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自学百日通
19115500000001

第1章 绪论(1)

中医学是在中国产生,经过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养生方法、诊疗手段的传统医学。中医基础理论即中医学的基础医学理论,是指导中医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

一、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社会的一门学科。中医学是在中国产生,经过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养生方法、诊疗手段的传统医学。它与我国的人文地理和传统的学术思想等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属于东方的传统科学范畴。

因此,它和肇源于西方的近代或现代医学相比,有其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中医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产物,具有基础和应用学科的双重特点。

中医学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预防医学和中医临床医学三部分。中医基础理论,是指导中医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是学习中医学的入门课程,其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科学和文化背景。它以临床实践为基础,融汇了自然、社会、生物、心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和学说,以人体生命活动及其病理变化为其整体观察与调控对象,表现了整体层次上的机体反应状态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以及从整体上动态、综合地研究疾病过程中的证候及证候的运动变化规律及原理,对人体生命活动、病理变化的调控原则和方法等。中医基础理论所体现的思维方式,具有不注重物质实质,而从整体、联系、运动的观念出发,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特征。这与西方现代医学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传统医学有着根本区别。

中医基础理论,以其独特的原理和法则,客观地概括了人体生命活动、病理变化、诊断治疗、养生及预防疾病的基本规律,而且具有指导临床实践的作用。因此,中医基础理论是科学的知识体系。目前的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一种科学的知识体系,在系统性、全面性、规范性方面,尚有待完善和提高,以充分丰富其学术内涵,揭示其内在科学规律,提高其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

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是先秦秦汉时期所出现的《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医学经典着作,这些着作通常称作“四部经典”。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成书的年代,一般认为从春秋战国开始,可能至汉代才完成。所以,此书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是众多医学家的论着几经修纂而成。《黄帝内经》总结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医学成就和临床经验,并吸收了秦汉以前有关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逻辑学及古代哲学等多种学科的重要成就,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创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从而成为中医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而且,这一理论体系至今仍卓有成效地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

《黄帝内经》以当时先进的哲学思想为指导,阐发医学基本理论,它论述的阴阳五行学说是与医学内容相结合的,所以《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五行学说实际上已成为医学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另一方面,《黄帝内经》又借助医学知识,对阴阳、五行、气、天人关系和形神关系等进行了探索,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理论。

《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所组成,各九卷,八十一篇,内容十分丰富,是系统反映这一时期医学理论的巨着。书中论述了人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其内容包括:对习医、行医和医德的要求,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体质学说、医学心理学、阴阳五行学说、脏象经络学说、运气学说、诊法学说、防治学说、疾病病因证候学、时间医学、地理医学、气象医学、针灸学、养生学等。

《难经》是东汉时期的医着,托名秦越人(扁鹊)所撰。它以问难答疑方式讨论了八十一个医学理论难题,故又称八十一难。全书涉及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多方面,对后世医界也有较大影响。因此认为:《内经》《难经》已为中医学的独特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

秦汉以前,临床医学基本处于探索阶段,治病主要凭借经验。随着经验的积累和医学理论的形成,临床医学迅速发展。两汉时期,中医学已有显着的进步和发展。东汉末年着名医学家张仲景(公元150-219年)在《内经》《难经》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前人的医学成就,并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写成了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着《伤寒杂病论》,以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等方法,对外感疾患和内伤杂病进行辨证论治,从而确立了中医临床治疗的辨证论治体系和理、法、方、药等运用原则,为后世临床医学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伤寒杂病论》后经晋代医学家王叔和编纂整理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

《伤寒论》着重探讨外感疾病的诊治问题,它归纳了外感疾病发生、发展的大致规律,分析了疾病不同阶段的变化特点及诊断要点,提出了外感疾病的六经辨证纲领,并记载了113首方剂。《伤寒杂病论》的方剂由于来源于临床实践,配方严谨科学,疗效确凿,故至今仍为国内外临床医师所广泛应用。《伤寒杂病论》的成就,使中医临床学科有了根本的改观,它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中临床医学部分的基石,并使中医理论和临床融贯成一体。

先秦秦汉时期,药物学知识也日渐丰富。马王堆出土书籍中,记载药物已达243种。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本重要的药物学专着《神农本草经》。书中共收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1种,矿物药46种,并对药物做了分类,概括出一些药物学理论。此书是奠基性着作,对后世影响很大。临床实践和现代研究都表明,书中的记载大多是确凿可靠的,如麻黄治喘,常山截疟,黄连止痢,海藻疗瘿等,都经得起验证。

此书的问世,为中医学术体系提供了较系统的药物学知识。

总之,秦汉时期出现的这些医着,分别从医学基础理论、临床医学和药物知识诸方面,总结了以往的成就,使之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中医在人体结构、生理、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疗、方剂和中药等各方面,都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为后世中医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部经典着作的出现,使中医学术界有了统一的学术范式,从而促使医学呈现出较快的发展趋势。继《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之后,历代医学家大多结合临床医疗实践,从不同角度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

二、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中医学中的整体观念,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是认为人与环境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要明白辨证论治的概念,首先必须搞清病、证和症这三者的概念和区别。所谓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所谓证,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所谓“症”,是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辨证论治分为辨证和论治两个阶段: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论治,则是根据辨证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一)整体观念

整体指的是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整体观念就是强调观察分析和研究处理时,须注重事物本身所存在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包括内在脏腑器官之间,心理与生理功能活动之间,以及人与自然界的相互联系。它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在结构上是相互沟通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人与外界环境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的过程中,维持着自身稳定的功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联系性,机体自身的整体性、稳定性的思想,就是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这一观念贯穿在中医学对生理、病理、诊法、辨证、治疗等各个方面的理性认识中。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中医学强调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就形体结构而言,人体是由若干脏腑器官等组织组成的,这些脏腑器官是相互沟通的,任何局部都是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整体在形态结构上有着密切的关联。就基本物质而言,组成各脏腑器官,并维持其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同一的(即精、气、血、津液)。这些物质,分布和运行于全身,以完成统一的功能活动。就功能活动而言,组织结构上的整体性和基本物质的同一性,决定了各种不同功能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性,它们互根互用,协调制约,相互影响。如心理和生理是人的两大基本功能活动,心身之间就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协同关系。所以,古人强调:“形与神俱”“形神合一”,认为人的正常生命活动是心理和生理功能的有机融合。就病理变化而言,各脏腑组织之间,各局部与整体之间,在病理上相互影响、相互传变而产生复杂的病理变化。

人在组织形态结构上,是相互沟通,有着层次结构的;在物质组成上,是同一的,气、血、津液等时刻灌注全身,并循行不休;在功能活动上,是相互协调、相互制约、互根互用的;在病理变化上,又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故认识和阐述人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时,都贯穿着“人是一个有机整体”这一基本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