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自学百日通
19115500000022

第22章 病因与发病(5)

临床上痰浊上蒙清窍的眩晕证,痰迷心窍的痴呆、癫证,痰火扰心的狂证,都易见到许多精神失调的表现。

7.多见滑腻舌苔痰饮为病,虽病证繁多,错综复杂,但共同的特点均为腻苔或滑苔。这是水湿痰饮致病的特点之一。

二、瘀血

瘀血又称为恶血、败血、呸血、凝血、着血、干血、蓄血。瘀血,是指体内血液停滞,不能正常循环,既指积于体内的离经之血,又包括阻滞于血脉及脏腑内运行不畅的血液。

瘀血,虽是已经失去本身生理功能的血液,一旦形成后又能成为致病因素,进一步阻滞气机,阻碍气血的运行,导致脏腑功能的进一步失调,产生新的病证,故瘀血也是一种重要的致病因素。

瘀血形成的原因很多:①感受外邪。②情志内伤。③饮食起居因素,饮食生活起居失宜,气血运行紊乱,亦可导致血瘀。④劳逸过度。过劳伤气耗精血,气虚血瘀,过逸则气血流通受碍,久而成瘀。⑤外伤致瘀,指各种外伤,如跌打损伤,或过度负重努力,外伤皮肤,或内伤脏腑,血离经隧,不能及时消散或排出,或使血脉运行郁滞不畅,形成瘀血。

瘀血致病的症状繁多,但其临床表现具有共同特点。

1.疼痛疼痛的性质:①刺痛或如刀割样疼痛;②痛点固定;③拒按;④夜间痛甚。在临床中根据瘀阻的部位不同,症状表现各异,如瘀在心则心前区刺痛,瘀在肺则胸痛,瘀在胃肠则脘腹疼痛,瘀在肝则胁下疼痛,瘀在胞宫则少腹疼痛。

2.出血既是瘀血形成的原因,又是瘀血致病的一种表现。由于瘀阻脉络,新血不得归经,损伤经络,可导致新的出血。出血特点为:血色多呈紫暗色,或伴以凝块,或大便色黑如漆,或兼以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等症。如《温疫论补注·蓄血》曰:“血为热搏,留于经络,败为紫血;溢于肠胃,腐而为黑,其色如漆。”《血证论·瘀血》曰:“离经既久,则其血变作紫血”。《伤寒绪论》指出:“大便黑亮……然溏腻如漆者为蓄血”。

3.紫绀瘀血阻于经脉,血行不畅,浊血郁滞于器官组织之中,故可在血脉丰富之处表现出紫绀。紫绀的特点:多在面、口唇、爪甲出现青紫,或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皮下紫斑、青筋暴露等。

4.舌象与脉象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舌下静脉曲张等。《金匮要略》曰:“唇痿、舌青……为有瘀血”。《辨舌指南》曰:“舌色青者,有瘀血郁阻也。”瘀血证多见涩、迟、弦、结等脉象。

三、结石

结石是因体内湿热浊邪蕴结不散,或久经煎熬形成砂石样的病理产物。结石同痰饮、瘀血一样,既是疾病形成的病理产物,又可阻碍气血的运行产生新的病证。

结石的形成原因主要有:饮食失宜、情志内伤、药物服用不当。

结石的致病特点:①多发于六腑等脏器。六腑在结构上中空,为受盛和传化水谷的器官,以降为和,以通为顺。若六腑传导失常,则浊物内停,阻滞气机,水停血瘀,酿成结石。②病程较长,症状不定。由于结石是湿热蕴结,气血瘀阻,日久煎熬所致,故结石的形成时间一般较长,在临床中治疗结石的用药时间也较长。另外,在临床中根据结石的大小和停留的部位不同,表现出来的症状也不同。一般而言,胃结石和膀胱结石病情较轻;胆结石、肾结石病情较重;结石大,形状不规则者病重;结石小,形状规则者病轻。结石移行可致局部梗阻,形成多种并发病症,并可导致相应脏腑功能的衰竭,易阻滞气机,损伤脉络。

结石形成,停留于脏腑组织器官内,易阻滞气机,加重水液代谢失常,或致瘀血内停,或影响水谷正常的传化,或损伤脉络而引起出血,或引起绞痛。根据结石的大小,气血阻滞的轻重,其疼痛可呈:①轻症,见到局部胀痛,或酸痛;②重症,出现剧烈的绞痛,并沿着一定的方向放射,或伴有冷汗淋漓、恶心呕吐等症。

痰饮、瘀血、结石的异同点。相同点:①都为病理产物所形成的病因;②易阻滞气机;③病程较长;④致病有广泛性,随阻塞的部位不同可产生不同的症状。不同点:

①痰饮为水液代谢所形成的病理产物,随气流动,症状上变幻无常,以沉重、活动不利、水肿、滑腻舌苔为特点;②瘀血是指血液在体内停滞,或是积于体内的离经之血,或是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运行不畅的血液,症状以刺痛、肿块、出血、紫绀为特点;③结石为湿热浊邪蕴结不散,煎熬而成,症状以绞痛、出血为特点,多发生在六腑等脏器中。

第七节发病

中医学认为,发病是疾病的发生过程(包括疾病复发)。疾病的发生原理,主要是正气和病邪两个方面。疾病的发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邪正斗争的胜负。正,是指人体功能和抗病、康复以及对外环境的适应能力;邪,泛指各种致病因素。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依据,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即是致病邪气在一定情况下,可在发病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而邪胜正负则发病。

正,亦称正气,是指人体的生理功能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邪能力以及康复能力。所谓人体的生理功能包括脏腑生理功能、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和经络的生理功能等。

邪,亦称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包括存在于外界和人体内产生的种种具有致病或损伤正气作用的因素。邪气也可理解为泛指各种病因。诸如前述,邪气有六淫、疠气、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外伤、寄生虫、虫兽所伤以及痰饮、瘀血、结石等。

中医发病学很重视人体的正气,认为人体的正气,可以决定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从疾病的发生来看,人体内脏功能正常,正气旺盛,气血充盈,卫外固密,抗病能力强,邪气就难于侵入,疾病也就无从发生。从人体受邪之后来看,正气不甚衰的,即使受邪也较轻浅,病情多不深重;正气虚弱的,即使感邪较轻,亦可发生疾病或加重病情。从发病的时间来看,正气不很弱者,不一定感邪后就立即发病,而只有正气不足时,才能感邪后立即发病。总之,只有在人体正气相对虚弱,卫外不固,防御能力低下,外邪乘虚侵袭,使人体阴阳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而发生疾病。所以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这也正是中医发病学的基本观点。

正气不足作为发病的内部因素,在发病上往往存在着两种情形:①正虚感邪而发病。

正气不足而感受外邪发病,它在病机上有两个特点,其一是人体正气不足(不一定是全身性的),特别是肺与皮毛功能的低下,这就成为外邪侵袭人体的条件;其二是其病变部位多较表浅,或在上焦,或在皮毛,因而正虚感邪发病,产生的阴阳失调开始仅表现为局部失调。②正虚生邪而发病。正气不足产生内邪发病,其病机上也有两个特点,其一是正气不足,体内的气血津液生成、运行、输布障碍,产生气滞、血瘀、痰饮、水湿等继而发生疾病;其二是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可形成内火、内寒、内风、内湿、内燥等而发病。

总之,人体是否受邪,受邪后是否发病,以及发病的轻浅深重、发病的病变反应,在一定程度上系由正气的盛衰所决定。《灵枢·百病始生》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足见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部因素。

中医学既重视正气,强调正气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又不排除邪气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邪气对疾病的发生,常常起着决定性作用,如人受到高温、高压、电流、化学毒剂、枪弹、冻伤、虫兽或疫疠之邪等的侵害,即使正气强盛,也难免被损伤而发病。

综上所述,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邪气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中医发病学认为,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否。正邪相搏,邪胜正负则发病,这是发病的基本病机。其病理反应归纳起来有三方面的表现:①邪气侵袭与正气抗邪、逐邪。这主要是指外邪侵袭人体所形成的病理反应。由于外邪侵袭由表入里、由浅入深不断伤害人体,特别是伤及体表的卫气,或使卫气难于宣散,或壅遏于内而发病。

②邪气扰乱气血与气血自通自调。这主要是指内邪对人体气血的阻滞、扰乱过程和人体气血自身的对抗作用。③邪气损伤形质与阳气、阴精之来复。这主要是指阴邪损伤阳气,阳邪煎熬阴精,以及外来创伤破坏形体、脏腑结构的完整,而引起形体、脏腑、气血本身受伤而发病。邪气损伤形质,从正邪斗争来看,就是正常生命物质减少,抗御邪气的能力减弱。而气血津液,是脏腑、形体功能的物质基础,在正邪斗争中,是构成正气抗邪最重要的物质力量。

影响发病的因素很多,除致病邪气外,自然与社会环境、体质因素、情志因素、饮食营养和锻炼等均与健康、发病有着密切关系。

中医发病学认为,发病类型有六种。

(1)感邪即发:即感邪后立即发病,常见于外感寒邪或温邪,情志遽变及食物中毒的发病。

(2)伏而后发:是指感受某些病邪后,病邪潜伏于体内,经过一段时间,或在其诱因的作用下发病。多是温热发病的一种类型,也是破伤风、狂犬病等发病的类型。

(3)徐发:是指徐缓发病。这在外感寒湿的发病较为常见,另外,内伤病因中情志过度、饮食失宜、房事过度等也多为徐缓发病。

(4)继发:系指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继发新的病症。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发病,继发都较为常见。

(5)合病与并病:首见于《伤寒论》。所谓合病,是指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者,而并病,则是一经病证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者。这种类型多见于伤寒而发病。

(6)复发:是指疾病重新发作。复发是邪气、正气、诱因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复发的主要类型有三种:一是疾病少愈即复发;二是休止与复发交替;三是急性发作与慢性缓解期交替。复发的诱因有新感复发、因饮食失宜复发、过劳复发以及用药不当而复发。

总之,中医学的核心认识是:邪正斗争是疾病全过程的基本矛盾,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否,正气不足是疾病的内在根据,邪气是疾病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