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自学百日通
19115500000032

第32章 四诊(5)

3.诊察治疗过程要询问起病之初到就诊前的整个过程中所作的诊断与治疗情况,疾病初起就医、检查情况及检查结果、诊断、治疗(服用过哪些药物以及剂量、用法、时间、疗效,其他不良反应)等。总之,现病史是整个疾病史的主要组成部分,了解现病史,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病情,摸索疾病规律,为确定诊断提供依据。如问发病时间,往往可以判断目前疾病的性质是属表还是属里,是属实还是属虚;问发病原因或诱因,常可推测致病的病因与疾病的性质,如寒、热、湿等;传染病接触史,常可为某些传染病的诊断提供依据,如白喉、痢疾、麻疹等;问清疾病的演变过程,可以了解邪正斗争的情况,对机体正气的盛衰、预后的好坏等情况做出初步的判断;问清疾病的诊察治疗过程,可为目前疾病诊断提供依据,并为进一步检查提供线索,也是决定治疗的重要参考。

除了上述内容外,完整的病史还应包括既往史、生活史和家族史。既往史包括既往健康状况,曾患过何种疾病,其诊治主要情况(做过何种检查、治疗等),现在是否痊愈或留有后遗症,是否得过传染病,对小儿还应注意询问既往接受过何种预防接种等。生活史包括病人的生活习惯、经历、饮食嗜好、劳逸起居、工作情况等,特别要注意询问是否到过有地方病或传染病流行的地区。妇女应询问月经及生育史、初潮年龄、月经周期、行经天数、经量色质以及闭经年龄,已婚妇女还应问妊娠生产情况,次数多少,有无流产、小产等。家族史是指病人直系亲属或者血缘关系密切的旁系亲属的患病情况,有否传染性疾病或遗传性疾病。许多传染病的发生与生活密切接触有关,如肺痨(肺结核)病、传染性肝炎等;而有些遗传病则有明显的家族史,如血友病、多发性家族性肠道息肉等。

(三)问现在症状

问现在症状,是指询问病人就医时的全部症状。症状是疾病的表现,是临床辨证的主要依据,了解、掌握病人的现在症状,可以明确疾病目前的主要矛盾,并围绕主要矛盾进行辨证。可见,问现在症状是问诊中的重要一环。问现在症状要全面准确而无遗漏,一般是根据明代医家张景岳归纳的“十问歌”为顺序来进行的。

1.问寒热“寒热”是指疾病中较为常见的“恶寒”和“发热”的症状。恶寒主要是指病人的主观感觉。凡病人感觉怕冷,甚至加衣盖被仍觉寒冷的,称为恶寒;若虽怕冷,但加衣盖被,或近火取暖而有所缓解者,称为畏寒。发热除指体温高于正常者外,还包括病人自觉全身或某一局部发热的主观感觉。

恶寒和发热的出现是由感受外邪的性质和机体阴阳的盛衰两个方面决定的。一般来说,感受外邪致病时,寒邪多导致恶寒,热邪多导致发热;在机体阴阳失调致病时,阳盛时则发热,阴盛时则恶寒;阴虚阳盛时亦发热(虚热),阳衰阴盛时亦恶寒(虚寒)。

总之,寒为阴象,热为阳征。通过询问病人恶寒发热的状况,就可以辨别病变的性质和阴阳的盛衰。

问寒热,首先要问病人有没有恶寒发热的感觉。如有寒热,就必须问清恶寒与发热是同时出现,还是单独出现;问清楚寒热的轻重、出现的时间、持续时间的长短、寒热的临床特点以及寒热的兼症。一般常见的有以下四种情况。

(1)恶寒发热:为寒热同时并见之证,它是外感表证的主要症状之一,多由于外邪与卫阳之气相争所致。询问寒热的轻重不同表现,常可推断感受外邪的性质。如恶寒重,发热轻,多属于外感风寒的表寒证;而发热重,恶寒轻,多属于外感风热的表热证;恶寒、发热,并有怕风自汗,脉浮缓,多属于表虚证;恶寒、发热兼有头痛、身痛、无汗、脉浮紧是外感表实证。表证寒热的轻重,不仅与病邪的性质有关,而且与正气的盛衰亦有密切关系。如邪气轻正气虚的,恶寒发热常较轻;邪正俱盛的,恶寒发热多较重;邪气盛正气虚的,恶寒重而发热轻等。

(2)但寒不热:在疾病过程中,病人只有怕冷的感觉而无发热者,称为但寒不热。

这种情况可见于外感病初起尚未发热之时,或者寒邪直接侵犯脏腑经络;如果伴有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喜欢穿厚的衣服,这是阳虚的虚寒证。

但寒不热可分为恶风、恶寒、畏寒、寒战几种情况。①恶风:遇风则有怕风战抖,避风则缓,多为外感风邪所致;②恶寒:时时觉冷,虽加衣盖被,或近火取暖亦不能解寒,多为感受寒邪;③畏寒:自觉怕冷,但得热得暖可以缓解,称为畏寒,又称畏冷,多为里寒证;④寒战:恶寒时伴有战栗,称为寒战,又称寒颤,为恶寒之甚者,如疟疾发作时。恶风、恶寒、寒战三者名异实同,只是恶寒程度上的不同,因此泛称恶寒。

恶风为恶寒之轻,寒战为恶寒之重。

(3)但热不寒:在疾病过程中,病人只觉得发热而无怕冷的感觉者,称为但热不寒。我们知道发热是机体正气抵抗邪气的一种防御性反应,但是长期发热可以消耗正气,损伤机体。外感病出现但热不寒的表现,是外邪入里的标志。因此,通过询问发热的有关情况可以判断机体的虚实、病位的表里和病情的发展趋势。常见下列几种情况。

①壮热:指病人发高热(39℃以上),持续不退,多伴有面赤,口渴、喜欢喝冷水,出汗多,舌红苔黄等,常见于风寒邪气入里化热或风热内传的里实热证。

②潮热:指病人在固定的时间发热或者发热加重,有一定规律,如潮汐之有定时。

外感病或内伤病都可见潮热,由于潮热的热势高低、持续时间不同,常见有以下3种情况。

阴虚潮热:其特点是中午后或夜间发热加重,热势比较低,体温并不高,往往是病人的自我感觉,典型者出现手心、足心发热,称为“五心烦热”,严重者自觉有热从体内深处向外透发,称为“骨蒸潮热”,这多由于各种原因所致阴液亏少,虚阳偏亢而生内热,所以常兼有盗汗、颧红、口咽干燥、舌红少津等。

阳明潮热:这种潮热多见于《伤寒论》中的阳明腑实证,所以称为阳明潮热。其特点是热势较高,多在日晡(下午)时热势加重,因此又称日晡潮热。这是由于胃肠燥热所致,常兼有腹满痛拒按、大便燥结、舌红苔黄燥等。

湿温潮热:多见于“温病”中的湿温病,故称为湿温潮热,其特点是病人虽然自觉很热,但按其皮肤开始并不觉得很热,过一会儿后才会觉得烫手,这种情况又称为“身热不扬”,而且午后热势加重,退后热不净,这是湿热病特有的一种热型,也属于潮热的范畴,并且多伴有胸闷、恶心欲呕、头身困重、大便溏薄、苔腻等。

③低热:发热时间长,热势轻微(一般不超过38℃),称为微热或低热。常见于温病后期,亦见于内伤气虚发热或小儿夏季热等。

(4)寒热往来: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寒时自觉寒而不热,热时自觉热而不寒,界线分明,称为寒热往来,是半表半里证的特征。这是邪由表入里过程中,邪气停留于半表半里之间,此时邪气不太盛,正气亦未衰,但不能抗邪外出,正邪相争处于相持阶段,正气胜邪气弱则发热,邪气胜正气弱则恶寒,故见寒热往来。如表现为寒战与高热交替,发作有固定的时间(每日一次或两三日一次),兼有头痛欲裂,汗出热退,持续反复,经久不愈,多是疟疾。

2.问汗汗为心之液,由津液所化生,即内为津液,外为汗。出汗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正常人在高温环境、剧烈运动或进食太热的东西、情绪紧张等情况下均可出汗。汗有调节体温和人体阴阳平衡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夏季汗多尿少,冬季汗少尿多,以适应气候变化,保持阴阳消长平衡的稳定,维持体温的正常。当过劳、过热、紧张时,可随时汗出。

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各种因素影响了汗液的生成和排泄。一方面出汗可排出致病的邪气,促进机体恢复健康,是机体抗邪的正常反应;另一方面,汗由津液所生,过度的出汗可耗伤津液,导致阴阳失衡。因此问汗可以判断机体内正邪斗争的状态,疾病的病位、病性,为诊断提供依据。

问汗首先要问有汗或无汗,然后再进一步问清出汗的时间、部位、汗量的多少及主要兼症等。常见以下几种情况。

(1)表证辨汗:出汗的病变在外感证和内伤证中都可以见到。表证是病位在肌表,了解表证有汗与无汗,往往可以分辨感受外邪的性质和正气的盛衰。如果病人无汗,发病急,病程短,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多属于外感寒邪的表寒实证;如病人有汗,病程短,兼有发热怕风的症状,多属于外感风邪的太阳中风证之类,也可见于外感风热表证。

(2)里证辨汗:这里指表邪入里化热的里证或体内脏腑病变所导致的出汗,常见的有下列几种情况。

①自汗:病人白天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尤其严重,称为自汗,这种情况多由于气虚或卫阳不固所致,常伴有容易疲劳、气短、易感冒等。

②盗汗:“盗”的含义为“偷”,病人经常在入睡后“偷偷”出汗,醒后则汗止,称为盗汗,多由于阴虚阳亢,虚热迫汗而致,所以常伴有五心烦热、颧红、舌红苔少、脉细数等。

③大汗:指出汗量多,可见于寒热虚实等病变,应加以辨别。如病人高热,大汗不止,伴面红,口渴、喜饮冷水,脉洪大等,这属于阳热亢盛,迫汗外泄的里实热证。

若病人大汗淋漓不止,伴有呼吸喘促、疲乏气弱、四肢冰冷、脉微等,这是阳气将绝、元气欲脱、津随气泄的危险征兆,又称为“脱汗”“绝汗”。

④战汗:“战”,顾名思义是经过斗争、战斗而后出汗的,所以把病人先全身战栗,几经挣扎,表情痛苦,然后出汗者,称为战汗,多见于外感热病过程中邪正剧烈相争,这往往是疾病的转折点。如汗出后热退,脉搏平稳,说明正气战胜邪气,疾病开始好转;如战汗之后,仍发热不退,并且烦躁不安,脉搏快急,说明邪气盛、正气衰,属于危险的征兆。

(3)局部出汗:指身体某一部位异常出汗,常见下列几种情况。

①头汗:指出汗仅限于头部,如果伴有口渴,舌红苔黄,脉浮数等,多由于上焦邪热所致;如果伴有头身困重、脘闷、小便不利、舌苔黄腻等,多由于中焦湿热郁蒸所致;如果头汗发生在大病之后,或者老年人气喘伴头额汗出,多属于虚证;若危重病人在疾病后期突然头额大量出汗,这是虚阳上浮,阴津随气而脱的危象。

②半身出汗:指仅半侧身体出汗,或见于左侧,或见于右侧,或见于上半身,或见于下半身,这多由于风痰或风湿之邪阻滞经脉,或营卫不和,或气血不和所致。

③手足心汗:正常情况下,手足心有时会少许出汗,但手心、足心出汗较多者,称为手足心汗,是一种病理现象。如伴有五心烦热、颧红、盗汗、咽干口燥等,多属于阴虚内热;如手足心出汗,伴有日晡潮热、腹胀便秘,多属于热结胃肠的阳明腑实证。

3.问疼痛疼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也是疾病的一种信号,各科都可见到,机体的各个部位均可发生。一般认为,身体内发生的一种难以忍受的感觉叫做痛,在痛的过程中伴有酸的感觉的称作疼。但临床上疼与痛多相提并论,不加区分。

中医认为,疼痛的形成,有因实而致痛的,如感受外邪,或气滞血瘀,或痰浊凝滞,或虫积食积等阻闭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也有因气血不足,或阴精亏损,脏腑经脉失养,因虚致痛的。

问疼痛时,应问清楚疼痛的部位、性质及发生的时间、牵涉的范围、兼有的症状等。

一般可按从上(头)到下(足)的顺序逐一询问。

(1)疼痛的部位: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身体各部分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连,局部病变可以影响于脏腑,脏腑病变亦可反映于局部。因此询问疼痛的部位,可以判断疾病的位置及相应经络脏腑的变化情况。临床上常见的有以下几个部位的疼痛。

①头痛:头部是全身经脉交会的地方,特别是三条阳经直接循行于头部——“头为诸阳之会”,而且头部汇聚着脑髓——“脑为髓之海”,无论外感或内伤均可引起头痛。

凡头痛较剧烈,发生突然,疼痛没有休止且伴有外感症状者,为外感头痛;凡头痛较轻,病程较长,时痛时止者,多为内伤头痛。某些外感邪气,如风、寒、暑、湿、火以及痰浊、瘀血阻滞或上扰清阳,所引起的头痛多为实证;气血精液亏损,不能上荣于头,致使脑海空虚,也可以发生头痛,则属于虚证。头部不同部位的疼痛一般与经络分布有关,如头痛连及项部痛属太阳经病,前额痛属阳明经病,头侧部痛属少阳经病,头顶痛属厥阴经病,头痛连及牙齿作痛属少阴经病。

②胸痛:胸为心肺所居,故心肺的病变,常可引起胸痛。如阳气不足,寒邪乘袭,瘀血阻滞,痰浊阻遏,火热伤络等,均可导致心肺损伤,胸部气机不畅而发生疼痛。

如胸闷痛而痞满者,多为痰饮;如胸胀痛而到处走窜,嗳气后疼痛有所减者,多由于气滞所致;若胸痛而咳吐脓血者,多见于肺痈病;如胸痛喘促,且偶有发热,咯吐铁锈色痰者,多属肺热证(大叶性肺炎);如胸痛伴有潮热、盗汗、颧红、痰中带血者,多属肺痨病(肺结核);若胸痛彻背,背痛彻胸,多属于心阳不振,痰浊阻滞所致的胸痹(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心肌缺血、缺氧,心绞痛);若有胸前区憋闷,痛如针刺刀绞,严重者面色灰滞,冷汗淋漓,则为“真心痛”(多见于心绞痛、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