日,弃置费用的现值=1000000÷(1+10%)10=385500(元)。

或者等于1000000×(P/F,10%,10)=1000000×0.3855=385500(元)。

固定资产入账价值=80000000+385500=80385500(元)。

借:固定资产80385500

贷:在建工程80000000

预计负债385500

②计算第1年应负担的利息。

借:财务费用38550

贷:预计负债(385500×10%)38550

③计算第2年应负担的利息(按实际利率法计算)=(385500+38550)×10%=42405(元)。

借:财务费用42405

贷:预计负债42405

以后会计年度的会计处理略。

用条形码管理固定资产

作为一种快捷、高效的自动识别技术,条形码在各行业的应用日渐广泛,在被认为是关系企业成本的关键所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条形码也成为了许多用户的首选。近日中国联通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以下简称广东联通)通过采用条形码技术对其分散的、难于控制的资产管理系统进行进一步完善,其令人满意的成果再一次验证了这一技术的可靠、安全。

随着市场的地域性发展,很多用户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都面临着固定资产使用地点分散的特点,即使在管理系统的支持下,固定资产标签的制定、填写或打印、粘贴、资产状态的跟踪、盘点等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没有得到良好的改善,固定资产管理依然是手工和计算机管理相结合。因此,需要引入条形码来有效解决固定资产数据分散采集输入的瓶颈难题,这样才能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功能最大化地发挥出来。

广东联通成立于1994年9月19日,是中国联通在广东的分支机构。十几年的成长,广东联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业务从单一发展到综合,实现了飞跃式发展。和其他公司一样,越来越强劲的发展势头也同时为广东联通带来了固定资产管理上的负担,面临的问题也是多种多样的:

资产折旧数据不准确;

账面价值统计不准确;

盘点工作繁重;

信息及时更新困难;

耗时耗力。

为了获得最佳的资产管理效果,达到资产实物和资产信息的统一,广东联通实施了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优化项目,其中条形码系统在整个项目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广东联通充分分析研究自身在固定资产管理的业务上的需求,决定采用由国内先进的自动识别技术研发产品应用和系统集成商广州盈致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为其量身订做的固定资产管理解决方案(IEAM),并将条形码与无线技术引入其固定资产管理。在该系统中广东联通选用了国际先进的专业条形码打印机,有效解决了固定资产数据分散采集输入的瓶颈难题,也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功能最大化地发挥出来,实现更轻松、更有效地管理固定资产。

整套解决方案由资产日常管理、折旧管理、报表统计、重点资产、系统管理等模块组成。资产管理模块提供资产增加、减少、转移、租赁、停用、封存、闲置、报废和调拨等管理功能,提供所需各类报表,以及灵活多样的统计和查询。在固定资产上贴上条形码以方便把其纳入数据库并保证及时的信息更新。同时,条形码的唯一性使得广东联通可以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全程跟踪。在资产进行清查或巡检时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和准确,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效率。

5.2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及后续支出的计量。其中,固定资产的减值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处理。

5.2.1 固定资产折旧

1.固定资产折旧的定义

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如果已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2.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

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固定资产原价,指固定资产的成本。

②预计净残值,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此时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③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指固定资产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应当在剩余使用寿命内根据调整后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固定资产账面余额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和预计净残值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

④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

3.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范围

企业应当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除外。在确定计提折旧的范围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并根据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②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所谓提足折旧是指已经提足该项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

③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4.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企业选用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将影响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期间内不同时期的折旧费用,因此,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当符合固定资产准则第十九条的规定。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相等。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寿命×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采用年限平均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虽然比较简便,但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局限性。首先,固定资产在不同使用年限提供的经济效益是不同的。一般来讲,固定资产在其使用前期工作效率相对较高,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也就多;而在其使用后期,工作效率一般呈下降趋势,因而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也就逐渐减少。其次,固定资产在不同的使用年限发生的维修费用也不一样。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将随着其使用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而年限平均法也没有考虑这一因素。

当固定资产各期负荷程度相同时,各期应分摊相同的折旧费,这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算折旧是合理的。但是,如果固定资产各期负荷程度不同,采用年限平均法计算折旧时,则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提取的折旧数与固定资产的损耗程度也不相符。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例5-5】甲公司的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800000元,预计可以生产产品4000000个,预计净残值率为5%。本月生产产品40000个;假设甲公司没有对该机器设备计提减值准备,则该台机器设备的本月折旧额计算如下。

单个折旧额=800000×(1-5%)/4000000=0.19(元/个)

本月折旧额=40000×0.19=7600(元)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有扣除预计净残值,在应用这种方法计算折旧额时必须注意不能使固定资产的账面折余价值降低到其预计净残值以下,即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例5-6】甲公司某项设备原价为12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假设甲公司没有对该机器设备计提减值准备。

甲公司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每年折旧额计算如下:

年折旧率=2/5×100%=40%

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120×40%=48(万元)

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120-48)×40%=28.8(万元)

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120-48-28.8)×40%=17.28(万元)

从第四年起改按年限平均法(直线法)计提折旧:

第四、五年应计提的折旧额=(120-48-28.8-17.28-120×4%)/2=10.56(万元)

(4)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年限合计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都属于加速折旧法,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使用的早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其递减的速度逐年加快,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目的是使固定资产成本在估计使用寿命内加快得到补偿。

5.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计提的折旧应通过“累计折旧”科目核算,并根据用途计入相关的成本或当期损益。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管理部门、销售部门所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应分别计入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另外,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在建工程成本,经营租出的固定资产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例5-8】甲公司20×7年1月份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情况如下:

第一生产车间厂房计提折旧7.6万元,机器设备计提折旧9万元,管理部门房屋建筑物计提折旧13万元,运输工具计提折旧4.8万元。销售部门房屋建筑物计提折旧6.4万元。

运输工具计提折旧5.26万元。

此外,本月第一生产车间新购置一台设备。原价为122万元,预计使用寿命10年,预计净残值1万元,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本例中,新购置的设备本月不提折旧。应从20×7年2月开始计提折旧。甲公司20×7年1月份计提折旧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制造费用——第一生产车间166000

管理费用178000

销售费用116600

贷:累计折旧460600

6.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复核

由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长于一年,属于企业的非流动资产,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

在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其所处的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及其他环境有可能对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产生较大影响。如果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如果固定资产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

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所处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及其他环境的变化也可能致使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发生重大改变。如果固定资产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企业也应相应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企业已经确定并对外报送,或备置于企业所在地的有关固定资产目录、分类方法、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等,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按照一定程序,经批准后报送有关各方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