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中西建筑室内空间设计比较研究
19113600000008

第8章 中国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演变与类型(4)

养心殿从雍正帝起,就成为皇帝召见臣工、处理政务、居住的场所,清代共有8位皇帝先后在此居住过。养心殿为“工字形”平面,前殿用于办事,后殿用于居住,两殿之间用穿堂连接。前殿的形制比较特殊,面阔3大间,36m,进深3间,12m,室内空间组合很复杂,按3大间划分为三个空间区域。中央明间为礼节性空间,室内北边有一座地平台,台上设有宝座,座后立有屏风,屏后北墙处设有博古架,天花正中有浑金蟠龙藻井。明间与东西两侧房间用板墙隔开,各开一门。西侧室内主要用板墙分为大小不同的数间,西暖阁空间较大,北边设有宝座,为皇帝看阅奏折、召见大臣之所,与西暖阁相连的两间小阁,空间较小,着名的“三希堂”即位于此处,堂内南边设坐炕,炕上设宝座。东侧室内主要用隔断分为若干间,与西侧室内相比,此处空间显得隔而不断,东暖阁空间较大,设有两重宝座,即慈禧“垂帘听政”处,宝座之间用黄纱帘相隔,东暖阁后面也为两间,东边一间有仙楼,原为供佛之处,室内有床,为皇帝在养心殿斋戒时的寝室。从前殿明间博古架处经穿堂可抵达后殿。后殿寝宫分为5间,每间之间用隔断分隔,仍是隔而不断,中央明间设有一铺坐炕,两次间也有坐炕,两梢间正面均为床,也有坐炕等。

东西六宫室内空间格局与养心殿后殿很相似,一般分为五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单元,即中央“明间”,东、西两“次间”,东、西两“梢间”,明间是礼仪空间,次间是起居空间,梢间则是寝宫空间。

东西六宫室内空间设计可以储秀宫为代表。光绪十年(1884年),为祝贺慈禧太后五十寿辰,宫内做了重新装修,以后,慈禧在这里居住了十年。储秀宫面阔5间,进深1间,前檐有前廊,明间北边有一座地平台,台上设有宝座,座后立有屏风,宝座两侧配有香几、宫扇、香简等陈设。明间东西两侧,用碧纱橱与室内隔开。碧纱橱之后依次为次间和梢间,间与间之间用花罩分隔,次间南、北窗下均设坐炕,梢间南边设坐炕,北边设床。储秀宫五个空间单元虽然功能各不相同,但由于巧妙运用了木装修隔断,使各个空间既自成一体,又相互连通、流动。

二、坛庙、陵墓、宗教建筑

1)坛庙建筑

坛庙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建筑类型。“坛”,是皇帝祭祀自然神的台形建筑,如天地日月、五岳四渎、社稷先农之坛等;“庙”,是皇帝奉祀祖先的祭祀建筑,如帝王有祖庙、太庙,臣子有家庙、祠堂等,后来又把祭先贤的也称为庙,如孔庙、关帝庙等。由于自然神崇拜与祖先崇拜的祭祀方式常有区别,从殷商起,中国就有“祀于内为祖,祀于外为社”的制度,也就是说,祭祀祖先在室内,而祭祀自然神在室外,但有些自然神也被拟人化,祭祀活动常在室内举行,此时也称为庙,如泰山岱庙、嵩山中岳庙等。这样,就把它们合起来,统称为“坛庙”。由于坛庙在中国古代是仅次于宫殿的重要建筑,在“敬天法祖”观念的影响下,历代都很重视它的建造,建设了众多宏伟的建筑群,如西汉长安的明堂辟雍、王莽九庙,唐洛阳的明堂,宋山西汾阴后土庙、太原晋祠,明清北京天坛、北京太庙、山东曲阜孔庙等,都是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坛庙。下面,仅从研究室内设计的角度,对保存比较完好且具有代表性的坛庙作一些讨论。

北京天坛经历了明清两代的扩建、改建而成,主体部分包括圜丘坛、祈谷坛和斋宫。圜丘坛的配套建筑黄穹宇,是一座单檐攒尖顶圆殿,直径15.60m,高19.20m,殿内天花由向心排列的斗栱承托,形成三层藻井,藻井正中为浑金蟠龙,周围装饰有龙凤纹天花,其下用8根红底盘枝莲金彩绘的金柱支承,其中两根金柱之后的位置,设有一座汉白玉须弥座式的神坛,坛上置木制神龛,龛内供奉“昊天上帝”牌位。祈谷坛上方耸立着一座三重檐攒尖顶圆殿——祈年殿,直径24.2m,高38.2m。为充分表达祈求农耕丰收的主题,祈年殿在设计上运用了一系列的象征手法,主要表现在形象、色彩、数字三个方面。除外观以圆象天,以蓝瓦象征蓝天外,殿内使用了与农业时令节律数字相关的柱子:以最内4根龙井柱象征“四季”,以内圈12根金柱象征“十二月”,以外圈12根檐柱象征“十二时辰”,以内外两圈金柱、檐柱之和,即24根柱子象征“二十四节气”,再加上最内的龙井柱,即28根柱子象征“二十八星宿”。由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柱子环绕支承着结构复杂的穹顶,穹顶周围为井口天花,中央为浑金龙凤藻井,与室内地面正中的一块圆形“龙凤石”上下呼应,形成“天”与“地”的对应关系。4根龙井柱中央偏后的地方,设有一座汉白玉须弥座式的神坛,坛上设木制屏风,屏前设供案,案上供奉“昊天上帝”牌位。

北京太庙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嘉靖时重建成现在的面貌。主体建筑由正殿、寝殿、祧殿组成,布局采用“前朝后寝”形制。正殿为祭殿,是皇帝祭祀行礼的场所,面阔9间,乾隆时改为11间,66.79m,进深6间,29.09m,中央明、次间的柱、梁、斗栱、天花全部贴金,不仅金碧辉煌,也使中央空间显得格外重要。殿内后部按“东昭西穆”制设有帝后雕龙髹金宝座,座上置髹金牌位,每位帝后牌位前各设有一张供案,案上置各种供器和供品,案前配有香案、香炉、烛台等陈设。寝殿是供奉九世帝后牌位的场所,面阔9间,殿内后部分为9室,每代帝后各占一室,中室供太祖,东一室成祖,西一室英宗,其余六世按“东昭西穆”排位。每室设神龛,龛内悬挂帷帐,置褥、枕等物,褥上置帝后牌位,每龛之前设有宝座,座前设供案,案上置供器和供品。每当祭祀时,便将帝后牌位安放在宝座上移至正殿。祧殿是供奉超过九世帝后牌位的地方,面阔5间,后增为9间,其形制及布置方式与寝殿大体相同。

山东曲阜孔庙是规模最大的祭祀先贤的建筑,东汉时正式成为国家所立的庙,以后历代重修、扩建,到明代时已达到相当规模,清代时仍有重建和少量增建。主体建筑包括大成殿、寝殿。大成殿面阔9间,45.78m,进深5间,24.89m,带有周围廊,殿内木柱全用楠木造,天花正中为浑金蟠龙藻井,其形制如太和殿。殿内中央偏后地方设有主位、偏位神龛,分别供奉孔子及孔门弟子颜回、曾参、孟轲等十二人的塑像和牌位。主位神龛的形式模仿木构建筑,顶部向前悬挂4根垂花莲柱,柱间施以额枋及花板,额枋之上以层层斗栱托起檐口及毗卢帽;中部两侧有蟠龙柱及隔扇,中间敞开,悬挂帷帐,内部供奉孔子塑像;下部仅用砖砌基坛。龛前设有香案,案上供奉孔子牌位,并置有供器和供品。寝殿面阔7间、进深4间,是供奉孔子夫人的殿堂。此外,大成殿、寝殿东西两侧庑殿内,供有一百多位历代先贤、先儒的牌位。

山西太原晋祠原是供奉周初晋国始祖唐叔虞的祠庙,北宋时又为叔虞之母姜氏建造圣母祠,由此构成晋祠的主体建筑。圣母殿面阔5间,进深4间,带有周围廊,殿堂的梁架结构和柱网布置与宋《营造法式》的“金箱斗底槽”有所不同:一是将殿身正面门窗、墙壁后退1间,形成进深2间的前廊空间和进深3间的殿内空间;二是大胆采用减柱法,使整个殿内空间无内柱,加上顶棚使用彻上明造,造成整个空间既完整又高敞。殿内中央后半部设有神龛,采用宋式佛帐做法,下部为砖基座,上部三面为木板壁,顶部用毗卢帽式的檐部。龛内供奉姜氏圣母像,圣母像周围及三面墙壁处还有侍女像44尊,塑像与人体尺度相近,神态自然,形象优美,生动描述了宫廷生活中各种人物的体态神情。

2)陵墓建筑

对祖先的崇拜,还表现在尊长死后,要入土为安,墓葬是尊长在另一个世界的住所,称为“阴宅”,理应要像“阳宅”一样得到重视。正是在这种“事死如事生”观念的影响下,陵墓建筑是对地面建筑的模仿,因此对它的讨论,有助于我们间接了解当时地面建筑的室内情况。《说文》对“陵”的解释:“陵,大阜也。”本意为大土山,引申为高大的坟丘;对“墓”的解释:“墓,丘也。”本意为土山。

可见,“陵”与“墓”都是指土山,但在规模上有所区别。陵墓与其他建筑一样,也被纳入了“礼”的等级制度中,《周礼》曰:“冢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为之图。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士居后,各以其族。”也就是说,帝王将相无论生前与死后都要遵循严格的等级制度。久之,帝王的墓称为“陵”,圣人的墓称为“林”,王侯的墓称为“冢”,而平民百姓的墓则称为“坟”。

据考古发掘,夏商时期,厚葬之风就已形成,如河南安阳侯家庄商王墓发现不少规模较大的墓穴,并有大量奴隶殉葬和车马等随葬。西周和东周墓葬有较多发现,特别是东周墓葬已发掘的数量更为巨大。此期王墓的地面部分已出现坟丘,并有固定陵园,如河北平山县战国中山王墓遗址,出土了一块铜板,上面刻有陵园全图,学术界将其称为“兆域图”,傅熹年先生根据此图及王墓发掘资料,绘出了复原图,据图可知,这是一组在地面上建有三大两小5座享堂的台榭建筑。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依照秦之陵制,扩大骊山陵墓,以陵丘为中心,侧面建寝殿,增建便殿和吏舍,并安排大量宫女、宦官守陵,形成陵园,至于地下墓室情况,据《史记》记载:“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汉承秦制,西汉帝王十分重视陵墓的建造,仅帝陵就有11座。东汉陵墓均未经考古发掘,但有不少贵族墓葬被发现,据考古研究:“东汉时期,地主阶级的坟墓发展为按照生人居室的布局设计。在洛阳地区,一般设耳室、通道、前室、后室(主室)等四部分。随葬品的放置具有一定的意义,左耳室放灶、釜等炊具,右耳室放车马具,并置陶仓;前堂是鼎、盒、杯、案等食具,后室则为镜、剪、剑等随身用具,这种布置,分明是以墓室比居室:入门左侧是庖厨之所,右侧是车马房兼作仓廪,前堂为饮食之处,后室则为居寝之所。”除洛阳地区,其他地区的墓葬也具有这种“以墓室比居室”的特点,如河南密县打虎亭东汉墓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连续战乱,经济严重遭到破坏,帝王们既无实力也不敢像汉代那样厚葬成风,故提倡节葬,即使建陵,其规模和形制也远逊于汉代。因目前尚无完整考古发掘资料,故暂不涉及。唐代国力强盛,经济发达,陵墓的建造十分兴盛,形成中国陵墓建筑发展的另一个高潮。自唐太宗建昭陵起,“依山而建”成为唐陵的主流,唐陵沿用旧制,实行功臣密戚陪陵制度,每座帝陵前都有很多陪葬墓,于是形成巨大的陵区。如乾陵为唐高宗之陵,有陪葬墓17座,已发掘永泰公主、章怀太子、懿德太子三墓。

三墓形制大体相同,永泰公主墓室由斜坡墓道、甬道、前室、后室几个部分组成,全长87.5m,深16.7m,墓道处开挖6个“天井”、5个“过洞”、8个“小龛”。墓道、甬道和前、后室均为砖砌,墙面绘有壁画,反映了当时的宫廷生活,穹顶上所绘的星辰天象图,则是沿用秦陵以来的旧制。在这类墓中,一般以天井表示院落,以过洞表示门,以前室、后室表示“前堂后室”,虽是地下墓室,实际上是对地面建筑的模仿和象征。宋辽金陵墓沿袭唐制,但规模大为缩小,因为宋代帝王生前不主张建陵,按照葬礼死后7个月内即须下葬,所以制约了陵墓的发展。不过,一些贵族墓葬也有十分精美的,常利用仿木构雕刻精致的砖石墓室,模仿墓主生前的居室环境。如北宋河南禹县白沙一号墓,墓室规模不大,分为前后二室,四周墙面用砖做出木梁柱及门窗的式样,用斗栱过渡到顶部,顶部再用砖叠涩砌成藻井,墙上绘有壁画,前室表现的是主人宴乐,后室是主人梳洗及整理财务等的生活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