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用书.高中.上册
19115000000017

第17章 有容乃大真气量

(一)训练意图

1.促使学生理解生活中的其他人,改善或维持与他人良好的人际关系。

2.培养学生宽容他人的能力,通过实际行动来宽容他人。

(二)训练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他人与自己的不同,学会理解他人,改善人际关系。

2.培养学生人际关系沟通能力和宽容他人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1.重点

诱发学生对自己与他人情感的体验,使学生能够真切地宽容自己与他人。

2.难点

促使学生理解自己与他人。若学生能在本课训练过程中对自己与他人进行积极地了解,这节课就算成功了。

(一)诊断评价

1.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对自己与他人在生活中的心态,并了解人际关系变化的原因,激起学生改善人际关系的意愿。

2.操作程序

(1)“看一看”环节,通过引用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引起同学们的思考,并激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在学生读完案例后,教师可以请同学讲一讲自己是否和小李一样,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对他人是什么样的状态。

(2)“测一测”环节,通过简练的宽容度测试,使学生对自己与他人在某种情境下的特定态度有所了解。在本环节中,教师了解一下同学们对自己与他人是否宽容的分布比例如何,大概处于一种什么状态。

(二)观点意识

“观点意识”环节,要求同学自己阅读,该环节主要使同学们了解对自己与他人宽容的心理学原因,使学生正确看待对他人的心态,并激起学生主动改善宽容他人的愿望。

(三)策略训练

1.目标

(1)使学生宽容自己,懂得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体会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从而接纳此时此刻的自己。

(2)思考对方想法的根源、行为的动机,通过判断自己情绪、倾听他人言语、转化表达自己,使学生体验他人的立场,产生情感共鸣。

(3)掌握与他人相处的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应用。

2.操作程序

(1)根据“诊断评价”部分的结果,有针对性地选择1~2个策略进行重点训练。

(2)将“策略训练”部分灵活运用到小组讨论、班级交流、角色扮演和现场练习等多种活动方式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及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亲身实践,多体验多感受。

(3)临近结束时,请学生分享自己参与活动的收获、体验或感受等。在学生分享过后,教师对本次活动作总结。

(四)反思内化

1.目标

使学生回顾一下在本课中的活动体验,所思所想,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牢记学到的内容。

2.操作程序

(1)“问一问”环节,通过有针对性的提问,使学生反思自己与对他人的心态,了解改善心态的方法,完善自己与他人的相处模式。

(2)“用一用”环节,通过回答问题对自己最近发生的人际矛盾提出解决方案,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3)“想一想”环节,提供一则与同学相处的故事,要求学生在课后谈一谈自己的感想,使学生产生共情,加深情感体验。

(一)“宽容自我”策略教学建议

1.通过杨飞对自己在课堂表现的自我评价使同学们对自我评价产生共鸣。杨飞同学头脑反应很快,但语言表达却不行。那杨飞同学为什么可以在同学欷歔声中依然保持自己的想法呢?由此引发小组讨论。

2.根据班级情况,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建议4~6人一组,在问题讨论时采用本次分组),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1)不同的“我是……”,出现在什么场景中?

(2)不同的“我是……”,代表了什么意义?

将每个小组的讨论结果写下来,在班级内交流分享。由某一个小组分享自己组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补充。教师可将学生讨论结果记录在黑板上。

(二)“宽容他人”策略教学建议

宽容他人就是了解对方想法的根源、行为的动机,才能够设身处地,提出的应对方案也才能够契合对方的心理而被接受。培养学生宽容他人意识,首先就要从了解自己开始。在本策略中,我们将根据判断自己情绪、倾听他人言语、转化表达自己这三个步骤来组织学生的活动。

1.在步骤一中,首先要求小组中的每个学生写出某个与他人会发生冲突的情境,请学生全面思考,并描述出来。完成后根据图表展示,将相应的内容填入。接着,请小组内学生思考,什么行为激发了你这样的情绪或信念。组内学生进行讨论。

2.讨论结束后,根据上述方法请学生在心里对自己或同学的情绪作一个快速评估。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倾听质量决定双方处理事件的方式。然后请同学们进行下面的练习以提高倾听的水平。此部分的意图在于通过加强倾听能力的练习,加深学生的情感唤起,使学生能够深刻地感受倾听的重要性,对他人产生设身处地的感受。倾诉的主题是“我生命中最难过的一次经历”。请同学们两两一组进行角色扮演,相互对话,在对话过程中要求其中一方可以装作不理会另一方倾诉的内容,打岔或是做其他无关事情。三分钟后交换倾诉方和倾听方。

3.转化表达自己

事理之明,在于沟通。树立正确的信念后,我们就可以试着将自己的感受正确地表达出来了。在此阶段,请学生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表达因为表达方式的不恰当而被别人误会或是不被谅解,甚至导致弄巧成拙的事情?是什么样的话语促使别人的信念产生偏差?在学生分享结束后,教师作总结。

(三)“相处技巧”策略教学建议

要与人和谐相处,首先要学会宽容自己宽容他人。从表面看,与人相处是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但为什么同样一个人,有的人却对其排斥有的人却对其接受呢?根源在于我们与他人打交道时,是否能首先接受自己宽容自己。通常我们排斥别人某方面时,这个方面往往是我们自己的“弱点”,比如有的人书法写得很好,我们偏偏讨厌他以此为荣,其实正是因为自己的书法不如他。面对自己某方面的弱点,我们会对这方面强的人产生排斥,以此来保全内心的“自尊”。人际关系中,实际并不完全是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同时也体现着一种自我关系,当我们对自己有信心、接受自己时,对于别人的优点就能够欣赏、赞赏,与之相反时,对他人就会变得排斥、挑剔。所以,对自我和他人的宽容可以产生无障碍的相处,而良好的相处则又会进一步完善我们的宽容之心。

在此活动中,讨论遇到下列情景时,如何学会用宽容的心对待同学?

(1)情景一:课堂上,同学不小心将墨水甩到你的衣服上……

(2)情景二:同学还回你的游戏机时,你发现游戏机被磕坏了一个角……

(3)情景三:同学经常在你背后说你坏话,有一次正好被你撞到……

讨论结束后,请每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陈述本小组的观点。在本课的几次小组分享中,尽量让组内的每位成员都有发言的机会。

教师总结。

1.本课程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宽容训练更注重的是人际关系之间的相处心态,在活动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受,引导关注他人的想法,从而开启学生新的相处模式。

2.活动操作方式和调控:

(1)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自己与他人相处的宽容程度。

(2)鼓励每个学生都在小组内认真思考讨论。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所学的策略。

(一)参考资料

影响宽恕的主要因素

已有的研究对宽恕的影响因素做过比较深入的探讨。此处仅从共情、社会认知、侵犯的后果和道歉、人际关系、人格、社会文化背景等六个方面来分析影响宽恕的因素。

1.共情对宽恕的影响

共情是指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人当前情绪体验的一种心理倾向。它对助人等许多利他行为有促进作用,因而也被认为是促进宽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研究者在研究考察过共情、道歉、深思熟虑以及与人际关系亲密程度有关的几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后,发现共情对宽恕有直接影响,道歉、关系的亲密程度对宽恕的间接影响都是经由共情达成的。还有研究者用叙事法做的研究发现高特质共情的受害者会对侵犯者做好的归因和描述,产生情境性共情,会使受害者宽恕侵犯者;侵犯者对受害者的共情则可能会导致侵犯者无法宽恕他/她自己的侵犯行为。

2.责任归因对宽恕的影响

影响宽恕的责任归因因素是指受害者对侵犯产生的原因解释。研究发现责任归因既可以直接影响宽恕也可以经由情境性共情和负面情绪反应而间接影响宽恕。研究将宽恕分成倾向性宽恕与状态性宽恕,并发现责任归因与克制呈负相关,且会直接影响倾向性宽恕。高共情者把责任归于自己,并较容易体验到状态性宽恕。也有研究发现对侵犯的思虑会直接影响宽恕,这可能是因为对侵犯的回忆和思虑会使人对侵犯产生痛苦,从而产生回避或寻求报复的动机。

3.侵犯的后果及道歉对宽恕的影响

侵犯的后果包括后果的严重程度及后果消除的程度(后果是否仍然对受害者有影响)。研究表明,侵犯的后果的消除程度与宽恕呈正相关,在控制了其他的影响因素的条件下,侵犯后果消除得越彻底,就越容易得到宽恕。也有研究表明侵犯越严重,就越难以得到宽恕。研究发现,侵犯的严重程度会直接影响宽恕中的慈善动机。侵犯者的道歉等寻求宽恕的方式也会影响宽恕。研究表明,道歉既可以直接影响宽恕,也可以通过共情而间接影响宽恕。

4.人际关系对宽恕的影响

人际关系,特别是亲密、承担义务的人际关系,是宽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人际关系的亲密程度与宽恕呈正相关,亲密、承担义务的人际关系中的一方会更愿意宽恕对方。研究发现,被描述为满意且承担义务的夫妻关系与宽恕呈显着正相关。这种人际关系对宽恕的影响,可以通过思虑和共情间接影响宽恕,还可以先通过道歉再通过共情影响宽恕。通过对人际关系中的承担义务关系与宽恕做过研究,结果发现承担义务关系中的维持关系的意图而不是长期定向和心理依恋与宽恕有密切的联系。亲密人际关系中的一方较愿意宽恕对方,可能是由于这种关系把受害者和侵犯者的某些利益融合在一起了,从而驱使受害者通过忽略伤害以最大可能来维持此种关系,促使受害者较愿意宽恕对方。

5.人格对宽恕的影响

已有的研究发现宽恕受人格特征的影响。在一项为宽恕倾向问卷中检验过宽恕倾向与五大人格问卷(Big Five Inventory,BFI)的各维度的关系,结果发现宽恕倾向与宜人性呈显着正相关,与神经质呈显着负相关,与外倾性无显着相关。研究也发现五大模型中的宜人性能直接影响宽恕中的报复、回避和仁慈动机,而神经质则只能通过受害者对侵犯的严重程度的认知间接影响回避和仁慈动机。

6.文化背景对宽恕的影响

个人的文化背景也影响着人的宽恕的产生,已有研究发现东西方文化对宽恕的理解存在着差异。宽恕自己在西方个人主义文化中被认为是必要的,而在东方集体主义的文化中被认为是不合理的。这在西方宽恕自己是通过个人领悟、专业咨询的途径而达成,而在东方则是通过群体的叙述、仪式和象征而达成的。也有研究表明宽恕不受文化影响。研究发现,青少年的宽恕意愿的平均水平有差异,但不是很明显的。宽恕要受道歉因素的影响,并非是无条件的,他们认为可以宽恕不同出身的人。

(摘自:罗春明、黄希庭《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宽恕的干预模型

该模型细致地描述了宽恕一个人可能会经历的心理过程。阶段一是体验伤害的阶段。其目的是帮助来访者认识、体会和接纳自己在受到伤害后可能出现的一些消极反应,如愤怒、羞愧、对时间的过度关注、拿自己的不幸与冒犯者的“幸运”做比较等。第二,决定宽恕的阶段。该阶段的目的是向来访者阐明宽恕的涵义,引导其将宽恕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策略,并考虑是否愿意宽恕。第三,实施宽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来访者将从新的角度看待冒犯者,重新构建对他的认知,并体会他的困惑、脆弱或压力,增加对对方的同情。第四,深化宽恕的阶段。这一个阶段的目的是巩固来访者的宽恕意愿,促使其真正地宽恕冒犯者。

(二)问题思考

1.怎样才能使学生的心理状态获得提升?

2.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如何才能将内心感受真实地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