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肿瘤综合治疗与康复
19116100000088

第88章 造血系统肿瘤的综合治疗(8)

白细胞介素-6(IL-6)是诱导B细胞分化和刺激B细胞-浆细胞生长的重要细胞因子。人骨髓瘤细胞体外培养需要IL-6,骨髓瘤患者骨髓中及血清中IL-6水平也显着升高,这些都提示IL-6在本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有研究应用抗IL-6单克隆抗体治疗本病,初步报告有一定疗效,但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骨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帕米磷酸二钠(博宁,阿可达)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而减轻骨痛和溶骨性病变,用法为60~90mg/d,静脉滴注,每月1次,可重复使用。唑来磷酸钠每月4mg静脉滴注,可减少疼痛,部分患者出现骨质修复。放射性核素内照射有控制骨损害、减轻疼痛的疗效。

有研究报告维A酸通过对IL-6受体的负调控,抑制骨髓瘤细胞生长,而取得一定疗效。对血清IL-6水平升高患者口服维A酸治疗的研究仍在进行之中。

4.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适用于不宜手术切除的孤立性骨浆细胞瘤和髓外浆细胞瘤治疗,同时也是减轻局部剧烈骨痛的有效治疗手段。此外,对于化疗无效的复发性或耐药性患者采用半身放疗或半身放疗加联合化疗,有效率约为50%。放射剂量一般为上半身6.25Gy,或下半身8.50Gy。近年来由于骨髓移植的进展,周身放疗多作为移植前预处理措施之一,而不再单独使用。

5.手术治疗

当胸椎或腰椎发生溶骨性病变使患者卧床不起并可能因发生压缩性骨折而导致截瘫时,可以进行病椎切除、人工椎体置换固定术。成功的手术将使患者避免发生截瘫,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

6.造血干细胞移植

化疗虽在本病取得了显着疗效,但未能治愈本病,从20世纪80年代起试用骨髓移植配合超剂量化疗和周身放射根治本病。同基因、异基因、自身骨髓(包括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均已应用于本病的临床治疗。

骨髓移植前的预处理的目的,在于清除患者体内的瘤细胞,并抑制患者的免疫能力使骨髓容易植活。对于本病,多采用大剂量美法仑140~200mg/㎡(预处理前2d)和周身放射(TBI)850cGy(预处理前1d)作为预处理。也有采用卡莫司汀120mg/㎡(预处理前8d)、依托泊苷250mg/㎡(预处理前8d及前6d)、美法仑140mg/㎡(预处理前2d)和TBI 850cGy(预处理前1d)作为预处理。

(1)同基因骨髓移植

美国西雅图研究中心报告本病患者7例接受了同卵双生兄弟的同基因骨髓移植,其中2例已分别无病生存8年和15年以上(1994年报告)。瑞典报告同基因骨髓移植6例,其中3例已存活6年以上。表明骨髓移植可能治愈本病。

(2)异基因骨髓移植

欧洲骨髓移植组织报告90例、美国西雅图组报告50例、意大利报告27例、加拿大报告17例本病患者接受了异基因骨髓移植,结果相近,完全缓解率为43%~58%,76个月生存率为31%~44%,其中移植前化疗取得完全缓解和接受HLA相合同胞骨髓者效果较好,但移植相关死亡率较高(约40%)。目前一般认为,异基因骨髓移植对本病虽有肯定疗效并有望治愈部分患者,但此疗法有一定的危险性,特别是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摧患率和骨髓移植相关病死率较高,故应注意选择合适病例进行异基因骨髓移植。多数学者主张对年龄55岁以下、有HLA相合供髓者、预后较差的本病患者应争取尽早进行骨髓移植,而对具有上述条件但预后较好的患者,则应推迟至第一次复发时再进行骨髓移植。

(3)自体骨髓移植

由于目前采用的预处理方案难于保证彻底清除患者体内瘤细胞,同时又缺少有效的体外净化骨髓的方法,因而进行自体骨髓移植后的复发率较高,疗效有限。虽有研究报告肯定自体骨髓移植可提高缓解率,但对能否延长缓解期则无定论。自体骨髓移植对本病疗效的提高有赖于预处理方案的改进和体外骨髓净化研究的进展。

(4)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本病患者外周血中仅有少量瘤细胞是应用此法治疗本病的有利之处。通常在化疗后骨髓造血功能恢复早期,配合应用G-CSF等细胞因子动员骨髓造血细胞逸入外周血时,收集并贮存外周血干细胞,待患者接受大剂量化疗后,再回输给患者。1996年欧美总结1000例MM患者接受大剂量化疗和自体骨髓或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资料,完全缓解率达40%~50%,中数无病生存期为3年,中数生存期为5年,在完全缓解率、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各方面均优于单纯常规化疗,而且移植相关死亡率很低(<5%)。其中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较低,移植前经化疗获完全缓解病例的疗效最佳。对此疗法的研究,目前正在积极进行之中。

六、疗效判断标准

判断本病疗效的主要指标(又称直接指标)是血清M蛋白和(或)尿本周蛋白减少50%以上,浆细胞瘤两个最大直径之积缩小50%以上及骨骼溶骨性损害改善。次要指标(又称间接指标)有骨髓中浆(瘤)细胞减少至<5%、血红蛋白增加20g/L、血钙及尿素氮降至正常水平。凡经治疗后,M蛋白消失,其他上述各项检查指标均达到正常水平者为完全缓解。达到至少一项主要指标和至少两项次要指标者为部分缓解。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之和即总有效率。

七、预后

与本病预后有关的因素有:临床分期(包括肾功能)、免疫球蛋白分型、浆(瘤)细胞分化程度、血清β-微球蛋白水平、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以及浆细胞标记指数。临床分期IA的中数生存期可达5年,而临床分期ⅢB的中数生存期则短于2年。免疫球蛋白类型对预后也有影响,轻链型预后较差,IgA型预后也逊于IgG型。浆(瘤)细胞分化不良者预后劣于浆(瘤)细胞分化较好者。β2-微球蛋白(β2-micmglobulin,β2-MG)系低相对分子质量(11.8kD)蛋白,是HLA-A,B,C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的轻链部分,正常血清β2-M含量<2.7mg/L,几乎全部由肾脏排出,近端肾小管以胞饮形式摄取,在肾小管细胞溶酶体降解为氨基酸。在本病由于瘤细胞增生、细胞周转加速及肾功能损害而导致血、尿β2-M水平升高。目前公认β2-MG是本病的重要预后因素,血清β2-MG明显升高为高危因素之一。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由组织坏死释放引起,见于多种炎症、组织或肿瘤坏死,虽不具特异性,但LDH明显升高是本病的另一高危因素。浆细胞标记指数(Plasma Cell Labeling Index,PCLI)代表浆(瘤)细胞合成DNA状况,反映骨髓瘤进展状态,PCLI<1.0属低危组,PCLI>3.0表示骨髓瘤处进展状态,属高危组。此外,对于C反应蛋白(CRP)和胸苷激酶(tlytidinekinase,TK),是否为独立的具有预后意义的因素,目前存在不同意见,尚无定论。

本病的病程在不同患者之间有很大差异,按上述预后因素分析,可将本病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目前尚无公认的、统一的划分标准,下述划分标准仅作为参考。

低危组在诊断时临床分期为I期,β2-MG<2.7mg/L,PCLI<1%,此组中数生存期>5年。

中危组在诊断时临床分期为II期,β2-MG≥2.7mg/L或PCLI≥1%,此组中数生存期约为3年。

高危组在诊断时临床分期为Ⅲ期,β2-MG ≥2.7mg/L,同时PCLI≥1%,此组中数生存期约为1年半。

就本病总体而言,在目前的以化疗为主要治疗的条件下,本病患者的中数生存期为30~36个月。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感染、肾功能衰竭、骨髓瘤进展所致周身衰竭或多器官衰竭,少数患者因胃肠道或颅内出血而死亡。约有5%患者转变为急性白血病,多为急性浆细胞白血病,但也可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或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第五节 恶性组织细胞病

恶性组织细胞病(简称恶组)是异常组织细胞增生所致的恶性疾病,其主要特点是肝、脾、淋巴结、骨髓等器官组织中出现广泛的恶性组织细胞灶性增生,常伴有明显的血细胞被吞噬现象。临床有高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及进行性衰竭,病情凶险,预后不良。

一、病因及发病情况

目前尚不清楚。由于尸检中部分病例有肥大细胞增生现象,有人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增生性病变,初为过敏渐转化发展为肿瘤。有人注意到恶组患者血清EB病毒抗体效价增加,怀疑本病与病毒感染有关。已知EB病毒是引起伯基特淋巴瘤的病因,但在恶组病因中起何作用尚不清楚。有人注意到近年来恶组在中非地区发病率有所上升,推测可能与环境因素特别是与病毒因素有关。但目前尚缺乏有力的血清学和流行病学证据。国外有人怀疑与遗传因素有关,近年来国内学者发现恶组尸检中全身淋巴组织呈现高度萎缩,推测患者伴有免疫功能缺陷。至于免疫缺陷是病因还是结果尚无定论。

本病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被认为是罕见病,60年代以后报道逐渐增多,全国均有发病,以南方多见。目前未发现有流行情况,均为散发。本病可见于各种年龄组,以20~40岁年龄组发病居多。男性多见,男∶女为2.7∶1,不少报道中农民患者多见。