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职学生就业指导
19115800000008

第8章 中职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1)

近几年,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本科生就业不如高职生,高职生就业不如中职生。的确,据统计,近几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始终在75%左右徘徊,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早已突破95%。中职学校针对企业生产一线培养的有技能的“蓝领”成为就业新宠。有些学校的毕业生供不应求。

在这一章里,我们将对目前的就业形势、中职毕业生就业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第一节 人才市场供需概况总览

数据1:2007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显示:2007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数为526.96万人,就业学生数为506.35万人,平均就业率为96.10%。具体数据是,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成人中等专业学校三类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学生数为427.41万人,就业学生数为411.72万人,就业率为96.33%;技工学校毕业学生数为99.55万人,就业学生数为94.63万人,就业率为95.05%。自2002年以来,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特别是从2005年起,就业率突破了95%。具体情况是:2005年95.35%,2006年95.6%。(来源:新华网)

数据2:据有关资料显示,2010年上海市就业人员将达到850万人。按照从业人数增加及自然减员,至2010年全市每年需补充新增从业人数30万人。专家估计,2010年全市从业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将达到25%,中职毕业生比例将提高到39%,年均需补充中职毕业生10万人左右。(来源:马树超,《关注两个“需求”调整职教发展战略》)

数据3: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与中青世嘉教育机构于2007年发布的“全国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中职就业率达到95.6%,高职就业率在60%左右。调查数据显示,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为1510元。其中,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平均月薪水平为1386.1元,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平均月薪水平为1633.7元。(来源:北京人才市场报)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是比较乐观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势下,我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特别是沿海及东部地区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在数量和规模上快速扩张,出现了各种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现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与同年龄的其他劳动者相比有相对专业的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能直接上岗顶班、不需试用期、能迅速适应企业生产和生活等优势,成为了市场的“抢手货”。

但是2008年末以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经济受到影响。短期内,东南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有相当一部分破产倒闭,致使劳动力市场中部分劳动者失业。长期来看,金融危机会引发出口形势恶化,内部消费需求短期难以提振,导致总需求下降,继而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减少,最终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

声音1:“(金融危机)对于中小企业的影响非常大,而中小企业是解决中国就业的主力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表示,欧美国家需求的下降,带来中国外贸出口下降,以及运输业等相关行业减速,而从事这些行业的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中国每年70%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都是由中小企业创造,因此对于整体就业形势的影响不容乐观。(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声音2:“现在国内的经济环境还不错,风暴之下,对于不少华人金融精英和留学人员来说,回国的吸引力再次放大。”福建省海外人才中心主任陈立滨告诉记者,在这场金融风暴波及下,国际就业形势变得不容乐观,海外人才回归数量增加迅猛。(来源:海峡都市报)

声音3: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保障职工基本生活、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重要作用;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对失业和岗位流失情况的动态监测,加强失业调控和失业预警,加强对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就业扶持,鼓励企业减少规模裁员,稳定就业岗位。(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失业是全球难以避免的难题,也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处于转型阶段的中国更具有明显“转轨失业”的色彩。经济结构的调整、迅速的城市化进程、科技的进步等原因,导致中国就业问题长期较为突出。而现在看来,目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将导致的全球性经济衰退,也将使中国的就业问题再次面临严峻考验。这将是所有求职者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也将更艰巨的挑战摆到了每位中职毕业生面前。

第二节 中职毕业生就业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如本书第一章开始时列出的着名哲学家尼采的名言:“聪明的人只要能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面对问题,我们更需要谨慎地采取客观态度来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本节内容,我们便来认识中职毕业生的就业优势及劣势。

优势1:有专项职业技能

技能是丰富知识和发展能力的重要基础。在现代社会,从事任何职业,相关的企事业对从业人员都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从目前的人才市场看,企业青睐中职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职学生有实际技能。中职学生是受过良好的专业技术教育而又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的人才,在人才市场中有一定的竞争力。

声音: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大。宜昌市劳保局培训科副科长向昌冰认为,随着我国加入WTO后,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把制造基地转移到中国,但是技术工人的现状却与此不相称,目前,我国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工的比例极低。因此,社会和企业对优秀技术工人的需求将越来越迫切,技校生的就业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来源:楚天都市报)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方面,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了对专业人才的新的类别需求、层次需求和数量需求,像数控技术应用、汽车维修、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护理等不少行业都出现了人才紧缺的情况;另一方面,在劳动力市场上用工单位需要的大量技术工人短缺,出现了“技工荒”,技术工人、高级技术工人缺口很大,一些大城市的缺口甚至高达30%。

山东高中级技能人才短缺规模每年需增一倍

由山东社科院、山东经济学院人才供需预测课题组日前发布的2008年秋季报告显示,今后几年山东省高中级技能人才短缺情况仍十分严重。在总量规模和一些主要行业中,供不应求的现象比较突出。

据测算,2009年山东省各行业对高中级技能人才的需求总量约为114.4万人,2010年约为131.0万人,2011年约为123.3万人,至2015年将达149万人。而在高中级技能人才的供给上,2009年仅为62.9万人,2010年为65.8万人,2011年为72.3万人。2009~2011年每年缺口分别为51.5万人、65.2万人和51.0万人,表明这一期间全省高中级技能人才的供给量需每年增加近一倍才能满足需求。

报告的分析同时表明,山东省高中级技能人才短缺状况最严重的行业有商贸旅游类、土木水利工程类、资源环境能源类和交通运输类,而即将出现饱和的行业有加工制造类。

2008年全省商贸旅游类高中级技能人才的供给量仅为3.3万人,2009年为3.7万人,2010年为3.7万人,2011年为3.9万人,而同期全省对商贸旅游类高中级技能人才的需求分别为38.5万人、46.5万人、59.4万人和55.7万人。各年缺口分别为35.2万人、42.8万人、55.7万人和51.8万人。各年缺口均在91%以上。

2008年山东省土木工程类高中级技能人才的供给量仅为1.3万人,2009年为1.3万人,2010年为1.1万人,2011年为1.2万人。而同期相应年份全省对土木水利工程类高中级技能人才的需求分别为16.6万人、18.1万人、17.9万人和18.1万人。各年缺口幅度均在92%以上。

(来源:大众日报)

江西高级技能人才严重短缺企业“求贤若渴”

10月29日,记者从江西省劳动保障厅获悉,目前江西省高级工以上技工缺口很大,尤其是技师、高级技师仅占技能人才总量的3.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难以适应江西省今后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据了解,目前江西省技术工人占城镇就业人员的34.5%左右,略高于全国平均33.3%的比例,但与发达地区的50%以上比例有很大差距。而且,在技术工人队伍中,初、中、高级技工结构不合理。发达地区技术工人队伍中的高级工以上人员占35%,中级技工占50%,初级技工占15%,江西省上述三者的比例为16.5%、62.3%和21.2%,高级工以上技工缺口很大。尤其是技师、高级技师仅占技能人才总量的3.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据江西省劳动保障厅职业培训处处长张小岗介绍,这几年来江西省经济发展呈现良好的势头,正处于产业承接和岗位转移的关键时期,工业园区企业发展很快,经济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进一步推进,对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十分强劲。

同时,近年来,江西省职业培训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本省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相比,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素质还远不能满足需要,不少地方和行业出现技能劳动者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现象,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

张小岗还告诉记者,目前高级技工严重短缺的状况很难适应江西省今后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加快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培养,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是江西省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

(来源:大江网)

问题1:知识结构单一

一切职业都要求从业者具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从当前的教育状况看,中职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是优势。但也存在着基础知识明显不足。如知识面较窄、英语程度较低等,这些缺点使中职毕业生就业面单一,达不到现代企业一岗多能和一人多岗的多元化人才要求。

数据:记者从天津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了解到,2007年前9个月全市参加职业(工种)技能鉴定人数达到186927人,其中初级109547人,中级57066人,高级16201人,技师3522人,高级技师583人。累计数与去年同期增加了29362人,同比增比率为18.63%。经考核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为177046人,其中,初级103879人,中级53683人,高级15580人,技师3348人,高级技师556人。累计数比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8498人,同比增长19.18%。鉴定通过率达到94.71%。(来源:天津劳动保障网)

因此,中职学生在就业准备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知识的补充。除了拥有毕业证书、相关专业技能资格证书、英语等级证书、口才与写作证书等“多证合一”外,还要尽量参加有关的科技活动和科研活动,结合专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真做好毕业设计和论文撰写。真正做到具有广博的基础知识和较为精深的专业知识,以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